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教学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教育是为一个人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组织方式与策略及教育环境的认识不仅影响幼儿园教育实践,同时也隐含着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一、调查对象: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儿园全园教师
二、调查方法:谈话法
三、调查步骤:
1、根据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编写的“对世纪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幼儿教育──自我评价手册》”拟定测查的题目。
2、分别以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与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水平进行个别测查,同时,对园内教师19xx年以来论文情况和参加评好课情况进行统计,为创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四、调查结果:
1、我园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等的认识较差;
2、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前的认识水平总体来说是均衡的。经统计检验,天显著性差异;
3、从19xx年以来我园教师文章的发表情况和评好课获奖情况看出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与讨论:
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25岁以上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百分比分别为54。6%和46。6%,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25岁以上的教师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出8%。我们认为,这一结果说明青年教师虽然年轻,但她们思想领域比中青年教师宽,敢于开拓,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创新意识较强,而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兢兢业业,但常常以经验来开展工作,比较保守,因此,在认识上和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
结果还显示,我园教师在回答“当幼儿的兴趣、关注点与你想要进行的活动发生冲突时,你的做法是什么?”这题时,正确率达85。5%。说明我园教师通过“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实验和近几年的教育改革,能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满足。
六、建议:
1、根据林幼教师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方式和策略、教育环境的认识较差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在教师中树立创新观念;树立以人的生存发展为本的全局性的多样性教育观;树立起尊重、赏识、唤起幼儿主体意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变“学会”为“会学”的良好教育观念。教师要认识到儿童是人,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看到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看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把儿童看做主动的学习者,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的内容。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创新的环境。要促进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环境、材料,引发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创新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的环境,而不是摆设。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交互作用。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应易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根据我园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对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的测查结果,我们认为,虽然青年教师在某些认识上成绩高于中青年教师,但不管是青年教师还中青年教师都要正确地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另一方面,必须对教学内容及组织策略进行改革,活化教育过程。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
调研时间:10月22日--28日
调研形式:校长及教务处分管领导邀请中层以上干部、骨干教师参与调研。
调研项目: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习常规、作业设计与批改、备课与课堂教学的相关性。
调研结果:总计听课24节。
课堂教学情况:(1)老师们课前准备充分,能认真研读教材,设计出有各自特色的教案。在教案共享的情况下,大多数老师能对别人的教案作一定的修改。有的老师还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2)教学中能够紧扣教材,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适当进行拓展性思维训练。(3)老师们上课的内容与备课的情况基本相符,体现了备课的有效性。(4)老师们大都能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出发,设置各种类型的基础考核题和能力训练题。
学生学习常规:(1)课堂听课效率和发言质量,班级之间差异比较大。三(5)班课堂气氛较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三(1)、三(2)班有部分学生不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习效率较低,个别学生听课习惯较差,自律能力不够。(2)教师对课堂节奏的调控,新老教师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教师能够全面兼顾,注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指导,根据教学设计调控好课堂节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督促不自觉地学生改正学习习惯,青年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3)骨干教师和中老年教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作业情况:教师们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与课后练习。练习批改及时。
备课:大部分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修改,有课后反思与改进措施,课后预设练习有针对性。备课与上课基本相符。
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没有按照教案进行授课,复习课没有教案。
2、教学时对教学时间与节奏的掌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发言面不广,课堂稍显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不能很好地把握发展目标的设置和达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目标的达成。
4、作业设计的形式不够丰富,分层练习体现不够,学生的作业雷同的多,缺少创新。
5、部分教师要注意课堂用语的规范性训练,教学语言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改进意见:
1、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教学预设的质量,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面。
2、要加强课堂纪律的调控和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要端正部分整堂课都在开小差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不良学习行为及早加以干预。训练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的习惯和准确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
3、要注意掌控教学的时间与节奏。防止由于时间安排不当而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要加强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实施分层练习和分层指导,关注学困生在课堂活动与课后练习上的表现,及时指导。
5、技艺类学科教师要抓住学科基本技能和应知应会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减少不带学习工具学生的数量。提高技艺类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尽可能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或作品,不留回家作业。
我被分到衡阳市外国语学校初二(372)班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英语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两个方面。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虚心的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实习期间,我也对我校做了一次深入的教育调查工作,针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这次调查的主要方法是发放问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有所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为了更好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最终的调查结果如表附一。
1.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 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在中学学校教育中比较普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调查 发现,因“喜欢学习”上学的初中生仅占 10.5%, 充分说明厌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令家长茫然、教师忧虑、教育界关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是: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 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 学习成绩差等后果。根据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心理诊断,学生 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 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 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 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 等情绪的反应。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 他们的身心健康。
2.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分析
2.1外在原因
2.1.1学习的时间周期较长。
学习是种内化过程, 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 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教育法》的规定,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 时间, 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 我们知道, 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 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至少要九年的持续学习呢?
2.1.2学习负担重,内容繁琐、教学方法的呆板。
现在,提高升学率更是各个学习的第一要务,这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然而,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采取“填鸭式”教育方式,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精神高度紧张。大量的作业,大量的联系使学生岳发感觉是极其枯燥无味的,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 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再者,教师、学生 及知识构成的传递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 运转着, 很少发生变化, 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 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厌学心理。
2.1.3学生心理压力太重。
现代中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太重,无论是望子成 龙的家长,还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驱使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学 生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中接受最多的信息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 好学校。特别是家长教子心切,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又毫无心理学知识。 所以,总是无休止地埋怨、挑剔,使孩子产生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使家长满意的 挫折感。这样,学生心理产生太大压力,必然造成厌学心理。
2.1.4 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
有些家长在平时从事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 忙于家务很是辛苦,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认为只要 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孩子学习上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 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
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2.1.5 教师原因。
常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也有厌其师而倦其道。教育 方法落后,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 次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 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有些则是过分的看中分数,使学生感到厌烦。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素质低下。教师是学生第一线的教育者,是影响中学生学习态度的最关键因素。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使学生不满。更有的老师,公然歧视所谓的“差生”,仅仅因为低他们的成绩不好而全盘否定,见了他们更是表现出不屑与轻视,一旦这些差生做错什么就严加惩罚,大打出手,仿佛遇见仇敌一般。“差生是由老师一手造成的”。低素质的教师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明知自己做得不对还是要做,为的就是“整老师”,“你想办法整我,我就想办法整你!”
