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跟班学习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跟班学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10月9日在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一行分别来自四所中学、五个学科的十位老师来到江苏苏州中学,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跟班学习。这次跟班学习,涉及学科多、开展时间长。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深知这次学习任务之艰巨,意义之重大。
为什么选择苏州,为什么选择苏州中学?其实,一谈起江苏,大家都知道这是个教育大省,教育强省。20xx年,江苏进入高中新课改。十几年来,江苏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一直非常发达。公元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据记载:“苏州府学是宋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地方学府,号称东南学宫之首。”尽管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占地面积已无法与当年相比,但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苏州中学是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城苏州的最具历史文化底蕴、最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教育瑰宝。今天,苏州中学是江苏省首批“省级模范学校”,并通过了“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验收。这次,苏州中学能够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也是极为难得的。
一、苏中印象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从办学历史上看,苏州中学号称“千年府学,百年新学”,有着悠史的历史。公元1035年,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光绪三十年(1904年),江苏巡抚端方在府学原址扩建江苏师范学堂,国学大师罗振玉任首任监督,专门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历史由此启幕。从学校的建筑风格上看,它是身处姑苏老城区一个园林式的学校。校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到校第二天清晨,校领导并带着我们参观了尊经阁(校史馆)、碧霞池、春雨池、仰高亭、图书馆、艺术馆、德智之门、教学楼。据介绍,校园的整体修葺是在20xx年初完成,在修葺的过程中,由于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多数地方保存了历史原貌。因此,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润着历史与文化。朝阳升起,同学们在池塘边背诵单词;课余午间,师生们来到图书馆细细品味;夕阳西下,孩子们漫步林中小径放松心境。我们时常感叹,这样的环境,还有谁会不爱上学习呢?
在苏中的这两个月,我的感觉是“静、净、竞”。“静”是幽静。这一方面得益于学校合理的格局,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互不干扰;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师生们的自觉地共同维护。且不论是图书馆,就是在食堂、课间的操场,都没有喧哗和吵闹,有时候我会忘了自己是置身于一个学校。“净”是干净。苏中绿化多,但即使是清晨时分走进校园,你也很难在道路上看到一片落叶。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卫生间,时刻保持卫生和整洁。整洁的校园,源于专业化的管理,苏高中有十几个领固定工资的专业清洁工每天在做着打扫清洁工作,他们的敬业精神是校园整洁的保证。师生们在食堂用餐,也做到餐后桌面没有食物残渣;运动会后,操场不留一点垃圾。“竞”是竞争。苏中两个月,我们观摩了学生的演讲比赛、课堂上学生的辩论会、教师的公开课、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的表演。可以说,竞争渗透到苏中师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静、净、竞“三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它饱含着一代又一代苏中人对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努力。
(二)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从1992年起,学校开始以“推进特色教育,适应国际竞争”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举办了“初中外语特色班”、“高中国际班”,以培养面向21世纪、富有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历史的传承在富有前瞻的思想指引下,愈发灵动光耀。苏中的英语课程,历来是整个苏州仍至江苏省最强的,这与这一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
进入全球化时代,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努力融入国际教育。学校和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十多所著名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和知名中学(如英国伦敦德威学院、新加坡立化中学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学生发展的国际通道,每年均有10%左右的学生通过学校的国际合作项目出国留学;20xx年又成功引进了英国剑桥国际高中课程。跟班学习期间,我们也时常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中校、大学校的同仁们来到苏中交流访问。正是这样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使得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已从苏中走向世界,在哈佛、剑桥、牛津、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中不乏苏中学子矫健的身影。
