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总结

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监察是政府部门,是专司监督检查政府机构和政府系统公职人员的机关。以下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大力实施保障扶贫,切实解决我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我县拟定了《XX县强化社会保障服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扶贫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一、基本情况

  (一)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帮扶

  1、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低保补助标准,不断扩大低保覆盖面,对家庭没有劳动能力符合农村低保的农村生活困难户,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2、农村五保供养覆盖到位。逐步提高五保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三无人员,根据《XX县农村五保供养实施细则》,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加强社会敬老院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完善养老机构基础设施,确保对农村五保等贫困人口实行托底保障。

  (二)开展了养老保险帮扶

  倾斜养老保险政策。为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二女结扎夫妇代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

  (三)完善了医疗保障帮扶

  1、推进贫困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贫困对象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

  2、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贫困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交部分由政府出资缴纳。

  3、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报费用不设起付线,直接按比例补偿。

  4、农村二女结扎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县人口和计生委代缴。

  5、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大病保险起付线可较一般参合对象下降50﹪。

  6、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重点对象,实行医疗救助全覆盖。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做好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的衔接。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网上即时结算服务,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同步结算。对尿毒症、重性精神病、“儿童两病”、“妇女两癌”等8种重大疾病实施免费救治,对耐多药肺结核、肺癌等15种重大疾病实施大病救助,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

  (四)健全了临时救助帮扶

  1、积极推进“救急难”试点工作。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促公平”的原则,在“救急难”试点中积极探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运行机制,依托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开设“社会救助受理窗口”,开通了12349救助热线,使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

  2、健全临时救助制度。修订完善《XX县城乡低保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方案》,落实县临时救助配套资金。统筹和整合社会各类救助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扶持救助力度,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五)加强了灾害应急救助帮扶

  争取上级救灾资金,积极开展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自然灾害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灾害应急救助,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因灾返贫现象发生。

  (六)开展了慈善救助帮扶

  1、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积极开展“中福在线”和中国福利彩票“苏区·荣光”即开型彩票的发行活动。所募集的公益金县留存部分主要用于扶贫济困,对扶贫对象给予专项资助,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

  2、大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对困难群众积极开展慈善救助,争取中华儿慈会到我县开展“光明行动”,切实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争取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农村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孤儿等人群实施帮扶救助。

  (七)积极探索开展社会扶贫帮扶

  1、引导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帮扶贫困村工作机制,引导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在贫困村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2、开展人才智力扶贫活动。引导有关社会工作机构重点为贫困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引导志愿者积极开展帮困济困、就业指导、产业发展等服务活动。

  培育发展本地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我县五保对象失能、半失能患者的增多,给敬老院管理带来新问题,特别是缺乏专业用房及护理设施和人员。二是随着大病医疗救助的深入宣传和“救急难”工作的全面铺开,临时救助资金和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尤其显得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手机报和宣传车、宣传栏等,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宣传力度,使之人人皆知。

  2、进一步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紧扣“一个协调机制、一套工作制度、一个核对机构、一个核对平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核对机制建设。

  3、筹集资金兴建县社会敬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养护大楼。针对县社会敬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实际困难,兴建一栋养护大楼,并争取在我县开展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试点。

  4、进一步推进“救急难”工作。推进社会救助“受理窗口”标准化建设,在乡镇(街道)全面建设规范统一的“社会救助受理窗口”。进一步加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和“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建设,畅通救助热线,加强资金保障,确保有人受理,转介迅速,救助及时。

  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二

  为推动我县民生重建、和谐重建,按省、市、县相关部门要求,根据《中共宝兴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下达年10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的通知》(宝委办〔〕21号)文件精神,宝兴县民政局对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及民生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汇总,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扶贫攻坚工作

  穆坪镇新民村是我局定点联系帮扶的贫困村,距县城1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50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19户,428人,4个党小组,28名党员。现有耕地面积588亩,退耕还林面积930亩,属于穆坪镇耕地面积较多的村,境内海拔高1900米,年降雨量1200毫米。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有所改善,人均纯收入达到5692元,低于全县人均纯收入,有多达20户贫困户。受到人居分散和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经济信息不畅通,新种植发展中药材、商品林木等农业产业资源,不能给村民带来明显效益,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仍然较低。我局针对以上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进行帮扶:

  (一)精心部署,结对到位

  为把“精准扶贫”工程实事办实,成立以县民政局局长魏光东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民村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民政局基层政权股,负责定点帮扶工作日常事务。民政局召开了全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细方案,部署实施具体的结对“定点定人”帮扶任务,全局职工干部均有定点定人的帮扶任务,并按20户贫困户类型编制台帐,进而研究具体帮扶措施。多次派工作人员下乡入户调研,定期检查,将检查结果形成评估材料,及时发现贫困户致贫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同时,我局将“包村联点帮扶”、联村帮户、“走基层”活动、干部驻村帮扶等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金、规划等资源,同抓同部署,统筹新民村的扶贫攻坚工作,发挥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精准扶贫”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二)改善基建,发展生产

