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浅谈无为教育对如今的重要性

浅谈无为教育对如今的重要性



浅谈无为教育对如今的重要性

  先说两个案例:

  案例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聪明的男孩汤姆给妈妈写下了一张账单:“汤姆给妈妈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20美元。”汤姆写完后,把纸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大觉去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地笑了笑,随即在上面添上几行字,放回了汤姆的枕边。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账单:“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教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这张纸条,至今仍被汤姆珍藏着,它记录着一个孩子从懵懂走向懂事的经历。

  案例二: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级没几天,我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就想,用什么方式来劝告他们呢?过去常常是大声呵斥、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我要寻找一种合适却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认识。于是一个中午,我特意到理发店去一趟,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我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个五分钟交流会。我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我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怎样,这样好吗?”于中我轮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我说:“有位名家说得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二十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五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我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我再去上课,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

  上面两个案例,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能不被这位母亲和这位老师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所折服。我反复琢磨、体味她们那超然的心境和博大宽宏的胸怀,我以为她们才是真正懂教育的,其教育方法妙不可言。这种“无言”的教育方式远比大声训斥、当面指错、讽刺甚至挖苦等高明得多。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其结果是刻骨铭心的,我们很多同仁都把这种“不露痕迹”的无声教育起了个名字叫——无为教育。

  今天,我就以无为教育为话题,与各位老师交流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无为教育及其特征:

  “无为”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是“无为”的最高法则。

  无为教育:是通过环境优化的间接作用,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潜在智慧,有效地达到教育目标。

  无为教育的特征:(1)教育意图的隐蔽性;(2)教育手段的间接性;(3)教育者身教的示范性;(4)受教育者亲身经历的体验性。

  二、 追求无为教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追求无为教育,是继承我们国家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国家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情感的陶冶,感受的积累;重视顿悟和直觉,强调先放后收;强调“道理不外求”、“行不言之教”,体现了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另一方面又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不可预测和控制的随机现象、偶发现象、“非理性”现象等,所以它又表现出某种非理性控制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有研究表明,非理性的活动,如无意识活动、潜意识活动、类本能的自发活动、情感活动等,对人的理性活动具有驱动、导引、调节、加工、激活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和追求无为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智力、语言、情感等素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追求无为教育,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新课改要求教师转换观念,改变教师主宰者、主导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激励者。而无为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非常有利于师生间的融洽性和亲和性,有助于形成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最优化的环境下主动地投入到自觉的学习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和追求无为教育,将大大激活和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无为教育的实施策略

  实施无为教育,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可以通过实施以下策略,营造出一种无为教育的一种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构建起无为教育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情境策略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因此,课堂上我们总是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恰当运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途径,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单一而固定,教师就是讲解、提问、灌输,学生则是听记、回答、接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处在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情境策略就是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转换角色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这块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手脚,锻炼他们的才华。比如在讲到《小摄影师》这一课时,有一位老师就凭着课文留下的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果你是小摄影师,你会再访问高尔基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立刻引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老师又进一步创设情景:“你们现在就是小摄影师和高尔基了,请你们互相配合,把小摄影师再访高尔基的经过表演出来,好吗?”这种富于诱惑力的角色与教师期待性的语言,立刻激起了学生浓烈情,个个主动投入了表演中。学生随着扮演角色、担当角色,顿时产生进入角色的直觉,于是,自己仿佛变成了那个角色——我与角色同一了,角色的喜怒哀乐,仿佛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角色扮演的热烈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角色的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的作用下,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这种“角色效应”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于学习中,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为学生创设体验各种角色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假设成文中人、文中物,使他们身临其境,体验事件的过程,感受语言的美录用,引发情感的共鸣。此外,我们还可以经常让学生担当“小老师、小导游、小医生”等角色,每当这时,学生们总人是兴趣盎然,像模像样的扮演角色,享受着角色转换带来的新奇和兴奋。

