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通用6篇)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通用6篇)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通用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 篇1

  摘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小学,初中再到高中,都在家庭的摇篮中生活,时时刻刻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这个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学校是家庭之外的延伸,是孩子进行系统化学习的场所,它与家庭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育的联系性特点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生才能获得更加良好、优质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基础;融合;关系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大行其道,新课改实施如火如荼,在这个充满着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正逐渐被多元化、开放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所替代,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化教育的理论也逐渐的成为了新的流行趋势。与此同时,也促使着我们的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密切配合,尤其是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更是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前几年,有一个特别好的公益广告,让我记忆犹新:一位年轻漂亮的妈妈在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小孩子看到了,也踉踉跄跄地端来一盆热水,说到:“妈妈,洗脚。”家庭,是一所天然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德行的基础。记得有一次,我去家访,先去的是小静的家。开门的是她的爸爸,看到我来了,他热情地迎我进门,一边说孩子在和妈妈一起看书,一边引我到了书房。在门口就看到,温暖明亮的灯光下,小静和她的妈妈都低头聚精会神地看书,根本没有察觉到我的到来。小静爸爸说:“静静,看谁来了?”他们这才抬起头,发现了我。小静妈妈掩门出来了,她告诉我说,他很有意识地在培养自己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坚持意志,每天都会和她在一起看书,并且还和她比赛谁看的时间长,谁更专注,然后在彼此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之后,我又去了和小静家距离不远的小杰家,进门后,小杰和他的爸爸都捧着手机在玩,看到我进来了,他立马把手机塞进了沙发缝里,起身迎接我,诧异地问:“老师你怎么来了?”我道明来意之后,他爸爸妈妈忙着招呼我喝水的功夫,小杰说要写作业,一溜烟进了房间。听他妈妈抱怨说,孩子不是学习的料,一眼书都不爱看,就是爱玩手机,她下班之后到睡觉前,儿子一直都“霸占”着。我看着时间不早了,就起身回家了。在路上,我想了很多,家长的言行举止之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就是需要一个像小静这样的榜样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阅读、成长。“子不教,父之过。”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镜子,什么样言行的父母就有什么样言行的孩子。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快,很多家长都忙于自己的事业,疏于管教孩子。将教育的全部责任都推给学校和老师,认为学校才时自己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关键的,也是唯一的途径,从不重视自己应尽的管理责任和教育义务。在机上物质条件的优化,很多家长都是对自己的孩子有求必应,“宽容”得很。很多高中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并且经常会带来学校。学生由于自控,自律的能力差,经常会在课上的时间就看手机,聊QQ,影响课堂的学习质量。这就需要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不给孩子买电子产品,至少不能让他带入学校,影响学习。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家庭教育是基本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是学生的启蒙学校,是接受最早,最丰富的教育,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的素质,家庭的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校教育是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各类教育活动,是掌握文化知识,塑造高尚品德的主要阵地,它以系统传授知识为主,具有标准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与家庭教育不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各有利弊,只有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例如,很多学生他们在家里和在学校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行为举止,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及时进行互访,有效沟通,才能清楚了解孩子的行为,对症下药,进行双向的教育。再如,“学困生”在学校学习中存在挫败感和自卑心理,在家里,家长就应该多注重成功教育,多鼓励孩子,不要让学校的挫败感在家里延续;相反的,优生在学校里,一帆风顺,在家里家长就应该注重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等。只有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总而言之,家庭教育为孩子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校教育为孩子的成才提供了必需的育人条件,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定要双方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完成对孩子预期的教育目标。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 篇2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成为现时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怎样使两者结合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实践的活动方式使三种教育力量为了共同的愿望和目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进行一致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

  第一,家庭教育观念的变革性与传统性并存。

  家庭教育观念的变革缘于社会现实之变革。与现实社会相应的家庭教育观念包含有许多现代的、民主的、改革的先进成分,诸如注重子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支持子女的个性发展的民主教育观、适应时代潮流的投资子女智力发展观等。