(三)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作为一所有千年底蕴的名校,苏州中学素以“名人掌教、名师执教、名人辈出”而着称。今天的苏州中学,师资队伍非常强大,仅特级教师和教授级教师就多达二十来位。一方面,学校从各地引进优质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学校也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学校经常会邀请海内外一些知名的教授、学者来校讲学,或是把老师们带到国内外名校、高校进行交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前沿的平台。跟班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胡慧闵教授的报告《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设计》。胡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既有详实的理论,一手的调查数据,又形象生动给老师们传授了如何基于学生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引发了广大教师的共鸣,让我们受益匪浅。
xxxx 年 10 月 8 日至 12 月 8 日,在溪安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 1 行 10 位老师在苏州中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跟班学习。在学习期间,我们得到苏州中学校领导的热忱接待、精心安排和谆谆教导,完满完成了跟班学习的各项任务,获得了满意的成果。
“府学千年,新学百年”,苏州中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元 1035 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1904 年,江苏巡抚端方在府学旧址扩建江苏师范学堂,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历史由此启幕。虽然苏州中学的占地面积已没法与当年相比,但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身处苏州老城区,苏州中学是 1 个园林式的学校,有成片高大的树林,但是给我们的第 1 印象是全部校园非常干净,虽然是秋冬季节,树叶萧萧,但早上走进去的时候校路上几近没有树叶。整洁的校园,源于专业化的管理,苏高中有 10 几个领固定工资的专业清洁工每天在做着打扫清洁工作。专业的工具,敬业的态度,他们简单的'工作保证了校路、图书馆、食堂和其他公共城所的整洁有序。专业化有序规范的管理,这是苏州中学给我的第 1 个印象。
作为 1 所有千年底蕴的名校,苏州中学素以“名人掌教、名师执教、名人辈出”而着称。如今的苏州中学,师资队伍非常强大,仅特级教师和教授级教师就多达 210 来位。两个月的跟班学习,通过与苏高中老师们的深入交换,我发现他们对学校不但有高度的责任感,更有强烈的幸福感和成绩感。他们对自己负责,更对学生和学校负责。老师们多数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吃完后他们就在各组办公室里约
谈、辅导学生,或是批改作业。下午 4 点半下课后,由于大多数学生是通学生,没有在校晚自修,常常看到 1 些高 3 老师会帮全班学生生补课到 56 点直至天黑才回家。教师们对学校、对学生、对工作有着强烈的幸福感和成绩感,他们热忱弥漫、态度积极,这有助于他们取得自信与成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求和谐的发展”,这是苏州中学在实践中逐渐提出其实不断完善的办学理念。学校认为“培养学生的着眼点不单单在现在,而应是将来,教育和教学应立足于学生毕生受益。”为此,学校教学部门专门设计了苏州中学学生《学业水平自我评价手册》,通过手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智慧学习”。学校还致力于整合课程资源、师资气力,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展开创新人材培养模式开发,实践拔尖创新人材的培养,为学生搭建多元的发展平台。
学校前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展开拔尖创新人材培养的合作,建构起了逾越高考的“高中—大学”直通车模式;并前后与北京大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展开创新课程的合作,与日本早稻田、德国不来梅等大学展开学生生涯发展的合作。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其学生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开设的“湿地文化课程”和“量子文化课程”,充分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多元的、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不但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值得新课改情势下我们沿海学校学习的地方。
苏州中学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硬道理,领先是硬道理”,并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积极创造有益条件。学校常常会约请海内外 1 些知名的教授、学者来校讲学,或是把老师们带到国内外名校、高校进行交换,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 1 个更广阔更前沿的平台。
印象最深的是华东师范法学胡慧闵教授的报告《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设计》,以丰富的理论,形象生动给老师们传授了如何基于学生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引发了广大教师的共鸣,让我们收获颇丰。学校还定时为班主任进行各种培训,开设《班主任报》,为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学习平台。这些也是值得我们鉴戒学习的。
学习期间,苏州中学为每一个学科的学习老师配备了 1 位高水平的指点老师,历史学科的指点老师是 1 位具有优秀教学经验和深厚理论水平的教授级教师余静娟老师。俞老师的教学非常严谨,她强调教师除在课堂内外做好本身的充分准备外,还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帮助学生调剂好学习状态以保证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保证课堂高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俞老师上课前总会让学生带着充分的准备明确目标和方向,调剂学习策略,从而到达课堂学习的高效力。怎样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呢?俞老师强调行动准备、心理准备、知识和方法准备 3 者缺 1 不可。
