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优秀范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哲学家,喜欢把人生比作旅程。有些人用年岁记录征程,有些人用存款来衡量风景,而三毛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文字记忆情与悲。三毛的梦始于撒哈拉,终于撒哈拉,在这个冗长的梦里,她笑过,累过,品尝过人生,感受过世界。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段被伪小资引用到烂俗的小诗,我初见于三毛的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初读感觉很美好,清新之感扑面而来,后来再捧起这本书却忽然觉得这画面犹如噩梦前的仙境,唯愿不要醒得太早。这本书写于三毛丈夫荷西逝世之后,因此,即便是在回忆她与丈夫此前相处的种种都弥漫着说不出的伤感,对他生前的简单叙述,平淡中流露着温馨甜蜜,甜蜜中又隐藏了对于未来的种种不祥预感。他们最终没能走到白头,短短六年成为最美的时光见证。
没有哭闹,没有疯癫,她就只是像从一场梦醒了过来,只是灰成为天空的主色调。我最喜欢的一段描写出现在三毛与父母身上。父母知道三毛的伤痛,绝口不提荷西。默默为她做些事。替三毛为荷西买花,然后不俱炎热步行到墓地,把花放到他身旁。三毛又何曾不爱父母呢?有些事,她未曾让父母知道。她没告诉父母说他们放的花放错了地方,怕他们会自责。也没告诉他们说自己给荷西去上坟,怕他们会争着要去,怕他们太累。或许经历尚少,我对她与荷西之间痛彻心扉的爱恋也仅仅是惋惜,但这段与父母的心灵碰撞,即便是几年过后的`今天,我依然能够回忆起丝丝点点的细节。
三毛的一生,追求着这个世界所有的美丽,她明白即使自己只剩下一个出鞘的灵魂,还是要活下去。不断地旅行,不停滞地活着,她是穿梭于爱与悲中的时光旅行者。
简介:
三毛一生短暂,但经历不凡。在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辍学的她一度自闭、叛逆,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一九七四年,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白手起家,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从此开启;移居加纳利群岛后,三毛的生活渐趋安定,她的创作也达到了高峰。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三毛去世。
好句:
1.微凉的空气一下子吹散了旅途的疲劳,不知名的一颗颗巨树在空中散步着有若雪花一般的白色飞絮,路灯下的黑夜又仿佛一片迷蒙飞雪,都已经快五月了。
2.太阳没有完全下山,月亮却早已白白地升上来,近晚的微风吹动了衰衰的荒原,四周的空气里有一份夏日特有的泥土及枯草蒸发的气味。在这儿,山的庄严,草原的优美,大地的宁静是那么和谐的呈现在眼前。
感受:
三毛的小说,不叫小说,只能说那是对她真实生活的真情纪实。三毛的生命很短暂,却很特殊,而又能把自己的真实生活纪实下来的,又能有几人?她笔下的生活像一部电影,缤纷地泼开在眼前。而自己,又不像是站在银幕前,却更像是赤裸裸地站在胶片里,静静地欣赏处之身旁的情节。
读了三毛的书,我感到不可思议。居然有人拥有如此的生命,过着如此的生活。文章中的'事,却更像儿时梦中的情节,又如此的遥不可及。每个人的生命总会有日出的时候,也会有日落的时候,但三毛的生命却总是日出。我总像是站在血色的太阳下,读者这本书。
三毛写出了她那真实却飘渺、不可相信的生活,写出了她如诗如歌的生活,我不明白为什么三毛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希望,但她为什么又阴郁忧愁呢?我实在不明白。这又让我想起来一句话:“我的生命是一块葬满希望的墓地”。
三毛拥有奇特的生活,拥有一片日出中的墓地,里面葬满了希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duhougan/65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