2.2内在原因
2.2.1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没 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盲目 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还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 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自信心降低,遇到困难时就产生逃避的想 法。
2.2.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致学业成绩不良,造成精神苦闷,觉得难以学习下去,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极重要。
2.2.3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
厌学学生中一 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 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不会太高。
2.2.4人际交往问题。
青少年更渴望寻求同龄人的接纳、陪伴和友谊,倾向 于从同伴那里看到自己,否则学生会觉得孤单无助,自尊心受到打击,就开始讨 厌学习。他不是真的讨厌学习,只是不喜欢学校环境。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 惧,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3.解决方式
3.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社会、学校及家庭,为从根 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 和教材都适当降低了要求,减少了教学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从 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有充裕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有利于 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 的精力,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生活。
3.2 充分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
突出实验教学,不但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 验,而且要组织好每一个分组实验。当上实验课时学生的积极性都是很高的,说 明学生喜欢实践活动。要尽量通过活动课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看录像等,开拓学 生视野,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克服厌学情绪。
3.3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向 45 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的消化、吸收率高就等于减轻了学生 的课业负担。这样就杜绝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3.4 寓教于乐,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愉快的情绪相结合。
父母或教师应从 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特点上掌握孩子最喜欢哪些事情, 然后把学习文化知识同引起 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结合起来,每当学生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时,就放手让 孩子自由选择去做自己喜欢干的事。长此以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建立 起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变厌学为好学。总之,要面对学生或多或少存在 着的厌学情绪,不断发现各种克服此现象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使学生生动活 泼、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业,以提高教育质量。
3.5 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营造学习环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心中时时 要装着厌学学生,为其营造一个能广泛参与学习的机会,备课时要了解厌学学生 的知识结构,学习过程中做到五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答问,优先演算,优先 批改,优先辅导。四经常,即经常考察,经常指导,经常鼓励,经常强化。很多 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 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老师要及时想 办法,尽量创造环境,教师要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僵化的心灵,要爱得真,爱得持 久, 多关心了解, 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 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 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学生学习提高了,他们才会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 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3.6 老师要注意批评的尺度,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
中学生的承 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 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 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 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 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 果.
总之,中学生“厌学”,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力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那么,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扼止。
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对其结果整理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课题搜集材料、罗列现象,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分析、归纳综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找出解决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调查报告一般都包括总提、主体、结论这三个“老三段”的基本格局。调查报告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导言。(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交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通调查还是非普通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主体。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细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数据如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可以增加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的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性;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利用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即在写调查研究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对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变化。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又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准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研究”之前,我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封闭式的问卷,拟想通过这样的调查为后面的研究作好准备,现就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以便进一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发展。
问题1:教育教学理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你是应用什么理念指导你的教学行为的?
问卷中57.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有13.2%的教师认为:“教育是爱的教育,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愉快地学习”;有18.4%的教师没有直接阐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而是从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部分语文教师从学科本位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应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5%的教师,在问卷中只是回答自己会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说清楚什么是新的课程理念。有10%的教师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仍然有18.4%的教师还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科本位忽视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的理念到底是什么,作为我们从事教育的每一位教师应该明白,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对每个孩子,要把每个孩子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人总是有差异的,我们的教育要面对差异,选择适合于孩子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
问题2:“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你是怎样做的?
每个教师都能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更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每个教师都谈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自己的做法。有的教师谈自己在教学中,既注重面向全体,又重视个别辅导;既让给学生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又能因材施教;有的教师认识到孩子是有差异的,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差异,设计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的教师谈自己在工作中,能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经常鼓励他们,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有的教师认为要为学生提供多把衡量的尺子和标准,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个性特征,并以此为切入口激励他们,使其取得更好的发展;有的教师则认为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个孩子的眼睛,在生活中要关注孩子的健康;有的教师认为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孩子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则认为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孩子敢说、乐说,人人都说,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关注人的个别差异,让孩子都能有所发展;有的教师认为要抱着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喜欢自己的同时喜欢自己的学科…… 每位老师从各种不同的层面阐述了人本教育的方式方法,人本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它的本质是什么?适合于孩子发展的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才是人本教育,它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能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要把每个孩子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满足孩子的学习心理,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为他们后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题3:“研究、学习、工作的融合构成教师生涯的完整意义”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们对“研究、学习、工作的融合构成教师生涯的完整意义”这句话的理解基本相同。认识到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再是“教书匠”,不光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发展,只有教师自身发展了学生才能不断地发展。教师应该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增强科研意识,通过教研和科研“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做到让科研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只有在“研究、学习、工作”三者有机的结合的情况下,教师生涯才会有蓬勃的生机。这仅仅是从字里行间中理解教师的工作生涯,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首先要明确研究什么?我们要研究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需求是什么;我们要研究在教育的过程中,哪些是有效的劳动,哪些是无效劳动;同时还要研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要学习新的教育的理念,用理念指导我们的实践。在这个基础上,要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不断产生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人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研究与学习构成了我们工作的主体。
问题4、“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园丁”、“教师是一桶水”在新课程实施中,你对这三种观点有什么看法?
“教师是蜡烛”有90%的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35%的教师不认同这个观点,认为教师不仅要为孩子奉献的同时也要关注自我发展;65%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教师应该具备这种奉献精神。一直以来,教师都被认为是一个利他主义的职业,只是,与同样是利他主义的其他职业,如医生或律师不同,教师的利他主义服务,往往带有一定的单纯消耗自我牺牲的悲壮色彩,在长期的舆论中给人一种假象,似乎只有那些能够为学生的成长甘愿牺牲自己幸福的教师才是值得我们赞扬的“好教师”。这种偏见很大程度地助长了一种在今天的基础教育仍然存在的现象,那就是部分教师不惜代价地“蛮干”:这批教师无论在教育观念上还是在教育方法上都比较守旧,但却有很好的“敬业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不惜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本来安排学生休息的时间段为学生补课或做练习,企图单靠时间上的增加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教师通过自我牺牲获得的职业满足感,恰恰阻碍了他们对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妨碍了他们谋求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上的更新,长远看来,这种做法无论对于教师自己还是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中的渗透,教育界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发生变化:“以人为本”之“人”,不但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教师这一职业,不但要“益人”,也要“益己”,不但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促进“教师自己的发展”,不但要为学生的健康的身心、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美好的社会生活服务,也应该为教师自己的幸福服务,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教师的专业活动,不应该单纯是消耗型的,而应该是发展性的。作为与成长中、发展中的人打交道的一个特殊职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谋求自身的发展,比其他的职业更有必要,更有条件,所以教师在工作的同时应该不忘研究和学习。
“教师是园丁”这个观点有85%的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2%的教师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园丁擅长修剪花草树木,把他们塑成统一的形状,就如厂里统一加工的产品,如果教师也这样进行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严重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得孩子没有自己的个性。88%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园丁”是有思想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从事自己的工作中,是把他所教育的对象看成是一个可塑造的人才,他们在无私地付出,期待每个孩子成才。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园丁”,然而看到花园里被剪成同一形状的小树和整齐的树墙,我们却顿时感到这种比喻不见得合理:教师与手持大剪刀的园丁并不完全相同。在施肥浇水、防病除草、适当修剪等方面,园丁与教师有相同之处。我们的教师千万不能在辛勤地耕耘之后,使“小树”失去了千姿百态,失去将来会成为栋梁的“顶尖和主干”。对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原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重要。因此教师不能像修剪花园里的苗圃一样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的确,作为“园丁”已经对自己工作十分尽职,但究竟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个有个性的人,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教师是一桶水”这个观点88%的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90%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只有教师的水越满给孩子的就能更多,有助于孩子的发展。10%的教师不赞同这个观点,认为在新课程中我们提倡资源的开发,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家长、社会、同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是孩子学习的资源,我们要善于开发资源,不要局限于教师资源。其实对于这两种看法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仅要善于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教师也必须充实自我,使得自己的知识面更加丰富。作为教师不仅仅是要成为“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山间的“小溪”,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地营养,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
问题5、“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认同这句话吗?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
有32%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只要教师关注每个孩子,注意教育教学方法,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对于这里“教得好”的理解,就是孩子能得到不断的进步。有31%的教师认为,这个观点必须在孩子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一定能学好,能在各方面都能取得进步。有37%的教师,不认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是给教师加重负担,夸张了教育的力量,给了教师无形的压力。认为每个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该是主要的,除了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光靠教师是很难把每个孩子教好的。
苏霍姆林斯基坚信教育的力量,相信孩子的可教育性,以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肯定自我教育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只要我们的每个孩子能每天得到进步,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你就成功了!
