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创业启示
李嘉诚,中国广东潮州人.他创立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长江集团,跨足了房地产、能源业、网络业、电信业、甚至是媒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嘉诚的创业启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的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同时,笔者了解到,国外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自行创业的中小企业中,有40%的小老板,在创业的第一年就不得不面临关门大吉的命运,而存活下来的60%中,约有八成无法欢度五周年庆,更令人惋惜的是,能够熬过5年的中小企业主,其中只有20%能继续走完第二个五年。
实事求是地说,许多创业、正在创业的朋友他们都因遵循谭小芳老师建议的成功法则,所以他们创业成功了。由于电话和邮件形式的答复没有效率,出于帮助更多志于在创业的朋友,谭小芳吸取李嘉诚和诸多成功、失败的创业者经历,特整理出关于创业的十个忠告——公布于下:
1、懂得做人
品德高尚是成功之本。会做人,别人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才容易成事。习惯于能真诚地欣赏他人的优点,对人诚实、正直、公正、和善和宽容,对其他人的生活、工作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兴趣。
台湾著名企业家张忠谋在黑金横行的社会大环境下依然从来不走后门、不走政商关系,更拒绝钻法律漏洞,赢得企业界和民众的极大尊重,官员也因此从来不敢故意刁难他的企业。
2、善于决策
特别强调: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同时帮助各阶层的主管"把事情做正确".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经营方案总是不止一个,决策就是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四川长虹总裁倪润峰1996年率先拿起价格武器将彩电大幅降价,从而确立国产彩电的主导地位,正是看准市场、果断决策的典型。
3、相信自己
一个成功人士都有很强的信心,有时会有咄咄逼人之势。他们既会在自己内心里相信自己,也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这种自信心。成功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欲望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
英特尔总裁葛洛夫认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坚持与自信成就了英特尔今天的伟业。
4、激励团队
笔者认为,一家旅行社的领导人必须是一个能激发起员工动力的人。在旅游行业来说,组织起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件非常艰难和重要的事情。激发起他们的热情,挖掘出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聪明与潜力,并将他们协调起来,是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5、创新精神
我们举一个例子吧。就说徐静蕾。她做电影,走出了编、导、演的路子;做博客,做着做着,做出了新路子,在博客上延伸做了电子杂志。电子杂志“开啦”,又细分出“开啦街拍”、“开啦职场”,而且每个细分出的项目都切合实际,能赢得受众,也可以说赢得了市场的平台。
我们可以来一个设想:现在国内外的这些著名的企业家,如果他们的企业倒闭,如果他们身无分文,让他们重新创业,又不允许动用原来的一切关系的资源,包括个人的影响力和公司品牌的影响力,从零开始。我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照样会看到很多创业、创新的出路。
6、创业精神
关于创业的话题,我们总要谈到温州人——在温州是老板多,创业者多;在青岛呢,打工仔多,连张瑞敏也是一个高级打工者,因为海尔不是他的,他只是海尔的职业经理人。
在温州,因为老板多,10万家企业,每个企业至少有夫妻俩操心,整个温州就有20万人操心。即有20万人一天干十多个小时,在青岛,因为老板少,操心的人就少,整个青岛经济主要靠张瑞敏、周厚建等少数人操心。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温州经济称为“有更多人操心的经济”。把青岛经济称为“只有较少人操心的经济”。
两种经济模式的最终结果是,温州的富人多,青岛的穷人多。在温州,有近2000亿民间存款,有1000多亿现金,再把各家各户的厂房和楼房加起来,整个温州的民间财富不会少于一万亿。而青岛因为打工仔多,大家都是工资劳动者,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比起温州来自然会少得多。在温州,包括机场在内的许多基础设施都有民间投资,有些基础设施甚至主要靠民间投资。而在青岛,大量的海滨别墅闲置。据说这些别墅的买者主要是外地人。
所以,全国各个地区的人们,如果想自己的生活变的很富裕,就要有创业的精神,最近,我听说杭州吧——为鼓励网络开店,每月资助网络店主200元的经费,虽然不多,但是我觉得政府的支持还是来得鼓舞人心。
7、心理准备
可以说95%以上初创企业是在即将走出沙漠,望见绿洲的时候死掉了,因为,在出发前他对路途没有足够的估计,没有带上足量的“水和食物”。
谭小芳认为,会创造的是科学家;会管理的是经理人;会投资的是资本家;会借的才是企业家。基层员工的工作是由少到多;中层经理人的工作是由小到大;企业家的工作是由无到有。如何做到由无到有?借!如果你资源不够、准备不足,那就借吧!
