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紧张又充实的社会实践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取得的收获不是一星半点的,一起好好总结一下这段经历的收获和付出吧。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转眼之间,炎炎夏日过去了,这已是自己在大学的第二个署假,蓦然回首,不得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无奈。为了使这个漫长的署假过得充实,为了给自己的能力作一个检验,所以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学生的我,就决心好好利用这个暑假,决定参加学校里组织的社会实践,来锻炼一下自己。因此我参加了由我系组织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与我的队友走出了校门,获得了与校园 不同的生活,感觉很特别,也很有意义!
2014年7月12日,在公共卫生系党总支书记张颖老师的领导下,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团赴商洛市柞水,开展了以“普及传染病的知识以及预防的措施”为主题的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
此次,“三下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基层、经受风雨、接受教育,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机会,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医疗的发展。
12日上午,在服务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柞水,在那里为当地群众进行了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活动,同时为群众讲解健康相关问题,还宣传预防保健和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发放了《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问答》、《高血压病的预防》、《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新农村》及《老年人的保健》等知识传单。12日下午,老师还带
领我们测了当地的大气粉尘指标和采集土壤标本的工作并且具体给我们讲解了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及一些相关原理和知识,让我们了解到许多以前没有的知识。
13日,老师也组织了大家去登山,这不仅增加了师生们之间的交流联系,也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是整个团队更为团结。站在山的上面,面对大自然的美丽风景,那青山绿水人家,更让我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激起了我们要更热爱和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大学生下乡活动,一方面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走入基层,为农村医疗的发展提供些许线索,让我了解到现阶段农村存在的一些医疗问题,农民对传染病的知识还是比较缺乏的;一方面,大学生走入基层,与当地群众“同呼吸共了解”,听老百姓讲些生活的琐事,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尽我们所能给予帮助。同时淳朴热情的山里人也让我们感到极其温馨,在牛背梁森林中也见到许多未见未名的中草药,当地人会将他们所知道的知识与我们分享,这对于我们以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学习的机会。
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我也收获许多心得体会:
一、在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好多人都没有太多的医学相关的常识,他们的生活习惯方式还存在着极大地问题,对于医学知识的普及显然我们做的还不是更好。因此,作为医学生,当我们还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观察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为了能使农村群众更多的了解到医学知识,我们责无旁贷。
二、作为医学生,我们都知道疾病是不断地变化着,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水平的提高,药物的新出和使用,许多疾病都有了一定的耐药性,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就不能只单单停留在当前的水平上,我们必须时刻准备迎接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紧跟科学的前沿多去了解和学习先进的医学技术,不断扩展自己的眼界,强化自身的科研能力,是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三、对于一名医学生,求学路途是艰辛的,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激励自己能够长期努力下去的目标,时刻提醒自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不懈努力的奋斗,朝着那个目标前行。
社会实践是我们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社会基层,体验生活。每一次确确实实的实践活动都会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家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真正做到“双赢”。由此,我们希望我系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会越办越精彩,让更多的学子投身于社会实践。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出来,才会真正的造福社会。最后感谢学院给了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学到了,感悟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吧!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本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本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300份调查问卷,回收276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一、调研背景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结合专业背景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做贡献。同时,聚焦时政热点,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假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高度的热情和具体的行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街五中全会精神。