中国的深谋远虑之人大声疾呼,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地以育人为教育的本位价值和终极目标。然而没有多少人去应答,没有多少人去设身处地思索一下教育的本质,人们依然已故地在人为的怪圈中徘徊挣扎。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该以怎样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值得每个人深思。
据化材学院的安排,临汾七中实习领导小组自xx年对我校xx级教育实习工作做了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实习领导组到实习学校----临汾七中的`xx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实习生讲课与实习学校领导、指导教师进行座谈及征求实习生意见等形式,了解了有关教育实习的基本情况。
1.在七中实习的xx级学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间听了化材学院在高一实习几位同学的讲课,写出教学实习调查表16份,实习成绩大都是优,良。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实习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3.临汾七中的校领导对这次实习工作非常重视,由专人负责接待安排,保证了这次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
1.七中指导教师普遍认为xx级实习生实习素质多数好于往届。主要表现在:虚心学习,工作认真,遵守纪律,对自己要求严格,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多数学生热情积极参予教学工作,认真写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上课时态度也很认真,知识面较广,个别实习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实习生还积极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体会。
3.师大实习生普遍生活朴素,谦虚谨慎,讲课仪表端庄,能深入班级与中学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实习生社会工作能力,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至于辅导自习、批改作业、监考等教学辅助工作,更是个个争先去做。学校领导普遍感到满意。
4.有的指导教师反映:实习时间太短,应增加实习时间,时间太短许多知识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们建议实习最好分两段:第一阶段见习,让实习生多听多看;第二阶段实习,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这样效果自然会更好指导教师认为,应多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才能适应中学生之需要。.
5.少数实习生普通话不过关,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书不规范,字迹太了草,说明“三字一话”的训练还要认真抓紧抓好。
三、实习生自己的情况
实习生谈了前段时间的收获、体会,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建议。
1.所在学校对实习生都很关心,指派专任教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实习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而且要求很严格。试讲、教案等指导教师都严格把关,不达标不通过,体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同学们深受感动,从中也学到了老教师们的治学之道。
2.经过指导教师的辛勤培养,精心指导,多数同学克服了最初的胆怯心理,积极承担辅导或讲课任务,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获,初步尝到了甜头,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未来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初步基础。
3.实习生反映:在大学所学知识,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等与中学实际脱节现象较普遍,教学内容不能衔接,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一开始感到很吃力,对现在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学习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实习工作的难度,建议我校今后应加强对中学实际情况的研究(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用,中学生思想状态,心理状况的调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学生反映,教学实践活动太少,因为学校对他们不放心,不敢将讲主课的任务交给他们,只在最后一周讲两三次课,没有更多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5.少数实习生反映:大学所学计算机、化学等实践性知识太少,动手能力差,适应不了中学“多而杂”,“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这方面能多学些知识,以适应客观需求。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需要教育为培养个人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做出贡献。”为此,我选取了这一课题,探索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新路子,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作一点努力。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课题调查的具体目标是:
(1)了解学生责任感状况;
(2)探索当前学生责任感状况的特点;
(3)探索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措施,以提高责任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以上目标,我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方法与访谈法。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问卷设计内容的考虑,从责任感的表现(对自己、对他人、对班级、对社会、对国家)及责任感个性品质构成的四因素:责知、责情、责意、责行等方面设问,共设选择题四题。同一时间向我高三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共发问卷300份左右,回收有效问卷达95%以上。
二、调查结果分析——学生责任感状况及特点
1、从对自己的责任感表现看:人生的自我责任是在人的自爱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爱指爱惜自己的身体、人格、名誉。作为社会性行为责任的自爱,它广泛地包含了自我作为行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自我的身与心的爱护。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即使当自己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也应当不断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这就是对自己负责。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学生中经常运动来保持健康的占34%;不经常运动来保持健康的占66%;从这组数字看,让人担忧,学生中不少人运动与保健意识方面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2>学生中学习遇到挫折时,毫不犹豫放弃的占2%;想放弃又不甘心的占61%;迎难而上的占27%。
2、从对他人的责任感表现看:
人生于世,不能老想着自己,心中要有他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张社会关系网中,与他人发生着或近或远的关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解危济困对于我们义不容辞。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做错事或对不起别人时的态度,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占9%;觉得惭愧的占24%;主动认错道歉的占63%。当朋友委托做事时,会拖拉着办甚至不办的占4%;虎头蛇尾的占12%,很认真亲自完成的占84%
3、从对学校、班集体的责任感表现看:
我们立身的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去过问、关心,为其良好发展出谋出力,作为学生应在班级体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以自己为集体的努力与牺牲而自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你代表学校参加全市学科竞赛,你会: 认为我是被选出来的代表,成绩好不好是我个人的事,不关任何人的事的占5%;从这项来看,多数同学对集体的责任意识较强,但少数同学的责任心态也是让人担忧。
<2>当你值日搞卫生时: 能偷懒则想办法偷懒的占5%;既不积极也不偷懒,
如果有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会搞得干净认真些的占55%;既然是值日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把卫生搞好的占40%。在集体活动中,你除了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你还会:一般只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能不干的则不干的占35%;为集体做事要看我的心情如何的占19%;乐意为集体做事并尽力去做好的占46%。从这项来看,学生中不少人是知与行分离,真正自觉主动为集体服务的人少了点。
4、从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表现看:
我国古代思想家主张“治国、平天下”,就是指对国家的责任心而言,每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是全部人生责任中最崇高的一种责任。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你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享受的占6%;能达到自己的每一个目标的占64%; 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为社会多作贡献的占40%。若有机会出国留学,学成之后,你会:外国生活水平高,坚决不回国的占1%;看情况而定的占42%;争取回国,报效祖国的占57%。你认为现在在校读书的目的:报答父母的占6%;上大学或找份好工作的占52%;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将来服务社会的占42%。
<2>你对服兵役的态度是: 想方设法逃避的占6%,中国人多未必需要我,最好不用我参军,但国家征集到我,我会参军的占67%;这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应积极报名参军的占27%。对于公益性捐款,你的态度是:不予理睬的占3%;随大流,大家捐我也捐的占24%;乐善好施,但希望加强捐款的使用监督的占68%。你对义务献血的看法:献血对自己身体健康不利,不要献血的占5%;从这几项看,学生中社会责任意识时强时弱,对社会应负的责任认识时清时糊。
总之,对学生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我校学生责任感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呈现出如下特点:
1、对家庭、对朋友责任感意识强一些,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模糊。
2、在朋友圈子里责任意识强一些,在朋友圈子外,对陌生人的责任意识较少一些。
3、对班集体的责任感意识强一些,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化。
4、责任认知强过责任行为,不少学生可以判断出负责与不负责的是非,但不能把正确选择付之行动。
5、 责任情感强过责任能力,学生中不少人对一些事情,有心尽责,而无力尽责。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进一步加强中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对策建议
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依赖于外部的导向和内在的自教自律、自我体验而形成。强化责任感素质教育力度对策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外部导向与自我内化的统一。
对策之一: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做到道德理论知识教育与道德责任行为教育的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学校德育工作中,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必要的理论教育是责任感教育不可逾越的初级阶段。通过教育,使学生知道:热爱生命,维护尊严,修身养心,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对自我的责任。平等待人,乐于助人,善意批评,真诚合作,宽容大度——这是对他人的责任。履行义务,奉献集体与社会,遵纪守法,参与社会活动——这是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尊严,保持民族气节,履行保卫祖国的义务——这是对国家的责任。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社会赋予每个人的神圣使命,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明白神圣使命的完成必须立足于社会个体的高度责任感。