在课堂教学中,俞老师强调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知识自主建构为取向,这就要请教师要深入备课,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做好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之间的相互转化;要做好教学内容的深度统整,将书本知识和学生个体知识的结构化重组;实现教学进程的优化设计,把探究问题取向与构成性评价融会起来。作为 1 个高中教授级教师,俞老师对教材和课程的应用可谓如火纯情,在课堂中对 1 些历史概念的解释非常到位,这源于她在大教材观下对历史教材的重新解读。她认为历史教材包括围绕教科书成套推出的历史教科指点书、视听教材、学生辅导读物等配套教材,也包括存在于浩大的历史资料中各种人类历史活动的原始资料、历史着述和触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等。
历史教材可以是图书教材,即用纸制印刷品表现和构成的教材,也能够是视听教材,借助各种视听媒体表现和构成的教材,还可以是实物教材,即以实物材料形态显现的教材,例如历史文物、历史模型等。不论是哪 1 类型的教材,都承载着教育的使命,即便学生构成历史知识体系,掌握历史学习的技能,构成和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俞老师非常重视史料的应用,通过史料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并且培养学生的历史思惟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够有效增进学生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提升道德修养。这些对我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和专业化成长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此次两个月的跟班学习让我收获颇多,收获颇丰。非常感谢溪安县教育局领导组织的这 1 次苏州中学跟班学习,更感谢苏州中学两个月的仔细关怀和谆谆教导。我也会将在苏州中学所学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回溪安,为溪安教育的发展贡献 1 份气力。
自范仲淹创始至今已有978年历史的苏州中学,既充满传奇又富有活力。自1904年改办新学以来,国学大师罗振玉、王国维、钱穆,语言学大师吕叔湘,美术大师颜文梁,史学大师吕思勉,地理学家胡焕庸,教育家孙起孟等都曾在苏中执教,蔡元培、胡适等名家亦曾到苏中讲学、授课。目前苏州中学已拥有一支由5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和19位在职省特级教师领军的优秀教师团队。
一、一流学校素以培养造就一流人才为己任
苏州中学之所以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名牌,主要在于她培养的杰出人才遍布各地,蜚声中外。
苏中百年新学培养了一大批牵动社会历史发展走向,构建人文、科学美好世界的时代精英。他们中有秦邦宪等中共早期领导人,有叶圣陶、顾颉刚、胡绳、匡亚明、吴作人、陆文夫等大师名家,还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和钱伟长等50余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中学培养的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也已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的佼佼者有:31岁即成为荣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天才奖”的华人科学家、哈佛大学物理化学双聘教授庄小威(女),24岁即成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的蔡天西(女),全美Pew学者奖获得者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许朝晖,世界上最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人物、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亮,等等。
二、印象恩师张金教授及其课堂
张金,1965年4月生,江苏南通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生物特级教师。江苏省中学生物奥林匹克高级教练、苏州市中学生物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现任江苏省苏州中学教学处主任。张金老师在《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等专业刊物发表文章四十多篇,主要篇目为:“生物绘图‘六忌’”“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图解’的修改”“生物实验教学五忌”“例谈高考生物实验复习课的设计”“从生物实验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谈生物实验教学”“‘环境污染的危害’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生物学选择题编制七忌”“浅谈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几个层面和原则”“教学线索的梳理和构建策略”“让智慧在课堂教学中长成参天大树”。编写专着10部.主要表彰:苏州市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教师等。
听张金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一节课悠悠地上下来,内容充实而且让人意犹未尽,细细想来,张金老师的授课有很多特点。
