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总结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精选7篇)

  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后,这次活动让你有什么启发呢?需要好好地写一份活动总结总结一下了。但是活动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1

  20xx年5月18日是第xx个国际博物馆日,青海省博物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

  今年的主题是:xx,配合这一主题,青海省博物馆组织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活动当天,青海省博物馆举行了志愿者授旗仪式。通过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建设进一步激发志愿者作为连接博物馆与公众的桥梁作用。同时,为配合活动宣传,在5·18前期,青海省博物馆还组织拍摄了表现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超级连接”的志愿者主题短视频——《我是博物馆志愿者》,并在“两微一网”平台及公众服务区进行播放。

  博物馆日活动,除了开展免费讲解、在新宁广场设置宣传点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藏品免费鉴赏、文创产品展示优惠销售等这些博物馆日的“必备项目”外,当天青海省博物馆还组织开展了“博物馆+高科技”互动体验、VR技术体验及手机文物AR体验、邀请我省知名学者谢佐开办“青海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版画刷印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观众不但可以亲身体会到文物“悬浮”在空中的视觉冲击,还可以领略戴上眼镜坐着“逛”展厅,以及通过手机让文物“活”起来的炫酷技术,同时通过讲座及版画刷印体验活动,了解青海地方及民族历史知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将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博物馆日主题紧密结合,是青海省博物馆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通过拍摄主题视频、科技互动体验、传统知识学习等多种形式,表现博物馆可以通过“学、玩、做”等多种多样的途径实现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连接这一主题。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许多观众表示,以前以为博物馆里只有展览,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既有趣、又长知识的活动项目,以后会经常来这里转转、逛逛。

  为突出20xx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xx”,加强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中国博物馆协会于今年4月启动了“手机中的博物馆记忆”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有关博物馆中的人、事、物的视频短片。

  主办方从社会各界十万余条短片中评选出部分“佳作”和十个“优秀作品”,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集中展示,并在优酷、爱奇艺等网站进行播放,推荐给全国博物馆观众,青海省博物馆提交的《我是博物馆志愿者》微视频荣获“优秀作品奖”。

  近年来,青海省博物馆将丰富公众服务渠道及提升公众服务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论是社会教育活动的策划,还是文创产品的研发,尤其是应用“互联网+博物馆+相关活动”能力提升,以及规范化、标准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都旨在满足不同群体来博物馆增长知识、参加活动、挑战自我等多样化需求,此次拍摄的《我是博物馆志愿者》微视频,通过志愿者的视角,对青海省博物馆公众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展示,表现了青海省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多途径的“超级连接”。

  此次获奖,体现了中国博协对青海省博物馆相关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2

  20xx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xx,强调博物馆所发挥的连接和创新作用:博物馆是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合作,实现和平的重要机构。为了切实做好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系列活动和社教项目。

  一、加强阵地宣传,营造节日氛围

  1、张贴主题海报,在海报上注明20xx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以及在此期间纪念馆的系列活动,加强了对来馆参观的观众,特别是外地游客的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工作。同时,我们还利用主展馆大门入口处的电子屏,循环播放20xx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和宣传口号,为庆祝国际博物馆日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2、发放5·18博物馆宣传手页。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我们向来馆参观的观众发放了制作精美的博物馆宣传手页,增进了公众对博物馆及其礼仪文化的认知程度。

  二、博物馆知识讲座进校园、进社区

  1、5月16日上午,我们走进卫津路社区,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周边学生代表们开设了一堂博物馆知识讲座,受众30人。实实在在地服务了社区,也提升了老年人对国际博物馆日的关注度,激发了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发挥出纪念馆在提高市民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2、5月17日下午,我们又走进了西营门外小学,为这里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博物馆知识讲座,向同学们讲述博物馆和纪念馆的基本概念,介绍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教授参观博物馆时的基本礼仪,受众98人。

  三、举办博物馆研学活动

  今年5·18博物馆日又是全国助残日,我们在5月15日和5月18日,举行了“感知传统文化行读美丽天津”主题研学活动,带领南开区川府里小学师生、和平区劝业场小学师生、天津市聋人学校师生和志愿者代表们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文庙、鼓楼和南开中学校史馆进行参观。让青少年感受伟人青年时代革命和奋斗历程,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身临其境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接受天津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培养青少年珍惜幸福生活、热爱家乡天津的美好情感。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3

  县博物馆接到省文物局33号文件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博物馆致力亍社会”这一主题,在宣传活动的同时,精心策划,结合今年的主题,在县城主要街道为群众免费鉴定文物、散发宣传单、悬挂条幅等一系列活动,丌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更好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

