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之后周记(精选20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转眼一周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写一篇周记了。周记怎么写才条理清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中考试之后周记(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一样重要,有时还意义非凡。考好了,心里甜滋滋的,随之而来的是老师的赞扬、同学们的羡慕和父母的喜悦;考得不好,老师会失望,父母会生气,还可能会面对同学轻视得眼光和讥讽的话语。以我微薄之见,考好则已,考不好也别灰心,如果上要考虑长辈的夸奖,下要考虑同学的冷嘲热讽,则必败无疑。考好不骄,考不好不气馁,以平平和和的心态应考,反而能考好。但是,说到容易,做到却难。
就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吧。我是抱着考双百分的信心来应考的。从早到晚,考试以后,都十分疲惫和担心,时间仿佛静止了,度日如年,考好和考不好这两个词在心里打架,晚上一觉酣睡才觉得好些。
第二天是数学考试。考完,我便四处问讯数学答案,以便与自己的答案相对,跟着就是几声“耶!”的欢呼,因为那时我已经感觉到我是100分了。现在就看语文了。我紧张得就像心里有几只小兔子,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的节奏。就在这时,同学熊梦飞跑过来,把他凉凉的小手搭在我的肩上,说:“别不高兴,”一听这话,我的心里“咯噔”一下,他继续说:“你语文久拾五点五分。”啊!怎么会这样!顿时,我眼前浮现出这样几幅景象:我和爷爷坐在客厅里,爷爷问我是不是100分,我说有99.9999%的把握得100分;我和妈妈拉构:双百分就奖励一小时电脑游戏。现在倒好,不仅辜负了爷爷得期望,而且一个小时得游戏也成了泡影!唉!为什么是这样!我在心里祈祷:但愿数学能给我一个满意得结果吧!
我希望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但做起来真难啊!
紧张的期中考试终于过去了,这个星期成绩终于出来了。
我又找回了从前的我,我感到了——自从上了六年级我的成绩开始上升,又回到了以前那样。虽然还有些距离,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找回从前的那个自我。
令我最兴奋的就是数学我考了100分。当时卷发下时,我不禁地笑了,握紧了拳头。此刻的我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题不难,但是每次考完试都会有些小问题我没检查出来,所以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如今终于考了100,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令我没想到的分数就是语文我考了95分。我本以为自己只能得80多分。因为以前我考试后感觉很好,总以为自己能考很高的分,结果就在上学期期中考试我记竟然连80分都没达到,从那以后我就不敢高估自己了。当语文试卷发下来时我看到了我的名字“59+36=95”我基础知识就减了一分这真是让我太高兴了!虽然有些同学基础知识一分没减,但是我和自己比真是进步了很多。今天中在家政听到五班的同学说杨一鸣语文考了98.5,虽然我不认识他,但是他的成绩的确令人震撼。令我难过的地方就是作文,才得了36。这也怪我平时对作文的`练习不多。我下定决心以后多看书多练些作文,也不要为了总写我的小说而耽误了成绩。
最悲惨的还是英语,我只考了80分。这次英语背分了。还是平时学得不够扎实,答题太过于大意,自信心太强,检查时一扫而过。不然的话我英语最少可以提5分以上。我曾听说过高中考试在全校排名差0.5分,就差了300多名。我心想:这要是高考不就完了?必须要改正这些毛病,不然以后会吃大亏的!
这次期中考试总分275,离满分差了25分,其实仔细一想这些题又有什么难的呢?比不过别人就不要比,跟自己比,看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会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
在奔往成功的道路上,我永远都会努力,直到超越一个又一个自我!
昨天中午进行了期中考试,是为了检测这半个学期的知识学扎实了没有。
开始考试了,先考语文,可我被一道难题给挡住了去路,我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来,我突然想起老师说的一句话:考试时,遇到不会的题先不管它,做下面会的题……
“叮叮当,叮叮当”,数学开考的钟声敲响了。哈哈,这些题我都会做,那些应用题“将军”我也会把它们击败的!可我还是很认真的做,以免马虎做错。大约20分钟我就全部做完了,我又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希望能考高分。
开始收卷了,我心里很紧张,要是考不了高分,回家就得挨批喽!
紧张了那么多天,复习了那么多天,为的就是这次考试,考过试我的心情猛然间轻松了下来。
期中考试结束了,成绩出乎我的意料,通过这次的考试,我了解到了我的不足之处,现在发表下我的期中考试后感想。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期中考试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反思与总结。现在,请牢记住这个习惯,带上你的收获与总结,跨步前行。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你,让这次的失败,铸成下次的成功,让这次的成功,铸成下次的辉煌!