张教授喜欢实践“追问教学”。“追问教学”是一种以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方式,能有效体现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但是,必需处理好追问的主体、目的、解决问题的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张金老师的课堂常常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前提下,通过设立有效的教学情景,在他的引导下,由学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听课、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根据教材的文本或教师设定的背景来提出问题,或者不能正确的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时,张老师很善于鼓励和引导,对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提出的问题看起来有些“简单”、甚至“幼稚”的学生,他都给以肯定,以保证全体同学均能参与到“追问教学”来。张老师说“追问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欲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主要包括这样三层内涵:一是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够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二是问题梳理,即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整合,保留有价值的问题,放弃没有意义的问题,抓住关键问题;三是问题解决,即通过独立的或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
张教授语言简洁、富有逻辑且具有启发性。他常常说讲课时要点到为止,学生懂了就可以,不用啰嗦,否则浪费时间。他课题的引入就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明明白白,绝不拐弯抹角,故弄玄虚。内容逐步呈现,却步步为后作铺垫,到最后重点自然体现了,难点也突破了。
张教授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他一般不用PPT,他说PPT就是骗骗他。一些对学生来说是微观的、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张老师只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但是在教学中使用了很多方法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文字和图片,让学生在书本中找关键词;比如设问,把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层层相扣,便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出来了;比如重点突出、调理清晰的板书与副板书相结合,漂亮的手绘图……信手拈来,没有一点花俏,实实在在,却时时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堂的氛围是活跃的又是严肃的,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用自己理解的语言作答,不拘泥于参考答案。回答不对或者不到位,也不用担心受到老师的批评,遇到不会回答的还可以请同桌或其他人来帮忙回答。
张教授的博学征服了学生征服了我们,他说老师上课不能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要善于旁征博引,充分利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一位年轻老师要成长,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课,多看书、多反思。他建议至少提前一星期备课,先把与高中每一节课的内容相应的大学课本看熟,再来研究教材。
在苏中两个月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白,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外,还需具备能将深奥内容科学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和“逗”学生的能力,把学生逗乐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自然轻松。张老师还说,教无定法,要寻找并养成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模式。
xxxx年10月8日至12月8日,在溪安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一行十位老师在苏州中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跟班学习。在学习期间,我们得到苏州中学校领导的热情接待、精心安排和谆谆教导,完满完成了跟班学习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府学千年,新学百年”,苏州中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元1035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1904年,江苏巡抚端方在府学原址扩建江苏师范学堂,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历史由此启幕。尽管苏州中学的占地面积已无法与当年相比,但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身处姑苏老城区,苏州中学是一个园林式的学校,有成片高大的树林,但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整个校园非常干净,尽管是秋冬季节,树叶萧萧,但早上走进去的时候校路上几乎没有树叶。整洁的校园,源于专业化的管理,苏高中有十几个领固定工资的专业清洁工每天在做着打扫清洁工作。专业的工具,敬业的态度,他们简单的工作保证了校路、图书馆、食堂和其他公共城所的整洁有序。专业化有序规范的管理,这是苏州中学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作为一所有千年底蕴的名校,苏州中学素以“名人掌教、名师执教、名人辈出”而着称。如今的苏州中学,师资队伍非常强大,仅特级教师和教授级教师就多达二十来位。两个月的跟班学习,通过与苏高中老师们的深入交流,我发现他们对学校不仅有高度的责任感,更有强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他们对自己负责,更对学生和学校负责。老师们多数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吃完后他们就在各组办公室里约谈、辅导学生,或是批改作业。下午四点半下课后,由于大多数学生是通学生,没有在校晚自修,经常看到一些高三老师会帮全班学生生补课到五六点直至天黑才回家。教师们对学校、对学生、对工作有着强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他们热情洋溢、态度积极,这有助于他们获得自信与成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求和谐的发展”,这是苏州中学在实践中逐步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办学理念。学校认为“培养学生的着眼点不仅仅在现在,而应是将来,教育和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终身受益。”为此,学校教学部门专门设计了苏州中学学生《学业水平自我评价手册》,通过手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智慧学习”。学校还致力于整合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实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搭建多元的发展平台。
