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心理学: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

心理学: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



心理学: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

  什么是心因性疾病?现代医学将人的病分为身病和心病两大类,身病又分为传染性疾病、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心因性疾病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而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为主的一组症候群,这类病最大的特点就是检查不出人体器质性的变化,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相符。相比起孩子,心因性疾病更多见于成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同时承受着来自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更是心因性疾病的高发人群。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学: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学:7种常见的心因性疾病

  1.抑郁症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临床治愈率高,其核心症状是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自杀是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后果之一。

  即使在黑暗中,星星也会继续闪耀。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黑暗会过去,黎明会到来。

  3.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焦虑症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不同焦虑症其发病率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焦虑症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和分离焦虑障碍等。

  你不必驯服焦虑,只需让它与你同行。

  4.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表现为强烈的强迫思维和行为。患者常常反复洗手、清理、整理或检查,以消除不安。患者会对不合理的思想或冲动进行强制性的反思和抵抗。患者往往坚持进行特定的仪式或顺序,否则会感到不安和恐慌。

  别让强迫控制你,学会控制强迫。

  5.妄想性人格障碍

  妄想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障碍,表现为持久的、普遍性的怀疑和不信任他人。患者容易将他人的行为解释为针对自己的攻击或伤害,从而过度敏感和反应。

  在现实和想象之间找到平衡,让现实的光芒驱散妄想的阴影。

  6.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表现为现实感知和思维功能的严重扰乱。患者易出现不真实的感知,如听到声音或看到不存在的事物。患者往往持有坚定的错误信念,如被追踪、控制或被特殊关注。患者的思维不连贯、不协调,难以组织和表达。

  我并不疯狂,只是在一个我自己创造的世界里生活。 ——弗里茨·佩尔斯

  7.创伤后应激障碍

  经历严重创伤事件后,出现持久的回忆、恐惧和兴奋等症状。典型表现:反复回忆创伤事件,如噩梦或闪回;高度敏感和易激怒,睡眠问题和注意力难以集中。

  你不必忘记,但你可以学会生活在过去之外。

  十种常见诱因,希望我们都能正视生活中的困境。

  01.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现代社会中,因为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随着现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婚姻质量的重视和要求,离婚率在我国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离婚后的受损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经受不住这种变故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约占70%,这一群体非常需要心理支持与帮助。

  02.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在社会整体节奏迅速加快的同时,都市白领群体更是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

  他们中的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适,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从生理角度讲,一个人的精神如果总是高度紧张的话,会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免疫力下降,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甚至会导致“过劳死”。

  03.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网络有着极大的兴趣,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其实,适当上网是有益的,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实生活与网络已经没有太清楚的分界线,但如果上网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愿意正视在现实的所遭遇的挫败,不愿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无力感,那么,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对社会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造成心理疾病。

  04.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这一群体主要是无业人员和高校的贫困生。

  有些人在遭遇公司裁员后,因一时找不到工作,亦或不愿意从头开始,容易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特别是有家庭的成年人士,怀着对家庭的内疚,在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贫困生”一直是高校的敏感话题。对于迈入高等学府的有些贫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经济状况的窘迫,一方面是虚荣心的作祟,这种现实会加剧矛盾心理,使这些贫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05.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有些人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

  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

  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神经症。

  06.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众所周知,从某种角度而言,目前最苦的是学生,尤其是中学生。

  他们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

  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过激、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学习压力往往只是诱因,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更是来自家庭氛围、父母关系,有的孩子为了拯救危危可及的家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症状,吃着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的却是父母的心理问题。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请家长一定要自我觉察一下,是不是让孩子承担了太多事不该承担的,比如把对自己未来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或者在孩子身上汲取本应该由伴侣承担的情感需求。

  07.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不少独生子女任性、自私、不善交际、适应力差等现象已成为家长和学校都感到较为棘手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却在家长。

  他们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

  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08.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近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如买股票、买彩票、买房子、做生意等等。

  这其中既有投资的成分,也有投机的操作,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09.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是全社会都应当关注的大事。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满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却未必尽如人意。

  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老年人心理疾病有上升趋势,而其主要是由于缺乏精神关怀所致。

  由此可见,老人晚年失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引发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