期中考试之后,我的成绩出来了,语文100分,数学99分,尽管成绩不差,但我还是不太满意,因为我毕竟失去了一份,于是我分析了原因:
一、期中考试前,我表现有点浮躁,作业不仅字迹潦草,还错误百出,做作业也不积极,导致这次我因为马虎失去一分。
二、考试时做题速度较慢,还有几道题没有做,就听广播说:“一二年级的同学,请抓紧时间答题,考试还有10分钟,请抓紧时间答题。”结果匆匆做完,没来得及检查,导致错误发生,失去一分。
三、这一分,表面上看是马虎,时间紧,其实还是由于我做题速度慢,特别是动手能力差,第四大题,剪平移图案耽误了时间,导致总体时间紧张。
总之,这次考试我不太满意,我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弥补,争取期末考出更好的成绩!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期中考试就来到了我们的身旁。
先来说说我的数学成绩吧。数学本来就应该考一百分,但是因为马虎计算出现了问题,要扣掉五分,错的真不因该。
语文成绩最担心的莫过于阅读理解了,阅读理解一直是我的弱项,每次考试阅读理解就扣好多分数,希望这次能拿一个高分数。
英语成绩我并不担心,因为从六年级开始爸爸对我的英语非常重视,每一篇英语大课文都要背会,并且,在暑假、寒假,姐姐也要给我补习,所以我不担心。考试过后,和同学对答案,也没发现错题。
期中考试只是对近段时间学习的一个测试,不管成绩好坏,我们都应该继续努力,朝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期中考试之前的时候,我每天都在心里想:这次期中考试会考好吗,如果考砸了怎么办,妈妈会打我、会罚我吗?我的心里总是有一块石头悬在空中,晚上睡觉总失眠,老是觉得自己考不好。
我每天晚上都要复习好几课,把语文知识掌握好,每天中午写一篇日志,把作文掌握好,妈妈说:“彤彤,你要把语文、数学、英语考到90分以上的话,妈妈就会奖励你最想要的芭比娃娃和王子幸福生活的用具,整套哦,包括小娃娃。”我听了十分高兴,也恢复了信心,我有信心,我一定能考好!
终于到期中考试的时候,我仔细审题,认真检查,时间过得真快,我刚检查了一遍,老师就要收卷了。老师发试卷,我一看,语文95分,数学94分,英语50分。我很失望,虽然考了90分以上,但是也觉得考得不好,我垂头丧气地把试卷拿回家,给妈妈看。妈妈看后,并不生气,说:“你已经考得很好了,彤彤,咱们下次继续努力,超过那些的高分的,加油!”听了这番话,我受到了感动。
我决定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读多背,不再当“小马虎”,考出更优异的成绩,让爸爸妈妈和老师都高兴。
今天是我们期中考试报分的日子。我有点着急,生怕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听班上的同学说我的数学是九十九分,我半信半疑。我真希望自己考了一百分。
不知不觉的数学课就到了,老师拿着试卷来了,我的心悬了起来。老师说班上有两个一百分的。当老师说出那两个一百分的同学时,我失望极了,我只考了九十九分。平时我在班上名列前茅,考试成绩总是一百分,没有一百分也是第一名。而这次期中考试却因为一道简单的判断题让我没得到自己所想要的分数。
整整一个上午,语文老师都没有说考试的情况,直到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才公布成绩。最高分九十六分,而我只得了九十点五分,光是作文就减了三点五分,还有一道题是因为字写错了,剩下的错题有一些是马虎了,还有一些是意思表达得不够完整。
这次期中考试我没考好,不能垂头丧气,要继续努力,要踏踏实实的学习,下次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期中考试,考试终考完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下,可是又有一块大石压得我喘不过气,那就是考试分数。一下课,同学们都在议论难题、分数什么的,弄得我紧张死了。
觉得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太粗心。我曾经无数次向粗心宣战,但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时常闹出笑话,我成为了同学们的笑柄。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做试卷的时候不认真。我做试卷的时候觉得时间很紧,就飞快的做起,不免字迹潦草。有的时候连自己也看不清自己写的字。
我在以后的考试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做题目时要看清之后在写。以后,我要再接再厉,养成认真的好习惯,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
星期五,老师评完了语文试卷,当老师说我是100分A时,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心里感觉美极了!我希望下次数学考试我也有同样的成绩。
妈妈说我数学考试时,有时忘记单位,数角的个数时不仔细,要我认真检查。数学试卷做完以后,我仔细检查一遍,我想这次数学也可以100分了。当老师说我数学是98分A时,我心里很伤心,我想快点把试卷发下来,看看我错在哪里了?发卷子了,我马上查找我的错题,原来是得数错了。这道题真不该是我丢分的地方,还是我检查的不仔细,我以后一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我会继续努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jihua/14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