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原来“问题”如此美丽
口刘春霞
好的选择题不仅可以体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而且也是一份试卷的闪亮点。但是如果一个选择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缺乏科学性、逻辑性,不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的话,不仅不能达到考查学生知识的目的,而且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误导。笔者结合一个例子谈谈选择题命题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2012年1月31日,新科世界棋后侯逸凡在第十届国际象棋公开赛中完胜20年未输女选手小波尔加。中国首位世界棋后谢军断言:侯逸凡将成为世界女子国际象棋新主宰。她说:“小波尔加今年已经36岁了,而小侯还不到18岁,棋力正是长的时候。”谢军的观点
①是正确的,因为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②是合理的,因为把握了主流可明方向
③是片面的,因为事物总是复杂多变的④是错误的,因为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答案:A
一、言简意赅,语言美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再好的试题设计都要借助语言这一外壳加以表达。为此命题者务必对试题语言加以足够的重视,注重推敲,做到笔墨经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准确的思想。
一眼看去,这个例题给人一种形式上的美感,主要是因为题肢制作美观,字数相等,语言简练,命题者为了做到四个选项字数相等,可谓字斟句酌。如②选项中的后半句话,几乎用文言文的格式,也省去了中间的逗号,因为不影响意思的理解,这样的改动应该可以。确实,选择题的命制过程中,应该注重语言表达,语言的简明扼要是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信息的传递和提取的前提下,选项和选项之间力求工整,语言力求简练,既可以减少考生的阅读量,又不会影响试题三维目标的考查,同时语言简练的程度也可以折射出命题者的语言功夫深厚。所以,此题给笔者的启示:作为每个命题者,我们在命制和选择、改编试题时,应该把追求表达简练,文字美观作为一个目标。
二、逻辑严密,思维美
所有的选项都应与题干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首先,选项中的干扰项答案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选项迷惑性太低,就很难考查的学生思维能力,而只是考查出简单的识记和判断。其次,不同的迷惑项应当反映错误的不同类型,选项之间应该相互独立,避免牵连。如果选项的相互排斥,这样就给考生猜中正确项提高几率,而不是建立在学生对理解题干意思、掌握干肢关系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选择。
干肢之间应该有很大的仿真性和迷惑性,但又具有不合理性。如选项①和④的判断显得很是绝对,如“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这样的判断大大降低了思维含量,不能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判断的角度讲②③显得较为辨证,既看到了谢军观点的合理性,也找出了其中不合理性,但是因为③的原因阐述错误,所以说不能选,这样一来,该题就没有很好的答案了,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④改成,“合理性在于看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至于①最好不要用新事物是不可战胜这个知识点来设置选项。新旧事物和这个题干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缺少一种似真性和迷惑性,更加不能把它当成正确答案人选。针对①选项的不能人选,笔者认为是干肢关系不科学造成的,于是笔者再次查证了谢军当时的.话,她是这样讲的:“小波尔加今年已经36岁了,跟她26岁时已经没法比了,而小侯还不到18岁,棋力正是长的时候。即使现在双方有差距,也只是零星半点。假以时日,小侯一定会是女子国际象棋这个舞台的主宰。”所以,笔者认为题干内容发生变化,选项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试题存在的问题给笔者一个启示:题肢和题干逻辑关系必须密切,选项必须具有似真性和迷惑性,以追求一种逻辑严密的思维美感。
三、内容科学,真实美
题干的语句陈述和表述的内容不得有科学上的错误,不能将命题者的主观臆断加入主干的知识,否则容易造成对考生误导和对知识的误解,造成考查的失真,所以保证试题的科学性是命题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条件。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题干必须科学;其次是设问必须科学;第三是要保证应选被选项(参考答案)的科学性和唯一性。
例题中题干就没有遵循谢军的原话,于是很容易造成断章取义。和上面提到的谢军的原话对比,试题中的观点明显失实。给考生的感觉是谢军说话很是主观和绝对,给考生一种误导。题干的不科学性,导致所设题肢也不科学,如果从新1日事物角度去考虑,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侯逸凡年轻,棋力正长,所以就是新事物,小波尔加36岁了就是旧事物,而这样的选项作为备选答案应该是很不科学的,选项①明显题干和题肢显得很不配套,不应该在这个材料下考查这个知识点。上述分析给笔者一个启示:题干内容科学,干支关系科学,尊重事实,这是命题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真实美。
四、导向正确,情感美
一份理想的试卷不仅是学生知识考查的载体,获取新知的资料,也应给学生带来思维的启迪,给以成功的学习体验。不仅要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应该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这就需要充分考虑试题素材和题目设置的意蕴。优秀的政治试题应浸润命题者的情感,蕴藏着人文关怀,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可以关注现实、接触社会、体味生活,感悟道理。
例题中,因为命题者选材上断章取义,不仅使得所选素材不科学,而且导致价值观引导失误,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认知。如:谢军的观点如果从新旧事物角度去分析,就误导学生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似乎给学生这样的印象,就是刚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而不是从是否符合规律和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角度去判断新旧事物;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看,个人主观色彩浓烈,显得武断、片面,没有引导学生客观地的判断是非,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
五、立意深刻,目标美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考由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已经成为共识。而无论是“能力”还是“素质”,都需要学以致用,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把题肢与题干的信息对照起来,才能获得正确的取舍,从而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例题是观点型的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而且试题也试图突出能力方面的考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对谢军的话进行辨证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虽然本题因为判断词语设计不合理,如“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这样大大降低了题目的思维含量,显得肤浅,没有深度,也不能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命题者命题能力立意的意图,以及借助这个题材对考生一种价值观的引导。这给笔者一种启示:命题不仅要考查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立意,更要注重能力立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完美实现命题的目标。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59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