  但也应看到,长期以来的家庭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模式使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变革难以也不可能彻底,故而家庭教育在今天呈现出变革性与传统性并存的特点。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孩子又何尝不是不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心中的希望?因此说,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是最为关心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社会教育要坚持十几年,对孩子而言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在这十几年的社会教育中,如果能在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风气正派、老师认真负责的学校完成,对孩子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只是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有些时候,因为存在一些我们所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孩子也许只能在一个教学设施一般,师资力量薄弱,教学风气也不是很好的学校就读,作为家长,担心是必然的。如果是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么孩子上学前的以及上学后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第二,家庭教育问题的复杂性突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学龄前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模仿力最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记在心里,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也正是如此,才会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能通过家长日常的言行熏陶,让孩子有个正确的学习的观念,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开始上学后,在积极的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就算我们的孩子不能上期望中的优质学校,也能在家长和孩子自身的努力下,取得好成绩。

  今天家庭教育的三大变化显现出问题的复杂性。一是家长的心态变化导致家庭教育问题的突出。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资”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则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使这代孩子普遍出现无情、无能、无责任感。二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出现不良变化。今天大多数孩子生活的环境已由过去的“儿童世界”转化为“成人世界”,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孩子对成人的依恋心理在加大,同时孩子与成人的矛盾也在加大。三是孩子生活内容的变化导致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今天的孩子,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成人关闭了心灵大门,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同时,不少家长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孩子需要施教,存在较多误区和过失。

  第三,家庭教育方法、手段的发展趋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这里所说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能在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合乎当代孩子成长需要尤其是丰富精神需要的正确方法和手段施教,从而使家庭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二、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重新审视

  首先,家庭教育在造就现代人才的启蒙教育和全人教育中,有着突出而独特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可替代的。“家庭是孩子与社会接触的第一站,是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的基地”,教育首先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有其学校教育所没有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方面。其次,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教育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容,是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脱离了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个性(如价值观、理想信仰、性格等)的形成起主要作用,而在这方面的影响来自于学校教育的比例则不大。而且,家庭教育在对青少年的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教育方面也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三、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社会教育无处不在,随时发生,有政府的,社会团体的,社区的。比如:网吧就是社区的一个“教育场所”。社会发展的`动向,社区的一次活动,社区人情的生活习性,社区发生的某一事件和人们对此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

  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我们不能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寄希望于社会教育。而放弃了家长肩负的教育责任,这样首先会影响到孩子形成正确的习惯。如果是这样,孩子就算到了一所上好的学校,也会因为这些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而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成绩。身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有个好的出路,那就要承担起自己应付的职责,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这是新世纪中构筑并形成的一个优良局面,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和学校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们是教师!我们爱学校!我们更爱自己的职业!”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 篇3

  一、增强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效性

  在小学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为助力、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共同体或合作联盟,相互支持,共同分享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前提是二者必须观念统一,行动一致,在各方面紧密配合,施以教育行动和决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作用,提供帮助。使学校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必要引导,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家校合作涉及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家长要做到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有义务帮助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为其提供方法指导。信息时代交流沟通渠道多元化,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活动形式与家长有效沟通。

  1.家长会一般根据学校工作需要,每学期会安排两次家长会。学校和班主任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反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行为表现等。家长也可与老师个别交流沟通,找准适合的教育方法。

  2.家长学校针对家长的教育需要,可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聘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是提高家教水平和素质的良好途径。

  3.家访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的深入沟通,进行个别教育的有效手段与途径。

  4.网络或电话交流在信息时代随着现代通信工具的普及,老师和家长之间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和QQ等交流平台沟通交流,省时省力,经济高效。5.家校联系卡家校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传统方式,教师可以详细反馈学生近期的表现和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家长配合的建议等。家长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联系卡便于保存,是家校真诚交流的较好方式,能提高互动的成效。

  二、引导家长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

  家庭教育内涵丰富,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教育动机良好,因为缺少教育经验和教育技巧而效果平平,甚至是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与家长联系时,注重对其教育方法的指导,与家长探讨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方法,研究具体的教育问题,提出合适的教育建议,以帮助家长在施教过程中对症下药。要利用好家长会的时间,针对家庭教育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如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培养诚实守信的孩子等。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抓住学生成长关键期,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的引导与教育。也可以邀请教育观念先进、教育方法得当、教育效果较好的家长做经验介绍,起到启发及示范作用,带动整体家教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使学校教育实现和谐发展。