学校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作,建构起了跨越高考的“高中—大学”直通车模式;并先后与北京大学、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开展创新课程的合作,与日本早稻田、德国不来梅等大学开展学生生涯发展的合作。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积极为学生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开设的“湿地文化课程”和“量子文化课程”,充分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多元的、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值得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沿海学校学习的地方。
苏州中学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硬道理,领先是硬道理”,并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学校经常会邀请海内外一些知名的教授、学者来校讲学,或是把老师们带到国内外名校、高校进行交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前沿的平台。印象最深的是华东师范法学胡慧闵教授的报告《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设计》,以丰富的理论,形象生动给老师们传授了如何基于学生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引发了广大教师的共鸣,让我们受益匪浅。学校还定时为班主任进行各种培训,开设《班主任报》,为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学习平台。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学习期间,苏州中学为每个学科的学习老师配备了一位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历史学科的指导老师是一位具有优秀教学经验和深厚理论水平的教授级教师余静娟老师。俞老师的教学非常严谨,她强调教师除了在课堂内外做好自身的充分准备外,还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状态以保证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保证课堂高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俞老师上课前总会让学生带着充分的准备明确目标和方向,调整学习策略,从而达到课堂学习的高效率。怎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呢?俞老师强调行为准备、心理准备、知识和方法准备三者缺一不可。
在课堂教学中,俞老师强调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知识自主建构为取向,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备课,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做好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之间的互相转化;要做好教学内容的深度统整,将书本知识和学生个体知识的结构化重组;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把探究问题取向与形成性评价融合起来。作为一个高中教授级教师,俞老师对教材和课程的运用可谓如火纯情,在课堂中对一些历史概念的解释非常到位,这源于她在大教材观下对历史教材的重新解读。她认为历史教材包括围绕教科书成套推出的历史教科指导书、视听教材、学生辅导读物等配套教材,也包含存在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各种人类历史活动的原始资料、历史着述和涉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等。
历史教材可以是图书教材,即用纸制印刷品表现和构成的教材,也可以是视听教材,借助各种视听媒体表现和构成的教材,还可以是实物教材,即以实物材料形态呈现的教材,例如历史文物、历史模型等。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教材,都承载着教育的使命,即使学生形成历史知识体系,掌握历史学习的技能,形成和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俞老师非常注重史料的运用,通过史料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并且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提升道德修养。这些对我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和专业化成长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此次两个月的跟班学习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溪安县教育局领导组织的这一次苏州中学跟班学习,更感谢苏州中学两个月的细心关怀和谆谆教导。我也会将在苏州中学所学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回溪安,为溪安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xx 年 10 月 9 日在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 1 行分别来自 4 所中学、5 个学科的 10 位老师来到江苏苏州中学,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跟班学习。这次跟班学习,触及学科多、展开时间长。我有幸成为其中的 1 员,深知这次学习任务之艰巨,意义之重大。
为何选择苏州,为何选择苏州中学 其实,1 谈起江苏,大家都知道这是个教育大省,教育强省。20xx 年,江苏进入高中新课改。10 几年来,江苏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苏州是 1 座有着 25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就有崇文尚教的良好传统,教育事业 1 直非常发达。公元1035 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据记载:“苏州府学是宋朝历史上范围最大的官办地方学府,号称东南学宫之首。”虽然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占地面