对策之二: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需要中学生个人的自省和意志努力。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只是培养责任感的外部因素,个人主观努力才是培养责任感的内部因素和决定性因素。任何好的措施、手段、方法,如果不与学生的自省内化相结合,则言与行不一、思与为不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应以人为本,贯穿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思维特征、认识能力,注重教育效果的及时反馈,让学生明白,任何说教是否有效,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认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才能达到。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坚定目标,塑造美好品性。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日渐多元化,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塑造力、模仿力最强的时期,因此,要培养责任感还必须提高个人的鉴别力,能排除社会、家庭、乃至学校给个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把“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把“责任感”作为最美好的品性去追求,不断完善自我。
摘要: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特指英语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校外实地教学,我意识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
中学教育中,尤其是英语教育,应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研究的重点。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特指英语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收到最佳效果,是我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校外实地教学,我意识到,能否调动学生学刁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郑州师范学校九九(1)一(5)班的学生,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回有效答卷250份。调查的题目共六个:
(1)对英语课的兴趣;
(2)英语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
(3)英语教学的交际特点;
(4)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5)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与作用;
(6)你心目中的英语教师。
统计分析如下:
一、学习兴趣对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影响情况
喜欢、一般、不喜欢
人数:103、46、101
百分比:41.2、18.4、40.4
从上表可以看出,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
(一)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
(二)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二、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牲重要性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学习是自已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才会乐意攻读,积极思维,主动进取。有位学生说得好:“好学之,不如乐学之。"正是如此,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同学的学习兴趣。
调查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实际操作性的意见。整理如下: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英语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
由此可见,学生和教师同样热心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三、学生如何看待交际能力这一英语教学主要用途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学生们希望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师生关系影响教学的意见
这一调查数宇是出乎意料又是合乎情理的。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非常看重师生关系,认为它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与平时看似冷淡的师生共处场面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问卷显示,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她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一位学生如是说)。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
学生们为搞好师生关系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摘录如下: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似乎除了教学外,交流机会很少,大多数班级并未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其实双方都渴望得到对方的理解与支持,只有沟通,才能交流,然后才能相互配合,上好每一堂课。
五、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现在虽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似老师为主要角色。此次调查表明,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应以老师为中心,因为是老师在“教",学生应跟着老师走,而意识不到教的目的是为了“学",而“学”是学生在学。这说明教育体制中这一改革还未收到预期效果。但是也应看到,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儿,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即英语课堂的语言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是“助手"或“导演"。“助手”要以“主人"的要求制定计划,安排活动。否侧即使老师表演得再精彩,学生也会听得乏味。老师应起好引导作用,调动“演员"的热情,发挥出自身潜能。另外,根据师范学校的特点,学生将来必定要充当老师的角色,所以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给予施展空间,对今后教书育人是必须的。所以老师也应在课堂上尽力转变学生的观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
最后,我调查了在学生的眼中,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们思路很活跃,提的意见很中肯,道出了他们渴望好英语老师的心声。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教学水平。讲课内容要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老师应知识渊博,有好的口才,语言幽默风趣,发音优美动听,吐字清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时时把学生放在心上,亲切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关系融洽,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心中不能有好、坏生差别,不歧视学习成绩差、反应慢的学生,而是更多地耐心帮助、关怀他们。再就是,仪表方面,要形象好,有气质,为人师表。其他,不拖堂,不占自习时间,作业不要太多,多和同学谈心、聚会等也提了出来。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把能否上好每一堂课排在了第一位。它强烈反映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所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是每一位教师奋斗不止的目标。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被放在了关键位置。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从这次调查中,我更加深入了解了现阶段我们的中学教育现状和学生的需求、老师的艰辛。每上好一节课,需要多方努力。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上好课的关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他更深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讨。
20xx年10月10日—11月4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景福小学度过了我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我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英语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英语教育中,如何根据其自身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研究的重点。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是学生、教师与课程、客观世界(特指英语语言),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实习期间我就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一问题展开了调查,调查对象是我任课的景福小学三年三班的学生。
通过调查我发现,喜欢上英语课的和不喜欢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间部分比例很小,呈两极分化态势。说明学生对待英语课的态度观点鲜明,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们喜欢英语课的原因主要有:认为英语课很重要,是新世纪的需要;当前就业的通行证;喜欢接触新事物。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按教师和学生自身因素从两方面分析:
(一)老师因素:现今教学传授知识的手段是“灌"。并没有带动学生去感受英语,教会其学习方法。教学步骤公式化,课堂上讲得多,让学生参与的少,致使学生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
(二)学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语基础不好。学得越多,越听不懂、记不住,丧失信心,从而对老师及其所教内容产生恐惧厌烦心理。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可是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知识的,这非常让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教师的重头戏,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还小,和英语的接触还不深,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当然这种现象和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都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英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英语学习上来。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初始原动力。在兴趣带动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如果丧失了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的阻力,还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今后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的基本条件。
老师应以教材为中心,适当穿插课外知识和口语练习,例如介绍外国风情知识、典故。这适应了中学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训练口语和听力时,可以用简单单词串起来讲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组织学生自己用英语表演小品、小话剧,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供机会。在趣味和娱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尽快接受所学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针对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胆怯、内向、怕羞的学生,应说服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辅导帮助、委婉纠正其错误,先鼓励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渐提高问题难度,从而敢于主动发言,参与活动。还有,教师课堂用语应简短,指示明确,语言风趣,表情生动,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以免造成紧张气氛。还要注意发掘表现积极、外向的学生,使其有发挥机会,从而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主动、积极的气氛。小学生是很单纯的,正因为这样,当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必须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夸奖他们,尽量用表扬来鞭策他们进步。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受教,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是为了互相沟通、了解,就是为了交际。针对这一点,老师在授课时多讲些实用的东西,包括见面、生活、家庭、师生间的日常用语,多搞些这方面的仿真练习,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参与意识。按需供应,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致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不少同学认为“喜欢老师就会喜欢他的课”。教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教学中必然形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了,距离拉近了,学生上课自然会尊重老师的言行,就会为课堂学习提供一个快乐的积极主动的氛围。由此可见教与学并不只在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和不大的教室内发生作用,它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涉及课下的方方面面诸多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说明,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树立威信,从而带动教学。
