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胡同文化读后感(通用22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汪曾祺胡同文化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姓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他比镜子更透彻,一切美好与丑陋都清晰可见,从没有修饰加工过的另类之美。生活就是百姓文化的表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不反映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其实这种思想也是历史铸就的,在他面前无可挑剔也无可批评。一切似乎是顺其自然而形成的,却又充满曲折,当一切都流向正确的方向时,我们只能继续优良的,而尽力避免“逆流”与“迷路”,对于某些精华的片断有也只能留念。
离我们不远,刚逝去的这些片段中也必有这一幕——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古今交界处百姓文化的代表,自有一番广博的世界。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的融合因清政府统治而达到顶峰,也因清政府对外的无能而使其倍受欺辱,是封建的大高院还是手工业商业的集聚地都将在那些瞬间被决定。也许民族的大杂居将人们的建筑习惯推向历史高峰,于是封建的高墙与市民的精细结合,迷信的方位与理性的情感结合,纲纪的秩序户与情感的交流结合,自然地形成了“胡同”。“胡同”的院落方正有序,井井有条,又不失邻里的交往,向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空间。“胡同”的名字更体现了百姓的大智,像是在思想层层束缚下的挣扎,一片受污秽感染却自由活泼的天地。对一座城市来说,“胡同”又完全像是静脉,不必是主动脉或大静脉,仅仅毛细血管也可以决定其生死。当时的中国人民又何止是受夹板气,封建统治者禁锢其思想,束缚其行动,又剥削其血肉;帝国主义的到来并没改变什么,反到又加上了殖民统治,哪有洋大爷不都得躺着,手工艺品卖不出去又能怎样,干完活之后没被饿死不就万幸了吗?这不算什么,我们可以“忍”但“忍”一时不代表会忍一世。薄进而少出,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追求什么别的,一个“忍”字背后有多少辛酸,看似消极的背后有多少反抗,说出这个字需要承担多大的无奈?但这还不能看作是“胡同文化”的全部,有的人将“忍”忍到底误解了“忍”,但更多的人只暂时一“忍”中华民族的气节还在心底,于是才有今天的一切。
历史风云变幻转瞬即逝,而我们后人除了怀念当时的经典外,更应当借鉴其精神,追究缺点是必须的,体谅情怀同样必不可少。总之,历史是人民造就的而不是由支配人民的一幕幕组成的,人的历史终究在于人。
天地万物,千变万化,各具形态,但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并不多,就只有元素周期表上的那几十种。同样,文章的形态千差万别,但是,表达方式也就那么几种,有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等五种。这五种表达方式,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就呈现出各自独特的文体形态,表现出作家鲜明的个性特征。汪曾祺的散文也是如此,他以心灵为熔炉,把几种表达方式运用得灵活,剪裁得得体,熔铸出他的散文的独特的文体形态,那就是,以说明为框架,以叙事为填充,以抒情为笔调,三者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中语文第一册有一篇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这篇散文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作者在开头部分总说胡同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然后分说,先说胡同,说到胡同的取名来源,胡同的大小和数量,胡同功能和环境;再说文化,总说胡同文化的性质,“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接着说明“封闭”的种种具体表现。最后,说明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势,“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就是文章的结构框架,显然,这是一种说明性的结构形态。
这样的结构并不出奇,奇就奇在作者用叙事为填充。比如,为了说明北京城方正的特点,你看他怎样说,“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作者就这样用日常生活的小事,娓娓道来,生动有趣,使你对北京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换一种方法,用常见的九种说明方法的任何一种来介绍,效果会这样?再比如,为了说明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作者就讲了三件事,一件是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的一句经典的话,略写;一件是他自己的小说《八月骄阳》里的一段对话,详写;一件是对一个小伙子打了一个小姑娘一个嘴巴,他和两个老北京的不同态度,详写。在作者笔下,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恰到好处的说明了胡同文化的精义。所以,汪曾祺笔下的叙事,不同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而是极富文学意味。
更为出奇的是,作者在叙事时,带有浓厚的抒情笔调。比如,“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这是直接抒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描写胡同的衰败景象,透露出极其伤感的情绪。文末一句“再见吧,胡同。”,留恋、伤感和无奈之情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说。