积已没法与当年相比,但历经千年,办学历史未断,校址始终未变,格局基本保存,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苏州中学是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城苏州的最具历史文化底蕴、最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教育珍宝。今天,苏州中学是江苏省首批“省级模范学校”,并通过了“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验收。这次,苏州中学能够给我们提供这样的 1 个学习机会,也是极其难得的。
1、苏中印象
(1)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从办学历史上看,苏州中学号称“千年府学,百年新学”,有着悠史的历史。公元 1035 年,范仲淹在今苏州中学校址上创办苏州府学,首开东南兴学之风。光绪 310 年(1904 年),江苏巡抚端方在府学旧址扩建江苏师范学堂,国学大师罗振玉任首任监督,专门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师资。苏州中学“百年新学”的历史由此启幕。从学校的建筑风格上看,它是身处苏州老城区 1 个园林式的学校。校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到校第 2 天清晨,校领导并带着我们参观了尊经阁(校史馆)、碧霞池、春雨池、仰高亭、图书馆、艺术馆、德智之门、教学楼。据介绍,校园的整体修缮是在 20xx 年初完成,在修缮的进程中,由于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多数地方保存了历史原貌。因此,校园的 1 草 1 木,1 砖 1 瓦,都浸润着历史与文化。朝阳升起,同学们在池塘边背诵单词;课余午间,师生们来到图书馆细细品味;夕阳西下,孩子们漫步林中小径放松心情。我们经常感叹,这样的环境,还有谁会不爱上学习呢
在苏中的这两个月,我的感觉是“静、净、竞”。“静”是幽静。这 1 方面得益于学校公道的格局,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互不干扰;另外一方面则来自于师生们的自觉地共同保护。且不论是图书馆,就是在食堂、课间的操场,都没有喧哗和吵闹,有时候我会忘了自己是置身于 1 个学校。“净”是干净。苏中绿化多,但即便是清晨时分走进校园,你也很难在道路上看到 1 片落叶。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洗手间,时刻保持卫生和整洁。整洁的校园,源于专业化的管理,苏高中有 10 几个领固定工资的专业清洁工每天在做着打扫清洁工作,他们的敬业精神是校园整洁的保证。师生们在食堂用餐,也做到餐后桌面没有食品残渣;运动会后,操场不留 1 点垃圾。“竞”是竞争。苏中两个月,我们观摩了学生的演讲比赛、课堂上学生的辩论会、教师的公然课、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的表演。可以说,竞争渗透到苏中师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静、净、竞“3 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它饱含着 1 代又 1 代苏中人对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努力。
(2)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从 1992 年起,学校开始以“推动特点教育,适应国际竞争”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举行了“初中外语特点班”、“高中国际班”,以培养面向 21 世纪、富有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材。历史的传承在富有前瞻的思想指引下,愈发灵动光耀。苏中的英语课程,历来是全部苏州仍至江苏省最强的,这与这 1 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
进入全球化时期,学校大力推动国际化战略,努力融入国际教育。学校和日本、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 10 多所着名大学(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和知名中学(如英国伦敦德威学院、新加坡立化中学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学生发展的国际通道,每一年均有10%左右的学生通过学校的国际合作项目出国留学;20xx年又成功引进了英国剑桥国际高中课程。跟班学习期间,我们也经常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中校、大学校的同仁们来到苏中交换访问。正是这样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使得1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材已从苏中走向世界,在哈佛、剑桥、牛津、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等世界 1 流大学的校园中不乏苏中学子矫健的身影。
(3)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作为 1 所有千年底蕴的名校,苏州中学素以“名人掌教、名师执教、名人辈出”而着称。今天的苏州中学,师资队伍非常强大,仅特级教师和教授级教师就多达 210 来位。1 方面,学校从各地引进优良的人材队伍,另外一方面,学校也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学校常常会约请海内外 1 些知名的教授、学者来校讲学,或是把老师们带到国内外名校、高校进行交换,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 1 个更广阔更前沿的平台。跟班学习期间,我们凝听了华东师范大学胡慧闵教授的报告《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设计》。胡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既有详实的理论,1手的调查数据,又形象生动给老师们传授了如何基于学生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引发了广大教师的共鸣,让我们收获颇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zongjie/4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