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工作计划

专访力帆尹明善:创业只想赚回买书钱

专访力帆尹明善:创业只想赚回买书钱



专访力帆尹明善:创业只想赚回买书钱

  事实上,正是作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国门的摩托车制造企业,力帆得以在全球经济勃发的10年间,获得规模和效益的同等增长。

  尹明善表示:“自己创业本来没有很高的志向,作为曾经的图书编辑只想换得足够的买书钱。力帆这20年一直在思考自己走过的路,得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懂得坚持,哪怕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也要坚持走下去。”

  年过七旬的尹明善依然精力过人,虽然采访已近深夜,他依然谈笑风生,被周围的工作人员称之为真正的“铁人”。有人曾经将他与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相比,都是直到暮年依然身居高位而创举不止。但他本人对此赞誉很淡定,他对《中外管理》表示:自己创业本来没有很高的志向,作为曾经的图书编辑只想换得足够的买书钱。而如今力帆得以成为民营车企中的佼佼者,其实只是一种偶然。

  54岁创业,68岁造车,72岁上市,用20年走过了很多国外企业百年的路程,偶然两字似更多代表一种心态,而非历程本身。作为国内同行的李书福与尹明善,创业历程颇为相似,也是从做摩托车开始逐渐转为乘用车。有人做过一个对比,二者相差24岁,如果说当时李书福造车堪称勇气可嘉,那么力帆仅仅六年就凭借自主创新在乘用车领域分得一杯羹,已不是冒险和偶然可以来形容了。

  “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只要你有那股决心!我做右派(等于荒废—编者注)做了20多年!所以在我心里,我和李书福是同岁!他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尹明善即便表达坚定,也不忘发挥自己特有的川式幽默,逗得在场人大笑。实际上,这20年来的力帆历程,正像是一场与时间与资本以及与市场较量的好戏。不过令尹明善高兴的是,他一直都是赢家!

  当然,这绝对不像他幽默的那么轻松。

  不服不行的“山城精神”

  从出生地涪陵到事业发迹地重庆,两座城市都在嘉陵江边,依山而建的道路伴随着一级级的石梯蜿蜒曲折,起伏如波浪,生活在这里,需要的除了超凡体力之外,还多少必须拥有那种不怕吃苦的“山城精神”。

  曾有美国记者到访重庆后,深深为这里的码头文化和制造业规模所震撼,将重庆比拟为美国西部的“钢铁之城”芝加哥。“我们也身处西部,也是西部的机械制造业重镇,还有那种跋涉奋斗的精神,都神似芝加哥!”尹明善显然很认同那位美国记者的比拟。

  而从他虽然有些沧桑却激情四射的面容上,也能隐隐感到这个幽默的老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坚定和执着。“有些人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去年那么大年纪还要亲自把企业搞上市。其实这和年龄没有关系。我常说:做企业和做人一样,不能没有精神。对的事情一定要做。我只后悔自己做得太晚了!”尹明善表示。正是去年上市之后,整个力帆开始了全盘改革,更好地发挥了企业内部监督的效力,也完善了内部的组织机构。虽然由于很早就开始国际化,力帆的现金流一直十分稳定,但在企业即将20岁成人之际,他选择了上市来进行一场彻底的公司治理变革。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力帆得以从一个9人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1.5万名员工的跨国大型车企,正在于尹明善一直都懂得“自我革命”。

  回忆往昔,1992年,当他已过知天命的年纪,毅然结束了自己已小有成就的图书出版公司,拿出好不容易凑出的20万元开始创业时,彼时他还是个摩托车行业的外行。他从捣腾配件开始,借助亲戚的帮助,在外界“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质疑中,开始了自己的“不可能”。

  不过与周围大部分摩托车制造企业不同的是,从一开始,尹明善就喊出了属于自己的口号:“我的理想是要造出全中国没有的发动机!”类似的豪言壮语,在2006年开始造车时,他也曾提出:一定要自主创新,不能搞拿来主义,才能做到真正的具有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思路出发,他没有重复其他小企业为大厂做边角料的老路,一开始就直指摩托车的“心脏”——发动机。因为与其他产业类似,中国的摩托车制造业严重空心化,作为关键零配件的发动机,国内只有区区两个型号,其余大多从海外进口,特别是日企更是占领了这项技术的至高地。但尹明善认为:如果不能做出自己的发动机,就只能一辈子受制于人。