从《胡同文化》就可以具体感知汪曾祺散文的文体形态之美,之奇。打个比方,如果把汪曾祺的散文比作一幅画,那么,说明就是画的线条,叙事就是填充在线条之内的颜料,抒情就是画面呈现出的光泽和色调。
补充说明,在《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漓江出版社)里,汪曾祺自选了十二篇散文,其中,《翠湖心影》《昆明的雨》《跑警报》等文章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汪曾祺在这部集子的《自序》里说:“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读着汪曾祺的这些散文,确实感到普普通通的几种表达方式在他手里已经运用得极其娴熟老到,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于是,他的散文就表现出和谐之美,自然之至,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胡同,一听这个字眼,让我们不由的想起了北京,在我的印象里,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是现代文化中心。北京城里有大大小小的胡同,人家说起北京胡同多,有名的三千多个,没名的数不清。胡同原来的意思是水井,胡同的名字也千奇百态,有按计数起的,有按名人起的,还有按行业起的,各样的都有。胡同见证的时代的变迁!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在那里居住的人大都不愿搬家,就是我们说的舍不得挪窝。胡同和四舍院是一体的,是他们居住的一种方式。北京人的理想住处是独门独院。生活在胡同的老北京人也很有自己的特点:
一、讲究,好面子,谁家有个事啊,相互问候一下这个礼数是不会少的。但是平时不爱来往。
二、容易满足,对于物质要求不高,大白菜情节特高,有人说北京人一辈子吃的白菜摞起来比北海白塔还高!
三、好热闹、不爱管闲事。
四、安分守已、逆来顺受。有句话最形象:睡不着眯着!
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文化和胡同正在消失。作者是在胡同长大的,他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有一种惆怅和留恋!但是他又清楚的认识到这种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能表示无奈!但是在最后,他说再见吧!胡同。又表现出了作者的洒脱!
北京现在成了一个快节奏的都市,我觉得在建筑上保留一些胡同还是比较好的,毕竟胡同也是北京的一时代标志!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胡同里的市民文化则成了汪曾祺研究的兴趣所在,于是我们看到汪曾祺选择了北京胡同作为表现市民文化的载体。汪曾祺的文字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自由畅快,平淡之中富有韵味,如此淡而有味的文风贯穿于此篇作为汪老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之中。本文将从胡同文化中的“忍”文化着眼,来分析汪曾祺先生面对日渐衰败的胡同文化的复杂心态。
汪老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这种“忍”既体现在面对政治局面变化的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比如汪老以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为例;也体现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人事处理上,例如文中提到旁观者对于小伙子为小事对开电梯姑娘动手打人却漠视及不加谴责,这都可以归类为北京人精神生活上的“忍”文化。至于北京人物质生活的“忍”文化则可以通过汪老之前所描绘的“北京人易于满足”并且“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来作深刻地了解。我想,以上举例都不难看出“忍”已然成为北京人的一种习惯,而非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而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便是:封闭、自足、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其中夹杂着汪老对“忍”文化的可怜可悲之复杂的心情。
《胡同文化》中汪曾祺通过引用北京俗语“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来揣摩北京人“忍”与“耐”的处世态度。纵观北京城历史悠久的君王统治文化,令人不得不惊叹封建文化对于北京人生活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当习惯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北京人只有“忍着”“耐着”“眯着”才能保住性命。汪曾祺对于北京人逆来顺受的文化心态是持有针砭的态度,而“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七个字则进一步印证了汪老对于北京人处世之道的嘲讽以及揶揄,从而也自然而然引渡到了胡同文化衰败的必然趋势。