  我局主要以资金援助的.方式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陆续拨付补助资金10万余元用以新民村的公路硬化工程和农户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3、47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工程,完成顺河组(新民一组)2、38公里通组公路建设,庄子组(新民3组)800米,湾头组(新民4组)4公里,中岗组(新民组)2、5公里,顺山组(新民2组)3、2公里。通过示范引导,全村展开“五改三建”和农户周围环境打造整治村容村貌实现村容整洁。我局同县文新广局、县移动公司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同时,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活动室和农村书屋建设。

  按照县委、政府“一中心四片区”的生态产业发展思路,一是因地制宜,同县就业局、穆坪镇一起对困难户进行就业培训,特别是中药材、商品林木种植技术培训,共培训2次,覆盖约45—60户,约达150人。二是与穆坪镇党委和新民村村民共同研究确定增收项目。1、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重点发展适合本地生长的厚朴、杜仲、黄柏等山木药材和川牛膝、白术等草本药材,新发展山木药材1500亩,草本药材300亩。2、壮大发展商品林种植。今年已完成商品林种植1300亩,现已发展红心果近100亩。“4、20”地震后受经济交通等条件限制,林业、中药材和水果发展缓慢,品质不高。3、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级产业发展。陆续成立养牛、养羊、养鸡、野生蔬菜等合作社,覆盖全村40—50户。目前,投入运营的养牛专业合作社养牛达100头,野生蔬菜合作社种植12类野生蔬菜约达128亩;预计,养羊专业合作社在投入运营后可养羊约达120只,养鸡专业合作社在投入运营后可养鸡约达300只。

  二、民生工作

  (一)扶贫解困工程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达70%。

  截止年5月,资助1119名城乡低保、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等特殊困难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发放参保资金13、43万元;累计城乡住院医疗救助271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52、29万元。其中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已救助41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31、83万元;其中门诊救助51人,发放门诊救助金1、42万元,人均救助278、43元。完成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70%的目标任务(医疗救助的总费用占住院救助对象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应报范围内实际报销后剩余费用的比例)。

  (二)社会保障工程

  1、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260元,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150元。

  一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截止5月20日,全县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123户140名城镇居民纳入了城镇低保,累计已发放低保资金22、4万元、保障675人次、累计人均补差331、85元,完成目标任务人均补差260元的127、63%;二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截止5月20日,农村低保保障对象925户1007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71、45万元、保障4798人次、人均补助标准148、92元,完成目标任务人均补差150元的99、28%,预计年底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办公办机构新增养老床位100张;为困难家庭失独老人和80周岁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一是新增民办公办机构养老床位100张。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及相关准备工作,计划于10月底完成目标任务。二是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情况。2015年,我县为780名贫困失能和高龄老人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由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提供服务,服务截止时间为年6月。年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人数为900人(2015年780人,年新增120人),待县民政局与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协议到期后,再新增120人,继续实行政府出资为900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3、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计划对中坝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进行改造,目前正在进行改造设计及相关准备工作。

  (三)民生实事

  1、向年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农村低保对象发放特殊生活补贴。截止目前,已完成对全县低收入家庭的摸底、排查工作,待市上制定统一的实施方案后执行。

  2、向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目前已完成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的统计、审核、公示、审批工作,生活补贴从今年1月份开始补发,目前已将1—6月生活补贴补发完成,共计拨付833人28、2万元,以后将实施动态管理,每季度核拨。

  3、对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给与帮扶。一是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待2015年县民政局与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签订的协议到期后,再新增120人,继续实行政府出资为900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计划10月底完成目标任务。二是继续实行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年,我县第一季度高龄补贴已经于3月中旬发放完毕,共计发放202950元,第二季度高龄补贴正在收集、审核资料中,整个工作有序推进。

  4、购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2015年12月9日已与中华财保公司签订年度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合同,为宝兴籍和在宝兴境内长期居住的自然人、在宝兴有暂住证持有人购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

  三、专项方案

  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根据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关于开展“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文件要求,我县积极和县扶贫移民局对接,将省扶贫移民局“六有”大数据平台的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象与低保信息系统中的对象进行逐一比对,“六有”平台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共认定299人,目前已有191人纳入我县农村低保范围,还有需纳入低保保障人数108人,正在按低保申请审批程序开展纳入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打算

  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宝兴县地震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灾区贫困群众生活日益改善,扶贫济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项目不足。灾后重建按照先解决吃、住、行原则,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而相对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少,产业发展项目不足成为突出矛盾。二是乡镇基层干部时间精力不足。由于乡(镇)专司扶贫工作干部任务繁重,难以集中时间和精力专门从事管理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基层管理、自我监督、强化服务、整体推进、沟通协调能力得到削弱,项目资金报账进度缓慢。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管理协调机制,增强救助合力,逐步建立规范有序、集约高效、顺畅便民的帮扶救助运行机制,严把社会救助关键环节,确保救助公正公平。二是着力提高保障对象自助、自救能力,继续坚持实施公助、他助、自助相结合的积极救助思路,一方面对贫困户给与必要的资金和物资援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另一方面继续通过就业帮扶、技术培训、政策支持等多种形式的扶持,帮助救助对象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援助,通过扶贫基金、慈善公益项目等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在财力上的必要支持,切实解决救助资金不足的问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zongjie/34871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