  经过深入的市场分析,他发现中国特别是重庆,其实在发动机零配件领域的技术已经很完整,只是囿于体制,那些生产配件的国企根本不会出售装备好的发动机,更别说是和国际技术接轨了。他认为这是一个突破口,力帆应从出售发动机整机入手,这样就掌握了整个产业链的心脏。

  由此,尹明善作为一个纯粹的外行,却在一年内就成为了重庆摩托车业的“黑马”。很多人没有想到,看似小小的一台发动机竟然比卖摩托车更赚钱!很快,力帆的门口就开始涌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而尹明善并没有满足。在出售发动机之余,他开始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并且用获得的利润开始了进一步的企业规模扩张。截至10年前的2001年,仅摩托车发动机,力帆就售出184万台,销售收入超过38亿。这个领域他用9年就做到了世界第一!

  至今在重庆商圈里,尹明善都是“偶像”级老大哥。“我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我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我的角度总结,力帆的成功一共有三点:这也是我常说的.力帆三件宝——创新、出口、信誉好!”躲在镜片后的尹明善拖着他那招牌式的重庆调调,抑扬顿挫娓娓道来。

  登上国际舞台的滋味

  不过就在力帆顺风顺水时,品牌大战的阴影却早已慢慢笼罩其中。从1996年到2003年间,日本本田(HONDA)就力帆摩托车使用的“HONGDA”标识的侵权问题开始了长达8年的状告。虽然早在1999年力帆就已全面换标,但力帆还是在2004年终审败诉。

  多年后,尹明善并不愿多提及此事,但他依然尊称本田为自己的老师。面对记者他也曾表露自己的委屈,认为本田揪住多年前的往事不放,只是由于这些年在销售和制造领域被学生超越,而被迫采取的市场狙击策略。不过抱怨之后,尹明善也坦诚地表示:中国民企要想真正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紧自主创新,同时还要拥有自己过硬的品牌。

  而对于品牌,尹明善的要求更高,那就是必须要拿到国际上也站得住!

  其实尹明善在积极拓展本土市场之余,很早就开始盘算起了新战略。1998年,在通过对国际摩托车市场的全面考察后,尹明善发现邻国越南几乎人手一辆摩托车,摩托车消费市场巨大——与其在中国市场上进行价格战,还不如从越南出发积极拓展当时还是处女地的东盟市场。

  不过当时的越南市场,力帆的老对手本田可谓一枝独秀,和其他几个日本品牌加起来已占领了越南大半江山。很多人都认为力帆很难打进这个铁壁市场,但尹明善却有着自己的逻辑,他觉得日本车品质好,但价格高,而力帆首先打的就是价格牌。当时100毫升的弯梁车,日本车的售价是2100美元,力帆的批发价却只700美元,代理商零售也只1200~1300美元。在质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价格的力量不可小视——力帆摩托开始在越南市场上迅速走红。

  不过仅仅是价格优势,力帆走不了多远,只有真正在越南人心中树立起品牌才是长久之计。“我其实一直觉得很多中国企业对国际化的理解有误区,总觉得我们去一个地方就是去占领市场。其实不然,必须首先树立品牌,打动消费者的心,才能最终长久经营下来。”接着尹明善兴奋地表示:力帆目前的局面有些好玩,力帆的品牌在海外甚至比国内还响!这就是他们花心思的成果。而为了打动越南人民,力帆搞起了“事件营销”——让力帆摩托车在河内飞越越南的母亲河——红河,并给越南的“CCTV”30万美元作为广告费,现场组织了10万观众。他们还请来了越南的顶级歌星、影星进行现场表演。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力帆从此在越南名声大震。紧接着,力帆又打出另一张牌——足球,把越南的头号球星黎玄德请到中超自己的力帆俱乐部来踢球——效果就像姚明去了火箭。同时为了获得越南各界的认可,并且规避贸易风险,尹明善还直接在越南建厂,聘请当地工人,和越南本土供应商形成战略联盟,使得力帆真正成为了越南人心目中的“国民车”。

