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读后感(通用12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作课》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按照《白鲸》的写法,我要在开头说明,这本书是我这两年读到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当然我的阅读十分匮乏)。读这本书花了我13天零6小时,前13页用了13天,后面200多页用了6个小时。在读引言部分时,我以为这是一本艰深的介绍写作技巧尤其是写小说技巧的书,可能是通俗版的《文学概论》,所以看完引言就再没有理会。过了13天,到了不得不看正文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作者用大量丰富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剖析写作中的一些技巧,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写作的刻板印象,甚至让我想起了很多久远的事情,所以一口气读完了全书。作者对小说的深入解读,对创作案例的分析已经十分到位,我不想梳理作者的观点,想谈一谈那些触动我的地方。
作者说“有很多不是作家的人坚持认为,作家是稀有高贵的物种”,我就是其中之一。作者在《写作课》的第一部分,谈及遣词造句的重要性,强调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让我想起了那些自己写作的艰难时刻。我曾经是一名有小小文学梦的少年,因为小时候写作文屡屡被表扬,就以为自己还不错。我创作的小火苗从13岁燃烧到17岁,在高二的一次语文课上彻底熄灭。那时我们学习现代诗歌的选修教材,老师布置周末写一首现代诗。那个周末,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如学诗的香菱。而现在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只记得老师表扬了我同桌的作品。而那一首小诗给我的震撼,让我过了11年依然记得那个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老师读的那首诗的结尾“小虫儿你不要叫,难道你也有自己的情歌?”在那个瞬间,我明白了,上天真的给了一些人名叫“天赋”的东西,而我不是其中之一。我很喜欢读我同桌的练笔的小文章,她情感细腻,同样的词句在她的排列下就那么动人。像她一样出色的人都未必能成为作家,更遑论我这等凡夫。通过不断的学习,不停地练习,或许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但是写出那种非凡的,深深地打动心灵的句子,是要有天赋的。
虽然作者反复强调要自信,但作者也承认自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读了这本书我依然认为成为作家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才华横溢,他们都是天选之人。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文学创作的刻板印象。
我曾经以为从事文学创作(不算粗制滥造的网文)是很神秘的事情。我以为作家的工作与任何工作都不同,他们不必按部就班、事先安排,他们的创作如滔滔江水、气势磅礴,写作往往一气呵成。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原来作家写作小说也一样要排兵布阵,甚至伟大的作家也有灵感枯竭、绞尽脑汁的时候,和我等上班族也有相似之处。作者写艾略特的采石场,艾略特的采石场里有地图、人物关系图、事件年表、分章概述等等,像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藏。艾略特不停的从“采石场”采“石头”丰富自己的小说,顺利完成了《米德尔马契》。这让我认识到原来写作并不神秘,作家是如此创作作品的,作家们的创作方式如此有趣。在加上作者对小说写作方式,如叙述视角、叙事顺序等的解读,打破了文学创作的神秘感,拉近了创作与普通人的距离。甚至让我也产生了转瞬即逝的创作冲动。
除此之外,作者在想象力的部分讲到真实和虚构也触动了我。作者常常为自己的学生不能发挥想象力,而是仅以自己的真实生活创作而遗憾。写作需要想象力,作者也写到怎样获取灵感,可以取材与身边的人事物,但不要囿于现实,要展开想象。真希望那些将作家的作品和作家真实生活一一对照,挖空心思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作品蛛丝马迹的人们(如红学的索隐派)好好理解一下这个部分。记得在《围城》的最后,杨绛谈及钱钟书《围城》的创作,提到小说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但是二者并不能等同。比如小说中的赵辛楣原型是邻居家的五岁小男孩。而有的人却认定杨绛不是钱钟书的唯一挚爱,在钱老的生活里一定出现过一个“唐晓芙”,真是无稽之谈。这些人就是混淆了虚构与真实,或者说他们忘记了“虚构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技法”。
我想这本书一开始的目标读者是兼职从事文学创作的业余作家。即使作者在书里反复鼓励人们大胆的写作,我也知道这里不包括我这种凡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从这每本书里汲取营养。作者对写作方法的解读,对一些写作误区的剖析,可以从反方面帮助我们理解经典作品。比如讲到情节中的铺垫和伏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偷听等的设置就是铺垫与伏笔的教科书。我们读过的很多经典作品的创作思路,使用的技法在这本书中都能够得到印证。这本书让我们可以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更全面的理解作品,对我们的写作和阅读教学都有所助益。
这本书让我非常畅快,还因为里面有许多观点,跟我不谋而合。读到这样的地方,我就忍不住在心里大呼,“原来我不是一个人!”顿时有种找到同类的欣喜,好像潜藏的心事被人说破,两个人有了共同的秘密,和作者都亲近不少。
譬如,我个人认为,很多翻译过来的书很难读,有些畅销书或者比较经典的书目,一大段读完经常不知所云,有些用词让人莫名其妙,生硬的翻译冗长累赘,我经常会去猜测原文是怎样的?所以,有些翻译过来的书我根本读不下去。一度以为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毕竟有些是经典,有些是畅销书,是获得大部分人认同的。