针对这个问题有以下措施:以诚相待,对学生象朋友,不摆架子,有时开开玩笑,给学生们以亲切感;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深入学生之间,与其多交流、多沟通,主动接触,增进了解,听取教学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清楚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层次,因材施教。而且不仅要在学习方面,还要在生活、处事诸方面给以指导、帮助,即记熟每个学生的姓名;提问时面带微笑,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学生学习英语的喜、怒、哀、乐,或找回做学生时的感觉。
上课传授新知识,让学生学得更好,不应是一节课得全部。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感受学习的快乐,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因此,课堂上老师必须具有一种教学激情和自信,才能感染你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宽松的而自由的思考环境,让所有喜欢说话的孩子们都有机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成果,但是这样一来,课堂秩序怎么控制呢?这就得益于一些课堂纪律管理口令。响亮拍三下手,学生们马上有反应:一面双臂做端坐姿势做好,一面说:快坐好!从而提醒没有留意到老师指令的学生。诸如此类的口令,形成学生们的一种共识,这些教学手段在课堂控制中作用非常大。此外还要充分借助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作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从多层次多方面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我特意请教了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吴老师,她的秘诀是:给班干部树立威信,让他们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当然这些班干部是要接受全班的监督的,一旦有人弹劾,情况证实后就必须接受批评和必要的惩罚。对于表现好的孩子,也有机会上来当两天的实习班干部,和原先的班干部一起管理纪律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很多,其中学生们的安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尤其低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容易受伤。在我实习的期间适逢校园艺术节与期中考试,我从旁协助班主任老师的工作,积极给予意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让我很为他们感到很骄傲。
回顾这一个月,在校领导、老师及带队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的教育实习工作了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我在不断的向前辈老师们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方法,从中体会到教师的喜悦和烦恼,体会到我未来工作的快乐,也有了新的追求。
一、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问卷分五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第二部分是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联,第四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学生道德认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
1.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认识和评价。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认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必要且重要的。由于现实生活中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制约,使少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模糊,经常外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有时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
(2)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分析。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感到相对满意,并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3)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看法。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的考试形式还可以,有22%的大学生认为不满意需要改进,而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方法应该改进为理论考试+社会实践表现+平时表现。课堂外(课后)的实践教学,是对班级授课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验证和运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去体验、分析、回答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
(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1.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约有70%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学校在寒暑假组织的参观考察及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这说明了大学举办方应加强组织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学生自发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参加自发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打工、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做义工等,这种自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参考。
3.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指导社会实践的认知。
由上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作为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三)学生自我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1.大学生自我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由上图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自我教育了解一些,并认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关系密切。
2.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道德素质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和引导,并自行及时的调整。
3.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老师的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认为自己应是主导地位,同时希望老师像知心朋友般理解、倾听、鼓励并帮助学生。
(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日常生活的实践
1.日常生活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还是有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的,并且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而认为最难实践的地方是走出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
2.日常生活中的自律督导:部分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建立学生自律监督组织去监督、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
(五)道德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1.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道德应该有并且是诚实守信的,但约有一半大学生指出校园里没有网络道德论坛,这是各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论坛还有待完善的地方。
2.与人相处的道德认知:大学生与人相处、与社会接触时有自己的理性思考,有自己的原则。
3.对待道德冲突的认知。“在当今的生活中,你最关注的是?”对于这一问题,有一半的大学生选择了诚信问题和择业问题。在与人交往、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面对一些道德缺失现象时大学生表现出来的态度是:60.48%的大学生对这种现象感到厌恶;17.52%的大学生能很快意识到,但只要是不触犯法律的问题就睁只眼、闭只眼。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有:
1.总体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展开,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很多的领导甚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认为,在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重要性的排列中,专业技能往往要远远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这样的价值取向指引下,绝大部分教师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和使用,不太可能真正地、扎实地去研究实践教学问题。另外,有些教师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思想保守,怕出问题,使得实践教学一直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容作为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存在疑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参加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都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作为指导,这与我们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有关。
3.基地建设不稳定,学生参与度不普及。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地建设,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现实的情况是,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领导对专业实践基地很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地教育投入的力度比较缺乏,而且管理上也经常是非正规状态,导致了基地建设的不稳定性。
4.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因为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道德素质能进行自我教育,而调查却发现大学生自我教育时需要有老师的指导和分析。如何把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与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同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能结合具体的实践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形式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和渠道,真正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在很多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是做得很不够的。大学生在遇到道德缺失或道德冲突时,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或者现行的社会准则进行处理时存在问题。
