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透视社会心理的实验

透视社会心理的实验



透视社会心理的实验

  生活中处处有心理学的存在,而关于社会心理的知识也是十分的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透视社会心理的八个实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迷失的孩子

  人们有多乐于助人?例如,谁不会停下来,帮助一个迷失的孩子?没有人,是吗?

  为了弄明白,Milgram决定让一些6岁和10岁的孩子寻求帮助。他们被送到美国大街上(为了安全,附近有观察员),并让他们向第一个过路人寻求帮助:“我迷路了,你能给我的家里打个电话吗?”

  在城镇,反应令人振奋:72%的人提供了帮助。在城市,没有那么多,仅有46%的人提供了帮助。

  除了仅由数字,故事本身更能够说明问题。在城镇,就是那些不提供帮助的人也很有同情心,但在城市,他们忽视孩子的存在,绕过他们或者只是向他们的手里塞些钱。一个纽约人告诉孩子:“去那家饭店,你妈妈在那里等你。”

  2、打断队列和插队

  Milgram认为,排队是使人们如何自动让社会秩序摆脱紊乱的经典例子。

  但这种社会秩序在面临紊乱时将脆弱不堪,如插队。为了测试人们的反应,Milgram让助手在纽约四处走动,对簿彩店、火车站、其他地方的129条队列以及打断队列进行观察(Milgrametal,1986)。

  令人惊奇的是,人们的反应相当温和。仅有10%的情形是插队者身体被逐出线。仅有一半情形是有人在线中做着任何事情。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事包括:脸色难看或做着手势以及用实际言语反对。

  Milgram的解释是:你会挑战插队者或打断线的人吗?

  3、服从权威

  所有心理学实验中最著名的一个是,Milgram的服从实验测试当有权威的人命令人们去伤害别人时他们会作到何种程度。

  本研究中的参与者被一位穿着白色上衣的人命令对别人(学习者)进行(明显地)致死性电击。

  63%的人将权力执行到最后:他们甚至在学习者痛苦地尖叫、祈求停止以及最终沉没时仍然执行完所有电击。

  你认为你会服从吗?

  Milgram清晰地展示了人们倾向于服从权威的阴暗的一面。

  4、熟悉的陌生人

  你每天在上班的路上或在商店见到同样的人吗?你从来没有说过话的那些人?你有没有想知道他们在哪里工作,他们有什么故事,他们是不是有和你一样的想法?

  Milgram同样想知道那些在他所住的纽约河谷附近等火车的人们。他让他的学生给所有站台上的人拍照,然后,几周后,他们走上火车,散发照片看看谁认识谁。结果非常有趣:90%的任至少认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平均认识4个别人。62%的任至少和一个过路人说过话,几乎有一半的人对和他们一起旅行的人感兴趣。不足为奇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是那些以某种方式站着的任。

  他还发现,当那些熟悉的陌生人在不熟悉在环境下很可能会相互交谈,如你在另一个城市看到一个同伴从火车上下来。

  5、世界很小

  Milgram对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很感兴趣。他想知道的是,随机挑选两个人相互认识的概率是什么?如果他们互不认识,那他们认识某人的机会是什么,谁认识某人…(等等)谁认识那个人?

  他通过给住在内布拉斯加州或者波士顿的人随机发信,让他们把它寄给一个他们很可能认识的某个住在马萨诸塞州的人(Travers & Milgram,1969)。

  他发现,平均有五个中间人通过各自的社会网络把他的信从第一个人传到它的目的地。

  这表明社会是高度相互联系的。

  6、秘密观点

  Milgram想间接测度人们的态度,二不是直接问他们在想什么,因为人们经常撒谎。因此,他把一封贴有邮票、写有地址的信丢在大街上看是否有人根据它们被寄送的地址把它们邮寄出去(Milgrametal,1965)。

  他发现,70%的要寄到“医学研究协会”的信件被那些随意发现他们的人寄了出去。但邮件地址为“共产主义者/纳粹党的朋友”的信件只有25%被邮寄出去。

  这并不仅仅为了测量人们的观点,还测量了人们是如何地乐于助人,尤其需要他们付出一些小小的努力时。

  随后的研究通过把钱包丢在大街上来测试人们的诚实度,结果证明人们迅速把它们捡起来并把它们返还给研究人员很困难。人们通常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诚实。

  7、人群的吸引力

  你有没有曾加入到一群人中,你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认为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而值得你跟他们站到一起?

