首页 > 范文 > 工作总结

饮用水源污染分析工作总结

饮用水源污染分析工作总结



饮用水源污染分析工作总结

  一、饮用水源水质现状

  长期以来我县参照新的水源调查标准以及环境监测站对某河水质进行常年监测及评价,并适时调整优化监测断面,水源保护工作总结。2005年以来,分别对五汛渡口(即某河入境断面)、学尖渡口(取水口上游500米)、某河闸进行常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上游五汛渡口断面,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源地Ⅲ类水标准的比例逐年下降,2005年为0,2006年为9.1%,2007年为66.7%,2008年1—9月份为0;与此对应,取水口学尖渡口断面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源地Ⅲ类水标准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54.6%,2006年为41.7%,2007年为8.3%,2008年1—9月份为0。主要有机污染因子为:氨氮、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等。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县不少时段饮用水源已接近Ⅳ类水。此外,每年七、八月份,由于水质恶化,某河鱼虾死亡事件频发,渔农损失严重,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饮用水源污染分析

  1、上游客水污染。我县是里下河地区的泄洪走廊,上游下泄的污水量、水质和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对饮用水源水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县饮用水源结构脆弱,一旦上游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将难以保证。

  2、农业面源污染。某河径流区耕地面积大,使用的农药化肥量多,农民落后的施肥技术使得氮、磷、钾用量比例失衡,有效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农药在径流区虽然使用量低,但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某河水质,给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

  3、水产养殖污染。某河现有大小网箱养殖数万只,不少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加大养殖密度,扩大养殖面积,延长养殖周期,并大量使用强化鱼饲料,迫使水体富营养化,催生高密度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鱼虾缺氧死亡;鱼虾遗体的,又将进一步恶化水质,形成恶性循环;沿河两岸布满渔罾、渔簖,造成河面狭窄,降低了河流自净能力。此外,不少农民将畜牧养殖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某河,扩大了污染区域,造成局部区域的富营养化,浮藻、水草丛生。

  4、生活、工业污染。沿河、乡镇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部分工业企业废水超标排放。

  三、饮用水源保护推进措施

  某河水源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对严峻的形势,建议县政府将饮用水源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必须动用更严厉的管理手段,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标准,构建更广泛的管理网络,将某河打造成为清澈靓丽的“清水走廊”,工作总结《水源保护工作总结》。为此,特作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有关部门要按照环保法和水污染防治的要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县规划建设部门对县城饮用水管理负总责,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在线监测,确保县城24小时安全、正常供水。县环保部门要强化饮用水源监管工作,加强对企业排污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定期报送饮用水源水质信息。县水利部门做好饮用水安全工程的规划、实施及运行管理,大力清理违章建设码头、砂石场和预制场,强化水域使用、组织开展村庄河道疏浚。县海洋渔业部门要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渔罾、渔簖、网箱养殖等,禁止在河流两边进行围网养殖,杜绝饮用水源养殖污染现象。县农林部门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禁售农药查处力度,引导农民树立水源保护意识,推广使用低毒、生态农药。县交通(海事)部门加强船舶污染监管,大力清理河面杂船、沉船。县政府定期召开会办会,督查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二是加强与邻近县域的合作,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由于我县位于里下河地区入海尾闾,水质受上游客水影响较大。因此,要高度重视与邻近县域间的密切合作,实行上、下游流域协作管理机制,合力开展治污,确保我县饮用水源水质。

  三是加强水源环境监管,消除污染隐患。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开展饮用水源环境安全大检查,加强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加强跟踪督查和整改督办。另一方面,健全饮用水源监管预警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实行水源地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水量、水质变化情况,逐步实施连续在线监测。并使数据及时发送到有关部门;继续坚持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月报制度,并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发布水源地水质状况。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