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在关系与作用论文
马克?吐温说过:“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作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触之新事物,在于学。温故而知新,在于习。熟能而生巧,在于练。知知而创之,在于积。创之新意念,在于思。作亦要颖之,在于专。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做客观事物所给予它从事主观思维的行为活动。从更深刻的涵义上讲,专注是一种精神,是精神层面的意识行为。物质是客观的,精神是主观的,专注作为“精神”领域的范畴,无疑不是在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和支配。专注是人内在的主观意识,是主体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的一种精神意识层面。人的本质就是精神,人最重要的是精神的表现,艺术的本质也是精神,它所表现出来的也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显现。美得精神是艺术活的灵魂,笔者认为“专注”的精神是成就艺术“精”的理念。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就是一种专注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就是“专注”这种精神和境界所带来的的反映。一个具有专注力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做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力求在任何事的完成上做到精益求精。在遇到问题、遭受挫折的时候,他们也会奋起搏发、勇于超越,在专注的毅力下直到最后的成功。它是一种在坚强和执着的性格驱使下所表现出的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专注的精神带给人的一种坚定的信念。与之相反,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
一、“专注”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专注力是进行新的定位,关注新事物的能力,既简单又不费力。我们越是专注,越能发现事物如何根据情况与视角而改变、越能在专注的行为下发现不一样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越能在不同的角度创新出超新的别样的东西,使之具有价值性。不过,要拥有专注力,就必须抛弃看世界的既定方式,用独特的眼光和专注的精力去审视客观世界,从而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事物。艺术是劳动生活的产物,是一种物质生活下的精神意识载体,“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着。经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演变至今仍灿烂地发挥着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在文化这个大系统的领域里一花独放。作为一种以主观意象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其主观性可说是主要的,我们可以暂时这样理解,但任何事物都摆脱不了被客观事物所决定的命运。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范畴里,“艺术”也同样摆脱不了被客观事物所决定的命运,所以它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下的产物,显然其客观性是显现的,是一种在客观物质影响下所产生的内在深层的精神意识。其主观性和客观性是同时存在的,互为彼此所影响和作用。借此笔者对“艺术”做了自己所理解的微薄界定。从宏观角度来说:是主观世界的客观表现,客观现象的主观反映;是艺术家借助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是主观意象为客观现象服务的有意识再创造,从而使其具有客观性、主观性。从微观角度来说,是艺术家在其主观意象的思考下,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文化底蕴、独特思维以及对艺术知识的独到见解和掌握,从而创造和表现出与现实生活相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意念,同时反映出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一些独特的理解、想象和创造。使艺术呈现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充满想象、引起共鸣的效果,使其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现实性和文化性。从其现实性考虑,人们在精神领域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艺术”则大多是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为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就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作,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和情绪的同时,也表达和反映内心的意念。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是艺术家通过对客观生活的观察、认识、理解和探究之后再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所领悟的层面,去专注而用心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创作生活中所传达给他的一种主观的内心精神世界。专注的创作可以让我们学会在生活各方面都过的更有意义。无论我们选择创作什么,都必须专注而用心。专注会让人留意到全面性,它也要求我们要留意新事物的过程,要看到被视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被视为相似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有专注的去观察每个事物的多方面,看到事物的多面性,才能发现和寻找到所有事物的独特之处。为我们艺术的创作带来不一样的灵感和创意。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人类的前进与发展靠的就是创造。可以说,创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新颖的,别人想不到的、创作不出的东西。首先,从创造具有的几点基本要素来谈一下艺术创作与“专注”之间的关系:
