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合作性学习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合作性学习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合作性学习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合作性学习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非常有帮助。文章介绍了合作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并深入探讨了合作性学习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大学物理;教学

  当今现代科技的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更多地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目前国内外重大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绝大多数是众多人合作的产物。这也就对大学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理念、技能和团队精神等。大学物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充分发挥大学物理这门功课的功效是当前大学物理教学应考虑的中心问题。合作性学习应用到大学物理教学中,能使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互动,学习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的学习气氛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合作性学习理论

  1.概念

  合作性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罗伯特斯莱文首先提出的[1]。合作性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其指导思想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组成异质小组,教师指导或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练习、讨论或交流等,以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

  2.理论依据

  (1)社会互赖理论

  卡夫卡认为,群体是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各成员之间的互赖有其差异性。群体的本质是其成员基于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互赖,由此促使群体成为一个整体,若群体中任何成员或次群体的状态发生改变,将会影响其他成员或其他次群体产生改变;群体成员内在的紧张状态能够引发完成共同目标的动机。因而从社会互赖理论来看,合作性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学习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为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互助,力求使小组成功;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社会互赖理论强调团队共同目标的重要性,学习活动中强调合作技巧,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3]。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就智能的基本结构来说,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八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4]。而合作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充分和谐发展,学生间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形成整体优势,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3)接触理论

  接触理论是关于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2],提倡不同种族、民族、性别的学生在学习上的互动与交流,由此达成群体关系的和谐。当前大学每个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人际间的合作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单纯机械的接触,尚不能形成促进性学习,增进学习效果,只有发展成为合作性的关系,才能形成有效学习。因而就接触理论而言,合作性学习是特别适用于当前大学生的学习。

  另外,合作学习理论基础还有认知理论、选择理论、精制理论、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5]。

  二、大学物理教学中合作性学习的应用

  1.精心分组

  科学地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合作性学习的前提。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其次是小组规模的大小[3]。因此:

  (1)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要全面、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的态度、学习物理的兴趣要掌握,对学生的性别、性格、技能、民族习惯等在分组时都要考虑。对于大学物理课程来说,研究的对象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型到实际物体,由常量到变量,由静止到运动,由宏观到微观,抽象程度比较高。高等数学知识应用的比较多。因而分组时教师要根据问题不同,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让他们在学习中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2)小组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通常较小的组学习效果会更好些,因为它易于调动和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为充分交流提供了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确定,一般不要超过六人为宜。

  2.精选课题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课题任务时应详细解释课题目标,使学生明确需要解决的任务。当然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不同的课题。布置课题时,教师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合作学习初期,应选择较为具体的、易完成的任务,随着合作学习的深入、合作能力的增强,布置的`任务应不断增强发散性和多元性。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是应用物理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物理现象、问题等。如《真空中的静电场》这一部分,结论多,公式较多且比较复杂,应用的高数知识也比较多,学生记忆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适当设计几个课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章的知识点。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精选一些课外的课题,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具体实施

  (1)课内课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组织是关键。教师要合理、严密地组织教学过程,掌握好论题的切入点,控制好教学节奏,善于调动课堂的教学气氛。在合作小组学习活动时,教师应巡回观察,对任何小组的学习不应作出任何的评价,只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但是发现学生偏离学习课题时应及时纠正并给予暗示或指明,观察时要注意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2)课外课题

  目前《大学物理》课程讲授课时的压缩,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教师可在授课之前,根据课程标准拟定一些课外课题,让学生先自行研究解决。对于课外课题,教师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在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方面,教师可适当列出一些参考书目,让学生去图书馆查找,或列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到网上去寻找。这样可以节省学生一定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布置这类课题时,要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握好难易程度,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帮助各小组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指导各小组进一步向前发展[6]。

  因此,布置合作性学习课题时,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性[7]。

  三、结束语

  合作性学习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促进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时,学生间相互启发、鼓励和支持,不分彼此,人人参与,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当前大学在积极培养学生的另一种素质。更重要的是合作性学习的实施可以优化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坦.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 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1.

  [2] 王坦. 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 1(2) : 32-35.

  [3] DW约翰逊,RT 约翰逊,KA 史密斯. 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 刘春红,孙海法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 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5] 袁涛,崔红霞. 论合作学习策略[J]. 济南大学学报,2003, 13(2): 74-77.

  [6] 环敏.物理教学中促进自主学习的合作学习策略[J].大理学院学报,2008,7(8): 71-73.

  [7] 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