二、调研形式
2.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2.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尤其是加强本地学生对本地区就业形势的认识;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更好地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就业盲目性与随波逐流。
三、调研分析与结果
3.1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虽然很大部分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般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主要回答有:信息量少;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僧多粥少,自身优势不突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3.2从求职意愿来看,多数学生目标集中在国企或政府部门,且更倾向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或东南沿海城市,5%左右的同学愿意在自己家乡发展。还有部分学生对目前的可获得的工作不满意,其中60%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
3.3多数学生有想过自主创业,但只有2%的学生坚持下来。大学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抢夺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机会。但是资金、技术和经验任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
3.4大多数学生的择业观是先就业后择业,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数据显示,20%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就业一步到位,有稳定的收入。
3.5被调研的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高薪的期望也普遍降低。理想的工资(试用期)在3000到5000之间。
3.6调研中发现,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学校就业平台,以及从老师或同学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也有少部分通过网络招聘平台获得信息。
四、促进本地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从大学生角度出发)
4.1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4.2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4.3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4.4 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4.5鼓起勇气适度自主创业。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
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我们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东营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了解市民们对绿色建筑的期许。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访谈法、实地参观法、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课题展开调研。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分别对山东金辰建设集团、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东营市环保局进行参考调研,并和负责人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东营市知名绿色建筑——“生态谷”12号楼的相关情况及应用其中的新技术、新设备,绿色建筑的涵义、设计理念、主要思路,设计绿色建筑时常用的节能措施,绿色建筑推广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走访东营市环保局,了解了过往几年东营市绿化产业市场相关指标和相关最新优惠政策。在对东营市民调研方面,我们发放并收回300份有效调查问卷,并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与部分市民进行了访谈,获知了他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程度和评价,收到明显的成效。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市民们对于绿色建筑的期许,并且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作出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规划展望,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二、结果分析
1、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1)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所谓的“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和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生态平衡条件下建筑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发展是人类社会永远的主题。但面对世界范围内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漠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人类不得不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与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如图1)
图1堪萨斯州葛林斯堡镇的.凯厄瓦高中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的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和主要思路
绿色建筑设计的大体思路,即“绿色构造”,“绿色施工”,“绿色室内装修”等三个层次来完成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构造是第一步,亦即采用对地球污染较小的构造方式来降低对环境的冲击,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推行“钢结构”(如图2)和“木结构”建筑(见表1)。