  Milgram对人们如何没有明显理由加入到人群中很感兴趣。他通过把人们拦到一条拥挤的街道,让他们看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临近办公街区的六层地板的方法进行试验(Milgrametal,1969)。

  他发现,4%的过路者会停下来加入到一个人中盯着看,但是如果有15个人已经在那里的话,有40%的任会停下来。至多有86%的过路人会停下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8、城市超负荷

  最后一份研究不是一个实验而是一种试图解释城市社会行为的理论。

  Milgram认为,在城市里或在拥挤城市里我们行为一种对信息超负荷的自然响应。在城市里我们的感觉连续受到攻击。有太多情景、声音和人们要我们进行合适的处理。这既是城市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的缺陷。

  因而,城市居民努力保留他们的心理能量:

  他们仅仅相互有表面上的接触——这种方式总是受到皱眉或看起来很生气的鼓励。

  他们尽可能快递保持移动、进行交易。

  像因冲撞别人而道歉的社会应酬被跳过,因为城市居民没有匀出的处理能力。

  在城市里标准是隐名埋姓,不成文的法则是:如果你假装我不存在我就假装你不存在。城市居民不是坏人(如迷失的孩子实验所揭示的),他们是用理智的策略应对信息超负荷。正如Milgram曾经说过的:

  “也许我们就是由社会之线控制的木偶对木偶。但至少我们是有理念、有意识的木偶。也想我们的意识是我们解放的第一步。”

  社会心理学小知识

  社会心理学常识1.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丢了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社会心理学常识2.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社会心理学常识3.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社会心理学常识4.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社会心理学常识5.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社会心理学常识6.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社会心理学常识7.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社会心理学常识8.木桶理论: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社会心理学常识9.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社会心理学常识10.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社会心理学常识11.破窗效应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 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 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社会心理的实验

  1、阿希实验

  个体会受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

  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

  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思考:人类不会做对自己无益的事,从众看上去如此盲目,那它带给人们的好处是什么?

  2、斯坦福监狱实验

  人们会从扮演的角色中获得自我认同,进而模糊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试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

  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随着实验的进行,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

  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

  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而所有参与实验的被试都是人格正常的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

  思考:在既定的环境和人物设定下,人们的语言和行为逐渐显现出如此巨大的转变,你会无限趋近于自己内心认定的自我角色,那么,反过来,我们如何让这一特点为我们带来正向的转变呢?

  3、米尔格莱姆实验

  当人们根据他们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并顺从的服从权威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做了一个著名(且惊人的)实验。实验测试人们在权威人士授意下能将一个无辜的人伤害到什么程度,来测试人性道德和盲从权威之间巨大的心理冲突。

  米尔格莱姆想通过这个实验来了解为什么纳粹战犯大屠杀能做出如此惨无人道的行为。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双人试验,一人做“老师”,另一个做“学生”。每次学生答错问题时,老师可以用电击来惩罚学生(学生被安置在另一个房间,现实中没有受到任何电击)。

  米尔格莱姆用事先准备的惨叫录像来代替学生因痛苦发出的叫声。如果“老师”在过程中想终止试验的话,试验组织者会鼓励他继续下去。

  第一组试验中,虽然实验对象对这么做有明显的压力和不安,但65%的人最终施加了难以想象的450伏电击(XXX强度标识)。

  思考:服从权威或者盲目信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让人丧失了你的意识自主权,我们的头脑里到底有多少教条的、程序般的限制性信念?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96744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