原来明月小姐也有这样的困惑,认为翻译作品缺乏好文笔带来的阅读快感,同时还分析了原因:
1、一流译者群比一流作者群才华恣意,这里的才华指的是创造力,文字的驾驭力。
2、即便译者拥有非凡的文字驾驭力,但是会将才华运用在与作者的对话中,而忽略与读者的对话。
3、语言之间本就有难以沟通处,纵然是天才也无法弥接。
4、翻译姿态的问题,我们对于翻译对象,践行的是“信达雅”原则,处于仰视的姿态。
嘿嘿,感觉为自己找到读不下去翻译作品的原因了。
除认为翻译作品难读外,还有如下几个观点,舒姐姐和我不谋而合。
外文中也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打通语言间的界限,可以充实自己的语言库,丰富文字表达。中学时候读钱钟书的《围城》,就发现里面有很多有意趣的英文表达。事实上,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巧妙借鉴,能够让文字增色不少。
舒明月也认为,学习外文是提升文笔很好的方法。“很多作家从事翻译,出发点就是吸纳外国语言的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写作。”书里面讲到汉语和英语的跨界以及互相借鉴,其中关于中文风的咒骂语让我非常impressive。
哈金在《等待》中,套用英文表达son of a bitch的结构,衍生出来的中文风表达son of a tortoise/turtle/rabbit(王八蛋/龟儿子/兔崽子)。是不是非常生动,让人忍俊不禁?
英文中有很多单词和表达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舒明月举出的例子是impress,认为这么利落的中性动词,中文中没有能够与之匹配的。
读到这里,我赞同到要拍大腿了。艾玛,这句话真是说到我心坎里面了。中文翻译成“给……留下深刻印象”,简直太啰嗦了。这个词我经常在草稿纸上用到。另外,类似的词还有involve,这个词言简义丰,对应的中文释义太多,还是用英文来得便捷。
除此外,类似bedtime story,desert-island reading之类的表达,直接包含场景,中文翻译成睡前故事、荒岛读物,但我还是更喜欢英文的表达。
我个人爱好古典文学,认为古典文学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多诵读记忆对自己大有裨益。在写作中融入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语言,不仅古典优美,意蕴悠长,还可形成自己的特色。
舒小姐在【传承】的章节专门讲了读古代文学的必要性,认为作家应该怀有存续古典的责任感,“不断回溯古典,从中发掘更丰富的词汇、语法、句式、文体,以便以最精准、最具美感的方式描绘生活万状,拓展文学的可能性。”
我在写作的时候,会尽量用短句子,将长短句结合(骈散结合),增强文字的美感和节奏感。
舒小姐在谈到古代文学的时候,认为古代文学非常凝练,书里面是这么论述的,凝练不是简短,而是简短且意蕴丰富,本身就包含足够的张力;而且,要是具备了一定的古代文学涵养,写作时就可以在凝练的古语与洋洋洒洒的今文之间做灵活的切换,从而自由调节句子长短,掌控节奏。
“假大空”的文风盛行一时,蔓延至小学,三年级才刚开始学习写作,“空心”的文字就开始冒头,在缓慢但踏实的进步和速成的炫目之间,我遇到了第一个写作教学的困境。反复读薛瑞萍的《写作课》,读完似有所悟,但仍旧不知何如而行。直到我开始动笔整理读书笔记,才恍然,在看云这里,写作课何曾独自而来,它一直是随着语文课堂,师生共读,甚至是师生日常相伴,一起而来的一个朋友。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此文所说写作能力,并非应考作文的能力,虽然二者有交集,但绝非同一事物。且作者已经认定,要想凭真才实学提高作文分数几乎不可能,因为只要书写工整、篇幅适宜、叙述清楚且不走题,作文分数一般差不多,拉开成绩的主要是基础分。
那么提高真实的写作能力,意义何在?
“通过务实、负责的作文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他们切实需要的思维、表达、内省的能力,达到他们理应达到的身、心、灵的真实成长。”
此意义之一,意义之二在于:“果如此,他们既不会在分数上吃亏,又在分数之外,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能力与品行的基础。”
书中辑录了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三个阶段,看云在写作上所做的努力和她的思考,这个年龄的孩子写作该写什么,如何写,写作此书时的看云赞同斯坦纳的观念:
“介于十岁和十二岁之间的孩子应着重练习写作记叙文,把所见所闻及实际经历的事情写出来,要鼓励他们详细记述已经发生的事件,并做正确的陈述。”看云由此反思,一年级时,鼓励孩子们写日记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这一点,每一个带一年级的老师,如果足够敏锐,懂得体谅童心,迟早都会凭借直觉发觉。
写什么比怎么写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许更重要,看云一再念叨:写真、写实、写小。这几乎成了云门弟子的写作箴言,只要动笔,就要默念于心。真、实、小,就是认真看、认真听、认真做,然后让老师也看到、听到、触到。盯住一朵花、一株草,实实在在地写。
与这样的写作追求最契合的,自然是记叙文。没错,看云又一次引用了斯坦纳的观点:
“记叙文要一直写到六年级。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指导重点。’紧贴生活发现美’是一以贯之的原则。三年级更需要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大约四年级的学生才有’闲心’欣赏生动优美的文句,五六年级才可以进行选材和结构方面的讨论。”这样看来,我的学生是否过早迈进了文字的成熟区,每次批作文,看到过分雕琢文句的作文,我的心里就隐隐担忧。
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就是怎么写了。看云认为在孩子的写作之初,必须有贴近生活、贴近童心的范本,此其一。必须有成人携带了同情和挚爱的手把手的指导,此其二。
贴近生活、贴近童心的范本从何而来?何谓“携带了同情和挚爱的手把手的指导”?这一点,由有教育修养的父母在家做不是更合适吗,那老师可以做什么?