其中钢结构的轻量化,节约建材,低污染性与高回收率,是被誉为绿色构件的最大理由。现行大型建筑均以采用钢结构,但小型住宅若采用钢结构则会大费周折,因此积极推动“轻钢构住宅”成为小型住宅的“绿色构造”方式。另一种绿色构木结构建筑可以存储大量的二氧化碳,有益于缓解温室效应,同时对环境造成最小的冲击。(见表2)
(图2)表1建筑物单位面积拆除废弃物生产量
构造拆除废弃物种类组成(主体结构建材和装修材料)钢材混凝土砖石类非铁金属玻璃木材总计钢筋混凝土结构9213321290.71.915.51560钢结构160470999.82.216.5757砖结构007900.70.8108.0899木结构00990.70.8445546表2某幢住宅不同形式构造CO2的排放量 木结构(比例)金属结构 RC构造温室气体当量
(CO2)Kg621807645693566第二种“绿色构造”是以“高性能混凝土HPC”来减少混凝土用量的方法,是适合较高层结构的绿色建筑工法。HPC是一种改进传统混凝土的绿色科技,它将混凝土的强度发挥到极致,同时可以节省10%左右的用钢量与30%左右的混凝土用量,还解决了高层结构中的肥梁胖柱的问题,增加一定的建筑使用面积。而HPC中的细掺量主要为一些工业废渣和一些工业废水,所以hpc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是一种值得鼓励的构造。
绿色施工其内涵包括营建自动化空气污染防治,废弃物再利用等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是营建自动化,就是以工业的方式来营建建筑物,将建筑物的部件工业化预制化规格化,以及采用自动化来施工。许多建筑物外墙,楼梯等均可由工厂生产,再运至现场组装,如此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建材浪费,同时减少空气污染。绿色施工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建筑空气污染防治,其内容主要为喷洒水,防尘网等。第三个重点是“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在建筑中,使用三至四成的再生玻璃,再生混凝土砖,再生木材等,已成为绿色建筑的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
室内环境的污染与室内的装修量成正比。绿色室内装修提倡,第一步,不做无谓的装修,尽量简朴实用。第二是使用“绿色建材”,使用对地球环境无污染和对人体无害的建材。各国都已开始对建材使用“环保标识”。同时,尽量使用本土建材,减少长途运输耗能。
从“构造”到“施工”再到“室内装修”,也是从企划,计划到施工的一系列的措施。这是从“源头整治”做起,而非“事后的整治”,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绿色建筑”(如表3)。
表3 “事前预防”和“事后管制”的比较事前预防绿色构造→绿色施工→绿色室内装修结果:源头整治,代价低事后管制不合理构造→粗狂施工→过度装修结果:污染大,治理难 (3)东营市“生态谷”12号楼绿色建筑的相关情况及其中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生态谷”项目是以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包括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企业研发总部、院所合作基地、企业孵化社区等内容的高新科技园区。“生态谷”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容积率1.03左右,建筑密度21.6%,绿地率36.7%,基建投资5.4亿元。园区规划合理,建筑造型优美。场地建设与选址完全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要求。室外绿化物种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室外地面采用绿化和铺设植草砖等方式使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达40%以上。总体规划秉持“自然、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为本建筑申报绿色建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楼坐落在“生态谷”中央,三面环水,绿色萦绕,环境优美。建筑面积为1843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高度11.65m。建筑主要功能为:建筑科技论坛、建筑技术与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12#楼在设计过程中,延续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理念,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使用者营造出自然、舒适、环保、健康、优美、便捷的生活空间。建筑物中厅设计营造出和谐、舒适的公共空间。中厅兼做节能展示大厅、会议室等,凸现建筑主要功能,同时具备建筑物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太阳能利用的功能。室内房间采用大空间设计,分割灵活,避免因功能改变造成二次拆建。30%的外窗开启率可以保证各房间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外墙保温和门窗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节能标准。整栋建筑节能设计达到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要求。
为推广和展示节能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减少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将建筑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本建筑采用了大量的节能高新技术产品及设备。现将建筑物建设过程中采用技术介绍如下:
(a)光伏太阳能发电
本建筑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为13.02kWp,可供整栋建筑的照明及部分设备用电。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为固定系统,设于屋顶,安装CNPV-195M 型高效多晶硅组件40 块,装机容量为7.8kWp;另一部分为逐日系统,设于楼前绿地,安装一组双轴跟踪支架,采用CNPV-290W 组件18 块,装机容量为5.22kWp。 电池方阵采用固定倾角安装,使用三台小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后接入用户侧低压电网。本项目年均发电量约1.2 万度,年均节约标煤约6.23 吨,年均减排CO2 约22.1 吨。
(b)太阳能辐射板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辐射板建筑一体化技术,综合利用太阳能、空气能和太空低温源及跨季节蓄能技术,采用室内一体化低温差辐射供能系统,实现建筑物的制冷、供暖及热水供应。辐射板技术原理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应用太阳能的观念。源端的太阳能辐射板系统,可根据需要设在屋顶或墙面,不改变建筑外观,与建筑真正形成一体化;采用末端室内一体化低温差辐射供能系统,既节省了维修、维护和更新费用,又可自行调控、舒适、免维修、增加使用空间。通过源端、末端的优化耦合方案,以经济性和舒适性为宗旨,为建筑量身定做绿色能源复合供能系统,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对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耗。实现建筑的低能耗供暖和制冷。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实现整栋建筑全年供暖制冷及生活用热水年总耗电量低于30kWh/㎡。