  三、家校合作时要采取尊重原则

  家长来自社会各个行业,文化素质多元化,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和具体经历也不一样。学校和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持有尊重、真诚的态度,一切为孩子健康成长着眼。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使家长乐于接受意见,有效配合。

  四、学校主动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作为教育主体,学校还要承担弥补特殊家庭教育缺失任务,当今进城务工潮造成农村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出现了诸多事实上由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或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的隔代教育现象。因此,就产生了农村的隔代教育问题。隔代的老人多对孩子溺爱放纵,注重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父母与“留守学生”的亲子关系维系较为松散,“留守学生”的情感缺失现象严重。由于受观念和文化程度的影响,许多农村家庭的家庭教育存在着方式和方法上的错误,从而导致家庭教育处于缺失、半缺失状态。为做好这些孩子的教育工作,应该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替代父母”的责任意识,清楚地意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有机的整体,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要把“替代父母”的职责很好地融合进来,要求教育工作者平时多关心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承担父母的部分教育职责,例如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亲情式的帮助,处理突发情况等。

  对部分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学生存在的心理缺陷,注重“心育”,坚持正面引导激励,辅以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等。实践证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是相互配合、相互弥补的教育双主体,既相辅相成,又缺一不可。家校应该齐心协力,共架教育桥梁,实现有效合作。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侧重于基础教育与养成教育,学校教育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帮助,相互配合,有效融合,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完成艰巨的育人任务,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 篇4

  摘要: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孩子可以全面地发展,需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着重分析了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联系起来,并且在实施过程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弊端,根据弊端研究得出真正完善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呼应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配合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只是单独地接受两种教育模式的一种,都会让自身的发展产生局限性,个人能力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

  当今,家长的想法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学校有义务将孩子培养成为全面的人才,孩子接受教育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学校;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老师懂得如何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省去了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环节,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全部推给了别人,错误地以为教学程度的好坏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部分家长只是对孩子起到生养的作用,而并不会关注孩子之后在成长之中的性格养成,成为“衣食父母”,最后孩子养成错误价值观,自己才后悔莫及。

  2.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很多家长错误地以为家庭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具有一致性,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回到家中更应该让孩子接受更多的知识,给孩子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任务,无形之中给孩子增加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对孩子性格养成以及价值观形成或是情商培养,都没有进行关注。

  3.家长没有主见

  “唯老师是从”两种教育模式有着巧妙的联系,也有着明显的区分,并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大多数家长极端地认为老师的想法是最正确的,却忘记了老师也会出现错误。正是因为对老师的过分支持,经常根据老师的想法,就给自己的孩子定了性,对孩子进行一些不被提倡的处罚方法。单纯从家庭教育的这方面讲,当孩子在学生受到老师的否定和批评时,应该灵活的从侧面对孩子进行安抚,用正确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加油打气,并且在过程中也要让孩子有所思考,让他们真正了解到自身缺点。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两种环境对于孩子的评判标准不尽相同,学校更倾向于学生最后取得怎么样的分数。作为家长应该和学校进行沟通,与老师之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共同推进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措施