  其实,只要我们教师“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教育的情境就会无处不在。一天,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正在教室里上课,一只小燕子突然飞了进来,安静地教室立刻骚动起来。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对于突如其来的新异刺激,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何况是孩子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命令式的口气硬要学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显然是不明智的。这个老师当时灵机一动,燕子的到访真是个天赐的好机会,何不借此机会让学生好好地亲近和了解燕子呢?于是,她就顺其自然,对学生的兴奋、激动不但不予制止,而且停止了讲课,自己也与学生一起兴奋起来了。真的,这一事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生命的活力,这一点从她班上学生事后对这一事件生动的、充满灵性的描写中充分得到了验证。诸如此类的情境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三月里,与学生一起放风筝;秋天里,与学生一起来到丰收的苹果园;下雪了,与学生们一起打雪仗……、情境的创设,以这些“不显露目的”的间接目的形成儿童的无意识心理倾向,诱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或非理性心理,以无意识导引有意识,以非理性带动理性,从而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顿悟,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最终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真正收到教育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迂回策略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有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而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通往目的地的路途不止一条,达到目的的手段远非一种,因此,教育者要做的,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竭力发掘最合适的教育方法。

  我们学校有一个班叫小庆的同学,他学习上的惰性比较大,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让他完成时总会大打折扣。一次,学完《日月潭》这一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背诵课文,不出两天,全班学生背得滚瓜烂熟,轮到他时,在老师的一再提示下,才磕磕巴巴地背出一两句,惹得学生们不住地笑。这个老师严厉地说:“再给你一天时间,必须流利地背下来。”小明的眉毛、眼睛、鼻子、嘴顿时聚拢在一起,满脸愁云。是啊,对于他这样的学生,强逼未必奏效。于是这个老师的语气缓和下来:“有困难?减三分之一。”紧眉的眉头并未因此松开,“好吧,只背一半,怎么样?”“行!”第二天检查,通过!这个老师又布置了后一部分,这次背得更熟练了。老师趁机对他说:“你很聪明,如果你能勤奋些,你一定会很出色的。”从此以后,小庆果然很少偷懒了,学习成绩也逐渐上升。大家都知道,“讨价还价”是市场上司空见惯的现象,精明的商家先开出略高的价码,然后在顾客的要求下,作出忍痛让步的姿态,这时顾客的心理便得到了满足,于是买卖便达成了。一个班上总有些学生,你不能要求他们与别的`学生步调一致,不能指望用同样的方法来教育这些“个别”的学生。在对待小庆的问题上,这个老师正是采用了“避实就虚,迂回前进”这一教育策略,以退为进,分步达成了教育意图。

  平日里,有些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会不遗余力地、甚至苦口婆心地向学生步步进逼,不留余地,不给学生以喘息的机会,常常规劝、教育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真可谓好话说尽,可学生就是听不进去。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老师不愿退守,不愿把“余地”或“空白”留地学生。过去我们班有一个叫小华的同学,他是一个对工作很热心很负责的人,但是,由于方法上的欠妥,他的“热心与负责”往往是好心做不了好事。怎样帮助他改掉这个毛病呢?一天放学,他正好与我同路,我说:“小华,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吧。”他甭提多高兴了。于是我讲了起来:“瓷器店里窜进一只老鼠,一个过路人抄着一把扫帚空追猛打,结果老鼠是打死了,可瓷器也全完了。瓷器店的营业员到底喜欢不喜欢那个过路人呢?”“当然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呢?”“因为他好心做了坏事。”“对,所以做好事要有好方法,才会有好结果。如果你做事时,也能讲究方法,你一定会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聪明的小华立刻领会了我的意图,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对待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力求找到最佳时机。在处理问题时,我也很少对学生抽象说教,往往通过生动形象的类此故事点醒学生。更不会对学生苦苦相逼,而是多次使用“留有余地”地方法,每次留出的“余地”都为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埋下伏笔”,最终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之处并为自己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正是这种“以守为攻,迂回前进”的策略,既恰当地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迂回的教育手段,可以使你的教育意图更隐蔽,教育效果更有效。因此,迂回不愧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

  (三)激励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注重依托小学生相对突出的形象思维能力,来实现“听说读写”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是一门相当感性的“情绪化”课程,利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情绪”是极其重要的。这种教学手段的根本立足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使其产生“想要学习”的动因以及“能学好”的信心,并以此作为学习的原动力,从而达成甚至超过预期的教学目标。

  激励手段的关键在它的连续性,它是在肯定学生一次成功的时候,就为肯定其下一次成功做准备。利用激励手段的运用需要创造一种整体的氛围,让学生时刻有机会与成功见面,又时刻萌发对下一次成功的渴求。我们教师就要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教学中运用激励手段,并不要求学生必须完全达到预期的成绩才给予肯定,它更需要在学生并未成功的时候,使他看到已有的进步,并产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信心。例如,有一次听课,一们老师在进行“听话——转述”的练习,当时有许多学生将所获信息转变为口头表达有一定困难,甚至产生了误传。这时候,我发现,这个老师没有立刻去指出学生们出现的错误,反而表扬学生们“听话”时的神情是那么专注,“转述”时声音那么响亮。在肯定的基础上婉转地指出学生在转述的准确性上有所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个老师这种富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很快地就帮助学生们树立了信心。在得到肯定之后,学生又产生了更高的完成渴望。可见,激励因素的有效挖掘正是肯定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之处,正如当学生不能一次越过溪流时,激励手段使他发现,他已以站到了溪流的中间,并且离成功的对岸不远了。

