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当前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层出不穷,而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本质的还为数不多,这样会造成改革只停留在表面,很难触及问题的核心,也就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意见。大学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着费时低效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改革没有触及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和核心。要想改革取得成效,首先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协调好学生学习动机和课程要求目标之间的关系,探索出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功。本文就将从心智哲学角度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进而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一、心智哲学与意向性
心智哲学主要研究认知主体心智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哲学问题,是在脑和神经科学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建构的哲学理论。心智哲学与认知科学紧密相关,最重要的特征是将科学问题、哲学问题与人自身联系起来。在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野中,对语言运用有三个假设:基于心智是语言最基本的性质,感觉信息的表达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语言所表征的是心理表征。意向性是心智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心理状态和事件指向、关于、涉及或表征某些其他客体和事态的特征。人们在进行认识、实践等对象性活动时都具有一种关指对象的能力,意向性就体现了这种关指能力,它是心智能力的重要特征,是人进行对象性活动的首要条件。心智首先关指一个对象,并对其表现出希翼、憎恶、喜爱、谴责等不同的心理状态,从而与世界联系起来。意向性是一次意识活动的发端,并贯穿于这一活动的整个过程。意向性可体现为意识活动的一种“工具”,是意识观照事物、事件、事态时所展现出的一种体现“利己”的取舍倾向,表现为意识活动中对对象的注意、过滤、选择、表征时的心理状态,并呈现判断、评价、表征的功能。意向性包含两方面内容: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意向内容就是意识活动以什么为其内容和这样的内容如何归结为一定的语言表征方式。意向态度指用怎样的心理状态、心理估量、心理取向来关指意向内容,即意向内容受主体的意向态度的处理。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意向性体现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语言学习过程,势必涉及认知主体的心智活动,意向性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意向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一)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要体现语言学习主体的意向性
当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工具性目的依然很强,而课程要求规定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对听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学习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传达给学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效果却并不显著。究其原因,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学习应符合认知主体心智发展的规律,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进行了意向选择。意向性具有指向性和表征性两大特性,包括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两大层次结构。从意向性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要体现教学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意向性,体现他们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教师意向性指的内容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而学生意向性指的内容却是和考试相关的语言知识,这种矛盾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和考试内容相关的知识时积极性较高,而对与考试内容无关的内容就表现被动。协调好这两大认知主体在意向性选择上的矛盾,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而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从心智活动的意向性入手。塞尔在《意向性:心智哲学论集》(以下简称《心智》)一书中提出,视觉经验或其他类型的知觉经验是具有意向性的,这在关于知觉的研究中被忽视了。不能将视觉经验与经验事实区别开来。而在《心智》一书中,塞尔对意向性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表述。他认为意向性问题是意识问题的一面镜子。他从动物生理学层面解释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例如,动物会感觉到饥饿或口渴,是因为这种感觉是血管收缩素到达大脑视丘下部时激发的一种神经元活动。意识和意向性的基本形式是由神经行为引起的,也是由脑系统实现的。这对大学英语教学很有启发,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提供了心智哲学的依据。课堂上要尽量激发学生各种感觉,使其知觉经验体验最大化。采用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多方面激发学生的知觉体验,对提高学生的意识活动具有积极作用,也就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知觉体验感受到教学的内容,这激发了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这一活动势必会引起生理变化,而这一生理变化通过身体运动体现出来。而这一神经活动也会引起行为意向,这一意向包括学生对知觉体验的内容以及对这一内容所持有的态度,如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怀疑、喜欢、讨厌等。这种行为意向最终也会通过身体运动体现。比如,老师领读单词这一教学活动,老师读单词发出的声音被学生听觉系统感知到,引起学生的神经活动,进而产生生理变化。而这一神经活动同时也引起了行为意向,即学生听到了这一发音,并对老师的这一发音持有认同或不认同的态度,从而产生身体运动,如跟读时口腔、眼睛、面部表情、肢体等的.动作。以上举例只是对教学中的一个具体活动做出的较为简单的意向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它的本质是意向性的体现。
(二)大学英语教学要体现语言学习内容的意向性
语言学习的内容是语言表达式。语言表达式体现的是寄生意向性。寄生意向性是指事物本身是不具有意向性的,但当人们认识该事物时把自身的意识附于了该事物,使其产生了意向性。学生作为语言学习的认知主体,应该在习得时关注语言表达式的意向性,主要体现在对其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的掌握上。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如在讲解词汇、句法以及语篇时,注意分析其中体现出的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使其成为学生认知域的一部分,在日后进行语言表征时(如写作或翻译等产出性练习时)能准确运用。
1.词汇的意向性解释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SectionA中,有一个单词shelter。这个词用作名词时课本上给出的解释是“aplacewherepeopleareprotectedfromdangerorbadweather”,“庇护所,避难所”。而教师在讲解时不能只是传达词汇的字面意义,还应关注词汇的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即这个词语关指的内容和对关指内容所持有的态度。Shel-ter关指的内容和态度需要教师提示学生。它凸显的是一个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要求的地方,不需要很豪华或是舒适,只要能让人遮风避雨,给人带来最基本的安全感就行。因此,在翻译“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本需要”这句话时,其中的“住”应该翻译成“shelter”,而不是“house”或是别的词。公交车站的候车棚也翻译成“busshelter”。这些运用都强调了该词汇的意向性。在对词汇的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词汇体现的意向性,对词汇的掌握也将更加精准,进而在自己的产出性练习中运用得当,这也将是对他们的一大鼓舞,会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热情。
2.句法和语篇的意向性解释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SectionA中,第二段作者在讲到自己开始学英语的经历时,用到的表达是“Myexperiencewithlearningaforeignlanguagebeganinjuniormiddleschool……”。这句话学生在理解时没有困难。但如果让学生自己写学英语的经历,他们通常会写成“IbegantolearnEnglishinjuniormiddleschool”。两句体现的意向内容是一致的,但意向态度不同,前者更显客观,而后者更显主观。汉语中我们通常不这么说,而英语中此类表达很多,如“Thetwenti-ethcenturysawthestartofman’sloveaffairwiththeautomobile.”英汉两种语言间的差异从意向性的角度可见一斑。对语篇同样可以进行意向性解释。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SectionA的文章TheBattleAgainstAIDS是讲述人们在预防艾滋病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这篇文章从题目到文章内容都把艾滋病作为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来看待,把预防和治疗艾滋病视为一场战争。这就体现了作者在写作时的意向性。意向内容是预防艾滋病所做的努力,而意向态度是强调了艾滋病带来的残酷后果以及对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预防艾滋病活动中的期望。
三、结语
在心智哲学视角下,我们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向活动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主体和语言学习内容的意向性解释,揭示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以及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两大认知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以及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相信学生英语的学习效果会有所提高,特别是翻译、写作等产出性练习的完成质量会有所提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42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