(c)跨季节蓄能
跨季节蓄能技术是利用辐射板夏季收集热量,冬季收集冷量,同时将收集的能量储存进入地下,利用土壤恒温层的蓄热和保温能力,将储存的冷热量跨季节交替使用,用于制冷和制热。本技术的应用实施能有效提高能量收集效率,实现低位环境热能的高效利用,避免地源热泵系统出现效率衰减状况,减少热泵的运行,降低系统运行费用。
(d)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技术是将利用热泵技术将浅层地下恒温层的低位能源变成可供建筑物使用的高位能源,进而对建筑物进行采暖、制冷的技术。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的关键在于地源热泵的总释放量与总吸收量基本平衡。跨季节蓄能技术的应用可很好地解决地源热泵系统的总释放量与总吸收量相平衡的问题,同时变地下低位能源为中高位能源,提高热泵效率。与传统空气源热泵相比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可节能50%以上。本建筑采用了效率较高的满液式机组一台,地源井28口,井深120米,水泵采用变频运行。 (e)通风热回收技术
随着房屋保温措施和密封性能的改善,因建筑通风造成的能耗损失在整个建筑采暖、制冷总能耗的中所占的比例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安装具有热回收功能的机械式通风设施变得非常必要。通风热回收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排风中的热量和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对新鲜空气进行预热预冷,使新鲜空气接近室内温度,从而减少对新风系统加热或制冷的能源需求。本建筑热回收的效率可达60以上。本建筑每层采用一台新风热交换机组,风量为2600立方/小时(三层),3000立方/小时(二层),3000立方/小时(一层)。
(f)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技术是通过收集建筑中的优质杂排水,并将其处理达标后,再回用到建筑中去的供水技术。中水回用可有效地减少建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建筑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建筑污水的再回收利用。本建筑中水源为盥洗废水、空调冷凝水,并辅以雨水作为补充。水处理是采用高分子膜材料(MBR中水处理设备)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杂质进行生化处理和膜过滤。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厕,使建筑物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40%。实现废水资源化,达到节约用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之目的。
(g)雨水利用
城市地面硬化和地下水的应用,严重地破坏了地下水自我平衡能力。通过室外增置透水砖、绿地和室外渗井的做法,可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实现地下水的自我平衡。多余雨水经收集后排入景观水系用作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用水的可持续利用和自然循环。
(h)节水设备
卫生器具均采用节水型器具。坐式大便采用冲洗水箱不大于6升的大小两档式冲洗水箱。蹲式大便器采用感应式高效节水型延时自闭冲洗阀。公共洗手间延时自闭水龙头。淋浴采用带水温调节器的节水型淋浴喷头。本建筑洗浴用热水全部通过屋顶太阳能装置供给。给水管材选用PE管,具有阻力小、防腐效果好、接口严密,施工方便和可再生利用的优点。供水龙头和阀门选用高性能铜质阀门,可减少水的漏损。
(i)智能监控
安装在建筑物内的探头会自动检测建筑物室内的环境明暗程度,并根据时间要求和声音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或关闭灯具,从而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用电浪费。用于制冷制热和通风的探头可感知建筑物室内温度、CO2浓度,从而控制制冷制热设备和通风换气设备开闭,并根据需要量的大小合理调整设备运行,以达到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创造舒适的办公、居住环境之目的。
(4)绿色建筑常用的节能措施
节能设计的主要措施:开窗节能设计,节能玻璃的使用,屋顶节能设计等等。(如图3)以选好“节能玻璃”为例。选好节能玻璃是很有效的节能对策,尤其是对开窗面积大的建筑,采用节能玻璃的节能效益更突出。玻璃的节能特性主要在于“保温性能”和“遮阳性能”。保温性能以热传递率U值表示,值越小,保温性能越好。遮阳性能以日透射率η表示,值越小,遮阳性能越好(见表4)。
设计者在选用玻璃时,一般要遵循“北保暖,南遮阳”的规律。目前LOW —E玻璃是温热气候降低空调耗能的一种不错的玻璃。它拥有超低的日射透过率约0.32,并拥有高达66%的可见光透过率,同时还有晶莹剔透的透明度,尤其符合采光眺望和空调节能的需要。
采用节水器材,设置雨水贮存和利用系统等。绿色建筑的节水设计,最便宜又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节水器材。卫浴厕所的用水比例约占总的生活用水的五成。
如果采用适当的耗水器材,会造成很大的用水浪费,如果换成节水的器材,势必节省很多水。如住宿类建筑中最普遍使用的坐便器,一般使用的单段式冲水机能,使小便与大便耗用相同的冲水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有许多家庭设有两套浴缸装置,而实际上有九成的浴缸闲置,造成浪费。假如能在部分建筑上取消浴缸设计而改用淋浴设备,必可减少用水量。常用的省水器材有节水型水栓,省水坐便器,自动化冲洗感知系统等。
建筑CO2的减排的主要措施:结构的合理化,建筑的轻量化,使用再生建材。以结构的合理化为例来讨论CO2的排放的影响。结构的合理化,即在兼顾安全与美学的原则下,以最合理,最有效的结构系统来建造建筑,以减少建材的用量以达到最低的CO2的排放量。优良的结构系统相比于不良的结构系统,在相同的安全系数条件下,最多可节约30%左右的钢筋用量和23%的混凝土用量。由此可见,合理的结构系统设计对CO2减量有相当大的作用。
表5高层建筑优劣结构系统与用钢量之关系
(由此可见,采用合理的节能手段,是绿色建筑生成的一个重要环节。)
(5)绿色建筑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绿色建筑的推广主要遇到的问题是,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要推广的建筑是否真的“绿色”,包括选择的材料(主材及辅材)、所有材料的制作过程及将来是降解是否环保,工程的施工工艺是否环保等等细节要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概念,不要因为用了某种环保概念的产品就把整个建筑冠上绿色建筑的概念,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家对绿色建筑的怀疑,我们要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不是概念,只有建筑的每个环节都做到绿色环保,那大众自如会接受。
在推广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扣绿色环保的大帽子,应该让老百姓和小企业真正的从中得到实惠,比既然绿色建筑已经到了推广期,那么技术就已经不是问题了!