  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激励,能使学生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我们学校有一个叫点点的同学,他虽然不像有的孩子那样调皮捣蛋,但由于接受能力上的差异,学习明显地远远落于其他同学后面,久而久之,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变得胆小怯懦,不苟言笑。这个班的老师是个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她知道 ,像这样的孩子才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一天语文课,学生们在安安静静地写作业,她走到点点旁边,拿起他的作业本,那作业上虽然有好几个错别字,但字写得端端正正。老师还是很亲切地对他说:“你的字很端正,把这几个错别字改正了,就是一份很好的作业了。”点点听后,认真进行了改正,老师就拿起红笔在他的作业上打了一个大大的“优”,并签盖上了一朵小红花,点点的脸上立刻变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是啊,老师的鼓励唤起了他极大的学习热情。后来我听他们班的课时,我发现,他坐得直直的,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老师又趁机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学习的劲头更大了。但是,点点的基础毕竟太差,在听写生字中,他又错得一塌糊涂,看着听写本,他伤心地哭着对老师说:“老师,我怎么这么笨呀?”老师一边摸着他的小脑袋一边说:“老师教过许多同学,凡是像你一样肯努力的,都一定会是很出色的。来,我们先把这些错别字改正过来。然后再听写一下。”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了错别字,并重新听写了一遍。老师就指着听写正确的字说:“你看,你没有花多少功夫就正确掌握了这些生字,教师真为你高兴,你一点也不

  笨,你像现在这样努力下去,你一定会赶上其他同学的。”从此后,这个老师总是更多地关心和关注点点同学,稍有进步,就给与鼓励和表扬。果然,这学期快结束了,他的学习正在逐渐进步,笑容又回到了他天真的脸上。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我否定。成长需要激励,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办法。当你面对你的学生,尤其是那种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的优点,然后真诚地去赞扬他,这样的语言就像是美妙的音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奏响,激发出他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激励他奋发向上。那么,这种成功教育必将收获的是教育的成功。

  (四)体验策略

  没有亲身的体验,就没有觉悟。亲身体验即通过教育者积极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受教育着自己“内心角色”去感悟,去体会,引导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以此获得丰富的感受,真切的感悟、内心的感染、心灵的感化,从而将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要求,于不经意中见匠心。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家人全都围着他一个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小太阳”,即使这样的日子,也常难顺其心,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闹得全家不得安宁。一天早晨,第一节上课铃声已经响过,我们学校低年级的小刚同学才在妈妈的连拉带扯中,极不情愿地来到教室门口。原来他嫌早饭鸡蛋、牛奶不合他的胃口,因此就哭闹着执意不吃早饭,以至于耽误了上学时间。我听见他的妈妈流着泪对老师说:“老师,这孩子我拿他真没办法,麻烦您好好管管吧。”像这样“家长没办法,麻烦老师”的事情并不是只发生在小刚身上,学校里其他班的同学也有类似情况发生。现在的孩子从小在几代人的宠爱中长大,只知爱人,只会要求,不会付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体谅,长大后又怎能体谅他人、报效社会呢?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比如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样事对全校,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育。但我们也知道 ,光凭讲大道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口头上每个孩子都会讲在家要孝顺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但落实到行动上的却寥寥无几。这也正是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培养了太多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小刚班的老师就没有批评小刚,而是拉着他的手把他送到了座位上。然后,她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我们今天先来学习第十三课《妈妈的爱》,好吗?”《妈妈的爱》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的诗歌,优美的诗句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们,整节课同学们都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深深的感动之中。课后,老师还给全班同学留了一个作业,观察妈妈一天的生活,以“妈妈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日记。当日记交上来后,我也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去看她们班同学写的日记。日记中同学们无一例外地写出了妈妈的辛劳,抒发了对妈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有个同学依照流行歌曲写道:“起得最早的人是妈妈,睡得最晚的人是妈妈,干活最多的人是妈妈,最关心我的人还是妈妈。”老师还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我发现,同学们确实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但是,只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显然不够,于是,老师又给学生们留了一个作业,星期天,每个试着当一天的“临时妈妈”,这一下,同学们别提多高兴啦!星期一早上,我还没走近他们班教室,老远就听见教室里议论纷纷,同学们兴奋地交流着一天“临时妈妈”的感受,有不少同学还主动把自己一天的“临时妈妈”经历写在了日记本上。角色的转换,同学们真切地体验到了妈妈的辛劳。但是这一活动并没有就此打住,这个老师还趁热打铁对她们班同学说:“同学们,我们知道小兔子是很勤劳的,这次,我们就以实际行动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我们来搞一个‘勤劳的小兔子悄悄在行动’活动怎样?”同学们一听又马上欢呼起来:做家务活不让爸爸妈妈知道,那该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于是,同学们议论纷纷:能做那些家务活?怎样才能不让爸爸妈妈发现……后来我了解到,活动是在充满趣味的气氛中开始的。同学们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悄悄行动起来:扫地、擦窗、倒垃圾、洗袜子等等。每天到校,同学们都到小组长那里去登记自己所作的家务,相互交流情况,周一班会时进行总结,表现突出的同学可得到“勤劳小兔奖”。老师考虑到有些家长太弱爱孩子,有些家长对孩子做家务活不放心,就通过“家校教育信箱”与家长们悄悄取得了联系,向家长们说明开展这项活动的意图,希望家长们能悄悄地给与支持。由于家校的密切配合,学生们很快就学会了做很多家务活,而且做家务活慢慢地变成了同学们的一种自觉行为。直到现在,她们班这样的活动还没有停止。

