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结合,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论文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以全新的观念、独到的视角、广博的知识,适应时代的需要。《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充分让历史课体现魅力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此,笔者就文史结合,活跃历史课堂方面作一简单探讨。
中学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交叉和渗透既是必然又是需要。历史课程本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历史学科高考中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倡导教学互动,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时,必须同时引用政治、语文和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启发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历史课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不仅有血有肉,而且纵横交错,上要知天文下要知地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古代就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丰富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谈谈初步实践与某些收获。
一、利用语文知识,再现历史情景
历史是已经消逝了的现实,如何生动活泼地再现历史,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中学教材内容变得更为丰富生动。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学生已经学过的语文篇幅,有机地与有关历史内容相结合,以引起学生的回忆,再现历史画卷,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讲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时,插入讲解《诗经》中的《伐檀》、《硕鼠》等学生已学过的诗篇,使学生比较真切地体会到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奴隶们的强烈反抗意识,从而认识早期政治制度的阶级性。在学习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时,联系《五人墓碑记》。
在讲述“拿破仑对外战争”时,提示学生看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了解俄国军民对拿破仑侵略的抵抗,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在讲述“德意志帝国统一时的普法战争”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借用了都德的《最后一课》。普法战争是一次对普鲁士和法国都有着深远影响的战争。战争初期,法国通过各种方法乃至战争阻挠德意志统一。法国出于对自己的利益考虑,不愿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德意志国家出现,他出兵干扰德意志,自然属于非正义的战争。但当xx年9月色当战役结束之时,法国已经失去了阻挠德意志统一的能力,而普鲁士军队已越出国界继续对法采取更大的军事化行动,使法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战争苦难。显然,普鲁士一方已转化为非正义的战争发动者,成为侵略者。这一历史事件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深刻、形象的体现。同时联系到了法国在普法战争后的政局变化、巴黎公社的建立等,在教学中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自然联想、互相印证了,对于德法两国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的关系也就理解得更清楚了。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能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历史知识点联系的方法。历史教材所述历史跨度大,史实概要,即使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课本的叙述往往也是点到即止,缺乏具体性、生动性,难以使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而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能生动地将刻板的历史知识变得活动起来。
二、利用语文知识,深刻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既是高度概括的,又是比较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具体化、通俗化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利用语文课往往使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中国古化史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提出了“仁政”思想。为了解释“仁政”这一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笔者指导学生重温了《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仁政”的两层基本含义:一方面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作出某些让步,实行相对宽容的统治政策,以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另一方面,正是在这种所谓的“仁政”之下,统治阶级更懂得了如何更长久有效地统治人民、奴役百姓,因此,其实质仍然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维持其统治地位。由此学生对“仁政”思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片面看法。
再如清朝表现实行君主专制强化的“文字狱”,是一种极端的封建文化专制政策,严重地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其恶果尤甚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同时也暴露了统治者内心的`极度恐慌和统治的残暴。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本质性的含义呢?可先引导学生回忆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这一课文。龚自珍生活在清朝末年,对于清朝统治者如何摧残、压抑人才,如何掐灭进步思想和观点,如何迫害具有反抗精神的有识之士,他有十分深刻的体会,所以,他用“病梅”这一特殊事物,象征人才遭受压抑,无法发表自己见解,无法施展自己才华的境况,他对统治者的控诉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如此分析,学生深切体会到清朝“文字狱”的惨烈和危害,领悟到龚自珍为避免文字狱而只能采用曲笔来抒发对清朝统治者迫害人才的愤怒之情。这样,学生对统治者实行“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政策所造成的恶果就认识得更为深刻了。
总之,利用语言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帮助理解历史概念,至少有两大益处:其一,丰富了历史概念所涵盖的实质性内容,使学生不再感觉到“雾里看书”,而是深切具体地体验、领悟;其二,使历史概念更加形象化,并使学生有更多的纵横联想,不断巩固和深化学生已学的历史知识。
三、利用语言知识,服务文化史教学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更是激励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懂得了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才能谈得上爱国爱民,才能谈得上读懂了历史。现行历史教材中非常注意文化史的教学,也正说明了这一点。自上世纪xx年代以来,高考试题中文化史部分的分值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就更要求我们对古今中外光辉灿烂的文化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和掌握过程。然而,历史教科书对文化史的叙述更梗概,难以有比较具体的了解。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和文化史关联较大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并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作为加深对文化了解的基本性材料。例如,在向学生介绍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事迹时,要求学生吟读他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石壕吏》、《春望》等这些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诗作,使学生能具体地体会到这些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史”的原因,这样就使学生自然对于杜甫也有更深程度的了解。再如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语文教材中都选有一些名篇,通对这些名篇的再次吟诵,学生自然对于不同时代的文学风格和文学成就有了一种真实的感觉。
四、“文史不分家”的新认识
中外古今的文史哲大家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即史学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或哲学家,史学名著同时也是文学名著。无论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还是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乃至现代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范文澜的《中国历史简编》,都是叙事井井有条,文笔栩栩如生。因此文中叙史,史中显文,文史自然难以分离。更深层的关系,即文可为史添秀,史可为文之材。如讲述文学作品的背景离不开史料,而讲述历史的内容也可博引文学作品。
近几年高考历史卷中的材料解析题常常引用某些文言文的文学名篇,这自然就要求学生利用已学的古汉语知识和一定的文学素养去解答题目,也要求学生有更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这一要求离不开语文基本功。假如离开了语文学科,上述要求是难以达成的,学习历史知识必然大打折扣。于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借助文为史提高,利用史为文服务,对于语文教学和历史教学都将大有帮助,都将能推动各种教学的发展,这就是笔者对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史不分家”的新认识。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课程以分科为主要形式。因此,语文和历史学科尽管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把语言教材知识作为历史课的补充材料时,要注意到两点:第一,在实现学科知识迁移的时候,应该有所取舍,要特别注意其相关性和内在联系性,不能随意拿来,必须保证其应有的效果。第二,文学作品带有虚构、夸张,因此,在利用语文作品时,一是利用写实文学。例如,评价历史上的曹操,就必须避免《三国演义》中的根据作者本人立场进行艺术化处理的“奸相曹操”的影响和干扰。二是更要注意史学与文学的区别。可以丰富,但绝对不能等同,要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笔者坚信,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史学与文学的结合和互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2]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中国科技出版社.
[4]于友西,叶小兵.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统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55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