循此二道,且让我梳理一下看云是怎样做的。
除却常见的“写前指导”,看云做得更多的是这些事:为孩子写作提供亲切的环境、丰富的营养、模仿的范本。为此她努力实现《日有所诵》《全阅读》《我爱吟诵》的课程化,建立班级公用图书角,倡导亲子共读。看云认为,宽泛地说,这些都是习作指导。
看云也做写作之前的指导,让孩子们写《xxx的自述》,看云以班级常用的小黑板为例,写了一篇饱含真情的下水作文,让写作方法裹挟着真挚情感和真实的生活进入课堂,这个方法确实好,与每一个孩子息息相关的体验,加上优秀的示范,足够保证学生的兴趣,引起极为出色的仿写。
看云认为有关写作方法的说明几乎完全无用!三年级的孩子需要的,是能够启发他们的具体鲜活的例子。诚然如此,每一次作文课,如果我讲的方法没有鲜活的例子做支撑,孩子几乎难以真正吸收,就算吸收了,也会以一种违和的文字面貌出现在作文中,给批阅作文的老师一个可笑又可悲的讽刺。
这些都是写前的功夫,写作之后的评改看云是如何做的呢?她并无专题论述,零星散见在全书各处,其中有一处让我印象深刻。
“对于那些写得特别新颖、特别好的,老师一定要用课堂朗读的方式隆重表扬。”这在我们一般老师来说,也是常用的办法,但看云引起我深思的是,她在“每周一信”上推介的“日记佳作欣赏”有意选择中等略上的,为的是不想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引起攀比、焦虑。看云认为:比日记水平更宝贵的,是孩子生活的平静与安全,集体生活的融洽与和谐。
何等“师者仁心”,让人感动。
看云哪里是在教作文,分明是一个农夫在细细培育她那一地的作物,作文只是这作物的花和果。看云只在根部用力,努力回到最朴素的种植方式,只问耕耘,不去问,花,何时灿烂枝头,果,何时沉沉欲坠。
读完毕飞宇的《小说课》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毕飞宇对小说的解读如此深刻?虽然之前也写了读书笔记进行总结,但是总感觉自己总结的是皮毛,还是没有深入的洞悉一些本质性的问题,直到读了《写作课》之后,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才深刻了些。
《写作课》这本书是美国作家艾丽斯·马蒂森所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为了便于读好这本书,我对作者也进行了一下了解,艾丽斯·马蒂森是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并常年在耶鲁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教授写作课,出版多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曾获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等,可以说本书的作者是一个有着丰富创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作家和写作课教授者,这本《写作课》的副标题是“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清晰明了的向我们交代本书的写作目的是要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作品,为何我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写不好,如何能写好作品,本书也是从三个大方面对写作进行讲解的。全书有三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内容(包括五部分)、致谢。结构清晰,语言平实质朴、幽默诙谐。下面就谈谈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受。
一开始听闻要读《写作课》,主观上觉得这一定是一本艰涩难懂,理论性特别强的一本书,心里怀揣着一些抵触情绪和忐忑心理,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能读懂这本书,但是当我翻开书的引言部分立刻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了,《打扰一下,我们是否在哪儿见过 ?》就像一位刚认识的朋友在和你聊着天,述说着我们曾经可能的擦肩而过,不仅抵消了自己曾经预设的种种消极情绪,还让自己喜欢上了她的文字,喜欢听她讲关于写作的种种故事,种种理论,那种内心深处不自然的放松是以前阅读从未体验到的。这也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语言平实质朴,让你感觉像和一位老朋友坐在咖啡馆里,听着低缓美妙的音乐,聊着天,放松而惬意,在这平实质朴的语言中,作者也会偶尔的幽默诙谐一下,适当的调节气氛,带动着你的阅读体验,和她一起会心微笑。所以在整本书的一开篇,作者就以自己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娓娓道来,把读者带入到了她的世界。
艾丽斯·马蒂森不仅在语言风格上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而且在文中的叙述中,我们也能看到,作者总是很细心的根据自己的写作经验,指出很多年轻作家现在正在经历的困境或是提出未来有可能面对的问题,尤其讲到全职作家和兼职作家各自的困境,前者承担着他人审视的压力,因未承担社会职位而感到荒废时光,后者承担着自我审视的压力,还可能因为工作和写作精力分散迟迟写不出来。女性作家可能承担比男性作家更大的压力,除了工作和家务本身的压力以外,女性的自我审视更严重,更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可能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作品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放弃。作者在提出写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时,不是直接而尖锐的指出,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或是她周围学生、朋友的经历来呈现。让你不至于会无地自容或是羞愧难当,而是达到了心灵的共鸣,进而继续阅读下去,看看别人是如何解决这个困境的,这也是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总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是周围朋友、学生的写作问题,来和你一起,深度剖析问题,之后作者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告诉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仅让读者面对写作问题时有情感的共鸣,还能让读者因为寻找到办法而豁然开朗。