  是啊,没有体验,就没有完成教育过程。通过创设情景,引导我们的教育对象在亲身经历中实现情感体验。在亲身的体验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学会了体谅父母,而且在不断的磨练中各种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逐步获得了“我行”“我能行”的意识,自信心就会倍增。更为欣喜的是,我们发现,她们班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写出了许多生动、有趣、感人的作文,许多作文还发表在各种报刊上,反过来又大大激发了她们学生写作的欲望,提高了她们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体验使同学们得到了单靠说教所不可能有的收获,同学们在体验中逐步成长起来。

  (五)暗示策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孩子愈少感到落在自己头上的教育设想,任何一种教育现象的效果便愈大。”过早地暴露教育意图弊大于利,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假如一个人处处感到别人在教育他,那么,他自我完善的能力就会降低,且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教育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教育意图的外露往往会导致教育的零效应或负效应,而当我们注意隐蔽自己的教育意图,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影响,教育的效果要乐观的多。

  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动产生影响,使其产生与暗示者相一致的结果。暗示的根本特点是含蓄和间接,因此,使用暗示教育的方法,教育者的意图越隐蔽,教育效果就越好。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在给学生听写生字时,坐在第一排的方方不会写“勤”字,可是,就在后面的同学把本子传到他手里时,她偷偷地看了看其他同学的本子,然后飞快地把“勤”字写在了自己的本子上。这一细节老师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但他并没有急于指出来。他对全班同学说:“这一课的生字比较难,比如‘勤、懂’等字,请大家打开书,认真记一记,一会儿老师请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听写。”在叫到的同学中,方方就在其中,由于她刚才记得认真,听写时全对了。老师就微笑着说:“方方同学现在真……的掌握住了这些生字。请同学们用掌声向她表示鼓励。”方方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下课后,她跑到老师办公室,主动要老师在“勤”字旁打上“×”。在这一事件的处理上,对于方方同学听写时偷看的错误行为,老师没有给与直截了当的批评指正,而是巧用暗示的方法,点到为止,既含蓄地批评了她的错误行为,又保全了她的自尊。与此相比,那种把学生当场捉住并公之于众的做法,就过于简单了,因为它只是把学生当众钉在了“耻辱柱”上,却无助于学生自觉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因此,在教育中教育者还需学会明人巧说暗话。

  除了语言的暗示外,教师的眼神、表情、动作、语调、体态等,都能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而且有时候这种非言语的沟通,即所谓的“无言之教”,往往能收到意外的功效。小学生自制能力差,上课时有的学生不免会开小差,这时候,我们老师或者向他投去一个期待眼神,或者给他做一个手势,或者轻轻踱到他身边停住,用这些细微的动作代替批评,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做教师的千万不可忽视了神情、体态等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暗示功能,一次凝视、一个微笑,摸一下头,拍一下肩,都能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鼓励和期待,收到无言之教的奇效。