1.“想象”的功用。
它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是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反映。所谓想象,官方这样定义:就是我们的大脑两半球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之下,以我们从知觉所得来而且在记忆中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就笔者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对“想象”的理解是:它是人的大脑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一种主观理解后,经过感受、体验最终反映到大脑当中的一种主观意象,或是想象。想象分为两种形式:一、再造想象是把自己记忆中或别人描述过的形象在头脑中产生出来。二、创造想象则不局限于原有的感性形象,而是在大量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形象。在对想象一词的理解中我们可以得出,在创造中,要想具备超强的、丰富的想象力,就要求我们(1)既要有从我们对客观生活的实践积累中经过整理、加工过的表象材料中寻找客观的、具象的形象,作为在创造过程中的根基。(2)又要有“专注”的精神,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因为艺术不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形色色,而且还可以用创造的想象自己去另外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专注精神。我们要全身心的去投入观察大自然所带给我们无穷的具象资源,促使我们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运用大脑意识中专注的想象力,从而创作出具有现实性,时代性,感染性、艺术性、审美性的优秀作品。只有专注投入创作时,才是回归真我。如舞蹈《中国妈妈》就是编导在专注于思考作品的题材、主题以及整体的构架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所呈现出的一部撼动心灵、触发深思、感人至深的经典之作。我认为,“想象”与“专注”之间是引导和被引导、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想象是专注的前提,专注是想象的必要基础。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会有很好、有价值的作品得以呈现。
2.“直觉”的功用。
直觉是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属主观意识层面的范畴,同时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它具有直接性、敏捷性、简缩性、跳跃性等特点。可以认为它是逻辑思维的凝聚或简缩。直觉与个性有关。一幅抽象的图,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这意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直觉。当人没有建立起逻辑思维,理性思考,人就会习惯利用直觉。直觉是人内心深处固有的一种能力。常人之所以不能发现是因为深层意识的能力不够强,同时又被意识所束缚,当通过训练增强了深层意识的能力并摆脱意识的束缚时,就会开发出超人的直觉能力。产生直觉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集中注意力等待直觉出现。把注意力引向自己希望了解的事情,但不要循常人的习惯开始分析和猜测,仅仅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但什么都不想,等待从内心深处升起的感觉。常人为了给直觉的升起创造条件,还需要进行一些训练。开发直觉的关键是高度地专注而不在乎是在什么事情上专注。在任何事情上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都可以由此开启人的直觉潜能。在艺术创作的路上,创作者要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抓住直觉的出现,在知行合一的境界中发挥好充满正能量的直觉,创作出反映具有自我本体的作品。艺术直觉是一种特性,它是本身具有的,与其他不同的是这种特性就是在你眼前掠过的这种形象会导致你不顾一切地去创作。在创作时,直觉出现的一霎那,我们要专注的去开采直觉带给我们宝贵的创作火花,在其中创作出漂亮的,值得后人品鉴的作品。艺术创作中的“直觉”与“专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者都属意识层面的范畴,“专注”在一定条件下对“直觉”的产生起着促进引导的作用,“直觉”反过来对“专注”有着反映的作用。我们要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艺术作品具有更高层次的水准。
3.“梦境”的功用。
梦境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潜意识心理反应,梦是一种预言,预知未来所要发生的事情,梦境常常对艺术等方面激发出灵感,能够将梦境里充满了密密麻麻的象征符号串联起来,转换成艺术灵感的源泉。它是主观精神层面中的潜在意识流,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潜在产生的主观反应。梦境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有关系的。我们通常会有这种体验,就寝前,人们在专注的思考什么事情时,其相关信息就会反映在梦境中。这就表明现实生活与梦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艺术家就是在专注思考创作思路时,反映到了梦境中,从而完成了对作品美好的诠释和表达。我认为,“梦境”与“专注”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专注是梦境形成的前提,梦境则是专注形势下的表现。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把专注思考下形成的美好梦境反映到创作当中,让作品呈现出一种充满意境,完美诠释,直击心灵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佳作。
4.“灵感”的功用