一直以来我对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理解都是比较肤浅的,觉得就是由篇幅的长短决定的,直到我读完《写作课》中的分析,我才知道,真正的长篇和短篇的区别是什么,它们的本质差异并非篇幅,而是结构。短篇小说一般需要两三个事件,带动读者情绪随着情节起伏,最后收尾;而长篇小说则需要作家更清醒,构筑更多完整情节,更丰满的人物,不断推动事件发展,有些小说虽然篇幅很长,却不能成为一篇长篇小说。如果说短篇小说可能是过山车般的刺激,长篇小说更像是长满钩子的地毯,读者上了钩就别想甩脱,总是吸引着读者读下去,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作者在叙述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差异过程中,为了让读者有更深刻的体会,举了大量的小说的例子,在对例子分析的过程中,让读者体会到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不同,具体而形象。
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在本书的讲解过程中,作者一直在强调一个和写作看似无关却又关系重大的因素,就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自信心,有可能我就是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所以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在第四章《敞开心扉》这一章中作者列举了很多由于作家自身不够自信导致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取舍上,对句子的选择,悬念的设置,过分沉溺于心理活动的描写上,刻意打乱的时间顺序,创作动机不明,更甚至是无益的脱离现实,这些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的与作家自身自信心不足有关,所以当我们在进行创作之前强大的自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在创作上,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我们也都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希望这也是你得到的一个启发。
作者不仅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好的作品,也向我们分析了为什么我们写不好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如何能写出好作品的方法。除了这些更让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还告诉那些年轻的作家如何摆正心态,如何投稿以及在哪里投稿,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一个长辈对一个刚学会写作的晚辈的殷殷教诲,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读《写作课》这本书好像在和一个朋友聊着创作的苦恼,也好像聆听一个慈祥的长者在谈她的创作经历和感悟,如沐春风。
或许我们最终也写不出优秀的作品,但是一叶知秋,至少《写作课》让我们管中窥豹,了解了小说创作的过程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后的小说教学有了新的启示和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路还很长,带着自信,勇敢的面对各种问题吧,不仅是小说教学!
研究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夏丏尊、叶圣陶的名字是无法回避的。作为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的先行者,二位先生终生致力于语文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二位先生都曾在小学、中学、大学做过教学与管理工作,将其从实践中获得的教学经验融入文章学论著的撰写,可谓得心应手。在1935年至1937年间,两位老先生本着以学生和学科为本的理念,以科学精神来定位和改革语文学科的旧的教育方法,精心编制了一部极具创意色彩的语文课本——《国文百八课》。
这本书侧重于文章形式,按照原定计划,《国文百八课》分六册,每册十八课,合计一百零八课。每个知识点设计一课,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此书只出版了四册,共七十二课。因此,所谓《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国文百八课》的别称。2017年,开明出版社将此七十二文话抽出来,整理汇编,名为《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叶圣陶教你写文章》(简称《七十二堂写作课》),直指文心,生动形象教授文章的写作知识点,极具规范写作指导意义。《七十二堂写作课》从“文章面面观”谈起,使读者清晰地从整体明白文章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因此,第一讲“文章面面观”可视为全书导论,其余七十一讲皆由此生发,紧紧围绕“内容的获取”“形式的训练”“方法的养成”三个方面展开,体现出夏、叶二位先生关于作文的整体观念。就内容而言,涉及“记叙的题材”“材料的判别和取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小说的真实性”“诗的本质”“话义的诠释”等方面。与此相比,二位先生对“形式”的讲授则更为全面细致,充分显示出指导普通学生作文与作家文学创作的差异性。对“形式”的重视,“结果就会得到文章学的各部门知识”,如“文章的体制”“语汇的收集”“文法”“修辞”“鉴赏与批评”“风格”“章法布局”等。此书以“记”“叙”“论”“说”为四维,重点分析了记叙文、叙说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常识,在此基础上涵盖现代文学批评范畴中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文学样式的写作,间涉学术文、仪式文等应用文章样式,可谓纲目分明,包罗万象。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始终串联着“写作方法”的指导,它是文章内容与形式统筹兼备的有效途径,真正为学生搭建了生活和写作之间的桥梁。
