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心理健康的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的案例分析



关于心理健康的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的案例分析

  我们这里主要为大家介绍一则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方面的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这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由于父母到外地打工,心理状况发生严重变化的真实案例,下面来看一下具体情况。

  关于心理健康的案例分析:

  个案基本情况:

  林林,10岁,三年级学生。该生一至二年级,品学兼优。自从升入三年级,他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问题学生。究其原因:林林的父母去年暑假都到深圳打工,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时间回家看望儿子。虽大还小的林林跟随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奶奶教育观念落后,对林林的生活与学习照顾的不如父母那样周到。

  辅导方法及成果: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心理引导。在上课时只要林林听课,读书,我就不断激励、表扬,使他的学习积极、主动意识增强。一点做的好,通过表扬,树立他的自信心,使他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

  (2)辅导功课。他很厌恶做作业,特别是作业较多时就非常的不愿意做,我将他独自留下,一个一个指导他,当他写对了的时候及时肯定鼓励,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认真,速度也快了许多。

  (3)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每当林林有了点滴进步时,我就在全班极力表扬,让全班同学改变看法,愿意和他做朋友。让同学们也越来越关注他的变化。

  3、与家长沟通。我多次与他的父母沟通,委婉地建议,希望他们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林林的父母接受了我的建议,都回来看望林林,林林重新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与温暖,性格又回到了以前。

  经过几个月细心辅导林林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慢慢的容入到集体生活中。

  通过以上这则关于心理健康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一个小学生来说,父母的关爱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也希望广大的家长朋友们,在工作之余,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小孩动不动以死相逼!专家快救救我们吧,该怎么办?

  只要一提写作业,9岁男孩就要跳楼!

  “乖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困惑的妈妈刘女士求助本报。

  “没招,儿子还和全家对着干”

  陶陶(化名)在沈阳市沈河区一所小学读二年级,在上学前,他一直是妈妈眼中的乖孩子。

  “我儿子小时候很听话,邻居们都夸他!”昨日,陶陶的妈妈刘女士说,可上二年级后,这个乖孩子却性情大变。

  “干脆就不写作业了,咋说、咋奖励也不行……老师发8张卷子,他一个字都不写,还把卷子卷成团扔了……老师以为他没卷子,就帮着复印,结果他一看到卷子,就气得脸通红。

  ”刘女士说,9岁的儿子聪明,学习成绩也还可以,可是在学校,他却是老师们公认的淘气包,不听讲宁可出门罚站!

  不过,最让刘女士无法忍受的是,这孩子经常寻死觅活!“一让写作业,就暴跳如雷,用玩具砸脑袋,拿菜刀抹脖子,头往墙上撞,还气得朝窗户跑,抬腿就要跳……”刘女士说,儿子的这种行为让她不知所措。

  刘女士还告诉记者:“因为学习,儿子没少挨打,现在我一打他,他还敢动手打我呢,还和姥姥对着干,骂爸爸,简直是不像话!”

  分析孩子内心封闭渴望被呵护

  昨日9时许,记者陪着刘女士和陶陶来到了沈阳市心理研究所。

  陶陶告诉记者,他上课也说话,他不爱学习,一提学习,心里就难受。“但我没办法,我爸总打我,我比别人慢写两行,他就打!”

  在近半个小时的交谈中,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心理专家发现,陶陶的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不想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说出来。心理专家让陶陶在一张白纸上画两幅画(一张是自我发挥,另一张是要画出人、房子和树)。

  在第一张画上,记者看到陶陶画了太阳、大海、海鸥、鱼,还有蝴蝶。“这是小鱼,后面两条鲨鱼,他们想吃它,后面3条小鱼是来救的……”陶陶解释着。

  通过两张图画,心理专家分析:“这个孩子的想法很多,心思细腻,画中能表现出他虽然很阳光,但自己心是封闭的!并且希望得到呵护。”

  支招换种方式和孩子沟通

  通过和陶陶的交流,专家说:“早期生长环境造成孩子行为偏差!”

  心理专家分析,老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时可能是不经意间使孩子产生挫折感。而家长打骂孩子,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也会使孩子干什么都没兴趣,甚至出现逆反。

  “孩子要跳楼,往往是想向家长示威,让家长担心。大人不再过多地要求,孩子的目就达到了,他们就以为找到了获胜方式。”专家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独立,想展示自我,但又缺乏是非观念,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行为偏差。

  专家给刘女士支招:“别轻易激怒孩子,找到孩子的亮点,多鼓励他。此外,家长要和老师勤沟通,引导孩子带着兴趣学习,别强行逼他写作业,换一种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专家还建议陶陶做心理疏导和行为训练,彻底解决“低自尊”问题。

  一种最优的迎考心态

  众多考生的实践表明,迎考的最好心态就是在塑造并保持一种不骄不躁的平和心态。以下,心理专家给出五条措施帮助你调整自己的心态。

  1.正确评价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把以前的卷子拿出来看看,主要是看那些答错的题,并根据此判断哪些是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自己不会且短期不能学会的知识点。由此做到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有数。

  2.期望要合理。根据自己的客观评价,确定一个正常发挥的分数标准,并给予上下20分的浮动空间,作为自己允许的波动范围。期望过高会加重你的焦虑,不利于考场正常发挥,期望太低会影响你大脑的兴奋程度,也不利于挖掘你的潜力。

  3.顺其自然的心态。告诉自己,现在,我只需要去做自己能做的事,至于考试结果,是以后的事。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事情上来。

  4 重温成功的体验,排除杂念,培养自信心。自信可以唤醒个体成功的愿望和动机,可以赋予个体冷静的头脑和积极的自我暗示。所以在考前,有意识的用过去的成功体验来激发个体的自信心有助于考试发挥。

  5 注重细节和答题过程。在考试过程中,专注于答题过程和细节,有助于个体忽略外界的环境变化和内心的情绪体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排除干扰,做到超水品发挥。考生在考前一周就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关注细节、关注过程的能力。

  如何做到上课不走神?

