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声乐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学生在演唱风格上有着浓郁的本民族特色,保留少数民族学生本民族的演唱风格是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保留风格不等于让学生只局限于演唱本民族的声乐作品,而应是让学生具备掌握多种音乐风格声乐作品的能力,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并用学习到的声乐演唱技巧更好地为演唱本民族的作品服务。

  一、针对性的编写适合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教材

  声乐教材是声乐教学的基础环节,在教学中选用什么样的歌曲,是培养学生演唱技能和演唱风格的关键。现在的高校声乐教学中一般只选用美声唱法和学院派民族唱法的声乐作品,所以少数民族的学生在经过四年相对专业的声乐学习后,演唱技能看似提高了,但是个人演唱风格却被磨灭了,所以有针对性地编写少数民族声乐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转换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声乐教学都采取一对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就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少数民族的声乐作品,大多植根于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以不同的演唱形式呈现。显然,针对少数民族的声乐教学要根据其民族歌曲的特色、风格,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人声乐教学,甚至在某些特定风格的作品上可以是班级声乐教学。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教学上,必须根据学生的民族特色和演唱歌曲的风格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甚至带领学生参与到演唱作品的所植根的母体文化中,进行体验式的声乐教学。

  三、建立多元的音乐审美情趣

  改变传统的学院派声乐教学的审美情趣,建立多元文化的审美标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建立学生多元的世界观,让学生意识到,每个民族都有建立在他们母语文化体系中的优秀音乐文化,并体现其独特的文化性质和社会价值。

  (2)要构建学生多元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建立学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来提升学生多元文化音乐欣赏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领悟能力。

  (3)构建学生音乐价值的相对观念,让学生意识到,衡量一种音乐文化的价值,只能用它所植根的母体文化采用的价值标准来进行衡量。

  (4)增强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对其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5)让学生意识到声乐艺术的多样性,每一种声乐艺术都是其本民族母体文化的客观反映,都是其价值体系中的科学唱法。

  (6)对于高校中的声乐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能正确的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审美标准,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对老师来说要掌握更多元的审美标准。

  四、改变声乐教学评价标准

  根据不同民族的音乐审美情趣,来调整声乐教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审美情趣的基础上的,高校声乐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建立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来构建自己的多元文化知识结构,提高多元文化审美能力。充分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另外,应该改变单一类型声乐曲目演唱的考试形式,在考试的内容上可以增加为演唱两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并根据不同民族的作品需要,演唱形式也可以进行多样性的调整。还应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演唱传统的美声、民族唱法的能力,用传统的声乐教学评价标准评价其演唱的优劣。

  五、拓展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演唱风格

  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它,在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时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校少数民族声乐教学模式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拓展学生的演唱风格,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演唱本民族作品的能力。少数民族的学生绝不能只局限于演唱自己民族的声乐作品,要在声乐学习中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并将所学的声乐演唱技巧有机的融入到本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在不破坏本民族声乐作品演唱风格的前提下,拓展其民族声乐作品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沈嘉.谈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声乐作品演唱技能[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3).

  [2]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3]尚国宾.多元视角下的民族声乐教育研究[J].大舞台,2015(5).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5836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