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论文
【摘要】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凭借着一张嘴、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在高唱着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已经加工好了的知识,很少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被严重的压抑和扼杀。因此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当今历史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热点。
【关键词】师生关系;课程资源;教学形式;情感教育
随着教改不断深入,我们身处一线的历史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决定历史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积极地参与,才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下面,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参与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积极影响,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而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情感,因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浓浓的师爱感染、打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在45分钟的课堂里呈现给学生慈祥的面孔,亲切的语言以及温暖的笑容,从而能尽可能缩短师生距离,使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氛围之中。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中感悟历史的真谛和它的无穷魅力。此外,浓浓的师爱还体现在45分钟课堂教学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下还要把学生当作朋友,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应该加倍呵护,不断鼓励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而在浓浓的师爱下,面对学生的错误,绝不能姑息纵容,而应该严肃以待,严格要求。总之,浓浓的师爱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被人爱和被人尊重。于是,他们便会主动地接近教师,当师生的情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情感迁移。因为喜欢教师,所以对他所教的课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从而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只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深感兴趣,才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课程资源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常利用的课程资源有以下几种:
(一)影视资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高质量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以其动感的画面,感人的情节冲击着我们的感官,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如果把这些影视作品运用到教学中,一定会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对影视作品的选取要恰到好处,要选取那些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符的作品,并且要进行精心剪辑。在播放这些影视作品的时候,要求学生要带着问题与任务去观看,捕捉其中的有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影视作品的播放,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起到了师生共同探究事物的激发作用。
(二)网络资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方便快捷以及更丰富的信息来源。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电化教育设施,制作出各种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以具鲜明的动态视觉,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打破了时空限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多种感官的最大潜能,从而加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另外,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快捷的历史课程资源。现在的中学生被冠之以“与时代共舞的一代”,所以,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足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新闻资源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足球赛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因为我发现,学生们不仅狂热地关心比赛情况,而且他们还经常聚在一起谈论一些看似与足球无关的历史问题,比如: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情况,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的关系等。我猜想,他们大概是想弄清楚为什么罗纳尔多会讲葡萄牙语,而齐达内为什么头撞马特拉齐吧。我们经过问卷调查,结果也发现,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大事尤为关注。比如:中东问题,美伊战争、经济全球化问题等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关注新闻资源,并适时引导学生把这些内容与历史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活学活用。总之,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四)乡土资源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在我们当地就有清东陵、大钊纪念馆等。在教改春风的吹拂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些乡土资源的宝贵性。因此,我们会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调查、访问。结果表明,学生不仅对这一段历史印象特别深刻,而且对其中许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十分到位,有的学生还写出了水平较高的历史小论文。总之,这些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从不同层次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
三、 改变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29页)查,结果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历史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他们希望教学形式多样化,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增加他们展示自我、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并努力探索出多种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角色互换
在历史教学中,我选择了适当的机会和内容,与学生进行了角色互换。一听说由学生自己来扮演教师的角色,他们起初是有些新奇,继而又有些惴惴不安,他们怕自己不能担此重任。这时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为他们加油打气。然后教师把要讲的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课下去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至于教案则由教师指导完成,接下来便是学生闪亮登场了。角色互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从而点燃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辩论会
现在的中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不喜欢现成的东西,而喜欢自己去体验、去获取。为此,我把辩论会这种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当学生拿到议题后,思维顿时被激活,他们马上自由分组,自行结合,并以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然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双方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在不断的“过招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会更透彻,思维会更敏捷,学习热情也会更高涨,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我还把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渗透到历史课堂内外。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还是很愿意接受这种学习方式的。在学习过程中,当每遇到一个困难时,小组成员们总是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他们不仅获得了“开心学习”的感觉,而且也培养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历史知识,并综合多学科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要指导学生撰写个性化的历史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调查,贴近社会,走向生活,将生活经验、社会现实问题纳入了学习与思考的视野之中。
四、 贯彻情感教育,升华学生的参与意识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而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要突出它的人文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这“三观”教育说到底也就是对生命真谛的探究,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一种培养。在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上,历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就体现在历史教材中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涵着许多可以挖掘的能闪现人性光辉的鲜活素材。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格和气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使越国强大起来的不怕吃苦的精神;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怀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奋斗几十年而矢志不渝的坚强品格。这一切的一切均可以从多方面深深感染学生,使他们从对历史沉沉的思索中感悟真实深刻的人生,体验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可贵。当学生的生命情感被激起后,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教学中,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升华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总之,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充分地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学生在教学中每个环节地积极参与,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才能确确实实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555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