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弱化原因及创新路径论文

德育工作弱化原因及创新路径论文



德育工作弱化原因及创新路径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交流更加频繁,更加密切。而各国特有的文化更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国作为拥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家,各国人民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优秀美德的兴趣颇浓。在这多元的世界舞台中,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展示我国优良的美德和文化,教育部要求各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高职院校开展了德育工作活动及品德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或大或小的问题,为了能够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本篇文章中,主要研究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弱化的原因,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随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开展,具体工作中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使得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弱化,大大降低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效率。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各高职院校不断对德育工作弱化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寻求创新路径和新方法。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弱化的原因探究

  由于当今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信息形式及内容多种多样,这些外部信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利于弘扬中华优秀美德的信息被一些学生所接受,这也就逐渐导致了他们对优秀的文化及优秀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质疑性,不利于德育工作的进行。

  (一)一些德育课程教学时间不足,以及部分内容没有实质性。大部分学校的德育课程所设课时较少,同时,一些所授内容与社会需要不符,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在高职院校中,学生主要学习相关实际操作技术和技巧,注重课程的实用性。虽然道德品质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但是其实用性不太明显,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德育课程的设置是多余的,而且一些专业课老师为了增加自己专业课授课内容,申请取代德育课程。除此之外,大多数授课内容依据沿用以前老版教材,没有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没有对当前一些社会热点进行相关的讨论和讲解,授课内容简单,没有进一步深刻分析,这也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分析和应对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二)授课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德育教育的课堂形式主要还是采用单一的理论讲解,形式过于简单,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考核方式还是主要的试卷考试,这并没有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真实的社会道德品质和能力。虽然少数高职院校采取了一些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实践课程,但大多数趋于形式化、过程化。学生参加这些实践课程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而课程考核也大多数是以心得报告为主,这些并不能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优秀美德的教育效果。

  二、高职院校在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

  (一)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和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优秀美德的学习,要突破原有的课堂模式,打破一贯的理论教学形式,采用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和有趣的活动进行优秀美德的学习。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可以采用制作展板、PPT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优秀美德的`搜集,加强了学生对优秀美德的了解。也可以邀请优秀道德模范开展讲座,讲讲自己身边的事情,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道德模范,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人实事,让同学们增强优秀美德学习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一直有优秀美德的存在,可以有助于公共道德美德的培养。

  (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优秀美德的教学和学习。我们现在处于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生活学习中方方面面与互联网联系越来越紧密,更有许多工作和学习离不开网络。作为90后的大学生,现在是互联网使用的主体,为了能够适应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可以将互联网引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视频的播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优秀美德的教育当中;还可以建设网络平台,欢迎学生积极留言,写下自己身边的优秀美德实践实例,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网络群,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能够即时交换自己的见解,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进行。

  三、总结

  良好的德育工作关系到我国高等院校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更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不断地进行相关的革新,运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实现德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笑伟.试析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朱孝群.论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施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21).

  [3]邵长胜.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刘慎,姜燕.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4).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