二位先生本身皆为文章写作高手,熟悉各类文体写作,对“场面的描写”“情感的流露”“抒情的方式”“说明的方法”“议论文的变装”“推理的方式”等常见写作方法可谓信手拈来,绝不会产生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书中的写作方法大多是二位先生的经验之谈,不是冷漠教条的理论宣讲,极易引起读者共鸣。先生的每一篇讲义都围绕一个如何作文的话题来说,有话则多,无话则少,简洁明了,不拖赘。对于做文章的理论说理透彻不深奥,语言朴实不浮夸,给出的方法实用不客套,篇篇读来,课课听去,润物细无声,就像一位长者坐在对面,把自己的所学所得娓娓道来,敦敦教诲,让人感受到亲切自然,受益匪浅。
《大师们的写作课》是写手训练营里一位同学介绍,她看完了,也写了读后感。学渣的我也在看完后写了这篇超短的读后感。
在看这本书前也买过不少改善文笔、提高写作的书籍,像《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使》《怎样写作—跟大师学语文》《文章作法—跟大师学语文》等书籍,这些书籍真正从头看到尾的没几本,要么是翻译文,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要么是古文,更加看不懂了;再加上懒,书买回来是为了看的,可懒惰的我看了封面就束之高阁,只有打扫卫生时拿出来擦一擦。买了这本《大师们的写作课》以为会像之前几本书一样的待遇,可最终在今天凌晨2点多读完了,持续半个月的阅读终于结束了。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是知乎大咖舒明月的作品,关于舒明月本人的信息只在知乎上看了她的图片就没过多关注了。不扯作者了,说回这本书,这是一本教写作小白如何学习写作的,书的内容分三部分:内容篇、技能篇、拓展篇。每篇内容下面又有很多小篇来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内容篇——在文学世界里看见10万种活色生香。这标题够鲜艳无比吧,可里面是很正经的内容:颜色、花事、美食、萌物、童真、容貌、男色、情色、云雨。这些内容都是讲人的欲望,可少了欲望的文章与经文有何区别呢?
第二部分:技能篇——深入解码,寻找大师们的写作密码。写一篇是真正的技术篇,就像it工程师刚开始学习必须先学c语言,因为它是基础。这部分包含的内容分别为:标点、造语、比喻、通灵、情感、血书、匮乏、节制、雅俗、收束。
第三部分也是本人最喜爱的部分:拓展篇——为写作开辟每一种可能。内容分别是:传承、译语、互文、模仿、新秀、社会、文艺。这部分内容是师傅带进们,修行在个人的中心思想。
这本书看完后,虽然明白了写作天赋是第一,可经历、广泛的阅读各种经典书籍、翻译异国文章、学习多种技能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
从天津近年中考可知,作文比重40%,课外现代文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考核也占相当大比例。再看近年来的作文问题多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发现,梦想的追求,成长中的启迪有关。然而,写作教学在我国却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课程专家王荣生先生曾痛批“纵观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几乎不存在写作教学”。真实状况如何呢?
笔者在中学一线教书五余年,在我视野所及范围以内,发现我周围的语文教师并没有轻视写作(毕竟写作占比分值很大)。然而,教师们教学行为却惊人地一致。最常见的作法是“布置作业”和“批改作文”。王教授所说的“几乎不存在写作教学”,一语中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们“缺教”是事实。
初中写作教学面临乏术之困,由来已久。在现实教学环境中,即使是面对一堂具体的写作课,语文教师中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不清楚“怎么教”,不明白自己教得“怎么样”的人不在少数。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大致表现如下:
1.写作前,对学生三令五申“开篇点题”“结尾点题”“细节描写”“结构分层”等等,如果学生追问一句:“老师,怎么才能让让文章层次分明,应该加入什么细节描写?”或许一些教师一时间很难给出明确方法。
2.平时基本没有写作课,但考前会给学生推荐范文背诵或者要求学生购买中考《满分作文》之类。这种做法,最要不得!这不鼓励学生抄袭吗?长久以往,将给学生造成思维固化不思进取的恶习。平时偶有写作“指导”,一般仅限于布置题目,有时进行审题指导;会评价作文,但仅限于知道形式并不能落地“治病”;
3.会有习作讲评,但仅限于朗读学生中的优秀作品;有时开批判大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信心丧失。
4.一些教师会教给学生一些应试写作“套路”,比如要求学生开头写出一串串莫名其妙的排比句名曰“增气势”,给文章分出过渡段和层层以小标题命名的小段落以示作品脉络清晰;议论文必须写成总分总,所用实例一定要联系以往历史人物的大事长篇大论一翻,用三个实例如此等等,这还都是教师们关起门来的“秘诀”或“私房话”。
5.为对付考试,教师们归纳提炼几种考场作文的框架模式,让自己的学生按照固定的几个模式去套写,文无定法,设计固定写作模式,也许会让学生在短期时间内不至于“脚踩西瓜皮”,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做法其实是束缚学生的思维,导致考场“新八股”应运而生。
语文教师在教学上的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也许不止这些,而上述种种行为却普遍存在。我们强调在课堂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培养学生写作的关键能力。但是,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不仅教学无序,还教学无方,常常一叶障目,因小失大,与提升现代语文核心素养目标背道而驰。
事实上,这本书坦白来说,前面的看得不是特别懂,专业的术语,不同文章类别的细节区分。于我而言,未免太苛刻了些。于是,看了几讲之后,我便直接跳到了附页(讲解中提到的文章)。很明显,既然这些文章被叶圣陶,夏丏尊拿来做范本的文章,显然易见,定是大家之作。
我原本是不怎么读得来散文的,特别是像民国期间的那些文章,不与我们的现代语相适应。于是对于这类的文章,我直截了当地舍弃了。但是,毕竟是作业嘛,我还是读了。
读了以后,细细地读啊,反复地看啊。总算是有了些思路。又翻看看前面的解说。才恍然大悟。于是拿着笔,细细地勾画,那些我不知名的生词、复杂、眼花缭乱的描写…如今似已变成了我眼中的精华,不可失去的材料。于是,再埋着头,又细细地品。忽觉:好文章啊!