  10.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

  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

  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

  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

  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

  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

  在上述这些情况下,如果情绪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和调整,就容易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症状

  耳闻人语、猜疑、思维混乱、言语文字难以理解,情绪不稳定、欣快、忧愁、烦躁、兴奋、悲伤、紧张、恐怖,平淡,呆滞,健忘,冲动,睡眠障碍,饮食紊乱,性欲异常,闭门不出,不修边幅,行为退缩,孤独不群,不能有效工作学习,生活不能自理,人际关系紧张,不承认自已有病,拒绝看病和治疗。

  病因

  这种反应与精神因素和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不仅预防接种可以引起,其他任何对精神造成刺激的因素均可导致发生现在,现在,有一个理论能够对这种病的发生作出圆满的解释,这个理论主是菲汀卡的“社会比较过程说”。根据这一理论,当人们对自身的某些事情感到无法做出正确评价时,就希望通过某种方法把心中的烦闷排泄出去。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人们通常选来进行比较的是那些与自己处于相同状况的人。属于同一团体、同一个组织的人,往往具有相似的意见、态度和技能,因此,他们会得同一种病。

  第一,这种病常常会在社会环境发生很大改变,人们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时候发生。这种时期,人们总担心自己的前途,总有各种不安全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这种惴惴不安的心理是否该表现出来,所以总是生活在烦恼、痛苦之中。

  第二,处于这种不安全感的较大群体容易发病,如有的在学校,有的在工厂发病。最初的患者都是由于某种压力,以及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问题才得病,而且是在别人面前发作起来的。

  第三,最初的患者把病传给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并对病因胡乱猜测,之后又把这种猜测当作事实广为传播。一般来说,这种病都是在处于同一社会地位的职员,或同一种职业的人中间流行的。由于人们无法解释这种病的真正原因,心中有苦说不出,于是便用毒虫或毒气来解释,以此来安慰自己,消除内心的不安和苦恼。

  症状

  一、症状的多样性。如慢性病、皮肤病等。

  二、发作的反复性:在事件平息前,患者的症状可反复发作,如同演员表演;几次的表现完全一样。

  三、主诉与体检的矛盾性。

  四、发作的暗示性:在同伴、家人的言语或动作、表情示意的启发下,或看到某种事件“触景生情”,可以诱发症状。

  五、症状发作的短暂性:大多数病人发作后的持续时间较短,在数小时或2~3天消失。由于具有发作的反复性,偶尔也有维持时间较长者。

  特征

  冠心病的性格特征:雄心勃勃,做事认真,善于竞争,感情丰富,固执己见,急于求成,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等。即所谓A型性格。据资料统计,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易患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等。

  溃疡病的性格特征: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过分自我控制,表面喜怒不形于色,但内心的愤懑、忧郁等反应甚为强烈。治疗以特医、药物和生活及心理调整较为有效。

  非特异性结肠炎性格特征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奉公守法,谨小慎微,爱好整洁,但刻板保守,缺少独立性和灵活性(多见于社会中上层人士)。疾病发生的成因有生命和社会地位受到威胁;与关键人物的关系恶化或中断;力不从心时缺少关键性支持。

  肿瘤或癌症性格特征:惯于克制,谨小慎微,忧心忡忡,情感压抑,常有不安全感,感到自己无依无靠无能为力,常压抑着愤怒和不满。疾病成因有:一是自身经络比较敏感,平时,凡长瘤子、长肿块的地方都是经络比较敏感的部位,一生气那个地方就有反应。二是特殊的环境因素刺激,比如其社会生活不稳定,冤、假、错案及个人生活的种种不顺,造成心情压抑,气就郁结凝聚,长出瘤子。“聚则成形,散则成气。”

  治疗

  这类病最适合用心理疗法治疗。咨询有专业资格的心理医生可以获得帮助,切不可盲目就医,或者寻找不科学甚至于伪科学、宗教迷信等延误自己的病情,甚至危害家庭。

  如何治疗心理疾病?

