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文化市场中的作用论文
论文摘要: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与市场的优势,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作为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重要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文化市场;信息资源
1资源与市场的优势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人们生活中的长期累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和文明底蕴,不但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屹立于当今世界文化之林,而且在今天为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价值资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意向型思维定式,这种开放性的思维定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众所周知,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甚至东方人注重的是意向型思维,而西方人注重的是逻辑思维。相对于逻辑思维,中国人的意向型思维方式似乎是一种非理性思维。恰恰这种看似非理性的意向型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为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学作品开拓出超乎寻常的想象空间。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不受任何理性思维方式限制地借天说事、借物说理、借神灵平衡现世。这些中国文化的特色成了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创造的独特资源。
如果说,资源优势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累积的话,市场优势则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虽然市场经济的实施在时间上仅仅十几年,但它对社会的改变却是非常巨大的。自19邓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不间断地进行了20多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9%以上。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6280元。从居民消费来看,1978年,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是184元,到1998年上升到2972元,增长了近4倍,每年的平均增幅达到7%。引人注目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前3个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11,6%,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52%,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于首位。
在这一种状况下,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发展。但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市场的发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许多文化资源并没有转化为市场,甚至许多文化资源还处于没有开发的状态。根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中国实际消费的文化产品只有近千亿元,占消费能力的比例不足1/3。预计到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7000亿元。如果文化产业的产品能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就能不断激发购买的欲望,实现有效需求,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将是相当大的。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如韩国、日本、美国的文化部门都把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转向中国市场。这同时也提醒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品只要创意新,制作好、营销得当,在国际市场上大有销路,也必然能占据国际市场的重要份额。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2图书馆在文化市场中的作用
2.1图书馆是一个文化消费者
图书馆是人类文献最主要的集中地,购买是图书馆收集文献的主要手段,因此,图书馆也是一个文化消费者,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载体的唯一性。文化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但图书馆消费的文化载体具有唯一性,它只消费用声音、图像符号等记录知识的载体—文献。
其次,消费目的的特殊性。图书馆收集文献的自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而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是为了满足读者的文献需要。
第三,图书馆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加工者、生产者、提供者。图书馆收集文献以后,并不是立即原封不动地向读者提供,而是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并“制造”出相应的检索工具,然后才提供给读者使用。
第四,图书馆在提供文化物质载体的同时,还向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向读者提供检索及阅读文献的良好环境;为了提高读者鉴别文献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引导读者健康阅读;主动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激发读者潜在的文献需要。
2.2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图书馆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各种社会形态都在图书馆有所表现,图书馆文献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记录从古至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信息知识的载体。通过图书馆,人类的知识不断地积累起来,传承下去;通过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被广泛地传播和运用,从而推动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代社会文献信息数量大、增长快、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内容交叉重复、语种在不断扩大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文献信息能量的释放。无序形态的文献信息,只能使人不知所措,而经过整序的文献信息,就会使人们得到一种支配它的力量。图书馆的整序职能,通常是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分类、编目、保管、贮藏等手段来实现的,由此发挥文献信息潜在的能量。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中介机构,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当一种文化模式尚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时,文化的发展是缓慢而缺少变化的,一旦不同的文化发生接触后,作为文化的发明者、享有者、传递者的人,扮演了文化的修正者的角色,使文化发生了变迁。图书馆正是人们能够直接接触不同文化的重要场所。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却是其他任何机构无法替代的。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图书馆在传承观念和服务模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科学技术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人们走进了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传播文化。科研人员在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方面,对图书馆和科技信息部门的依赖性日益增大。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要求更迫切、专指性更强。科学文化的发展使图书馆自然走上了资源共享之路。 2.3图书馆是文化交流和整合的孟要枢纽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应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发达、最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具有灿烂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不等于我们的文化就是最先进、最发达的文化。实事求是地说,比起发达国家,从整体而言,我们的文化还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差距较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样,必须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交流和对话,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可以说,这是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提。当然,对外文化开放和对外经济开放一样,必须贯彻以“我”为主,有所选择的原则。
对外文化开放、文化交流,有许多渠道和形式。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各种文化团体等,都是进行交流的重要部门。这中间,图书馆扮演十分特殊的角色,可以说它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和文化整合的服务器。
图书馆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中,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历来就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的重要枢纽。但在过去,这种作用基本上属于被动服务,而且属于人工操作,效率甚低。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地位和使命,改变了其服务的性质和服务的效率。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收藏和借还图书。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引发了图书馆革命性的变革。这是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要求对网上信息进行有序组织,进行高效率的加工和迅速的传播。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纷纷加大投人,改造和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2000年,我国正式启动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图书馆的发展进人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
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的信息化枢纽,使它能为文化交流、文化整合提供全面、及时的和最前沿的信息资源。由于运用强大的高新技术手段,数字图书馆可以在第一时间收集、积存和传播现代科技等最新文化资源,也可以迅速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让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更了解中国。数字图书馆使各国、各民族之间真正能够进行多边、有效和迅速的文化交流、对话,实现文化共享,促进共同发展。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但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法起到数字图书馆的枢纽作用。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时,如果懂得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将能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能够实现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交流与整合。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数字图书馆这种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会越来越大。
2.4图书馆是文化研究与文化创新的皿要甚地
图书馆历来就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的基地。历史上的文化巨著、文化精品的产生,都离不开图书馆,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图书馆提供的文化资源。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以及他的许多名著,都是以图书馆为研究基地完成的。中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巨著,许多文化创新性成果,都得益于图书馆这个文化基地。
任何真正的科学研究,都是从既有的、丰富的资料出发的。图书馆的文化资料储存具有多元性、前沿性、全面性和历史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科研人员从研究课题的确立,研究的进行,到研究的创新,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其立足点和基础。多元性,可以给任何学科的研究提供文化资源;前沿性,可为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立、为研究的进展,提供灵感和动力,提供最新的资源保证;全面性,为研究成果的准确性、正确性奠定基础;历史性,提供每个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是研究任何课题得出规律性结论所必不可少的。科学研究就是要站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站在同时代最高水平上,用大家喜欢的话说,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显然,这个“巨人”的肩膀,不在别处,就在图书馆的殿堂中。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更加凸现图书馆作为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重要基地的地位和作用。数字图书馆以高新技术为手段,更加加强了上述图书馆文化资源储存的特点,可以为研究提供更全面、更有前沿性的文化资源,而且更有时效性。这不但为研究提供更坚实、更全面的基础,而且给研究者更多灵感和动力,同时大大节约研究过程的资料准备时间和研究时间。应该说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有很多基地,其他基地都可以变更和代替,唯有图书馆的作用不可以变更和代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556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