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浅谈一年级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张晓菊
刚入学的新生,无论其生理、心理,还是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地方,他们对新生活感到十分的新鲜和渴望,另一地方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孤独无助的感觉常会伴其前后,形成了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断奶期”。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憧憬,正确引导和评价他们的言行,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都是十分重要的。“不经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一入学就对其开展良好做法习惯和学校常规的训练,有助于儿童尽早步入正轨。
1.明理导行
学校对入学儿童的做法习惯的培养教育是全面的,除了日常做法,如坐、立、行、排队、文明礼貌等地方的常规教育外,还应注意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但是,这些规矩和规定,要想让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一下子就记住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规定教师所讲述的道理和规范要琅琅上口,简单易记。儿歌、游戏等形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立正时,让学生背:“两脚并并拢,中指贴裤缝。两眼看前方,抬头挺起胸。”课堂内,要学生说一说“上课怎样坐”——“头正、肩平,胸挺起”,“小手?”——“放放好”,“小胸?”——“挺挺起”,“眼睛?”——“看老师”,“脸上?”——“笑眯眯”。在一问一答中,学生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规范,明确了规定。
2.示范导行
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做法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做法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要身体力行,规定学生做到的,教师道德要自己做得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做法,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一、有序
培养学生良好的做法习惯要讲究科学。不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地高标准严规定,有时只会适得其反。
1.讲究科学性和渐进性
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由易到难,把握好训练的层次,将学生应掌握的规范分解成若干个小点,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一个规范可以分“小步子”实施,一步一步地训练,使学生一步上一个台阶,逐渐适应小学生活;也可以一个月或一周抓一个训练重点,一点一点来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内容,将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阶段的小目标中去实现,而且要允许学生反复。
2.加强针对性和实践性
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识和做法常常会不一致。即使他们了解并熟记了各种规范和规定,有些不良的做法习惯仍旧会冒头,将教师辛勤工作的成就付之一炬。这就规定教师要随时抓苗头,强化常规训练。例如,针对怎样上自习课开展的专题训练,其步骤是:首先教给学生预习和复习的办法,让学生养成先预习再上课,先复习再做作业的好习惯;其次,让学生每个准备一些课外书,养成多看书的好习惯;最后,开展模拟课堂训练,让学生从开始上课——做作业——自己看书——完成作业的顺序,开展“彩排”,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这样反复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强化了常规管理。
二、内化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任何规范和规定都仅仅是促使学生良好做法习惯养成的外因,激发、培养学生开展自我教育、集体教育才是根本。
1.推行岗位责任制度
低年级的孩子最崇拜老师,期望当小老师,小干部,因此,老师要给孩子创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机遇。建立值日班长制,检查卫生、领读、课间文明督察等,让每位学生轮流尝试角色体验,既培养了责任心,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开展评比竞赛活动
引进激励机制,能激发低年级儿童的进取心。如开展“比一比,赛一赛,谁的常规做得好”、“流动红旗到谁家”等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做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常规规定落实每一位学生的行动中去。
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只要教师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做法习惯。所以,低年级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