5.评价体系不系统,缺乏公正性。在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的访谈中,很多同学反应,学校许多大型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比较严重。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通过定期的检查、考核、考评等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致使评价体系混乱,主观随意性大。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议
综合调查结果和调研中所反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要求,说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待改进。但怎样改进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想教学质量好,增强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因此,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如下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除有针对性地选取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内容保持基本的教育理论框架外,还应与时俱进,提高其内容的现实性、时事性、实效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形成“专题式——互动式——虚拟课堂型——实践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并针对考核方式做出改进,如改为“理论考试+社会实践表现+平时表现”作为考核方式,避免学生为了应试而学习。一般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在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由教学实施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这项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首先就取决于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认识程度[6]。
2.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如社会实习、志愿活动、调查研究等,也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校现有的各类教育活动(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体验,而且在实际运用中消化学过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目的,使马克思主义“进头脑”,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这无疑就切实增强了其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3.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应在学生对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同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采取适合的手段进行教学,这样,教师才能以坚实丰厚的理论功底和令人叹服的逻辑分析去说服大学生,使教学焕发出强烈的理论魅力,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学目的。
4.加强学生自主建设的自律监督组织,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并监督、规范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以此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如针对一些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道德缺失、道德冲突的辩论或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等。
5.政策制度保障。
一是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明确教学计划,使其享有和理论课同等的待遇,使教学计划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包括经费保障、组织领导保障、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保障等。
三是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要健全,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予以监督和考查,保证实践教学能够按照预期目标顺利开展,端正执行的方向,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高中阶段教育担负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和为高等教育输送优秀后备人才的双重任务,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按照全县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我和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一起就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征求意见、座谈讨论等形式,进一步了解了我县高中教育的基本现状,弄清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初步寻求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㈠高中学校基本现状
我县现有高中阶段学校3所(即县一中、二中和县职教中心),共有75个教学班,其中普通高中教学班54个。有学生4634名(县一中1399人、二中1584人、县职教中心1651人),在职教职工294人(一中113人、二中126人、职中55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行政、教辅、工勤等人员69人。专任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占25%,合格学历教师比例为84.5%,平均年龄38.2岁。普通高中教学骨干105人,占专任教师的52.5%。普高缺乏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骨干教师;职业教育的数控、物理、电工电子、茶艺专业教师紧缺。
普通高中学校生均校园面积25㎡、校舍面积10.4㎡,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1.5㎡(县一中为生均0.8㎡,省标为生均≥1.8㎡);生均图书7册(省标为生均40册),计算机与学生比例为1:16(兴山县高中学生计算机比例为1:8)。近四年,我县高考专本科录取率分别为72.7%、66.62%、48.36%、47.47%,呈逐年下降趋势。
㈡我县未来十年学生状况
据至年我县学生情况统计分析,我县今年一年级学生总数为1195人,二年级1222人,三年级1280人,四年级1376人,五年级1601人,六年级1727人,七年级1734人,八年级2116人,九年级1899人。通过这个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到,九年内,我县学生的最高峰在明年,超过XX人,往后的几年将会呈持续、急速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xx年,全县高一新生不足1200人(还不包括六年之内正常转出人数),按照普职招生1:1的严格要求,每年高中招生也就只有600人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特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义务教育都在不同时段、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和优先保障,但普通高中教育却很遗憾地出现了投入增长“空白”,呈现显而易见的政策“断层”和“盲点”。像五峰这种贫困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由于县级财政自给率极低,离开了上级财政投入体系的支撑,单靠微薄的本级财政,对高中阶段的教育投入就显得相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五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软环境”亦不够优化。主要是教师办公条件简陋、教学功能用房缺乏、教学仪器装备不达标,校园文化氛围不浓、教科研水平不高。
㈡教育债务沉重。目前,两所高中总债务达到1133万元,其中县一中负债487万元,县二中负债646万元。由于债务沉重,高中阶段教育长期负重运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㈢高考质量堪忧。近几年来,我县高考专本科录取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仅达到47.47%。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学生家长对五峰教育失去信心,不惜花高昂学费纷纷将学生转至外县。
㈣师资队伍缺乏。一是有限的师资分散配置,整体水平不高,后发劣势明显,缺乏专业对口(如高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学科)的骨干教师;二是优秀教师外流严重,教育人才引进难;三是由于教师数量不足,平时维持正常教学已属不易,谋划发展更是力不从心,导致教师培训提高不够,加之受优质生源外流、高考质量下滑影响,教师信心受挫,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㈠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县级财力有限,同时在三所高中学校平行投入只能是“蜻蜓点水”,导致三所高中目前的硬件设施都相对落后,成为全市唯一没有实现高中达标的县,教育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
一.当地情况介绍。
我校是一座座落在西山脚下、滇池湖畔的半寄宿制学校。它有着很久远的办学经验,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于20xx年多级投资重建,是一所占地30亩的新校址、新校舍、新面貌的全新学校。于20xx年9月正式启用。在上级各个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硬件设备设施得到了更新和完善。学校逐步对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分工,让学有所长的教师得到发挥和施展才华的更多机会。从而让专科的教学地位得到提高,特别是美术和体育,学校加强了支持与配合,对一些日常所需的必需品都给予投入。
二.学校对美术课的要求。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角、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际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善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调查结果。
1.观音山中心学校由两个分校组成,一个是观音山小学,一个是富善小学。两个学校都开设了美术课。不同的是观音山小学有专科教师,而富善小学没有专科教师,是由教师兼职的。
2.在两个学校里美术设备是不齐全的,观音山小学有专门的美术教师,而富善小学没有。其他的设备有一些,但都不全。
3由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的限制,一个学校的专职美术教师每周要上七个年级共十四节课,要备六个年级的课,一个学校的教师是兼职的,就没有多余时间去研究编写乡土教材。只能是选择一下课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加工创作来完成。
4.学校的美术教学工作除了正常的上好美术课外,还通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来提高和巩固。我们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都是统一安排的,每个星期四下午三点半至四点半。在这段时间里,我会组织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绘画技巧,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进一步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经过师生的努力,学校的文化氛围被我们布置得很有样子,同时有很多学生作品参加了各级各类比赛,都获得好的成绩。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
1.专职美术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很大部分都花在备课上,没有时间去准备教具,到到了课堂上,才来做示范,没有创设情景的激趣,学生学习兴趣提不起来,课堂效果就达不到预期目标。
2.学校虽然有多媒体教室,但是由于跟年级教室有一定的距离。。。。。。等等的因素,利用它来做美术教学辅助手段还不行。
3.学生的准备工作做不好。这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1.当地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没有改变,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随随便便。2.学生自己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
五.促进美术活动的几点建议。
1.学校领导要切实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表达出对美术教学的关心和支持。在一些场合,加大力度宣传美术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性,使广大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在思想上都有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引起大家都来重视美术教学工作。
2.学校应注意多从学生角度考虑,怎样的美术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接受?学校的美术教研活动要怎样开展,应该探究哪些方面的问题?