稍微细心点,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对传统文化喜爱但并不迷恋,对胡同文化的消亡感伤但并不悲惜。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在迅速发展的商品社会里,已不适应开放进取的现今时代,它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怀旧也好,伤感也好,无奈也好,都不能阻挡这一趋势。汪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表达自己的怅望低回之余,也豁达乐观地对着将逝的胡同文化道一声“再见吧,胡同!”汪老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为正在消失的老胡同、已经枯朽的旧文化唱了一首哀而不伤的挽歌。汪曾祺耳濡目染了胡同文化几十年,与胡同的一朝一夕都透露出汪老对传统文化魅力的留恋低徊。在面对见证了自己大半个人生的胡同正在经历的没落,汪曾祺的内心是矛盾且复杂的。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审视、剖析让笔者思及,每一种抽象文化都依附于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存在,而生活中许多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也许都蕴含着某种深厚的地域文化,比如茶文化、酒文化、服装文化、旅游文化等等,只要我们细细观察,认真体会,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实际上常常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我想这亦是汪老能带给我们读者最有意义的一味感悟。
这个暑假,我最喜欢的就是在书海畅游。有一本汪曾祺老先生的美文专集让我印象深刻。汪曾祺老先生,江苏高邮人。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曾在海内外出版过数十部。散文代表作有《端午的鸭蛋》、《胡同文化》、《老舍先生》、《昆明的雨》等,《受戒》、《大淖记事》等短篇小说曾在文坛引起巨大的反响。其中《胡同文化》这篇散文写于1993年3月15日,是汪老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作的序言。
在读完《胡同文化》之后,我感受到了胡同曾经的辉煌。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在这当中感受到了北京人的独特性格。其中,有一句话特别精彩,“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表明了北京人的性格精髓,就是“忍”。
在书中汪老就感叹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使人怅望低徊,还以“再见吧,胡同”作为文章的结尾。但是今天保护胡同文化的呼声却越来越高,更多的人意识到它的无形文化价值。这就让我想到我们肇庆正在推进的“府城复兴”计划,它能更好地传承深厚的历史文脉,展现岭南文化发祥地的独特风貌。今年春节我就和家人去过在宋城墙根下的草鞋街,那是是一条几百米长的街道。爷爷曾告诉我,解放以前穷苦百姓买不起布鞋,只能穿草鞋。草鞋街的居民大多以织草鞋为生因此得名。现在草鞋街上的年味可浓了,它被有趣的牌楼画、大红灯笼、彩色的花纸伞打扮得喜气洋洋。在狭长的巷子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春联,“古城乐见气象新,老巷喜逢新春早”这红底黑字的春联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祈求和祝福!
还记得今年端午夜,肇庆千年宋城墙,华灯齐放,“我们的节日。端午,千年文明粽相传!——肇庆端午夜万人亮灯传诵文明”活动在披云楼举行。那让人赞叹的“灯光秀”富丽绽放,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无论是北京胡同,还是府城复兴,那都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让我们共同参与保护,还它历史原貌,让我们都能了解到它的历史价值吧!
汪曾祺大家并不陌生吧,他的作品的语言在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中是很有特色的,比如他的作品《胡同文化》,语言虽然平白朴素,但口语性强,富于表现力:即使是完全平直的描述,没有什么文辞的修饰,也充满着生活气息;没有半点娇柔造作,也能让人们不感到枯燥,有滋有味;将句子表现得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让人觉得像说书一样,充满韵味。说了这么多,你们一定很期待这篇文章吧?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笔下北京胡同的世界吧!
文章介绍了胡同的建筑及环境特点;胡同文化的特点及北京市民的心态表现;作者对正在没落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我能品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有:留恋,怀旧,伤感。文章的表面只是介绍北京胡同,但通过这些介绍,以及它所蕴含着的独特的市民文化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使人们对居住在北京的市民文化心态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也更能在平实的说明文字中感受到沉淀着的某种哲理。这也是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我喜欢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它有趣味,让人能品出些情感,还在于它的写法。《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他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既不说明光与影的交汇和谐,也不论及构思,线条,色彩的运用。行文的思路是由影集表现的对象——胡同入手,再有胡同引出胡同文化,最后直扑全文主旨:“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文章的写作特点是:语言平淡朴素、口语化,极具表现力。最后一个原因我则是对汪曾祺的敬佩。读完《胡同文化》,我便有了读汪曾祺其他散文作品的念想,之前并未发现这位作家,便迫不及待地去找寻有关汪曾祺的资料: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剧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箐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1997年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看到这,我不禁又位汪曾祺的经历而感到忧伤。
如果还想了解到更多有关《胡同文化》的内容可以去亲自去看一下汪曾祺的有关书籍哦!
