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谈谈寿宁历史文化的福建之最论文

谈谈寿宁历史文化的福建之最论文



谈谈寿宁历史文化的福建之最论文

  福建迄今最早的袖珍百科全书

  十年前,寿宁县斜滩镇在编纂乡镇文化志时,发现一本距今300多年前的奇异微型小百科全书。这本古书是由斜滩镇居民、清代举人郭彭年后裔郭以禹老人珍藏的。此书长8 厘米、宽5.5 厘米、厚0.7厘米,共54 页,计有79900 余字,书名为《圣谕广训》,目录共107 条,汇编着明代初、中期天文、地理、时代及政治、法律、农业、手工、商贸、学校与军事、财粮、文化、艺术等内容;论著方面最宝贵的有明太祖朱元璋的护国军师刘伯温、著名天文学家李兆洛等历史名人的佳作。

  该书是当时明清两代朝廷科举考场中唯一允许携带参考的“百科全书”。原书明朝早已问世,系竹板刊行,流传到清朝宣宗道光天顺年间,始改印为缩刻的铜版,纸型薄如蝉翼,字体小似蝇头,须借助于放大镜,肉眼方能看得清。此书在历代书丛中实属独一无二精工印制的妙品,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福建之最”小古书。

  福建地方史上首位文学家县官

  福建地方史上首位文学家县官何许人也?乃是明代文名远播的话本小说“三言”编纂者、我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大师和创始人冯梦龙。据《苏州府志》记载,冯氏“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他虽励志攻读经书,满腹经纶,然而科场失意,怀才不遇,官运不达,直到崇祯三年才考取一名贡生,崇祯七年(1634)被选授寿宁知县。61 岁时远离江南水乡,来到僻城小邑的寿宁,做了四年“清官廉吏”的小县官。

  冯梦龙是个博学卓识、才华横溢、早年作品繁多的文学家,又是颇有政治理想和才干的贤明地方官。一到任,即上疏条陈,提出改革弊政、简政轻刑薄赋,反对横征暴敛,建议编造佃户花名册,减轻老百姓负担,拯民于疾苦之渊。他实行“险其走集,可使无寇;宽其赋役,可使无饥;省其献牍,可使无讼”的施政纲领,采取恩威并施手段,使寿宁牢房出现“时时尽空”。在任四年,冯梦龙廉洁奉公,苦心治理,关心民众疾苦,切实办了几件兴利除害的好事,留下清明政绩。冯氏办案,犹如他在“三言”中所述清官的做法,微服察访,声东击西。他察破姜廷盛诬告一案以及智擒恶霸陈伯进一事,大有包、况之遗风,真可谓人如其文。

  冯梦龙在任期间,还修建校舍、办学授课、兴修水利、消除虎害、禁止迷信活动;他对寿宁风俗民情处处留意,深入调查研究,搜集了不少轶事逸闻,涉笔记录在案,写成了一部别具一格的地方志《寿宁待志》。清代重修的《寿宁县志》称他“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

  福建第一部私家志书

  冯梦龙任寿宁知县期间对寿宁风俗民情处处留意,深入调查研究,搜集了不少轶事逸闻,涉笔记录在案,写成了一部“以待其人”、“以待其时”的地方志书《寿宁待志》。其内容除记载他在寿宁的政事活动和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寿宁县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与风土人情外,还以大量篇幅记录他宦游寿宁时的施政设想和治理活动。

  《待志》保存了不少有关冯梦龙生平整理的`珍贵资料,记述了他在执政中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同时期纪事述怀的诗作和极富特色的文告等。它既是饶有地方特色的志书,又是冯梦龙在任四年政治实践的总结。