  1、药物疗法

  大部分的心理疾病都需要针对性的药物,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如果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出相应的药物,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病情就会好转。

  2、心理疗法

  目前很多医院都有心理科,如果病人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去心理科就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治疗比药物治疗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以将负面的情绪转变成正面的情绪,从而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心理,对某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3、运动疗法

  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锻炼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减轻自己的内心压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会让人产生精神上的问题,多做一些运动,缓解一下压力,释放一下情绪,帮助缓解病情。

  4、自我释放疗法

  心理疾病的发病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如果病人在初期就发现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症状很轻,可以进行自我疏解。比如,可以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听一些轻松的音乐,可以出去走走,可以看一场电影,也可以找人聊聊天,出去旅行,去其他的地方,都可以让自己的精神得到放松,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

  如何预防

  1.拒绝内耗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你可能会琢磨半天……把过多精力放在无谓的“思辨”上,只会让自己因内耗而越来越疲倦。拒绝情绪内耗,不把情绪放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强大。

  2.学会宽心

  人生海海,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往事。学会宽心,懂得包容,不斤斤计较,才能活得自在坦然。

  3.懂得主动倾诉

  倾诉是人的本能,也是最简单有效的减压方式。当你心情不好时,找个信任的朋友倾诉一番,把内心的痛苦烦恼说出来,对于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都有好处。

  4.减少依赖,依靠自己

  人生在世,很多困难只能靠自己去突围。如遇低谷,不妨减少依赖,学会依靠自己。倘若身处黑暗,无人做你的光芒,那就自己发光发热,照亮前行之路。

  5.多多微笑

  乐观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面对情感的失意、事业的低谷、人生的风雨,不妨多些微笑,只要自己不放弃,就没有什么不会过去。把微笑挂在嘴角,把快乐放在心中,不辜负时间,不敷衍自己,自信勇敢地前行吧。

  6.学会接纳自己

  每个人一定要学会接纳自己。对自己排斥常常会导致极度的愧疚、羞耻和忧郁。相信自己的能力,珍惜自己的独特性,千万不要低估自己。自我接纳是产生积极情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接纳自己甚至可以更容易让别人接纳。

  情绪在消化道中是如何体现

  one

  人的颈部肌肉就是情绪的首要影响之地。在情绪表达上,相比于人体的任何一处骨骼上的肌肉,他们都更容易被使用。

  有一个实验,可以让你更具体地了解造成颈后肌肉紧张和收缩的原因:晚上回家后,你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同时想一想长期困扰着你的一个难题,闭上双眼,思考大约一个小时。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的颈后肌肉一定会感到极不舒服,这就是情绪紧张对肌肉造成的伤害。

  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太多的人会抱怨自己的咽喉肿大了,或者说感觉咽喉里长了个什么东西,实际上,这只是情绪紧张诱发的肌肉紧张。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造成紧张的那些肌肉正好处于食道上端,人的情绪一旦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就会不由地收缩,人就会觉得嗓子眼里有一个东西卡在那里。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参加开会时,与会人员讨论相当激烈,或者会场气氛令人感到沉闷和压抑,人的心情变得异常糟糕。这时,他们的嗓子感到一阵一阵发紧,呼吸也开始变得不流畅,这也是由于情绪紧张造成的肌肉紧张状态。这时,喝水可以缓解。

  对此,研究者经过数年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同一种状态时,就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一个人要学会适当地改变自己的状态,让自己的心情朝着积极的方向调整。比如,当你感到自己的情绪特别紧张的时候,喝一口清凉的水,这口水不但滋润你的喉咙,同时也滋润了你的心灵。

  two

  在我们所有的能体现情绪变化的器官中,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器官之一就是胃部。情绪在胃部的运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因此,我们将胃部的活动称作情绪的晴雨表:倘若周围的一切事情都进展顺利,我们的胃部也会因此受到感染,胃口会相当好;相反,倘若周围的一切都一团糟,我们所做的事情困难重重,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吃东西的欲望。

  还有的人在情绪不好时,会感觉自己的胃部肌肉收缩时,腹部的上方好像长了一个肿块,为此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结石,或者是得了胃溃疡。然而检查结果却显示并非如此,疼痛是由于胃部肌肉疼痛引起。这类胃疼主要是情绪上的变化导致的。