。所谓灵感,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的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和心理现象。灵感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思路。它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景象和成果,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上述中提到了灵感是在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那么这些前提条件无一不是要求我们要在专注的路上努力前行。这就表明了“灵感”与“专注”也是息息相关的。在艺术创作中,灵感的出现无疑是对创作好的征兆,但灵感的出现确是我们在艺术路上不断学习、实践、积累的成果,艺术工作者也要在灵感来临后,抓住这个经过不断努力积累,专注于学习思考所迸发出的闪亮金子,创造出超凡脱俗的具有审美意境的优秀作品。
5.“创意”的功用。
一切创造都离不开创意,艺术创造不是重复性的劳动,而是创造性的智慧。智慧的创造首先在艺术创意能力中显现,创意是具有鲜明目的和有效手段的非凡智慧,创意是奇特方案中的核心要素,创意是事关全局并决定成败的谋略,创意是价值连城的核心命脉。它是艺术创造的灵魂、是命门、是命脉、是命根子,所以真正的创意创造了独特、奇妙的创意,创造了卓越、伟大的创意,创造了永恒。在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的哲学范畴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现实事物的表现有着超强的“反意识”能动性,也就是“创意”的形成与表现。使现实的事物表现得更具光彩。在“创意”发挥它的能动性时,要与之前几点相结合,在前面四点中都论及了与“专注”的关系。那么创意与专注力是天生的一对,要移除创意的绊脚石,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如何在思考中注入专注力,一旦落实,创意的展现便又成为开发新的专注思考模式的宝贵方法。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要想创造出独特、新颖的艺术,就必须要有主观意识中注入专注力后形成的独特构思和想法,那么在这里,专注力就会起到它无形的作用,为艺术创造中独特新颖的创意提供新鲜的血液,使艺术作品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以上几点,都在阐述同一个观点,就是专注力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艺术工作者在创造时要把自己全身心的精力都专注的投入到创作的过程中。因为,专注的时候会被视为是有魅力而真诚的。只有在专注的做一件事时,我们创作出的不是伟大的艺术,而是真诚的艺术,感人的艺术,共鸣的艺术,专注的艺术。而这样的艺术会成为永恒的经典。
二、“专注”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能在这个目标上取得既定的前景。专注是境界,专注是修养。专注是激情,激情是动力。要专注于某一事业,你就要真心去热爱和倾心于这一事业。专注是自信,自信是豪气。要专注于某一事业,你就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具有创新性、价值性的。只有坚信,才能经受得住各种失败挫折,才能锲而不舍,勇于前进。专注是胆识,胆识是魄力。要专注于某一事业,你就要敢舍取弃,敢于不怕输的勇气、敢于执着的动力、敢于吃苦的毅力。只有这样,你才会在自己坚定的毅力和执着的专注力下,得到应有的成绩。专注是清醒,清醒则不迷惘。要专注某一事业,你就要保持冷静和清醒,清醒审视自己、清醒设定目标、清醒行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专注从事工作,完成既定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潜能,做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成果。专注是修养,在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学识后,你内在的修养也相应有所提升,它会使你在这份修养中专注的做好所要完成的目标,从而更好的让自己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就上述对“专注”的一些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专注”在任何事情中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艺术创作中作品的几点基本要素来进行“专注”对艺术作品创作的作用。
1.内容、
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对客观社会生活的主观审美表现反映。作品的内容是反映生活现象和作者主观的感受和评价,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五大因素。(1)题材是舞蹈作品直接描绘的生活现象,作者通过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2)主题是舞蹈作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它对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动作语汇的运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3)人物是作品表现描绘的具体可感知的对象。(4)情节是作品中人物生活和事件的演变发展过程。(5)环境是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舞蹈事件情节发展的生活场景和时空范围。舞蹈作品中,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构思、人物的描绘、情节事件的安排,这五大因素连在一起,才能算是一部完整的新颖的作品。而这样一部作品的呈现,是编导家经过一次一次的选择、提炼、构思、实践、再实践,创作出来的。同样也是演员一遍一遍的体会、感受、练习呈现到观众眼前的。从而让作品达到一种高度审美的艺术境界。这样的过程,从哪一点无不体现“关注”所带来的效用,用心的选材、专注的构思、精心的编排、走心的表达,使其舞蹈的内容标新立意、深动感人、内涵丰富。
2.形式、
