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及策略
创业教育不是一个全体学生都要有教学成果的教育过程,而是在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给予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最切实可行的支持和帮助。
摘要:
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双重挑战。面对如此压力,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素质导向、模式创新、资源整合”为特征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优势和潜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成为高职院校创业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大学生
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就业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双重挑战,就业门槛高、薪酬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成为了现在就业市场岗位供给的新常态。面对如此压力,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素质导向、模式创新、资源整合”为特征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优势和潜力,发挥大学生群体传播市场经济理念、探索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成为高校创业工作的重点。而在大学阶段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而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摇篮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教育课程观念急需调整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类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社会性和实践性,不同时期的创业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创业教育的学科前沿性十分重要。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树立更加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直至今日的“互联网+”,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热点一直在改变,要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开展创新型大学生创业项目,教师应该树立现代化的课程观,积极探索和改进创业教育课程,从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多个角度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创业需求的实际出发,设置灵活的课程形式,在学生每个创业观念转变的节点提供必要的创业教育和配套服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点燃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创业教育课程观的提高不仅仅是创业教育从业教师的责任,更是全体教师的义务。学生要接触前沿的学科知识、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就要求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做到师生共同成长,从单一的知识技能习得积累,转变成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通过这个过程,使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思想意识逐步成熟,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必备的进取心、吃苦耐劳等素质。因此,转变课程观念,营造创新型的教学氛围,是全体教师应尽的义务。
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
一是现阶段我国高职学院主要实行三年学制,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数实行“2+1”模式,即2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实习,这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只有2年,课程任务紧,培养周期相对较短。而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仅是一时的想法和乌托邦式的信念,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前期规划,多角度观察,理性分析,有效的资源分析与整合,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加上良好的商业心态才能成功。
在创业实践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必要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创业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的教育时间必然不会很短,这恰恰和当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周期现状相矛盾。二是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培养模式上侧重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与此相配套的是按照不同岗位需求技能模块式的课程设置。
而对于创业而言,专业技能只是一种最基本的创业能力,甚至未必是未来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而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并对生产、交换、分配、销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则是创业必备的技能,简而言之,企业中的人、财、物如何组织和分配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技能。而更高层次的社会交往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创造机遇和把握机遇的能力等,这些都需要相结合才会从整体上全方位影响和作用于创业实践活动,使创业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因此,这些能力如何培养,如何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体现,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最主要的问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跟不上创业教育的要求
现有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专业创新教育为主的专业课程指导教师,二是以就业创业课程为主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而新常态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相应教师有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和适用的教学资源,又要求教师有创业实践经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要想指导学生创业成功,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马云也曾经说过,创业没有经验可以复制,只有教训能够借鉴。因此,要想培养和建设一支优秀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必须加强创业实践学习,必要的时候鼓励创业教育教师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业活动,提升创业经验的同时也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极大促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校友作为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定期开展创业经验介绍的讲座,并结合自身创业项目对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创业流程、创业项目推演等实战培训;与此同时,定期选送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到创新创业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和培训,加深教师的创业认识和实践。
四、配套措施建设有待加强
创业教育不是一个全体学生都要有教学成果的教育过程,而是在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给予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最切实可行的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创业活动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过程,因此,创业教育的配套措施必须贴近学生需求和创业实际过程。
(一)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众创空间”性质的创业中心,让创业项目有孵化的时间和空间。在创业项目的形成初期,即可入驻创业中心,通过专业指导教师的协助和创业指导教师的帮助,让创业项目从价值主张、产品结构、目标市场、销售渠道和解决方案等各个方面有更科学的规划。当项目逐渐定型之后,即可入驻创业中心孵化器中,进行项目运行,此时,除了专业教师的指导外,创业指导教师将协助创业项目完成工商、税务等方面的证照办理,创业中心给予定型项目办公区域、水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力争项目落地并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创业大赛或模拟创业比赛,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通过比赛选拔出优秀创业团队,入驻创业中心或者推荐给行业企业,甚至可以直接引荐给风险投资机构。
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围绕创业教育开展专题活动,参观创新创业企业、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让整个校园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丰富并推动创新创业的引导模式,建立创业就业合作机制,多渠道多角度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指导、创业指引和创新意识培养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是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33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