  1.家长应正确认识家庭教育

  作为父母不应该把教育重心完全放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更不能把家庭和学校教育进行重复,应该为孩子提供那些在学校无法学习或是疏于学习的知识。学校教育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储备知识,家庭教育要着手于孩子的性格发展,要培养孩子特有的个性,让孩子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以及提高孩子面对困难的心态,把学校教育体现在实际生活之中,教育过程之中要注意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分对比,要看重孩子的能力提高和性格良性发展。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要掌握多种沟通的技巧。一般学校和家庭进行联系,分为集体联系和个体联系。集体联系在规定时间内和所有家长进行交流会谈,个体联系则是教师与个别家长进行单独沟通,通过打电话或是面对面等多种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平时生活当中要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孩子有细致的了解,因为和学校有了联系,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孩子都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关注,教师着重发现学生和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学进程。现在学校和家长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成为学校和家庭联系的主流模式,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家长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通过互联网,学校一方也可以了解不同家长的教育风格,家长通过网络手段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分析自己在家庭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听取网络教育专家的建议,完善自己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告别以往乏味的教育方式,增强自己的责任心,还可以和别人进行沟通讨论,把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到最大化的完善。而且家长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时也可以取长补短,懂得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的策略,让孩子可以在一个良好的氛围当中积极成长。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教育,两种教育方式要密切联系。孩子系统的接受知识,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必须要有老师的带领和指导,家长和老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为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全方位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有细致的理解,两种教育方式相互配合,能够让孩子有全面的发展和知识储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 篇5

  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不可避免地向智力倾斜。反映在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上,一些地方把能否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的人数多少及分数高低用于衡量学校教育的业绩优劣,家长们把子女考上重点中学既而考上重点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这种忽视学生情感、只重视所谓智力发展的教育,其后果必然是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扭曲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

  二、缺乏家庭教育配合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低效的

  教育工作者普遍感到,由于家庭教育的薄弱或方法欠当等因素所造成的“教育先天不足”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的成效一般较为逊色,甚至表现出某些性格缺陷。开篇中提及的金华市在读高中生徐力,其性情闭塞自私、怪僻残暴,他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平时母亲在学习上、生活上对他的严厉和苛求,使他产生极大反感,性格又决定他不会寻求亲情间的交流、疏通以求得缓解,而是一味地压抑在心头,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有的家长也发自内心地希望孩子好,但家庭教育又难着边际。再留心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氛围、人文素质大多是较有利于孩子发展成长的,父母较懂得指导孩子、教育孩子,并以自己对待生活、对待他人的良好态度、言行习惯感染孩子。渐渐地,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上的综合能力呈现出诸多优势。古今中外的许多杰出人士,一般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士称: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实施的基础,而且是学校教育的最佳先导和有效补充。因为,从一个人接受教育历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最早、时效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尤其是在个性和人格的形成方面。一个人在学前期,是在父母的养育下长大,在小学和中学期间,在父母的爱心和关护下成长,一言一行、一投手一驻足乃至思想、秉性、感悟和文化底蕴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制约子女,甚至影射至子女的人生历程的某些阶段。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整合

  笔者有一名学生周某,原先合家住在土坯房里。改革开放之初,他父母俩经营了家庭搪瓷加工作业,历经跌打滚爬奋发崛起。现在他父亲已成为市里一个大镇的副镇长,母亲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教师。他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周某在校接受教育的第一手信息,结合自己的奋发史用求真知做真人,学会做人,学会创造的切身体会教育督促周某,使他明确学习的责任感,学会自主学习。其综合素质、能力较强,学业成绩历居年级优秀,并在老师的辅导下,在市级报刊上发表多篇习作。许多成功的事例有力地说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整合与相一致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为了取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的最佳效果,我们必须共同关注以下问题。

  1.紧扣实施家、校整合教育的最佳时期

  一般来说,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到完成接受基础教育这一阶段最佳。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多数还在父母身边,便于家、校间的联系沟通,有利于双方教育的整合。再者,孩子学龄越小,心理特征越纯正,可塑性越强,学校、家庭整合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2.关于“笨孩子”

  科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智力超常或智力低下的儿童都很少见。在人接受教育的早期所见到“笨”。绝大多数是他对学习的内容不关心、不感兴趣。这时的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都要善于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入手,培养学习兴趣。从中助其长进,助其看到成绩。从不会到会,从会到更出色。其实教育的方式方法到位,良好的学习品质一旦形成,就能转变过来。上述提及的张弛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3.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注重孩子的“我要学”始终是关键。这里包涵学习习惯、兴趣、方法、责任感、吃苦耐劳、与人相处,能安心静气地坐下来,踏踏实实学进去等良好学习品质的问题,即情商问题。教育界的共识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能有效地、理性地导向和策励智商的发展,达到挖掘潜能的目的。