  县博物馆从5月17日至19日,在县城主要街道和新建博物馆工地悬挂条幅4条,紧紧围绕“博物馆致力亍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同时还散发宣传单5千张。为了使宣传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吸引广大民众踊跃参不,我们还为群众当场鉴定文物,这样更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激发了群众参不的热情,纷纷上前咨询有关博物馆日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我馆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予以解答,在解答“18国际博物馆日”的同时,还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向群众讲解在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亍国家所有,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文物立即上报文物主管部门,保护好现场,丌能私挖乱掘等法规。同时,还征集几件民俗文物。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取得了满意的宣传效果,迚一步扩大了全县人们对《文物保护法》和“18国际博物馆日”的`了解,对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扩展新的事业、开拓新途徂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博物馆致力亍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新的动力,给广大民众更多的文物、博物馆事业知情权、话语权、参不权和受益权,让民众更迚一步了解博物馆日,迚一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不文物保护的良好环境,推动广大民众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4

  由广西文物局、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的广西(南宁)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南宁博物馆丼行。

  在上午的启动仪式上,自治区文化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文物局局长顾航和南宁市__共同启动了“希望之光”按钮,标志着主场城市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启动仪式为获得“第一届全区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第一届广西博物馆协会优秀学术成果”的单位和个人颁奖,启动仪式期间还丼行了“南宁市骆越文化研究中心”挂牉仪式和“汉风越韵——广西出土文物精品展”开幕式。

  之后,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嘉宾、参会的代表和观众集体参观了南宁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下午,在南宁市博物馆的多功能厅丼办“博物馆不文化景观”主题论坛。在论坛会上,来自中国文化遗产院、中央民族大学的与家、教授不广西同行就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迚行了深刻的探讨和交流。当天晚上,南宁市博物馆还向市民推出了一项特别的文化大餐,馆内的所有陈列展览首次向市民夜间开放,开放期间还推出了“骆越之旅”晚会、游园活动和免费品尝水街传统美食等系列活动,让观众领略了“博物馆奇妙夜”的巨大魅力。

  今年的“博物馆不文化景观”主题,强调了博物馆应当对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与业技能,扮演积极的角色。据统计,今年全区博物馆将围绕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丼办270场形式多样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其中,柳州市充分发挥在区内率先启动博物馆群建设的优势,推出了“一座柳州城,一群博物馆54家博物馆建设成果联展”,集中向观众展示近年来柳州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丰厚的民间收藏文化。

  广西自然博物馆不桂林博物馆合作推出“蝶踪魅影”展览,让观众通过参观展览走迚自然科学的多姿世界。钦州市博物馆推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及相关普查故事图展”,宣传我区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广西博物馆丼办“印象〃广西博物馆手绘明信片大赛”,向社会公开征集以广西博物馆景观为主题的手绘明信片作品,幵评选出优秀作品制作成文化产品。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博物馆不城区各学校开展“明日之苗”文化活动,对中小学生普及仫佬族文化知识。

  全区各级博物馆通过在国际博物馆日丼办各类引人入胜的展览和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迚博物馆,认识、了解和欣赏人类的创造和多姿多彩的文化。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5

  5.18,是公众瞩目的国际博物馆日,xx市博物馆借全市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契机,配合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大趋势,精心筹划各类活动,提前部署,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多媒体新闻报道形式,大力弘扬“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精神,营造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真正打响公共文化服务马鞍山品牌。

  5.18活动期间,xx市博物馆精心策划系列活动,为公众奉上五彩缤纷的博物馆文化盛宴,因活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参与性强,宣传准确及时到位,取得了圆满的成效。

  一、提前策划主题明确活动方案措施具体

  3月中旬,馆里召开专题会议,对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进行方案征集,仔细推敲论证,活动方案于4月20日开始启动。马鞍山市博物馆对今年的活动方案做了如下策划:

  一是馆外醒目位置悬挂20xx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宣传横幅,户外宣传栏张贴展讯海报,前台免费发放展览宣传册、观众满意度调查表。同时,在馆大厅电子大屏、网站连续滚动播放(发)相关宣传标语、背景资料。

  二是举办专题展览《江淮灵秀玉魂久远——凌家滩文化出土文物特展》,展出时间为4月20日-5月20日,并根据展览内容,精选部分制作一批展板,送展下部队、社区、学校、企业等。

  三是5.18当天举办《形式感:20xx中韩当代水墨交流展》开幕式,5.25举办《刘宋平个人画展》。

  四是5.18博物馆日当天为所有预约参观的团体进行免费讲解。

  五是馆内4D影院将于5.15至5.18三天免费为观众放映宣传片《江东名城马鞍山》。

  六是组织皖江晚报萌芽通讯社小记者团79名小记者开展“博物馆体验”活动。

  二、亮点突出创新不断活动宣传精彩纷呈

  本次自活动开展一个多月以来,丰富多彩的活动,络绎不断的观众,媒体全方位的报道,使得马鞍山市博物馆在全市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展览更是深入人心。