  在学习中,同学们也常有分散注意力的现象出现。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有的同学却偷偷地玩玩具,或者想着未完成的作业,想着电影、电视中的情节,想着运动场上激烈的比赛。结果,当老师课堂提问到他时,就往往站起来答非所问,弄得哄堂大笑。要知道,注意是心灵的'警卫,学生上课时分散注意力,就等于注意这个警卫失职了,它将该接收的信息拒之门外,而让不该接收的信息闯入人心灵,使正常的学习受到了影响。

  导致学生走神的原因因人而异,也有很多是由于突发事件引起,从一般情况来看,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上不喜欢或感到乏味、没用的课程时,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动辄走神;而遇到那些内容新、感觉好的课,则学起来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不分神、听课效率高。

  二是学习上存在困难。有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老师讲授的内容,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反应比较慢,思想容易“开小差”。

  三是过重心理压力造成的。在工作中发现,学生中的走神现象大都是消极心理造成的。比如,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或病重、有的学生与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此类心理因素也会造成走神现象。四是学生自身性格因素使然。自卑感强烈的学生总觉得己不如人,再努力也没用。心理上顾虑太多使他们不仅在学习上分心走神,而且在成长过程中容易走向自我封闭。盲目自大的学生恰好相反,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胜人一筹,甚至把老师都不放在眼里,不容易安心听课。

  那么,怎样克服上课分散注意力的毛病,专心致志地听好课呢?

  第一,要重视45分钟的听课时间。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但是有些同学没有把握好这一重要的学习机会,他们往往寄希望于课后自己看书来解决老师所讲的问题。因而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上课也就没有要求自己集中精力去认真听课,结果将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因此,希望同学们懂得珍惜上课45分钟的宝贵学习时间,保证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第二,明确听课的具体任务。一节课刚开始时,老师往往会将本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达到的目的明确提出。这时同学们一定要一一记住。并根据这些要求认真听好老师的课。这样,带着一定的任务听课。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了。

  第三,打好知识基础,扫除听课障碍。有些同学学习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缺漏多。造成听新课困难和听不懂,这样就很难集中精神往下听了。这些同学解决上课分心的首要任务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及时补好知识缺漏,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第四,加强意志锻炼,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上课坐45分钟难免会辛苦,也难免会有内外的干扰,这时,同学们要凭意志力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把注意力自始至终集中到听课上来。

  第五,生活要有规律,要按时作息,并且要克服看电视或玩游戏机到深夜的习惯,不要让无聊的事耗费宝贵的精力,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来满足学习的需要。

  识别小学生的性格缺陷

  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缺陷的表现有: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由性格缺陷导致的心理疾病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可从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入手,与孩子多沟通交流。比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磨练自己的思想意志,树立正确“三观”,多从积极层面去开导孩子,让他们从心理上自己说服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式的灌输孩子心理健康知识。如果孩子因为性格缺陷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应尽快接受专业心理治疗。

  贪玩的孩子是聪明还是笨

  淘气、调皮的孩子总是贪玩,他们不停地摆弄着各种各样的物品、玩具,从许多相近似的物品中形成概括力;他们喜欢“逮猫猫”捉迷藏,认真观察排除假象寻找目标,养成细致的思维习惯;他们能把一根竹竿当成骏马、火箭、飞机、机关枪,把眼前子虚乌有的东西想象得活灵活现;他们玩耍时激动、舒畅、愉快的情绪激发和调动着大脑神经的高度活动能力。

  所以贪玩的幼儿多智慧。对此,成长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

  生物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在他的实验室里选择了一批遗传素质一致的老鼠,把它们任意分成三组。

  第一组三只老鼠被关在铁笼子里一起喂养,此为“标准环境”;第二组老鼠被单个隔离起来,只身处在三面不透明的笼子里,光线昏暗,几乎没有刺激,这叫做“贫乏环境”;第三组十几只老鼠一起被关在一只大而宽敞,光线充足、设备齐全的笼子里,内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桥及各种“玩具”,此所谓“丰富环境”。

  经过几个月的环境熏陶后,“丰富环境”的老鼠最“贪玩”,“贫乏环境”的老鼠最“老实”。将老鼠的大脑摘出解剖分析,发现三组老鼠在大脑皮层厚度,脑皮层蛋白质含量,脑皮层与大脑的比重,脑细胞的大小,神经纤维的多少,突触的数量、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以及与智力有关的脑化学物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丰富环境”组的老鼠优势最为显着。实验揭示,环境越丰富,玩耍得越充分,大脑的发育就越好。

  玩,有助于孩子智力发展,也有助于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玩耍满足了孩子们的欲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们一起玩耍,完善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了相应的社交能力。所以,幼儿的早期教育只能是在玩中学,切莫只学不玩或多学少玩,就违背了小学教育学和儿童行为科学的规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30694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