有古诗、有记叙文、有现代诗…文体极丰富。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叶圣陶先生的《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这篇文章,寓意极深。我认为这是他老先生通过实际的雨而想象出一系列的不同性格形象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于那些嘲讽中国人、看不起自己国家的`人的愤怒,和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想要报国团结众人一心的的渴望。他并不是直接表达事件的,而是用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想象的场景描写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让作者感受到了他的情怀、与激情。十分令人震撼和激动: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最核心的还在这儿。始终在下雨,叶圣陶先生通过下得极猛烈的雨的“急”来表现了雨的恶魔,和人的魔影的狰狞。也用了“乱箭似的”来形容雨势之激烈……在文中,还用到了引用,佩弦的诗道:“笑将不复在我们的唇上!”使得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更突出明显了。其中,还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也深深地触碰了读者的内心……
最后,我想说说前书的主要内容。其实细看的话,会发现,读完以后,会对原本的文体有了更深的理解,怎样表达,怎样运用,它的特征是什么。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的印象,还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体,于是知道的便越多。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当然呢,还让我明白,你若是不多读点书,不然讲解里头提到的文章你都不知道哩!如此一来,就不好理解了。
那么,想要真真正正写好文章,还必须深入了解,多读书,语言理解能力才强。明白了文体的运用,才不会偏题啦!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保留了“注重写作过程”这一关键性概念。这必定为进一步研制科学合理的写作课程,制定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案,开发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的《七十二堂作文课》中很好的重视了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将作文作为一种科学的、专业的知识体系来讲授
我们知道,大学中文系、新闻系往往会开设“写作学”课程,而中学语文教学则很少另辟课时来系统地讲授作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板块,本是极好的作文教学内容,可惜向来利用率极低。本书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是一部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及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因此,作者在撰述过程中时刻关注三点,一是文章形式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全面,“预定的文话项目有一百零八个,就代表着文章知识的一百零八个方面”;二是知识点的讲解是否能为读者所喜爱,于是例句搜集过程中,“最理想的方法是依照青年的需要,从青年生活上取材”;三是重视学习文章写作的未来效应,作者认为,“一个青年将来必将和各种各样的文字接触,如果只顾及到目前情形的适合,对于他们的将来或许是不利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建构一个具有个性化的作文知识体系,从外在形式入手,每周一课,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训练点,突破一个能力目标,三年下来刚好能初步形成完整的读写能力。学生作文水平的上限或许与个人天赋有关,但要想合乎规范,写得有模有样,则离不开老师悉心的形式讲授。与此同时,语文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写作技能的获取。作文课绝不能只围着中考,只为应试强说愁,还要顾及“他们的将来”。
(二)提倡“下水作文”
近年来,“下水作文”的概近年来,“下水作文”的概念愈发引起研究者与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追源溯流,“下水作文”的教学方法可谓源远流长,然较早产生重大影响的首推叶圣陶先生。他曾说过,“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
“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导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此番言论即便时隔几十年,也仍然给人以启发鼓舞。一个语文教师有没有真实的写作体验,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效果往往会有天壤之别。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师,哪怕是把某个作文题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等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会一筹莫展。当前我们的一线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懒于动笔,这在无形中就忽视了教师示范性作文的潜在教学效果。倘若就此而论,则《七十二堂写作课》的作者夏丏尊、叶圣陶二位先生无疑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如上文所言,二位先生皆文学大师,熟悉各类文体写作,因此对材料选取极为丰赡,对例句的文本解读亦深得文心,对抽象概念的解释通俗易懂,不仅让读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如第十讲“记叙和叙述”,作者声称,“记叙文是静止的照片,叙述文是活动的电影。静止照片所表示的是事物一时的光景,电影所表示的是事物在许多时候中的经过情形”,接着又通过“写一个人”“写一处地方”两个具体案例来予以阐释。所下结论简单明了,容易被读者接受,其效果绝非照本宣科者所能比拟。语文教师积极地参与写作体验,与学生同题作文,为学生作文提供某种示范意义,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调动其作文积极性,也有利于其自身知识储备的完善与职业素养的提升。更为重要者,语文教师通过“下水作文”的方式,对调整作文课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写作诉求、缩短师生之间在教与学上的客观隔阂等,皆有积极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育服务机构的课程运营,日常接触最多的工作就是写各种策划方案、课程售卖文案、工作总结汇报,总是幻想策划一次通过,课程火热大卖,总结信手拈来,但是现实确实每次打开空白文档就开始各种纠结抓狂,完全不知道怎么写。作为一名教育服务机构的课程运营,日常接触最多的工作就是写各种策划方案、课程售卖文案、工作总结汇报,总是幻想策划一次通过,课程火热大卖,总结信手拈来,但是现实确实每次打开空白文档就开始各种纠结抓狂,完全不知道怎么写。
