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培训:培训“面霸”
2007年,徐小平应邀参加了一场大学生就业的交流会。当他惊叹于在场一位“貌不惊人、甚至有点唬人”的本科毕业女生受聘于中国本土投行、月薪一万人民币起的高起点时,身边一位男生嘟囔的一句“这公司的月薪怎么这么低?”让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男生叫王迈。2006年暑假,他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并拿到一家香港投行的Offer,成了校园名人。他的成功受益于一个由清华北大的一批“牛人”创立的学生社团“过来人俱乐部”一个定期在学院举行的职场经验分享会。
就在那次交流会上,王迈与北大计算机专业的张有明、清华经管学院的陈日佑已经将“过来人”做成了一门生意,针对大学生这个“半成品”,通过提供相关的服务以及培训,把他们变成合格的“成品”输送到企业。
从此以后,“徐老师”便成了过来人的常客。经过两年不断试错和积累,过来人商业模式也“摸出了点门道”。2009年,徐小平成为过来人的天使投资人。
A. “组团”到500强实习
200万的天使投资已经让这家公司得以生存。现在,他们依然用耶鲁大学“骷髅会”的故事相互激励,并找到了这个故事在中国的商业未来。
一开始,过来人更多以求职网的形式被学生群体所认识。“有点追求”的大学生无不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有一个漂亮的起点,“500强”成为多数人梦寐的求职对象。
网站作为吸引潜在客户的手段发挥了应有的效应,但这与提供求职培训的初衷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王迈他们并没有想好接下来具体可以怎么做。“那就先抓住那些现成的东西,或者说是我们可以先做好的。”王迈说。于是,帮企业招人这个事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点,因为盈利模式尚算清晰,这成为过来人的业务起点。
为了与三大招聘门户做出区隔,除了专注应届大学生的校园招聘业务外,这三位年轻人不断尝试更为深度服务企业招聘的方式,比如“五百强直通车”就业协议项目,先由过来人为报名学生进行500强就业培训,然后“组团”到香港的500强实习,增加拿到Offer的可能性,成为当时过来人的拳头产品。
“你只能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源,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借助过来人俱乐部的“牛人”资源,王迈他们几个不停地奔波于北京各大高校与团委等组织合作开展不少讲座,这也成为“过来人”又一收入来源。
B. 从大一开始的职业规划
在三个年轻人为过来人的生存“四处出击”奔波于各种交流场合的过程中,他们也获知求职学生最真切的需求。2009年,“时间感觉差不多到了那个点了,还找到一点看似可行的方式了”,三人随即放缓了企业、学校这两端客户的服务,而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学生求职培训这一环节上去。
现在的过来人,后缀不再是“求职网”,而是“求职商学院”。经过第三次的“搬家”,原先蜗居在一间普通公寓中的过来人,现在有了好几倍于之前面积的像样的办公室,大大小小的培训课室以知名500强企业的logo做了命名。“以前做网站,后台怎么样不要紧,现在做培训,公司就是面对客户的门面了。”张有明说。
到底求职商学院提供什么样的培训服务?先来看看想入职500强的学生要在大学期间做好怎么样的准备。
王迈列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某位大学本科生毕业后想到高盛工作为例,那么依据王迈的经验,大四开学必须申请高盛的实习,以此目标倒推,大三暑假要去跟高盛差不多的公司实习,这个实习一定是在大三开学时申请,这意味着大二升大三那个暑假必须进顶尖的企业,“麦肯锡是最起码的”。那么,这位学生从大一开始学习各种招聘考试知识,并去其他公司实习。
求职商学院所做的就是帮助这位学生去完成这一浩大的“求职工程”。专门的学习顾问从大一开始便对你的专业、选修课乃至专业知识的积累提出意见,并每周电话跟踪你的学习进度。此外,为期数月的周末培训,从职业生涯定位、公司运作流程实务再到 500强模拟面试的课程一并传授给学生。
C. 高薪聘请培训老师
数千元不等的培训费用对于大学生来说价格不菲,但去年2500人次的受训规模让王迈都有些惊讶于市场的需求竟然如此旺盛,而且外地学生非常多。在旺季需要一个月同时开两个培训班的时候,过来人新办公室的课室人满爆棚,以至于需要到周边高校等机构租借教室。
这也让王迈他们萌发了复制“求职商学院”的想法。然而,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是,难以招到优秀的培训教师。从目前求职商学院授课老师的简历看,不乏毕业时拿到数个500强offer的“牛人”,被过来人以不低于500强的薪水留下,也有选择了500强的过来人学生周末回“母校”干兼职。
“一要有市场,二要有人。”专注求职培训的过来人再次面临证明“商学院可以复制”的压力。王迈仍会抽空到高校举办讲座,现在他们把视野放宽到北京外的高校,但他们保持了这样一条原则:如果先期与学校学生会交流时没有发现就职“500强”的励志标本,那讲座可以先缓缓,因为过来人的讲座曾经被学生质疑“有这么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