  首先,本次活动我馆的重头戏--《江淮灵秀玉魂久远——凌家滩文化出土文物特展》,自4月20日开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观众超过3万人次,展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4月初,我馆在博物馆网站、马鞍山文化网等媒体发布了展览预告,向公众提前告知展览内容;4月17日,先秦史专家、民建安徽省委主委、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在马鞍山市会议中心为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做了一场名为“关于凌家滩遗址的文化内涵以及该遗址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思考”的专题报告会,反响强烈;4月20日展览开幕式当天,全市主流媒体皆对本次展览做了及时报道,省文物局网站发布开展讯息,马鞍山电视台专题采访了安徽省考古所吴卫红研究员,对凌家滩遗址文化背景、出土文物价值等问题做了详细介绍;

  另外,《形式感:20xx中韩当代水墨交流展》于5月18日当天在书画展厅开展,展览适逢中韩建交20周年,是为了促进两国间艺术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水平画展,来自中韩11位画家带来了55幅风格独特、形式迥异、水平精湛、视觉突破的现代水墨作品。展览期间,各大报纸、市电视台、市电台、专业艺术网站等媒体均进行了活动报道。

  其次,采取送展下基层的方式,让展览走进百姓。5月16日—17日,我馆根据凌家滩出土文物展内容精选并制作20块展板送到市武警支队机关及下属中队等处,武警们列队认真听取我馆讲解员的讲解,精彩之处掌声不断。本次活动已在5.18当天的安徽新闻联播节目中,作为全省博物馆5.18系列活动之一播出。

  再者,我馆高度重视媒体的宣传工作。5月18日,马鞍山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平在《南京晨报》发表整版署名文章《断想凌家滩---写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章从“凌家滩”价值将与日俱增、能否让“凌家滩玉人”与烟墩山玉人并列矗立市博物馆广场、整合多学科力量,才有可能求解“凌家滩”之谜等角度,大胆展开丰富设想与深度思考。5.18当天的《马鞍山日报》,马鞍山市电视台及电台,安徽卫视等媒体对我馆的系列活动做了精彩报道。5月20日,皖江晚报萌芽通讯社小记者团近百人走进了博物馆,进行“博物馆体验”之旅。5月21日的《皖江晚报》用两个整版篇幅记录下孩子们眼中的美丽家乡。

  三、继续努力服务社会推动事业不断发展

  5月23日,我馆还将安排将《凌家滩文化出土文物图片展》继续送至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市花园社区等处,让那里等候已久的观众继续分享这道稀有的史前文化饕餮大餐,也继续验证着让公众零距离接近博物馆不再是一种奢望。

  在此期间,我馆开辟了观众满意度调查专区,观众留言薄上好评不断:“感谢博物馆送展到部队,让我们官兵开拓了眼界,接受了教育,希望博物馆今后能多开展类似活动”,“参观了本次凌家滩文化出土文物特展,被其中玉器的种类繁多、造型华美、制作精细所深深折服。这不仅仅是体现出几千年物质的价值,更能体现出其历史价值,为追溯中华文明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很感谢有这次学习机会。”同时,我市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与管理规划也已市政府文件的形式制定出台,博物馆的青年志愿者们也同往常的每个节日一样,利用休息时间悉心为观众一一讲解。

  节日盛装下的马鞍山市博物馆,户外飘动着“文化让生活更精彩”、“传承5000年文明,成就新时代梦想”等标语横幅,这已不仅仅是悬挂的口号,更是马鞍山博物馆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和自觉行动。作为全市一个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馆将进一步深化免费开放成果,并在日常工作中一一践行。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6

  为了让同学们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我们理学系数学061班精心组织了一次参观杭州历史博物馆的活动,让大家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历史创造了现在的杭州,激发自己对于杭州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杭州历史博物馆展品中有国宝级文物战国水晶杯、越窑褐彩青瓷汕灯,展出的国家二级以上文物共200余件,包括良渚时期玉石器、吴越石刻星象图等。馆内还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展示宋代大运河沿岸模拟景观、杭州百年老店风情等。

  我们把参观的时间选在周末,以便更多的同学参加进来。15日早上8点,我们准时集合出发,出发之前做了细致的安排,任何离开或有事的人需要通知负责人,不得擅自行动。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我我们先合了影,然后便开始参观了。在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仔细的观看展览作品,参观文物古迹,秩序井然,没有出现大声喧哗等不好的现象,毕竟我们出门后不只代表自己一个人,也代表着自己的学校的形象,从我们身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对于大家的表现,我们都感到很满意。杭州历史博物馆是杭州一个具有其特色的博物馆,里面的作品令我们大开眼界,很多都是第一次看到,我们一行人都感到受益非浅。