不会看书,不会积累素材,不会写金句,我就是不会写作,这就是在我接触到《写作7堂课》之前对自己的定义。《写作7堂课》让我重新定义了写作,也重新定义了我自己,写作可以没有天赋,确不能没有方法。
1、写不出文章,是你没有框架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写作主要靠灵感,那没有灵感怎么办呢?我想你肯定在苦苦的等着灵感带进脑子里,最后开始神游发呆。
秋叶大叔告诉你,你缺的不是灵感,缺的是框架。
“什么是框架写作”?就是针对自己擅长的领域,列出所有可以讨论的话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建立话题库,相当于对一个领域建立上帝视角。
以课程文案为例,我需要先画出这样一个框架树。
当然,才开始的框架肯定是非常粗糙的,后续可以逐渐优化,最重要的是强行给自己的脑中植入这个框架,让它把我们日常所思所感连接起来,我们才会发现日常重有很多想法和观点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2、为“复利”,疯狂打call
所谓复利写作,就是让一次写作,带来多元化的回报,让它成为你的优质资产。
稍微做过功课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们的文章是可以多平台投放的,头条、简述、百家、微博都是变现的渠道,但是优质的写作内容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时间、空间以及人脉上的复利
所以,复利写作应该算是从思维上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全局观,我们在内容输出时多方位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努力达到“一鸭三吃”。
3、一万小时定律+翻盘写作=好文
“一万小时定律”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但是在写作中如果持续一万小时输出质量不高的内容,对于提高写作技能可能只有微乎其微的作用。写作是需要我们练习、练习、练习,但是对于每次输出我们需要及时或者是阶段性的复盘,才能在好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直到形成输出“好文”的习惯。
当然,还有碎片化写作、联机式写作、结构化写作和清单式写作等方法,7个步骤形成一个写作的闭环思维,努力掌握这些方法,加以练习,你也可以写出优质的内容。
暑假,我阅读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丐尊、叶圣陶教你如何写文章》,从而让我更加了解了如何去教作文。形象生动的告诉我们写作是一门科学,贵在创新,又具有“共性”。顾名思义,这本书共有七十二篇,详细讲述了记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的写法,使作文教与写的思路都豁然开朗。
01、记述文
描写事物形状如何、光景怎样,是记述。写好记述文也要选好记述的题材,其题材一定是值得记述的内容,或是发现了某事物新的意味。选好题材后要确定它的顺序,对于记述文来说观察顺序就是他的记述顺序。万事万物,有的是没有统属关系的,如“桃红柳绿”说成“柳绿桃红”也无不妥;也有事物是有统属关系的,我们要按一定的顺序顺次去写,如“写房子要先先写房子方位、形状整体的样貌,再顺次写屋内的客厅、厨房、卧室等”。其次就是情感,可欢快、可悲伤、可平静。《七十二堂写作课》中还着重讲了三个立脚点,第一人称立脚点是作者自己,好比独白,从“我”出发,将自己展露在文章中;第二人称立脚点是你,如同对话,从“你”出发,用来告知特定对手,如劝诱文;第三人称立脚点是他或具体名字出发,可以用客观态度和全知态度来写。材料确定后就是记叙了,记叙的时候要把同类事物归并,确保思路清晰。为了使记叙精深,需将事物按照一定顺序罗列串联起来,并加以背景、场面、情绪等生动形象的描写。
02、叙述文
说它的变迁怎样、经过如何,是叙述。而对于叙述文来说变化、变迁、经过都是关于时间,所以时间是叙述的主方向。普通的叙述文,都依照时间的顺序来写,但时间连续不断,我们叙述时目的在于把特点传出,如:“写一天的事,不用从他起床、刷牙写起,只需将一天中有意义、重要的时间写出”。在叙述手法上,为了凸显特色,要注意叙述快慢,详略得当;学会叙述倒错,切忌流水账;要学会使用过去的现在化,增加读者的趣味;要确保观点一致。此外,好的叙述文还要学会使用对话,把能够表达题本中心意义的对话记录下来,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如戏剧就是用对话描述生动的故事。
03、说明文
说明文写的是作者所懂的一些道理、原因、方法、关系等,给读者说明事理。为帮助读者理解,说明文常常举出一些具体的事物作为例证,必须明白、准确。在取材方面可以通过类型的事物、抽象的事理、事物的异同、事物间的关系、事物的处理法等方面说明。说明文在话义的诠释上要确保没有漏义,在写作方式上可以采用独语式和问答式,同时确保说清、准确、易理解。说明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
04、议论文
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自己提出一个判断来说述的,叫作立论;一种是对于别人的判断施行驳斥的,叫作驳论。为了证明作者主张,常用演绎、归纳、辩证三种推理方式来增强文章可信度。另外,在本书中还提到议论文的变装,只把事件写出来,不写作者的判断,让人自行意会,如寓言故事。
四种文体的杂糅往往出现在小说中,文章对小说的真实性进行了解读,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七十二堂写作课》可谓写作宝典,让我深刻全面理解了如何写作,我将多次拜读,将其内化,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让学生不在惧怕写作,并对写作逐渐产生兴趣。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座静如止水的英国小镇上。刚从北京飞过来和丈夫一起定居在此的朱迪,报名了写作课程。还没有完全融入当地环境的朱迪,要怎样才能在偌大的课室里站起来朗读她自己写的作品呢?