  这部别具一格的《待志》,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借志立传,是古今县志所未有的。材料除根据官方文书和参考“旧志”外,大部分是他的亲身经历和亲自调查得来的,其评述论断,乃是他本人意见。因此,《待志》是一家之言的“私书”,是一部珍贵罕见的著作。综观全书,删削称功诵德之言,开宗明义、据事直书、无所忌讳、下笔不苟,流露着冯梦龙严肃认真的史学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其治学大有考据家风度。该书对研究明末历史和福建地方史以及冯氏学术思想,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这部湮没三百多年的《寿宁待志》,1983 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它曾作为我省的一部优秀出版物,参加1984 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图书展览。香港“三联通讯”称之为“一件出版界的大事”。

  最早反对重男轻女的福建地方文告

  冯梦龙任福建寿宁知县期间,当地溺女婴的陋习极为严重。在其任间,他亲自起草发布《禁溺女告示》,用告谕的形式,斥责了这种残害女性的野蛮行为,是我国古代迄今最早反对重男轻女的一篇福建地方文告。原文如下:

  “寿宁县正堂冯,为严禁淹女以惩薄俗事:访得寿民生女多不肯留养,即时淹死,或抛弃路途,不知是何缘故?是何心肠?一般十月怀胎,吃尽辛苦,不论男女,总是骨血,何忍淹弃?为父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妻从何而来?为母者你自想,若不收女,你身从何而活?况且生男未必孝顺,生女未必忤逆。若是有家的,收养此女,到八九岁过继人家,也值银数两,不曾负你怀抱之恩。如今好善的百姓,*生还怕杀害,况且活活一条性命?置之死地,你心何安?今后,各乡、各堡但有生女不肯留养,欲行淹死或抛弃者,许两邻举首,本县拿男子重责三十,枷号一月,首人赏银五钱。如容隐不报,他人举发,两邻同罪。或有它故必不能留,该图呈明,许托别家有奶者抱养,其抱养之家,本县量给赏之钱,以旌其善,仍给照。养大之后,不许本生父母来认。每月朔望,乡头结状并入‘本乡并无淹女’等语,事关风俗,毋视泛常,须至示者”。

  同时,冯梦龙捐俸奖赏收养女婴者。自设厉禁以来,寿宁溺女之风顿然平息。这张三百七十多年前反对重男轻女的布告,读来脍炙人口,传诵不止;整篇告示,明白晓畅,以理服人,洗尽官府文牍气味,把其在文学上通俗化的主张,贯彻于公文中,是他大胆革新的尝试,又不失为一篇美妙的文学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告示》所阐述的意境,充分体现了冯梦龙“人口论”思想,时至今日,仍富有现实意义。

  福建设关建隘最多的山县

  明清时期,为防御外寇作乱,寿宁设关建隘风行。据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崇祯七年(公元1634 年)任寿宁知县时编纂的《寿宁待志》“城隘”篇中就描述寿宁“有三关十六隘”。书中写道:“各关隘扼要而居,山径尺许阔,高下曲折,非用武之地。虽有长枪大戬,无所用之”、“闽防在海,而福安正是海艘登陆之地,昔年倭寇亦从此道。故车岭、绝险、铁关、院洋隘四隘特为要害。”寿宁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八至四十一年间(公元1559 年—1562年),寿宁境内外屡有山寇作乱、海盗进犯、倭寇侵扰,特别是数次从浙江过来的倭寇与从连江、福安登陆的倭寇会合,攻陷了寿宁县城,百姓损失惨重。鉴于寿宁与福安毗连,外敌从福安登陆可攻打寿宁县城,外患不断。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 年),时任寿宁县令的江西建昌人戴镗体察民情,上书朝廷获准在寿宁县南部的斜滩、武曲设置车岭关、绝险关、铁关,号称“三关”,连同院洋隘,又称“四隘”。此后,凡与外省、邻县的边界要冲皆建造关隘,到清道光年间,寿宁境内就有关隘21 处,每道关隘墙门上均题刻关名石碑(匾),是旧时福建设关建隘最多的山县。岁月悠悠,由于年代久远、时光隔绝,这些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代关隘有的已经荒废,有的已经毁坏,留下几多尘封的遗迹,成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让后人遐思。而设置于古镇斜滩境内的平氛关因年代较近,保存尚好,风韵犹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55579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