  暗示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可以创设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教育境界。然而,教育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此,教师的看似“无心”,使学生心灵上毫不设防,接受启示时也就毫无抵制心理,教师的教育要求得以在“无对抗态度”的前提下潜入学生内心。这也正是教育所要追求的最佳境界——“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六)示范策略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小学生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人生阶段,可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生身上体现着教师的教育影响。“亲其师,信其理”,教师良好的品格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润物细无声”,它胜于言教,学生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得到陶冶,受到教育。

  有一次听课,一个老师在教学生读《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把“毛茸茸”的“茸”字错读成了二声,一个叫小华的同学立刻举手说:“老师,茸字应该是一声,你读成二声了。”老师的脸当时“唰”的一下红了。这时只听有个同学在对小华嚷道 :“你瞎说什么!老师怎么会读错呢?”立刻很多同学都把矛头指向了小华。但是,这个老师很快地制止了同学们的争吵,仔细地看看书,确实是读错了。于是她诚恳地说:“同学们,刚才确实是老师读错了,多亏小华同学及时地指了出来,老师要好好地谢谢她。老师也是普通人,教学中不免会出现错误,以后欢迎大家也能像小华同学一样勇敢地向老师指出来,好吗?”“好!”教室里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掌声中不仅包含着学生对老师的知错能改的勇气的鼓励,更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正因为如此,在这个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向她提出质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也总是开诚布公地指出错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最具直接的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无声的示范作用,这是一种虽无丝毫强制,却最具震撼人心力量的无声教育。因为在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在起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作用。因为行动更直接、直观,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讲说教具有更为有力的渗透作用。感情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语文素养。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一部分学生在朗读时要么张不开嘴,要么读得磕磕巴巴,缺少语感和美感。虽然你多次讲解朗读的要领,但是起色还是很不明显。是啊,喊破嗓子不好做出样子。如果,课堂上你声情并茂地范读,一字一句地领读,不厌其烦地跟读,读到高兴处,你眉眼舒展,笑意荡漾在脸上;读到悲伤处,你表情凝重,语调低沉;读到气愤处,你情绪激动,语气激昂。你以你自己的感情来激发学生的感情,就能引起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你的感染下,同学们读书就不仅能做到正确、流利,而且逐步能做到有声有色,准确地表达出文章的感情。与此类同,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中午到校后,你与学生一起静静地阅读儿童读物,并且生动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感受,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我也要读一读的行为动机;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态度也会由“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从而产生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的强烈冲动。在我所教的班级里,你可以发现,读书是我们班的时尚,不少学生看上去很有书卷气呢。还有,在要求学生作业工整时,我们的板书也必然要一笔一划;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语言精炼,我们的语言必然也干脆利落;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勤思考,有创见,我们的教学也必然要大胆创新,要有新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于学生中的榜样最具有说服力。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在班级里评选出了“学习标兵”、“纪律模范”、“小作家”、“发言积极分子”“提问能手”、“最佳学习小组”等,使他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获此殊荣的学生会倍感自豪,为了保持住这份荣誉,他们又在这方面愈发努力,表现更为突出。其他学生从这些同学的身上又能看到努力的方向,不断地鞭策自己,不断地汲取力量,从而向他们慢慢靠近。当然,树立的榜样不是一成不变的,鉴于学生易骄傲、易松劲的实际情况,在班里应该总是不断地树立新的榜样。这样后浪推前流,就能很好地促进全班同学整体向前进步。

  总之,你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你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你富有深情地望他一眼;你看似不着边际的问寒问暖;你讲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你反其道而行之的榜样力量;你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都会荡漾起学生心中的涟漪,这不就是无为教育的魅力所在吗?

  这里,我们所说的“无为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技巧,实际上不少教师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达到教育的无为境界,不难追求,但却更需要教师的细心、耐心与爱心!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大力提倡“无为教育”。当学生有过错时,要多想办法,用“无为”的批评教育给学生以良性的刺激。就如同武林高手“踩水无痕”一样,在呵护和引导中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它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不丢学生的面子,更不会引来抵触情绪。苏霍姆林其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袒露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无为教育不正体现这一教育思想吗?在“无为”的批评教育中,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体验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教育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为”却有着惊人的力量!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成绩提高了。事实说明,无为教育,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一定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最后,我用这样几句话,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语:

  我希望无为教育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力量: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澄明: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