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百岁老红军王承登的长征故事

百岁老红军王承登的长征故事



百岁老红军王承登的长征故事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天,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老红军王承登的长征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红军将士忆长征

  “1934年10月,我随部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在翻越夹金山时,我和战友们冒着严寒向上攀登,战友们穿着破旧的单衣,草鞋裹满冰雪,有的战友跌倒了,就再也没有起来。”

  “1936年,在瓦窑堡战役中,一颗子弹从我左眼下方打进去,又从右耳穿出来。昏迷倒地的我是侦察员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是根据地的乡亲们用小米汤喂我,治好了我的伤。”

  王承登,1915年7月出生,1930年8月参军,1934年12月入党,祖籍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1934年从江西于都出发,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任红1方面军3军团4师12团通信班长。

  舍生忘死

  无数次置身枪林弹雨,无数次直面生死考验,王承登从一名小小的通信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重机枪手。多次负伤所带来的伤痛至今仍折磨着王承登,但回忆起往事时,他总是保持着乐观与豁达。

  令王承登印象最深刻的负伤经历共有3次:1934年,在湖南与广西交界处突遇敌军,为掩护部队撤离左腿负伤;1936年,在瓦窑堡战役中,子弹从他左眼射进、右耳射出,差点丧命;1939年,在鲁西的反扫荡中,右腿负伤。

  “1936年那次最凶险,子弹从这里射进,从这里射出,血流了不少,脸肿得这么大。”王承登向记者比划着。

  那是1936年5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王承登被调到红军学校学习,敌军向瓦窑堡大举进攻。“我所在的分队负责阻击敌军进攻。当时,我猫着腰站在高坎上观察敌情,一颗子弹打中了我。”王承登说,“中弹后,我扑倒在地不能动弹。第二天下午,部队侦察员在侦察敌情时才发现我。抬到连队卫生院后,由于医疗条件非常差,部队又安排几个老乡把我抬去野战医院,没吃没喝走了3天3夜,到医院时已奄奄一息。后来,因嘴巴张不开,差不多一个月吃不了东西,只能喝点小米汤。”

  回忆起自己负伤的经历,最令王承登感慨的,是群众对红军的支持和帮助。在采访中,他反复地说:“没有群众,我们一天都难以生存。”

  据王承登介绍,红军战士受伤后,常常穿着便衣分散在群众家中养伤,特别是重伤员,吃饭、睡觉等都由群众照护。“现在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怎么理解群众路线?什么叫群众路线?我们能取得革命胜利,全靠人民群众。群众是水,军队是鱼,鱼如果离开了水,一天都活不下去。”王承登说。

  喜看赣州

  在野战医院休养了半年,康复之后的王承登回到部队,与战友们转战大江南北,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多次负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承登先后任贵州民航站股长、副站长,贵州省交通厅科长,贵州省五金公司科长,1972年从贵州省商业厅离休后回到赣州居住。

  尽管戎马一生,但王承登秉持红军本色,在自身待遇、子女工作安排等问题上,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爷爷脾气耿直,对看不惯的人和事都直言不讳。爷爷勤俭节约,每天从日历上撕下的纸都不许我们丢弃,要求二次利用。爷爷律人律己,就连看见我抽烟都要厉声责备。”王承登的孙子王侃告诉记者。

  如今,王侃作为“三送”干部正在大余县河洞乡长岭村服务基层。王承登再三叮嘱他,要心系群众,为群众谋利,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80后,我从小听着爷爷讲述的革命传统故事长大,对群众的感情天然而深厚,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辜负‘红军后代’这一称呼。”王侃说。

  风雨沧桑。离休后的王承登依然关心国家大事,每天收看《新闻联播》,时常翻阅报刊书籍,始终保持着衣食简朴的好习惯。

  王承登难忘长征路上的河的故事

  老红军王承登身材并不高大,但举手投足间却有一种久经沙场的军人所特有的威严、坚毅和果敢。他曾无数次置身枪林弹雨,无数次直面生死考验,身上还两度负伤,但他回忆起这些往事时,却总是保持着乐观与豁达。

  王承登是孤儿,辛酸、苦难是他童年、少年的代名词。自1929年在老家吉安县参加红军后,他才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了。

  在红军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王承登迅速成长。他先任通讯员,到长征时,他已是优秀的重机枪射手了。

  王承登说,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三条河流让他终生难忘。

  第一条河当然是于都河。他所属的红三军团是从于都踏上长征之途的。王承登清楚地记得,当时部队是在傍晚出发的,通过浮桥渡过了于都河。当时大家心情都很沉重,老百姓心情也很沉重。部队经过时,沿途的老百姓都点起煤油灯、火把依依不舍地看到自己的队伍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第二条河是湘江。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路上最惨烈的战争。由于敌人判明了红军的前进方向,便提前部署了优势兵力,并修好了工事,湘江两边都是敌人的碉堡,天上敌机不间断轰炸,这让红军遭受重大损失。湘江战役期间,王承登所部常常都要早早起来,隐蔽在山中,以免被敌机发现。部队后来接到任务,拿下江边一座碉堡。这个雕堡周围是开阔地,红军攻了几次都没有攻下来。后来,红军调了一门炮来,对准敌人碉堡平射了一炮,那发炮弹没有爆炸,只是把碉堡穿了一个洞,但敌人已魂飞魄散,很快逃之夭夭了。说到这里,王老不禁笑了,他说,红军战士是看不起胆小鬼的。

  红军付出重大伤亡后,终于冲破敌人的湘江防线。但敌人还在后紧追不舍。有一次王承登所在的机枪班奉命掩护大部队撤退,他们把机枪架在路口,向敌人猛烈扫射,很快把敌人火力吸引过来。大部队安全撤退了,但王承登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王承登也负了伤,但最终还是摆脱了敌人,追上了大部队。几十年来,王承登一直深深怀念那些曾与自己生死与共的牺牲的战友。

  不久,部队就到了乌江。这便是王承登长征记忆中难忘的第三条河。乌江守敌是王家烈部队。乌江不宽,但水深流急。江两岸都有敌人防守,船早被敌人毁了。王承登所部接到命令,在乌江附近砍竹子,每个人扛一根,在江边用打土豪时缴获的布匹扎竹筏架浮桥渡江。但扎好的竹筏一下水就被冲散了。后来,红军选了18名勇士,带着短枪,冒死潜水过江。上岸后,他们藏在敌人碉堡附近的崖洞里,从后面向守敌发起进攻,敌人从没见过这么英勇的部队,很快被吓得拼命逃窜,红军得以安全渡过乌江。

  经过这么多艰苦卓绝的考验,以后王承登他们遇到的困难就显得渺小了。在红军战士这个英雄群体面前,任何凶恶的敌人、任何艰难险阻都只是陪衬……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86251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