3.专职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查缺补漏完善自我。
20xx年8月24日至9月11日,笔者在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实习。实习期间,笔者对两水中学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以初三级学生为例采用访谈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对学校进行了分析与调查,现将有关现状、问题及相应的改善措施总结如下:
一、素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两水中学是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所以从学生角度来调查来看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果,看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否真的起到作用。调查显示,初三级的学生99.5%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式各样课外活动,有体育、艺术、竞赛等,但是只有4.55%的学生认为自身素质确实得到了很大提高,22.7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提高,而超过一半54.55%的学生认为收获不大,18.1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校组织的活动兴趣不大,从中得不到提高。素质教育还包括全面提高每个学生思想品德素质、道德素质。经过调查发现,45.45%的学生并不认为自身的道德思想素质有提高,甚至有18.18%的学生认为与上一辈相比,思想道德素质有所降低。笔者了解到,有些教师认为现在的初三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吃苦精神、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信仰。过去说为祖国学习、为人民服务,而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转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学习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
二、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素质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所以两水中学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综合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凸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是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但现实中,农村家长们的观念常常是"读书--考大学--当官"的思想,所以把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考试与素质、智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开来。错误的观念不转变,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教育不只是对学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一个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教师状况的根本改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
三是课程建设。且不说课程的内容改革是个难题,单就课程的形式而言,要实现由教师的"教材"向学生的"学材"转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考试制度。中考作为选拔初中学生能否到高中学习的一种比较公正的手段是不能取消的,只要考试存在,应该就具有合理性。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考试能把学生真正的素质考出来,减少偶然性和片面性,这又是一个难题。
五是教育评价。评价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属于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内容能否评价出来?用什么方法来评价?谁来评价,是社会还是学校?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素质教育的尴尬局面就很难改变。
三、针对以上问题及制约因素在可采取以下措施: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要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道德理论知识教育与道德责任行为教育的结合。
重视道德责任行为教育就是要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把整个社会倡导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的道德义务,并自觉履行这些义务。可以通过教学、共青团、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会、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活动形式来开展教育。
第二、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注重养成教育。
责行是责任感的外化,是责任感的最终归缩。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开始,如互助学习活动、参加家务劳动等。学校可建立家务劳动制度,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要求学生承担相应的家务劳动,家长给予具体安排落实,学校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并在校园里定期开展家务劳动竞赛和表演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逐步具有集体、社会责任感。
第三、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调整和规范教育行为。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哪些提倡做,哪些反对做,哪些禁止做,都要有章可循。修改完善中小学校的教育评估制度。切实通过评估,引导、调控和激励基础教育行为,保证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完善师生互评制度,赋予学生实在的评价权利。奖惩制度要面向全体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改善办学条件,搞好学校建设。
第四、突出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学校必须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开设课程,坚决制止那些只重视开设应考学科,忽视甚至放弃那些不参加考试的课程的应试教育现象。要深化教学改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素质教育必须承认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贫穷落后山区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方面要体现出这种差异,使不同的地区有较大的选择弹性。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敬业爱岗,关心、尊重和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必须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能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必须努力钻研和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必须尊重和关心教师,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 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个家庭大力响应党的少生快富政策的号召,随之而来的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他们当中大部分由于受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绝大部分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遇事不愿多想多做的坏思想、坏毛病,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任何事情不愿去多想,不愿去多做,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行自我管理。这些孩子走进学校融入集体,他们的诸多毛病都表现出来,尤其是他(她)们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能力特别缺乏。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本人的教育实际进行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1、让学生在集体中愿意自我表现,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
2、让学生个个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形成一个和谐、文明、团结、进取的集体。
三、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在课题的研究中班级学生是指乡(镇)中心小学高年级以45人左右组成的集体为研究载体;主观能动性是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参与;自主管理是指以班委会为主体实行学生自我管理的行为。
依据社会的发展,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理论依据。
研 究 情 况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学生在家庭及班级内的自我表现。
2、研究学生在班集体中的想法。
3、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研究如何实行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研究方法
1、调查访谈法: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以及部分学生所在的班级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交谈,了解学生在家庭、班级中的表现。
2、问卷法:把要调查的内容设计成问卷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如实选择相应答案。
3、观察法:选取相应的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学生的表现。
4、比较法:选取两个班级,即五(1)班为实验班,五(2)班为对比班,在实验班进行该课题相关内容的实验,在进行对比总结得失。
三、研究的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20xx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拟定课题实验方案,撰写个人课题开题报告。
2、第二阶段(研究):20xx年11月至20xx年1月主要内容是开展调查访问收集相应资料,拟定问卷调查内容,抽样调查,积累相应资料,上传研究时段内的经验、体会、感想方面的文章。
3、第三阶段(研究及总结):20xx年3月至20xx年9月,主要是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撰写研究的经验文章,做结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收集和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研究论文。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1、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
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为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解决学生的问题,我在本校高年级随机抽去10名学生和五年级(1)班的实验班全体学生建立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生活习惯、个人兴趣、家庭学习、交往、班级表现等)和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所填写的个人情况登记表及个人问题调查情况作认真分析,加以整合、提炼,大致了解学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现,初步掌握学生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强学习。
教书育人的成败,关键在教师。课题研究能否顺利地开展,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时代的需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观念、永葆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的有效载体,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和必经过程。因此在课题研究时段内,一方面学习有关方面的理论知识的书,如《班主任工作之友》、《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等,仔细研读,认真琢磨,从中吸取相关的理论经验,逐步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与我校多位班主任教师加强联系,经常交流个人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的得与失,为自己的研究获得相关的实践经验。
3、抓住时机,面向全体,有机渗透研究的内容。
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发挥与自主管理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班队活动,集体活动,学校劳动中抓住时机,巧妙、恰当地运用于之中。
(1)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地发挥。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能满足个人需要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当自尊不能满足个人需要时,人的自尊就会受到挫折,从而产生各种不利于上进的消极情绪。在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一个女同学,在集体活动中,他总是不愿意参加,整天沉默不语,原来是由于家庭比较贫困,没有其他同学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我主动找她谈话,给她分析原因,要求她努力学习,用自己优良的成绩赢得同学的赞赏。后来她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同学们经常找她玩,积极主动参加了一切活动,这一切变化来源于她有了自尊心,树立了信心,这个力量来源于她主观能动性地发挥。
(2)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我校每周有一节班队课。在开展班队活动时,抓住这一机会,实行民主选取班干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开展班级学生一对一的竞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兴趣,拟定班级学生百分制管理目标,激发学生自主管理兴趣。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班级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个个争当先进,人人主动参与的良好态势。