主要矛盾在于大众对绿色建筑的接受和认可。现在大众对绿色建筑还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它的优越性。所以要深入基层,走进工厂,单位,老百姓家中进行宣传,现在大众的环保意识有显著的增强,这就有助于工作的展开。如说太阳能系统对电费的节约,地热系统对供暖费的节省等等。
绿色意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绿色建筑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时尚,从理想到现实,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也应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遗憾,我们只有不懈的努力,“绿色世界”才能真正的实现。
2、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1)绿色建筑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单体本身,而是要扩展到社区、城市、乃至区域层面,换句话说,就是要从微观到宏观整体来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因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是全球性的大问题,涉及面很广,有大气环境的保护、物种多样性、水污染的治理等问题,这些都不是单独一个社区或者一栋建筑单体的建设就能实现的目标。同时社区作为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生态社区的发展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如城市的功能结构、生态环境建设、交通网络等都对社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从城市空间形态、土地利用、交通体系、社区空间布局、公建配套等方面来深入研究绿色生态社区。
(2)要尽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适应性技术。国外生态社区的建设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各国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各国均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条件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资源和能源问题。我国各地气候条件资源条件相差很大,因此因地制宜的建设生态社区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原则问题,参照国际经验,加强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及规范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快推广和普及国外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3)要多种方式促进绿色建筑的建设。欧洲各国政府对生态建筑在政策上支持,在经济上扶持,是生态社拯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应实行限制性政策与鼓励性政策并举的方针,对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采取禁止投入使用等强制性措施进行限制,对于达标或超标的绿色建筑,采取减免税收、贴息贷款、财政补贴进行鼓励。另外绿色建筑的建设要讲究经济效益,算细账,在能源、材料、水电资源等方面与普通建筑相比究竟有多少经济效益,从而让开发商和居民认识到绿色建筑建设带来的实惠。只有寻找到经济上的支撑点,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才有内在的动力。
(4)要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绿色生态建筑建设的公众参与。国外生态社区建设的最重要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强调公众参与,许多生态社区建设都是公众自发进行的。只有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养成节俭和适度消费的观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公众了解绿色生态建筑的内涵和重要性,人们才会自觉地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当中。另外,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和对居住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一公众也将更加青睐绿色生态建筑,使绿色建筑更具有发展空间和市场。
3总结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东营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实地调研,分别从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东营市环保局、东营市民等多个角度获取数据和资料,综合各方面的内容和数据加以分析和研究,并得出具体的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在东营市有了较为不错的发展,且获得了市民很高的满意度,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目前在绿色建筑的推广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当地市政府加大力度对症下药,将绿色建筑发展的更好。
节能、降耗、绿色、健康,已成为全世界对于未来建筑的共同追求,建筑能耗降低,将对全社会节能减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建筑”之路。
建筑的生态和绿色,源于我们人类对于生活方式的生态观和绿色观,它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方式,其内涵将随着实践活动的增多而充实,可探索的途径也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丰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23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