8、学会把日常工作交由他人来做。
这样你可以有更多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要授权,而不是对整个程序全盘管理。
9、有经商技巧的头脑。
必须经过这样一些过程才能造就深入地了 解你的产品,经常地听取用户意见,培养你的搭档和下属具有一种能感知企业内部资金流入流出状况的直觉能力。与你的搭档和下属一起精诚合作,并把自己以往获得的经验,与他们分享,商业头脑的获得会使你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在点上。
10、抓住机会
小小的机会往往是伟大事业的开始,当你做好迎接机会的准备而机会没有来,总比有一个机会而你却没有做好准备要好。
每个人都被机会包围着,但是机会只是在它们被看见时才存在,而且机会只有在被寻找时才会被发现,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认识机会,利用机会,抓住机会和创造这些机会。谭小芳老师在河南有一个年轻的业界朋友,就是抓住了网络营销的机会,在当地的旅行社市场迅速占有一席之地,至今小有成就!
最后,在我十年的营销生涯中,记忆中这个故事让我深深思索并受益匪浅,但愿也能对在创业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还记得当代大提琴演奏大师卡萨尔斯在他93岁生日那天说过的一句话:"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一天都是我新生命的开始。"谭小芳将这句话送给每一位创业路上的朋友。
拓展:李嘉诚真实创业史
1、第一桶金:塑胶生意
李嘉诚1928年生于广东潮州一个书香家庭,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父亲李云经是小学校长,母亲庄碧琴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还有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东渡日本,获得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博士学位。
1940年,日本侵略军向广东挺进。李嘉诚全家前往香港,寄居在舅舅的钟表行,12岁的他从学徒开始踏入社会自谋生计。
1943年,父亲罹患肺结核去世。15岁的李嘉诚李嘉诚开始独自谋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李嘉诚进入一家塑料贸易公司做销售工作。
李嘉诚把推销当事业对待,他很关注塑胶制品的国际市场变化。他的信息来自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经常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他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情,他都详细记在本子上。
加盟塑胶公司仅一年工夫,当老板拿出财务的统计结果,连李嘉诚自己都大吃一惊——他的销售额是第二名的7倍。此后,他两年内被晋升为总经理,管理着200名工人及20名文员。
1950年1月1日,李嘉诚拿出所有积蓄,又找舅舅庄静庵借了些钱,用5万港币本金在香港西环创立了“长江塑料厂”。取“长江”之名,是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李嘉诚的雄心壮志。
当时谁都不曾料到,这个扯欧美塑胶商衫尾的香港人,会成为世界塑胶业的“大佬”,出口量居世界第一。1957年年末,长江塑胶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1958年,长江公司的营业额达一千多万港元,纯利一百多万港元。
2、进军房地产,快速崛起
如果说塑胶生意让李嘉诚赚到了第一桶金,那么进入地产行业,则让他快速崛起。
1958年,香港的楼市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李毫诚凭着他精准的判断,逆势而上,进入房地产业。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1960年,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
李嘉诚虽吃准了房地产的乐观前景,仍采取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方针,他没有走捷径——预售楼花,而是将此作为出租物业。
李嘉诚认真研究了楼花和按揭。地产商的利益与银行休戚相关,地产业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银行,过多地依赖银行,未必就是好事。
他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他看好地价楼价及租金飚升的总趋势,不断兴建收租物业,坚定地以长期投资者的面目出现在香港地产界。
20世纪70年代初,李嘉诚己拥有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租金收入为390万港元。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财力、精力发展房地产业,1972年将长江地产改名长江实业在香港上市。长江实业上市不久,李嘉诚就在董事会上宣誓了“要做香港最大地产商”的雄心。