(3)营造学习氛围、民主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提供一个机会,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允许学生百家争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愿意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投身于讨论之中,这样培养了学生主观能动地发挥。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班主任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并且关心学生的一切。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作为班主任不能凭感情用事,不能有亲疏之分,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到人本无贵贱之分,才会信服你亲近你。学生在班级中才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愿意融入到这个集体,才愿意实行自主管理。
(4)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在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既然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如此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
一是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对他们在工作中的成绩及好的做法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有一种自豪感,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工作,但要注意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准确。
二是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遇到挫折(如学生无端嘲笑),这时班主任应该鼓励他们,教给他们一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是信任班干部中的每一员。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班主任不必要事事都去过问,要相信他们有能力管理好班集体。让班干部有一种成就感,这样班干部就愿意去工作。
四是要放权,给班干部一定的管理权限,班主任要懂得放权,让班干部对班级管理和班级中发生的事情有一定的处理权,这样便于他们开展工作,但要注意放权的适度,不要给班干部太大的权力,容易助长班干部的威风,引起学生的不满。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1)抓住特点,从特点入手。有些教师认为后进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针对这类学生进行了研究。关键是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转化工作。通过研究,我认为一是要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发现闪光点,激发主动性。二是要用其所长,掩其所短,创造闪光点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实行自主管理。我教的一个班有一个男同学整天不做作业,经常和同学打架扯皮,同学见他躲着,老师见他训着,但他特别喜欢体育。在我校举行秋季体育运动会时,我让他参加了三个项目的比赛,最终他获得两个第一名。就在领奖时全体同学给他热烈的掌声。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齐声大喊你真棒。从这以后,他慢慢的变了,带领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很少和同学打架扯皮了,还为班上做了几件好事,这一切的变化来源于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自我管理。
(2)调动全体同学的激情,实行自主管理。利用班队课的机会,我让班上全体学生拟定班级计划,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大家共同出点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了一个班级管理制度。这样的班级管理,既规范又全面,又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又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共同形成的,因而每个学生都会主动接受,自觉地维护,能够完成预定目标,达到学生自主管理的目的。
(3) 尊重、信任、赏识学生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地发挥。
首先应尊重学生。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学生迟到或做了错事,允许他们有申辩的机会,然后再作判断,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进行训斥和指责,用自己的真诚尊重学生。
其次要信任学生。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建设,光靠班主任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信任学生,让学生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这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全班同学,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班主任只对班级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其余的工作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给学生创造锻炼能力的机会。
最后要赏识学生。后进生无论在哪一方面做得好时,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优等生的进步同时也需要鼓励。因此老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优等生的进步要选择时机给予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在老师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一个老师做到尊重、信任、赏识学生,这样学生就会认为老师像父母一样,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学生会对你这个老师有良好的印象,很自然学生对你所教的课,对你所提出的管理目标都会产生兴趣,很自然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到你的教学与管理之中。
研 究 成 果 及 反 思
一、课题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行为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习惯,如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具有集体荣誉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能积极献策,主动配合,愿意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对于班级中的不良行为,个个敢说、敢管,形成了一个自主管理的氛围,在家里能做自己的事,能主动做家务活,敢于提问,勇于发表个人的看法等。
2、实验班的班级班风,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在学校举行文明班级的评选活动中,该班级每次都获得荣誉,学生学习成绩大大进步,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得到了同行和学校的肯定和表扬。
3、个人水平得到提高。
在个人博客中发表数篇文章,在恩施州民族科研网上发表文章3篇,个人论文荣获乡级一等奖,教育叙事获得州级成果一等奖。
二、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我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主管理,还需要在总结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让良好的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我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作具体实验,结合现代教育理念、观念,总结出一套更完全的操作模式。同时,真诚地希望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本报告以Xx县Xx办事处Xx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为对象,以学校档案资料和平时师生讨论为依据,通过观察、家访和分析等方法,掌握和收集了大量信息。报告包括:Xx小学的基本情况;问题和成因;建议和对策;思考和想法。
深入了解并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现状和成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和发展路子,不断总结经验并开拓思想,是办好一个学校的基础性工作。本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科学的决策依据并且希望能为同类学校所借鉴。
一、 学校基本情况
Xx县Xx办事处Xx小学是一所有着多年历史的公办小学,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现有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161人,在职教师15人。近年来学校发展较快,拥有10个教学班规模的教学楼已经投入使用,学校餐厅即将建成,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寄宿制学校。
二、 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与县城学校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教育教学问题不容忽视。
1. 生源严重不足造成班额过小。在学区范围本来就狭小的情况下,部分优质生源又被临近的Xx小学和县直一小夺去。本校最大班额才43人,最少竟然只有11人,而且这种情况有愈发严重之势;
2. 师资力量薄弱造成课程开设不足。在职教师尽管学历已经达标,但数量和质量的缺陷特别是没有一个专业的体、音、美和外语教师使得学校不能开足所有课程,勉强兼职开设的课程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 教学设备简陋造成课改进行缓慢。全校教师办公仅有一台旧式电脑还联网困难,多媒体教学还基本上是零状态,多数教师授课仍然停留在原始阶段,加上部分教师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所以除了语文方面推行的“五部教学法”稍有起色初见成果外,其余各科基本上没有大的进展;
4. 留守儿童比例增加造成学生思想教育难度加大。现成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校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50%以上,很多留守学生由于长期依赖不管教育只管吃穿的爷爷奶奶,形成了孤僻、自我中心、缺乏爱心和不懂感恩等不健康心理,由此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多种违纪现象,及时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是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5. 学困生的“困难”造成老师的难解。教育实践中,面对少数学困生的刀枪不如和低素质家长的护犊之情,头顶诸多禁忌的教师显得无能为力。学生至上不得越雷池半步的极端思想极大的束缚了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
6.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因噎废食。安全教育固然重要,但因为安全的需要而放弃了基本的生存能力训练,牺牲了正常的体育课内容,荒废了必要的课外活动,对于学生风险意识的提高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成了最大的障碍。如此培养出来的肉体安全的学生又如何能担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
三、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 调整办学思路,以特色和质量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为尽快摆脱生源竞争中的不利局面,学校要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靠特色揽生源的办学理念,打破常规,充分发挥小班教学和享受农村学校营养餐的优势,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针对各校师资力量薄弱和班额严重不足的普遍现象,办事处统一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调整有困难的,建议由中心校选派专业的体、音、美和外语教师在各校巡回授课,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培训,结合老师专长让兼任常识课老师能更好的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
3. 中心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学校硬件建设投资和建设力度,完善教学设施;学校要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管理,对教改工作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任课老师要及早的转变观念,增强课改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争取早日赶上课改先进学校步伐;
4.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学校应该摆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档案,实行教师跟踪负责制度,积极联系学生家长,努力实现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化的教育网络系统,争取把每一个留守儿童教育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
5. 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被实践证明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对于极少数学困生和极个别家长给老师们制造的困难,上级教育部门和领导要敢于给老师们撑腰做主,解开紧箍咒,让老师们能放开手脚,为Xx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出最大力量;
6.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重视安全教育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提高依法治教力度,站在为国家未来建设培养人才和对学生负责的高度,既搞好安全教育工作,又做到不因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
四、 对调查结果的反思
通过对本校近年来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深深地认识到:
1. 党和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前所未有;
2. 校长是一个学校办好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3.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所在;
4. 仅靠教师的坚守与奉献,农村教育很难走远;
5. 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性工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85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