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体验活动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体验活动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体验活动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实践中体验。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体验 创设情境 实践操作 合作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
由此可见,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获得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积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生命的历程,是生活的体验。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体验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和谐发展的过程,而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与教师传统地位的转变、指导职能的发挥密不可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以精练实效的“导”为指引,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
那么什么是体验呢?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活动,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滋生体验的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如我在一次活动课当中,出示了一道能引起学生兴趣并产生矛盾冲突的题目:新华书店有以下一批儿童读物打折出售,你会怎么买?并说出你的理由。①《西游记连环画》(原价8.50元,现价4.50元) ②《作文选》(原价12.00元,现价9.00元) ③《儿童漫画》(原价10.80元,现价7.80元) ④《童话选集》(原价18.80元,现价13.80元)
在讨论当中,许多同学都据理力争,毫不相让。有的选择了《童话选集》,因为价格下调了5.00元,下降的钱数最多;有的认为买《西游记连环画》合算,因为它下降的幅度最大,价格几乎是原来的一半,而《童话选集》下降幅度还不到三分之一。还有一些更新颖的观点:我要买作文选,因为它对我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我要买《西游记连环画》,其他的我不喜欢;我要买《童话选集》,其他的我都有了,买来没用……由于每个同学认识角度不同,出发点也不同,因而造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激烈的矛盾冲突的局面,这不仅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众多的矛盾冲突中得到激发。
二、精心设计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和空间
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并在体验的过程总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合作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需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接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时候,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教师提供的四个图形,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的办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目的是运用转化思想,借助操作活动建立丰富的直观表象模型,为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脚手架”;第二次是一位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出长方形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用两个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三角形拼出长方形以外的其他图形,目的是在前面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聚焦——三角形的面积理解的一般意义就是任意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出平行四边形,从而使得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数学理解更透 彻。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成为可能,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注重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动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并精选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材料,以活动的、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交流等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在不知不觉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例如,在教完《百分数》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小芳把积攒的800元压岁钱从2002年3月1日开始在信用社储蓄一年,那么到2004年3月1日,他可以得到多少元?这样的问题,新鲜有趣,与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到附近银行了解利率、利息等知识,并与百分数知识相联系。通过调查、计算、思考,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还了解到金融知识,增长见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论文出处(作者):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方法
小学数学论文:精心创设 激活课堂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