作品的形式有内在形式、外在形式之分。内在形式是舞蹈作品精神内容的形象显现,即作品的结构方式,事件的发展方式。外在形式是指使舞蹈作品精神内容成为可具体感知的物质形式,即舞蹈的表现手段———舞蹈语言。在舞蹈作品创作中,一定要看到形神兼备的结合,要注重形式的表现,内在形式要求作品达到对情节、情感、精神层面的传达。外在形式要求作品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节要用具象的舞蹈语言来表现。一个作品如何能做到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的完美结合,要求编导在编创中必须注重作品的主题、结构的安排以及情节事件的发展等如何能让舞蹈语言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编导家必须在专注于思考、编创的路上执着前进,才能完成作品对主题内容的诠释,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事件的表述,内心情感的传达。才会使作品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的艺术品。内容和形式是任何一种艺术都有的重要因素,内容在舞蹈中占着主导的作用,好的内容决定着一部舞蹈作品是否有深刻的内涵和寓意,同时也决定形式的发挥,内容是形式的前提,决定着形式,反过来形式又作用于内容,形式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品内容的艺术效果,形式构建的合理、巧妙,从感官和视觉上直接影响着一部作品是否能成为感人至深、产生共鸣的作品。笔者就着重对内容中两个主要方面———主题和题材与本文中“专注”与创作的关系及作用联系起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1)题材、是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作品在进行主题的拟定、框架的构思、结构的安排、人物的刻画、动作的编排等一系列过程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题材的选择,在选择题材的`时候要求艺术工作者、编排者要有像艺术家的观察力、文学家的思维力、科学家的专注力以及设计学家的构思力也就是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力、巧妙的构思力以及集中的专注力。具备以上几点才能在我国这样一个文化繁荣的大背景中选取出标新立意、独特新颖、感人至深的材料,供编排者编排,从而创作出脍炙人口、与之共鸣的舞蹈作品。从这几点可以分析看出,专注力的作用无论在题材的选择还是主题的确定或是情节的构思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意识。它影响着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中意识、构思、想象、编排等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在初步的选材过程中有异于常人的专注力,已然在艺术创作中超于别人领先一步,用独到的眼光、思维、专注力选出以及创作出具有艺术个性、价值颇高的舞蹈,是艺术工作者该有的基本素质和艺术修养。
(2)主题、是指舞蹈作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一个作品的创作,首先考虑的就是作品的主题,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它在作品中是至高无上的位置。在创作前,我们要去观察现实的生活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想要表达的主题,用全部精力去投入实践和体验,在其中孕育、激发出对作品创作的想象、灵感和创意以及对作品形象的塑造、人物特点的表现、情节的叙述、结构的安排等等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构建,从而创作出现实写实性的作品。在创作中,构建主题思想的这一过程,需要艺术编创者要有专注的精神去完成作品主题中心思想的构建。专注就是要求编创者在创作的路上要坚持,有毅力。舞蹈《赶早》就是编创者通过对武汉市民们早晨的一个生活习惯,创造出的一个具有典型艺术形象的现实写实性作品。编导就是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专注的观察市民大早的生活习惯以及各种市民的生活状况,促使灵感的迸发,从而创作出了一个主题深动鲜明,具有典型艺术形象的现实写实性作品。编导和演员的一次一次、一遍一遍都是在集中精力、专注的做着一件他们所喜爱的事情,让自己在创作和演出中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在跟着谢飞老师上课时,他说到了不管是在进行编创学习、练习技法还是编创作品的时候,都要注重专注的去聆听、专注去理会、专注去思考、专注去创作、专注去表达、专注地去审美。专注会给创作带来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它能带领我们按着超乎自然的自我感觉去另类创新,从而创作出打破规则的新颖艺术。专注的思考别人给予你的每一件事情,你会发现每一件事情都有他的独到之处,都会促使你专注的去做、去思考它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在我们专注用心,完全投入时,会被自己投入的活动所吸引,提升做任何事的兴趣。我们越是专注,就会越喜欢做一件感兴趣的事,也会做出斐然的成绩。“专注”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俞敏洪老师说:我们一辈子拥有的时间不是无限的,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也不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事。所以在不断探索世界、认识世界、扩大眼界、博览群书的同时,让自己专注起来,用好的心态和态度,专心地做好每件事。用心去感受和领会专注所带来的那份喜悦。一心一意熟读几本书、一心一意学习一个专业、一心一意做成一个事业、一心一意爱一个人,未尝不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使然,用专注的魅力创造成功的喜悦是我们创造辉煌路上坚定的信念。
结语
成功的人都是具有专注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只有专注、认真地做事,才会在自己的工作中,成为真正的赢家。简单的事重复做,复杂的事认真做,就可能成为专家,而重复的事能开心地做就更是专注的赢家。保持专注,提升专业水平,做人生的赢家。运用哲学的方法对“专注”在艺术创作中一些方面的作用、关系以及影响做了简略的分析和论述,希望通过笔者的整理论述,可以让关注此问题的论者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和梳理,可以细微地往下研究和分析。从而让舞蹈的理论体系更加系统和全面,使舞蹈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苏华.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守和.舞蹈编导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张建民.中国双人舞编导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江口隆哉.舞蹈创作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5]李仁顺.舞蹈编导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6]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埃伦?兰格.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72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