  而随着在越南市场大获成功,力帆的摩托车开始走向更多的国家。今年6月,在长江三峡游船上召开的力帆摩托车经销大会,尹明善与应邀而来的全球43个国家近100名国外力帆摩托经销商共襄盛举。经过统计,从1998年开始海外征程,14年来力帆摩托车已经出口了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其中三个国家设立了自己的工厂,真正做到了力帆海外公司形容的那样——“驶过全球的点点帆影”。

  事实上,正是作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国门的摩托车制造企业,力帆得以在全球经济勃发的10年间,获得规模和效益的同等增长。但尹明善也感到了其中的危机。“摩托车毕竟是一个小市场,未来更大的空间属于汽车。所以我们要发展为百年力帆,还必须造车!”如果说54岁创业已经是充满勇气,那么68岁时,力帆开始的造车事业,更让人感到了尹明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决心。

  用时下流行的星座学说来解析,生于1938年1月1日的尹明善,是号称忍耐力和执着力最惊人的摩羯座。这个星座历来盛产政治家和商人。而正是有着这样号称钻牛角尖一样的韧劲,才让他顶住压力,一手实现了自己的乌托邦美梦。对于外界对力帆造车的质疑,尹明善并不生气,而是十分坦诚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力帆的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从最初搞配件到做摩托车,再到如今全力造车,其实是很多国外车企走过的道路,并没有什么新奇的。我觉得惟一关键的就是,通过在管理上细化和分解我们的目标,从而使得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尹明善强调道。

  他有一个好玩的公式,即不用平常的成本和利润来计算品牌的价值,而用所谓的“一斤车”的价格来看自己和世界级企业的差距:如果说宝马可以卖到100元一斤,力帆的车如今只能卖到30元一斤,这就是差距,也是他追赶的目标。

  为此,与之前搞摩托车的战略类似,此次尹明善依然把住了两个核心环节:技术创新,加上海外攻略。2007年,力帆汽车将汽车最核心部件的“力帆造”发动机装配在了自己的新车型上,也成了国内少数可以自主研发和生产发动机的民营车企。截至目前,力帆汽车已经拥有了多款高技术含量的新能源产品。2009年官方统计的6万辆到如今的10万辆销量,让尹明善惊喜之余,也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他倔强精神支撑下的产业奇迹。

  在海外市场,力帆汽车的销售也一路飘红。尹明善表示:今年的出口量将增加到5万辆。如今在海外特别是在独联体和中东的组装工厂已达到6个,今年还会增加2个,是迄今中国自主品牌中最多的。未来,力帆将着重发掘南美市场的潜力,而且在巴西建立的第一家全球研发中心已经正式启动,未来可以看到目前在全球40个国家逐步建立起的销售网络都将会及时推出力帆的新款轿车。而那时,力帆汽车驶向世界的,将绝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

  “总结我们的20年,就是一直在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我们是中国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但正由于恰逢时代变迁的伟大机遇,给了我们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机会,这一切都是史无前例。我既觉得幸运,又觉得开心,而未来我们还有更长的道路要去跋涉!”尹明善微笑着总结。

  回想20年前的自己,您最想对当年的自己说点儿什么?

  尹明善:我觉得敢于实现自己的梦想是绝对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力帆这20年一直在思考自己走过的路,得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要懂得坚持,哪怕在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也要坚持走下去。其次,我觉得很幸运,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这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您觉得力帆20年来走到今天,最关键的是做对了什么?

  尹明善:自主创新。无论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从摩托车到轿车,一直以来我们都花费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去搞创新。因为没有自主的技术产权,就如同让别人牵着鼻子走,怎么能做成百年长青企业呢?

  多年来,哪些主流管理思潮对您经营企业产生过重大影响?

  尹明善:我可能没有学习过什么MBA,也对正规的管理学教育一直抱有一种商榷的态度,我觉得不是哪一种思潮,而是其他企业的实践最值得我们学习。国外很多汽车企业都是我们的老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