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将原来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对每一个正常人而言,言语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素养和生存能力。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活动:学生在家里,要与家长对话;在课堂上,要回答问题;在课间,要与同学交流;在社会上要与他人沟通。只有说得正确、清楚、明白,才能有效地互相交往。如此看来,口语交际教学尤为重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审视当前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这一块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1.教学目标模糊不清。语文教师没有认真研读甚至根本不看《语文课程标准》。“课标”在三个“阶段目标”中对口语交际教学各提出了4~6条具体的目标要求,但是很少有老师知道。目标不明确,口语交际教学便是无的放矢。2.教学时间不足。不少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只是附属于阅读、作文教学,无须安排专门的课时。本来至少要一课时完成的教学任务,实际上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应付了事。只是形式化地针对练习中出现的口语交际题目,让学生随便说说,有的教师甚至布置学生课外随便看看,没有课时作保证,教学岂能有效。3.只教教材。教师照本宣科,只根据课本上的口语交际题目教学,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口语交际话题有效进行拓展训练,面窄量少,学生所得有限。4.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每学期调研测试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评价也只局限于书面考试中,往往只有一道题,无法全面评价学生表达、倾听、应对等方面的能力,不能检测出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正由于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轻视,才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低:生人面前,羞于开口;方言过重,发音不准;表述不清,没有重点;不分场合,大声喧哗;别人说话,随意插话;听话转述,不得要点。
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扭转口语教学弱化的局面,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真抓实干。
一、研读课标,明晰口语交际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指路明灯。教师通过认真研读,首先要构建口语交际教学的平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强调互动性和交际情景;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研读课标,教师还要深入了解课标对各学段的学生口语交际的不同要求和实施重点。第一学段要求学生敢说、乐说、大胆说,能够倾听,愿意交际,说话大方得体。第二学段重在指导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力求以情动人。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与人交流时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达;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二、用好教材,落实口语专题训练
苏教版语文教材几乎每个单元练习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专题训练,共安排了78个口语交际训练。这些内容都是名特优教师组成的编委精心设计的,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我们一线教师要倍加珍惜,高度重视,从班级实际出发,用心设计,上好每堂口语交际课。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话题,借助语言、媒体、实物、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生动的、与实际生活相符的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进一步体验、交流。例如三年级上册《小小展销会》,让学生带来自己的图书、玩具、文具等,整理一下,并标出价格,分组摆放到准备好的“玩具柜”“文具柜”“图书柜”“用品柜”中,教室变成了临时的“小商场”,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买卖物品,讨价还价,看谁会说,能打动人,看谁买的物品便宜,再组织学生说说购物后的收获和感受。这样学生的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言之有物,交际更为活跃。教师相机提示有关方法与要求,纠正语言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如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交际双方在谈话时,表情要自然、放松,不东张西望,始终保持专注的表情;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场合,说恰当、得体的话。
三、阅读教学,搭建口语交际平台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本身就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等多种能力的功能,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发言,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学生发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口语训练。教师应要求学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声音要响亮,口齿要清晰;要注意语速和条理;对他人发言中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其他学生大胆质疑、纠正。多鼓励多提问那些不爱说话的孩子,给他们提供锻炼胆量和练习说话的机会。
1.词语串联练口语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重点词语,也可以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让学生练习说话,串联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条理地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与概括,又为下一教学环节作了较好的铺垫。
2.补白拓展练口语
作者常常会运用“留白”的艺术,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想象补白,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把写得简略的地方补说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明白。
【案例】《孔子游春》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八自然段写孔子论水,借泅水教育弟子做一个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水的其他品性。
师:是呀,看似平常的水有这么多品性,说说你心目中水的品性吧。
生1:水滋润万物,不计回报,它好像很仁慈。
生2: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像有气量。
生3:水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不能贪得无厌。
生4:水遇到障碍,或慢或转,它好像知道谦让。
生5:溪水清澈透明,就像君子那纯洁高尚的心灵。
生6:大海无边无际,就像君子那样宽广博大的胸怀。
生7:湖面水平如镜,就像君子那样谦虚、不张扬的品质。
上述教学片段抓住文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补白,从“识水”到“说水”,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水的品性如汩汩甘泉流进师生的心田。
3.交流感受练口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教学《船长》一文,教师提出话题:“说说船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自由争论,文章的主题越辩越清。学生的个性语言与独特见解实为思维与灵智的完美结合。在阅读感悟、自由争论中,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在思辨中对生命的理解也逐渐清晰,心目中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形象变得更为高大,文本的价值取向也得以自然、有效的显现。
四、走进生活,实践口语交际本领
口语交际训练应立足课堂、教科书,同时要向课外、校外延伸。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如举行演讲比赛、小小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读书交流会等等。农村生活丰富多彩,为孩子们口语交际提供了不竭的源泉。教师要倡导孩子们走出校园,在广阔的背景、丰富的资源中感受、学习和历练。农村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我们带着同学们走向大自然,走进百鸟的乐园,看林间红花绿草,听丛中百虫啾啾;我们带着同学们走进繁花似锦的原野,呼吸新鲜气息享受拂面清风。春天踏青、夏季游泳、秋天郊游、冬日堆雪,同学们在尽情玩耍中,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无不激发起心中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时,你问学生:玩得快活吗?什么使你很快乐?这儿美吗?哪些景物美?美在哪里?你喜欢吗?你愿把今天看到的美景和你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孩子们会跃跃欲试。活动就是互动,而互动又为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平台。每次校内外活动之后,教师要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中见闻感受说给大家听听,提醒他们注意口述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生活中凡是能让学生进行交际活动的机会,教师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要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勇于、乐于、善于与人交往;让他们有话敢说,会说善说,说得准确,说得得体,说得精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59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