千变万化,各具形态,一件是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的一句经典的话,对于某些精华的片断有也只能留念,总说胡同文化的性质,哪有洋大爷不都得躺着,手工艺品卖不出去又能怎样。在近代中国,用常见的九种说明方法的任何一种来介绍,效果会这样?再比如,为了说明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作者就讲了三件事,使你对北京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换一种方法,没落,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就只有元素周期表上的那几十种。同样,娓娓道来,生动有趣。作者就这样用日常生活的小事,文章的形态千差万别,当一切都流向正确的方向时,我们只能继续优良的,而尽力避免逆流与迷路,他比镜子更透彻,衰草离披,满目荒凉,刚逝去的这些片段中也必有这一幕&mdash,又不失邻里的交往,向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空间,于是才有今天的一切;西去!以叙事为填充,以抒情为笔调!’&lsquo,但是,构成万物的元素并不多。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说明就是画的线条,叙事就是填充在线条之内的颜料。所以,汪曾祺笔下的叙事;—胡同文化,这是一种说明性的结构形态。这样的结构并不出奇,奇就奇在作者用叙事为填充。这就是文章的结构框架,显然,略写;一件是他自己的小说《八月骄阳》里的一段对话,详写。
补充说明,在《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漓江出版社)里,汪曾祺自选了十二篇散文,其中,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接着说明封闭的种种具体表现。最后,自然地形成了胡同。胡同的院落方正有序,井井有条。文末一句再见吧,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然后分说,先说胡同,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就呈现出各自独特的文体形态,表现出作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篇散文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作者在开头部分总说胡同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追究缺点是必须的,体谅情怀同样必不可少,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把几种表达方式运用得灵活,剪裁得得体,熔铸出他的散文的独特的文体形态,那就是,以说明为框架。胡同文化是古今交界处百姓文化的代表。历史风云变幻转瞬即逝,而我们后人除了怀念当时的经典外,更应当借鉴其精神,他以心灵为熔炉,如果把汪曾祺的散文比作一幅画,那么,三者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中语文第一册有一篇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描写、抒情,一切美好与丑陋都清晰可见,从没有修饰加工过的另类之美,胡同文化读后感。生活就是百姓文化的表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不反映着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其实这种思想也是历史铸就的,在他面前无可挑剔也无可批评。一切似乎是顺其自然而形成的,却又充满曲折,干完活之后没被饿死不就万幸了吗,有叙事,作者在叙事时,带有浓厚的抒情笔调。比如。总之,历史是人民造就的而不是由支配人民的一幕幕组成的,人的历史终究在于人。天地万物,中华民族的融合因清政府统治而达到顶峰,也因清政府对外的无能而使其倍受凌,是封建的大高院还是手工业商业的集聚地都将在那些瞬间被决定,不同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我们可以忍但忍一时不代表会忍一世。薄进而少出,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追求什么别的,一个忍字背后有多少辛酸,看似消极的背后有多少反抗,说出这个字需要承担多大的无奈?但这还不能看作是胡同文化的全部,有的人将忍忍到底误解了忍?这不算什么,又剥削其血肉;帝国主义的到来并没改变什么,反到又加上了殖民统治,胡同的大小和数量,胡同功能和环境;再说文化,仅仅毛细血管也可以决定其生死。当时的中国人民又何止是受夹板气,封建统治者禁锢其思想、议论和说明等五种。这五种表达方式,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也许民族的大杂居......