写作课上亲切的玛格丽特让朱迪放下了心理防御,开始频繁聊天交往。课上的另一位同学,康妮,则和玛格丽特是另一个极端:消瘦、说话(相对)刻薄,一个妖艳的黑女巫形象。
康妮还有一点是,她喜欢把身边人(尤其是课堂上的同学)的故事写进作品里面。她的大声朗读,都是对被写进作品里的原型的“公开处刑”。
写作导师杰弗瑞却还蛮欣赏康妮的作品的。不知道是因为惺惺相惜(杰弗瑞出过很多书却一直不火。康妮空有写作梦想却没有出版商主动要求帮她出书),还是因为公开的秘密的情人关系。康妮一直都以杰弗瑞的一些肯定而继续她的写作。
课堂上的异样出现在一次康妮的作品朗读上。她的作品透露出来的原型就是她最要好的朋友玛格丽特。作品里,女主把丈夫的救命药换成普通的面粉粉末。这样一来,丈夫在紧急救命关头却因为无效药效而无力回天。
这是真相,是公开的匿名指控还是虚构情节?一连串的怀疑和间隙都在玛格丽特和康妮之间产生。杰弗瑞似乎也嗅到了一些能为自己所用的信息。这时,他和康妮的情人关系也走到了尽头。他急切想摆脱康妮,回到妻子的身边。
朱迪被玛格丽特邀请去给康妮拍自费出版书的封面。朱迪答应了。没想到的是,康妮整个人挂在绞索上死去。
这是自拍事故还是有人有意为之?康妮的死是个迷,对某些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警方调查这宗案件,却牵扯到了一系列跟写作课和康妮写作作品相关的事情。
究竟康妮作品里女主人公的原型玛格丽特有没有谋害自己的丈夫?谁才是康妮的死这个事情的最大受益者,玛格丽特还是杰弗瑞?朱迪并不相信温柔贤淑的玛格丽特是康妮笔下的那个杀夫女子。她认为杰弗瑞是背后黑手。直到了她收到了玛格丽特的绝笔信。
事情还是有些蹊跷。康妮本身是个喜欢到处收集写作素材的人。其实在出版商眼里,她空有写作热情却没有天分。她还试图把录音笔带进酒吧去偷录别人的对话。那她的作品里究竟有多少真实故事?
康妮的死没有给杰弗瑞多大困扰,反而成就了他。或者,杰弗瑞从康妮的作品得到了启发,加上妻子克莱尔的幕后加持,再次美名远扬。
新书的作品更是让人咋舌。杰弗瑞那时还特地提醒玛格丽特看书的39页。新书里面提到的白天鹅和黑天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杰弗瑞写的是玛格丽特和康妮。
写作课上,谁是谁的写作素材。谁又该隐藏自己的真实故事?警方说得好,“倾诉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尤其是不能跟作家倾诉”。
作者在书中借着每个角色的口来说自己的观点,比如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翻译,喜欢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kindle能否取代纸质书)。还有就是作者把自己对国外作家的喜恶也置之台面上:不喜欢丹·布朗的场面描写(觉得描写太平面);喜欢阿加莎小说的设置,还特意提到了壁炉(这是不是把故事设置在英国小镇的最大原因);不大喜欢JK罗琳,还调侃了她的《布谷鸟的呼唤》首印量很低。
并非说作者不能在自己的作品里提到别的作家,只是这种带有个人情绪的喜恶在读者看来是没有共情的也不是幽默调侃的。稍有不慎,这些关于作家的提及部分会引来一些不好的观感。请作者谨慎对待这样的调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duhougan/52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