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健康教育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成年支气管哮喘患者211例。依照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支气管哮喘。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02例,观察组109例。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2组患者分别填写由呼吸科医生和护士共同设计的《支气管哮喘健康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治疗原则、预防知识、合理用药、康复锻炼、自我检测、心理控制、饮食知识和复诊知识。掌握程度=答对题目/题目数100%,以60%作为已经掌握。填写《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设3个选项分别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对2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状况进行现场测试。
1.2.2健康教育对2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接受正常的治疗和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对照组102例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和正常护理措施,观察组109例在正常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额外给予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呼吸科护士采用《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健康教育手册》统一培训,考核通过后开始该项目的实施。健康教育由护士、专职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前指导。健康教育形式主要包括:集中健康教育和个体健康指导。集中健康教育是患者住院期间,呼吸科每周2次分别为周二和周四举行的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教育学习讲座,讲座形式是视频讲座联合现场提问进行,重点普及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常规知识,讲座时间约30min。个体健康教育主要是临床管床护士直接进行指导教育,主要包括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前指导3大块。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一般在每日下午患者空闲时间进行,时间一般为10~20min。
1.2.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11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对照组102例,观察组109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入院前哮喘发作次数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健康教育前后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及满意度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2.3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评定得分情况
观察组健康教育后自测健康评定得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后对照组和健康教育前自身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如果支气管哮喘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哮喘的反复发作会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黏液大量分泌以及黏膜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导致气道重塑的形成。支气管哮喘给患者生活上带来了很多不便,使患者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据报道,支气管哮喘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概率可高达60%左右。然而,医学知识的学习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的方式是普及医学常识的重要途径。哮喘知识通过语言和文字宣传手册进行传递,再结合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手段进行多种形式联合,能加快患者的信息重塑过程,更快地达到健康教育的学习目标。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较为匮乏,不能长期坚持用药而导致哮喘治疗的失败,且成人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更差。为此,对成人哮喘患者采用了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多次重复的健康教育模式,以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未接受教育的对照组(P<0.05);患者在得到健康知识的同时,也拉近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距离,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自测健康评定方面,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各维度均有较高的得分,与对照组及自身教育前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需要更好的完善健康教育机制,使临床健康教育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为临床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模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31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