  比如一个人有段时间工作非常不顺,虽然每天都加班,但是他负责的项目却没有什么进展,领导找他谈话后,压力山大;而两岁多的孩子正好到了叛逆期,非常调皮,妻子抱怨他把时间都放在工作上,担心父亲假性缺位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很糟糕的影响。于是,在“外忧内患”之下,他的胃部经常疼痛。后来项目有了起色之后,胃就不疼了。

  胃忠实地反映着我们的情绪,尽管我们无法控制身体上的疾患,不过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

  不过,这里我需要补充一点,不能把身体的所有不适都推给情绪。比如这个胃疼症状,首先要看看是否有发病历史或遗传历史,排除这两点后,才好往官能性疾病上分析:最近有没有压力源导致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饮食习惯或结构有没有大的变化等。

  另外,如果胃疼还伴随着呕吐或拉肚子,越早就医越好。

  three

  和胃一样,结肠也很能充分体现人的情绪——肠子在人的胃部下方大约28英尺长的地方,这个地方经常会出现痉挛疼痛,而发生痉挛疼痛最频繁的地方当属结肠处。情绪紧张时,结肠就会有所反应。

  假如痉挛出现在右上腹,就会引发结石绞痛,但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结肠或者是周围的肌肉因情绪上的变化出现了痉挛而导致的;由情绪引发的结肠抽搐还有导致身体出现疑似胆囊炎和阑尾炎的症状。

  研究证明,结肠处确实存在着很多情绪上引起的结肠功能紊乱和失调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学名有“肠痉挛”、“肠灌洗”等等。不过,如果腹部发生疼痛时,是整段结肠都出现疼痛和抽搐的现象,那就不仅仅是情绪诱发的疾病了,一定是患上了什么严重疾病,治疗已经刻不容缓。

  four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正在公共场合和别人侃侃而谈,突然一个打嗝搞的自己尴尬别人也不好意思,接下来打嗝还会频频不断。恼人的打嗝总是让你在周围人面前很尴尬,自己也觉得难受。这时候,如果能够喝口水,放松下心情,打嗝就会缓解或者消失。

  打嗝在医学上被称为“嗳气”,嗳气是发生于情绪也能止于情绪的小毛病,当然了,这里所说的嗳气既不是胃部的嗳气,也不是指那些酒足饭饱人们的打嗝。我们这里所说的嗳气,是人们在受到焦虑和在压力困扰下而发出的令人难堪的打嗝。

  TIPS

  现在你知道情绪在消化道中是如何体现了吧?其实我们体内另外的肌肉,例如那些血管壁中存在的肌肉,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情绪影响血管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偏头痛了。偏头痛发生的原因是头骨内外中等大小的血管对情绪带来的刺激,这种刺激是最敏感的。事实上,有很多人的头痛病都是由情绪引起,只有一少部分人的头痛是别的原因。

  另外,激动情绪是造成头痛或是偏头痛的最大祸首,有些人为了顾及面子,即使在家人面前也不承认自己内心已然跌宕起伏的事实,但他如此对自己情绪的不接纳,会加重身体上的疼痛。

  皮肤也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当人的情绪长时间处于焦虑、痛苦等不良的状态下,大脑皮层的功能就可能出现紊乱,导致各种皮肤病的产生。从中医的角度理解,即忧伤肺,肺主皮毛,有很多皮肤病患者其实就是源自忧虑过多。

  当然,这种情况同样也常常会发生在大人身上。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斑秃、荨麻疹等难治之症,这些都是常见的情绪变化诱发的成年人皮肤病。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人的肌肉是有记忆的。当个体承受某种情绪,身体某地方的肌肉出现不适症状;以后每次出现这种相同的情绪,身体都会通过相同的渠道来体现。比如,一个人焦虑时会发生颈部肌肉向下挤压的情况,那么他每次焦虑,颈部肌肉就可能会有相同的反应;还比如一些人焦虑时会出现结肠向下挤压的反应,造成肠子部位的疼痛(肚子疼),要是同样的情绪再次发生,这一小段结肠还会出现同样的反应。长期以往,反复被损伤的肌肉,就会累积出人的亚健康状态,甚至是引发大毛病。

  所以,身体可谓心灵的镜子,它总能照见我们的所思所欲。保持对我们身体的关注,我们就能获得更多个人成长、快乐。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