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个人述职报告
1996年参加工作,投身教育事业,至今已有十三个年头了,回顾这一段个人从教历程,真可谓“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仅剩得失心”。十三年来,甘苦五味样样俱全,然不断地回顾总结反思,是每一个人能够恒久地进步与上升的最佳方式。于是,我将这段十分平常的人生履历一次次地咀嚼品味。
思想纯度的高低是人生价值高低的起码保证,泉香方可酒冽,品优自当功成。所以,我自从教以来一直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路线,贯彻落实教育改革的大政政策,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踏踏实实走教书育人的凡庸之路。当然,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难免会遇到险阻挑战,但只要天生我材的志不灭,顽强拼搏的心不死,教育教学的天空定然有一抹属于我们的彩虹。
自毕业以来一心扑到教学第一线,多年来所教授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所带学生成绩稳步向前发展。尤其XX年之后,连年教授高三补班课程,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体会,进而在摸索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充实,在充实中逐步地规范。其实,教育大事不外“教书”与“育人”两端。这些年来在这两个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教学工作
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可不知何时,这一艺术就演变为一种苦力,中学语文尤其严重。那么,将语文教学重新拉回到原来的艺术轨道上来就成了当务之急。多年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摸索改进:
1.注重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唤醒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中之重。只有将情感真正在作为教学目标的其中一个维度,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① 将生活与学习统一起来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本来繁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被关闭在校园里,天长日久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甚至对学习的兴趣会一天天地冷淡下来。因此,校园生活一定要尽可能地丰富,要适时地开展各种类型的校园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种文体类比赛,诗歌朗诵会,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读书交流活动,背诵接龙赛,课本剧表演活动,爱心奉献活动,参观实践活动(花坊一日游,医院一日观)等等。
②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开来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脱离了现实,便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因此,和社会充分接触,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去,才能体味到语文的真正兴趣所在。如,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材料(《百家讲坛》《唐之韵》《鲁豫有约》,定点定时新闻联播,热播影片及相关评论赏析),参加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节约日广告宣传,小区一日义务活动,我的家园我作主,汽修厂的秘密)等。充分地用周末时间分组活动,然后在班会时间交流,再做整理积累,最后上了班级学习专栏。
③ 让教师与学生亲近起来 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老师学生在情感上有一定的认同基础,二者方可思想共融。当然这个方面老师要做出相对的让步,因为学生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需要老师从感情上理解认可他们。如课堂上对学生表现的肯定、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的`评价,平日对学生生活情况的关心、特别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怀,对学生意见的尊重与采纳等等。学生是一眼眼智慧的泉,只要给他们适度的自由空间,这些泉中会涌出一股股鲜活的泉水,最终汇成大江大河。我曾试着让1999届、XX 届、XX届学生拟定班级语文学习计划、班级管理规定,再经过全班讨论,然后试行实行,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语文本是积累识记学科,只要有一定量的积累,自然会转换成语文素养,但上中学以来,不少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已被英语数理化等各科蚕食,那么如何才能保证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采取如下方法:
①“三个一”定量摘抄积累法:每日一音、一字、一词、一句、一文法,五个内容任选其三。让学生固定积累在一个本上,时间一长,摘抄本便成了学生个人的语文学习宝典,到了高三总复习时大有用处。
② 废纸作业一日一练法:每日字帖一练,小32k一张,大约100字左右。一是为了巩固当日或近期生词生字,扩大词汇储备量;二是为了规范学生的书写。从临摹写字课退出学生课堂之后,特别是电脑日益普及的当今,学生书写卷面实在让人心痛,所以我曾痛下决心让学生练习规范汉字书写。XX届学生张利飞同学的卷面曾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任雅坤同学还为班上写了一款条幅,内容是我个人的自撰词《桃源渡·龙登榜首》,毕业时老师学生争着索要。
③角料时间充分利用法:每个时段前十分钟或前五分钟让学生放声诵读摘抄本内容,化整为零,强化记忆。学校规定上下午上课、早晚自习,学生必须提前十分钟进教室,那么,这些提前的十分钟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利用起来,我把其中的两个十分钟用作了诵读语文,再加上语文课上的五分钟,每天除自习时间,还有二十五分钟的时间可以保证语文识记诵读。长期坚持下去,这将是语文成绩提高的有效保证。XX届的高21班,XX届的高22班,XX届的理补二班都曾坚持过这个作法,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同学确实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需要班主任、课任老师、学习委员共同督促,以便形成习惯。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64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