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中情感教育的价值及运用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管理中情感教育的价值及运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或许,提及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有形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结果,而忽略了无形的教学管理过程。然而,教学管理却是学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了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教育科学、有序地进行。那么,如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抓好教学管理?情感教育显然是有效的催化剂。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它随着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而产生,正确的情感观会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本文从为什么进行情感教育和怎样进行情感教育两个方面谈情感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情感教育;教学管理;
引言:
所谓的情感,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某种心理反映。情感教育就是在充分挖掘这种心理反映的前提下,充满感情地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正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情感教育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和感悟,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灵对话,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客观事物的再反映、再交流。
如果说管理是一门科学,那么教学管理可以说是这门科学的一个应用,是管理科学的实践化;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情感会使这门艺术更具拟人化。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情感是文人墨客借情发挥的手段,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教学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是大有裨益的,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1]。
一、为什么进行情感教育
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乎先情”。可见,情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是多么地重要。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我想这种艺术首先是一种使人感到身心愉快的艺术。否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会出现沟通障碍。那么如何消除这种障碍?答案是做到“动之以情”。答案很简单,具体实施起来却并不简单。
(一)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尊重个性化发展,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过程需要我们用情感教育去实现。多走近学生,多深入、多了解,用真情打动学生。
过去的教学偏重于应试。教学管理往往围绕这个重心去指挥着学校的教学工作。教师将考试目标作为教学目标,学生们机械地接受书本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更谈不上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封闭直接制约了情感教育的开展。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高智商低素质”的教育现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比,前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的教育趋势。从实际需要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来说,在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培养他们的自尊、自强、进取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而情感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教师应更新观念,特别是教学管理人员,更应该从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运用情感教育进行教学管理[2]。
(二)教学管理,情感是纽带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如何充分发挥引导者与主体的作用,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得到愉快教学的效果,这其中情感教育起到了一种纽带的作用。情感教育在教学管理中的感染、激励功能是不可抹杀的。或许,提及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有形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结果,而忽略了无形的教学管理过程。然而,教学管理却是学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了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教育科学、有序地进行。那么,如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抓好教学管理?情感教育显然是有效的催化剂[3]。
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分开来讲,既有单纯的教学,也有单纯的管理,前者可以归到任课教师那里,后者可以归到班主任那里。但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情感这一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当然,也许单纯的教学,只是为了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似乎可以脱离情感而予以独立实现,但是,班主任的管理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因为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爱的工作、情的工作,如果脱离情感教育,班主任的工作将会显得苍白。那么,更不用说既抓教学又抓管理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情感无疑是其工作中的纽带。
二、怎样进行情感教育
既然教学管理过程中要进行情感教育,那么如何把情感教育落实到教学管理中去呢?
(一)自己先有情
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必须努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熊熊燃烧的火把,必须心中充满了火热的阳光。教学中,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去面对他的学生,以火热的激情去对待他所从事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这种自豪感,从而扎根于教育事业。学生不喜欢教师整天板着脸,因为这里隐藏着老师对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信心的因素,尽管这样的老师教学可能极其认真负责,但往往费力不讨好,教学效果不佳,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去感染、影响学生,争取让学生由喜欢老师这个人而喜欢上老师所教的课,正所谓“爱屋及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自己先有情[4]。
(二)善于启迪、暗示和鼓励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光靠教师有情还是不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启迪学生。教师的言语、手势、表情、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适时地启迪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许,在某一瞬间,教师的这种启迪触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在一种美的享受中进行了反思。
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有时需要的是对学生的一种暗示,而不是直接挑明,这样做很多时候是对学生的一种特殊尊重。在课上,这样做既教育了学生,也不会影响到课堂教学;在课下,这样既保全了学生的面子,也不会将师生的关系弄僵。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独到的见解等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对于积极上进的学生来说,最大的荣誉莫过于得到老师对他的赞许和肯定。
(三)要有真挚的爱
要想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想让这一举措奏效,那么更重要的一条是对学生要有真挚的爱。如果教师没有付出真挚的爱,那么要进行情感教育是不可能的。教师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和艺术手段。
现在的学生大多思想活跃、富有个性,他们也有远大的理想,但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多数学生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怕苦怕累,意志不坚定,另外他们又耳濡目染了商品经济的双重效应,因而产生了厌学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加倍付出真诚的爱,用这份真挚的爱去感化学生。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尤其是高校教师,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情感[5]。
(四)师生关系融洽,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充满感情,学生才有可能积极配合,这样教学才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心中有老师,师生之间有了情感,学生就能把对老师的情感转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言。”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而教师接受了这些良好的反馈,他们的情感再次受到强化,无意或有意又给学生以更大的关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既促进了教师教学的热情,也调动起了学生的激情,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和管理。
教师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同时给学生以说的自由、想的空间、做的余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爱心是关键,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也要在课后主动了解每位学生。
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以后,教学过程就会成为师生共同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此外,教师自身的素质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容易在教学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而且也容易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如果教师孤陋寡闻,就很难与学生协调情感,形成共鸣,这样无疑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增加了一道屏障[6]。
总之,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要试图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因素的作用,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力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永丽.注重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发展[J].装备制造与教育,2000(2):29-29.
[2]严明,张晓书.情感教育:梳理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5(1):103-104.
[3]余艳.浅谈运用情感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1):109-110.
[4]殷秀兰.情感教育重在感受[J].幼儿教育,2004(21):123.
[5]何爱霞.情感教育价值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2):105-110.
[6]陈丽影.对高校学生情感教育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1):115-117.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56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