  4.不要心浮气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心态,不要心浮气躁,包容孩子的过错,不随意表露“恨铁不成钢”、“怒其不争”的心情,并以最佳形象出现。家长也千万不要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一相情愿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弄不好只会适得其反;老师要善于指导家庭教育,不能居高临下。只有让家长正确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注重方法的科学性,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成长。这是说,只有家庭教育的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与学校教育产生较佳整合。我们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整合的目标是使孩子能较好地发展成长。关键是双方能结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以获得最佳成效。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创造出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更好地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论文 篇6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单亲家庭子女占全校学生的比例为1%至3%,而单亲家庭子女大多数存在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冷淡、孤僻且不愿与人交往;二是容易悲观自卑、精神狀态不好且没有进取精神;三是性情怪僻,标新立异。所以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具有迫切性,已成为社会与教育界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

  (一)单亲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首任老师,同时是影响终身的老师。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家庭,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对于单亲家庭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父爱或者母爱,容易导致单亲家庭子女在价值观方面存在偏差,呈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些单亲子女容易出现孤僻、冷淡等不良的情绪,需要单亲家长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针对孩子的教育而言,单亲家长要加强自身教育意识,选用合理的教育形式引导子女,同时,单亲家长自己也要迈出阴影,积极地应对生活,为子女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掌握教育重点

  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单亲家长不仅要重视家庭教育,更要注重抓好教育的重点。目前单亲家长掌握好教育的重点,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增强子女的自信心;尊重及关爱孩子;激励孩子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

  首先,单亲家长要帮助孩子重建自信心。大部分的单亲家庭子女,在某种程度上容易感到自卑。单亲家长要想慢慢消除子女的自卑感,务必要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当孩子表现好时,单亲家长要及时鼓励。此外,单亲家长还要督促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与此同时,单亲家长需与学校教师经常联系,悉知孩子在校园的具体状况。

  其次,尊重关心孩子。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幸福。家长不但要在生活方面关爱孩子,在学习方面也要关心子女,尤其是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知道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常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当然,关心要讲究适度性,不能太溺爱孩子,重视帮助孩子树立独立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孩子的多方面发展。

  最后,家长还要激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据调查,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喜欢交朋友。因此,家长要深刻认识到这点,鼓励孩子进行交友。家长可以结合子女的性格特征,培养孩子的爱好,进而使孩子的特长得以发展,同时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沟通交友,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家校合作,提高育人科学性

  (一)学校举行单亲家庭主题活动

  在促进单亲家庭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必不可少。这就要求学校开展多项针对性活动。例如,创建单亲家长辅导学习班,组织单亲家长参与学习,并通过学校与家长间的相互交流,结合实际状况为不同的单亲家庭提出指导性意见,还可以邀请部分单亲家长,来将自身的教育心得分享,开展有效的沟通交流。还有,学校可以组织其他家庭来一起关爱与帮助单亲孩子。另外,对于班主任来说,学校要加强其做好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与培训工作。班主任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对非正式群体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由于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具有特殊性,学校还可以邀请有关教育者或心理专家来开展培训活动,并组织班主任参加学习,优化他们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结构。

  (二)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来构建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对于异常个案来说,学校要及时做出指导与干预,避免因心理危机产生恶劣性事件。在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制度中,坚持以学生是主体的原则,使心理联络员起到相应的作用。此外,还应建立多级预防系统,将学校组织、学生工作以及医务机构归纳到预防体系,通过大家的努力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创建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

  强化专业技术团队建设,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还有专业化技术团队建设,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学校要重视不断完善该类机构,如设置专业机构,由专员任职。此外,学校还要进行课题探究,学校可创建课题小组,设计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主题。通过促进同级学校沟通交流进行扬长避短,还可以其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力求支持。此外,有运用现代化新媒体教育技术的力量,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加强理论探究工作并逐步实施。

  社会应重视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为此,在教育工作中学校要重视,单亲家长也要重视。特别是学校要拓宽专业化机构,建设专业化队伍,来做好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85040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