1973年,香港遭遇大股灾,一直延续到1974年年底,其后股市有所回升,仍持续低迷一年多。原因是世界性经济衰退,本港股灾使不少地产商和投资者受损,造成地产低潮。
李嘉诚对香港的经济兴衰规律已有较深的认识,经济总是呈波浪式发展之中,若干年为一周期。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地盘价格偏低,物业市值亦偏低。
1974年年底,长实发行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实际上,是以1700万股长实新股,换取其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两座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年达800-900万港元。
李嘉诚对香港楼市的准确判断,让长江实业很快就超越当时香港地产业的老大英商置地,成为香港最大地产企业。(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1889年由英商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杰姆·凯瑟克合资创办的,当时已经跻身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列,在香港处于绝对霸主地位。)
3、放眼全球
依靠地产跻身一线企业家之后,李嘉诚快速将产业向其他行业延伸。
当时,香港各行各业基本都已由几个巨头企业把持,从零开始颇有难度,李嘉诚于是决定通过并购快速进入其他行业。
1979年9月25日,李嘉诚宣布:“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一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 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李嘉诚被和记黄埔董事局吸收为执行董事,主席兼总经理仍是韦理。之后,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 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
紧接着,他又收购香港电灯集团跨入电力行业,赢得“李超人”的名号。就在媒体竞相猜测“李超人”的下一个并购目标之时,1986年,李嘉诚带领和记黄埔成功控股了以加拿大为基地的能源公司赫斯基,并通过一连串动作最终获得赫斯基95%的股权,然后将其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发展成和记黄埔旗最具盈利能力的核心企业之一。这一交易,也被誉为李嘉诚“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20世纪90年代起,李嘉诚开始通过和记黄埔大举投资港口行业。1991年,和记黄埔收购了英国最繁忙的港口——菲力斯杜港。至今,和记黄埔已是全球最大的港口投资、发展与营运商,网络覆盖全球50多个港口。此外,和黄也将其零售业务集团——屈臣氏集团,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零售及制造公司,在全球30多个国家经营超过10000家零售商店。
电讯和网络也是和记黄埔的重点业务。20世纪80年代初,李嘉诚便收购以2G移动通讯为主业的英国橙黄(Orange)电信,并伴随手机通讯的蓬勃获得巨大利润,进入新世纪后,李嘉诚又带领和记黄埔进军3G业务,并投资TOM集团等互联网事业。
2000年,长实还开始涉足生命科技行业,成立了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生命科技),从事生物科技产品的研发、商品化、推广及销售业务。如今,该公司旗下已拥有一批在业内领先的企业和品牌。
李嘉诚也是率先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和内地商机的香港企业家。30多年来,李嘉诚和长和系已几乎将旗下业务全数引入内地,也让内地成为长和系除了香港之外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以及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当欧洲因为金融海啸出现价值洼地,内地房产市场一直暴涨,善于审时度势的李嘉诚又大举出售内地地产业务,转而投资欧洲公用事业,并被评论为“买下了英国”的人。到2015年,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已控制英国天然气近30%的市场、电力分销25%的市场和供水约5%的市场。同时,还大规模投资当地铁路、电讯等业务。
最近几年,李嘉诚还带领他庞大的商业帝国乾坤大挪移,也可以算是他为了成功传承的前瞻大布局。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将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资产合并及重组。重组后的长和集团,在全球50多个国家经营着上天入海的多元化业务,拥有超过 29 万名员工,全球最大的港口和零售业务,领先的地产、基建、能源、电讯与数据人工智能等业务。2016财年,集团合计实现营收3,730 亿港元(480 亿美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92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