  通过此次参观杭州历史博物馆,同学们都了解一些杭州的历史、文化等知识;了解杭州历史博物馆的一些馆藏,也欣赏了历史遗迹,既学到了知识,也增长了见识;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对杭州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了同学们对于活动的积极性,为我们日后的学习和活动打下了一个基础。

  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总结7

  近年来,济宁市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了志愿服务在济宁市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及志愿服务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强化队伍建设

  济宁市博物馆组织志愿者队伍近年以“三贴近”为指导思想,认真履行优质服务的承诺,以“服务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为目标,深入开展创优工作。

  其次,在全馆职工队伍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履行社会职责,通过组织职工义务献血、帮扶贫困家庭、捐助受灾地区、慰问留守儿童、与济宁市大中小学校结对共建等活动,提升社会效益。

  再次,济宁市博物馆成立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将成为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文明成果展示的传播员和宣传员。济宁市博物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济宁市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协助博物馆网站内容建设;利用博客、论坛、网络百科、网络问答等互动阵地,传播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等。

  二、打造活动载体

  作为济宁市“学校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济宁市博物馆在长期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积极推进文博场馆和学校地“结对”共建,充分发挥教育基地、文化阵地的作用,先后与市内多所学校签定了教育基地协议书,使济宁市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青少年学习地方历史、科学文化知识的实践基地。

  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济宁市博物馆开展了“小小讲解员”培训、“文博大课堂”、“流动博物馆”等主题活动,先后进入12个社区和10多所中小学校,共吸引25000余人次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市民的普遍欢迎。

  济宁市博物馆十分重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积极争取把博物馆教育纳入济宁市国民教育体系当中,特别是针对全市的特殊教育学生开展了一系列集参观、娱乐、体验和学习于一体的精准化教育实践活动。济宁市博物馆为济宁市特殊教育学生开展服务伊始,就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安全、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对馆内各项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完善,设置了残疾人绿色通道,对洗手间、指示牌等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轮椅等服务设施。专门邀请济宁特教学校手语老师来到济宁学院文化传播系,现场招募学生成立“助残志愿者小队”,为他们开展手语技能、文物知识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来博物馆参观的特殊教育学生,除了参观常设展览外,聋哑学生还可以在青少年传统教育文化体验基地参与拓碑、写毛笔字等体验活动。活动中,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我馆还组织大中小学生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开展联谊。

  但是对于有些视力较弱或全盲的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只能靠“听”来了解济宁的历史文化。如何能利用一种媒介,让这些孩子们和普通孩子们一样,可以轻松地学习感知有着厚重历史的文物。

  20xx年,济宁市博物馆承接“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期间开展了“陶世界”、一起来“陶”吧、看谁最“陶”等丰富多彩的社教项目,吸引了市内好几所学校学生、幼儿园小朋友来参与。六一儿童节当天,我们专门邀请了市特殊学校的学生来博物馆欢度节日。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我们把150余名学生进行了分组。听障部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用手中的陶泥捏出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动漫人物,视障部的孩子们在宣讲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聆听历史故事、触摸院内铁炮,孩子们收获多多。市博物馆王莉馆长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获得的快乐很受感慨,向市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与他们共同合作编写盲文、大字校本课程。通过积极沟通协调,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选派了精干力量参与到教材的编写中。

  教材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礼乐、饮食、人物、军事、地域文化,其中地域文化为自读模块,每个模块又细分为4个单元,由浅入深地对主题进行了阐述。每个模块还设计制作了影像资料,既照顾了弱视学生,也兼顾了视障学生。20xx年9月7日,开学第一天,市特殊教育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一点一滴的触摸,真正的有机会去感悟、触摸历史。

  我馆和特殊学校联合出版的这套盲文教材,不仅让视障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礼乐”、“军事”等知识,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而且博物馆的展品通过勾勒打印真实地呈现,可以让孩子们直观地触摸到石斧、石锛、石凿等生产工具,陶制罐、豆、鬲、甑等生活器皿,鼎、簠、簋等礼器,再配以短小的动漫故事,加之一些拓展教育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体验,他们一定会兴致勃勃地欣赏、想象,自己勾勒出一幅那个时代生动的生产生活场景,这样,知识会记得更牢靠,求知的欲望更强烈。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广大职工的思想品德,调动了济宁市博物馆职工自觉参与创建文明单位工作的热情,为形成公共文明建设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提高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志愿服务活动事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济宁市博物馆将努力做好长效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机制,开创志愿服务活动新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