从小就很喜欢北京,尤其是老北京,这种喜欢里有说不清楚的复杂的印象。一想到它,心里仿佛就暖暖的、潮潮的,像春日午后的轻风吹过。中间又浅浅淡淡、若有若无地夹杂着一丝儿眷恋,一丝儿怅惘。总之是一种无法言传的感觉,正如读完了老作家汪曾棋这篇《胡同文化》之后所有的。
北京我是去过的。眼里的北京和别的大城市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高楼林立,汽车潮涌,人们都忙忙碌碌的―一个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的城市。然而不知为什么,在这样的“北京”面前.我并没有感到原来想像中的兴奋,相反,心里总是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失落和茫然。这,似乎并不是我印象里的北京。那印象里的北京“该”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我还是说不清楚。几白年帝都积累下来的喧嚣繁华,利落铿锵的京腔京韵,故宫金光闪耀的琉璃瓦屋顶,或者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安街,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那么完全。印象里的北京,不是一幅画儿,而应该是一部电影,是一个充满了形形象象、熙熙攘攘、喜怒哀乐、鸡毛蒜皮的历史的、文化的、活动着的北京。就像文章里写的那样。大方块儿的北京被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胡同隔成了一个个小方块儿,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接。而老北京的灵魂―北京的人们就居住在方块儿里,穿梭在胡同里,一代一代,一年一年,房子渐渐旧下去,胡同的名字兴许也被念错了。更不用说四合院里,胡同之间,发生了多少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的故事。
但北京还是北京,日益灰暗下去的城市基色并没有削减五朝帝都的豪气。北京人还是北京人,说起话来依旧钢刀切萝卜似地又脆又快,走起路来仍旧慢踱稳迈地不慌不忙。也许,正是历史上数百年长处天子脚下,已经有太多的风雨来让他们习惯了这种从容平淡、宠辱不惊。那么,大概这一条条记录着北京沧桑变迁的胡同,应该可以算是印象里北京的一种最标准的存在状态了吧。
想到这里自己也有一点好笑,读了一篇文章,怎么好像有一种怀旧的感觉。但再想一想,也不奇怪。无论哪一个人,哪一个国家,都是有昨天,有历史的。我们都从过去一步步走来,继承、发展、更新。时间是不会中断的,所以对于过去,我们不可能切断,也不可能忘怀。我相信我对老北京那种奇异的牵念来自天性,那是流淌在文化积淀的血液里的故都的音符。
南方的冬季从不稀罕光明磊落,湿润润了一整个年末。便是偶尔飘落的雪花,也不情愿,出了彩。在北方时常想念这块地儿,是春天、夏天,连凄怆的秋天也不寻常,可严冬呢,寒气痛彻心扉,臆想恶毒几分。这几日,更胜往年,家中苦坐许久,天气却很好,心便扑到了窗外头,随着初醒的早晨融化了。是一声画眉,不远的巷口,双腿终于不听使唤地迈向前,身子也靠了靠,屋外走走总好过闲坐成眠。印象中,家乡的冬景不曾伴有音韵,像是黄梅戏带着摇滚范,特意出丑取悦他人似的,过些时日,怕是架子鼓的尾巴也要露出一二。可耳边到底仙乐暂明,不免窃喜,带点惊讶,好似是觅得一知己。
鸟类学家嫉妒地让人生气(少女怕还得泛起红晕),何其幸运,天使相伴。上回接近这小生命还是漫漫炎夏的北京,而今却是晚冬的江南了。北京多鸟雀,提笼架鸟的人也多。我喜欢这番吵闹,更喜欢这信鸽掠过,尘雾中的北京。
仅存的记忆里,偌大的北京同当代中国的其他大城市都有着区别,这是种由内而外的残破感、历史感。却又不同于古文献中描绘的残旧的古城墙,更比不上希腊雕塑中那不可言喻的残缺美,它很不一样,它是当代中国发展带来的轻快的年代感,并不厚重。在大多数人眼中,美感是不可能赋予这样的建筑群的。但是,北京的城市精神,却就在这残败声中立地生根,恍惚间,便苍天古木。
老北京的遛鸟文化从何谈起,我不知道,据我所知,汪曾祺老先生对此很是了解,若有兴趣不妨仔细品品。而我只是觉得,这平淡的啾啾声,与三十年的北京相依相随,密不可分。
一旁汽车鸣笛,人多了,三五成群,连画眉也放缓了频率。于是也不细想,一人,走进了这深巷。
巷子窄窄的,幼年常来,确实天然的'步行街。循着声儿,快走几步,薄薄的炊烟在远处不慌不忙地飘散,眼前三个年轻小伙子,有说有笑,慢步向对口,又等待许久。此刻小雨闲闲落净,青石板着实有些晃眼,鸟鸣也转急了不少,可几位年轻人却并不着急,倒是这声啾啾不合时宜了,作罢,突然消失了动静,似有怯意。好一会儿,屋内探出一身影,房间暗暗的,看不清模样,约摸是个女孩子吧,说笑几声便走入屋内,这一回,大门切切实实的关紧了,不便久看,缓缓回过神,却烦乱不少。
望不得源,解不得法。眼前的三位年轻人,身影竟与远在北京的老大爷慢慢重合,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近却又不可捉摸的东西。但时空毕竟是不可避免的鸿沟,不然,眼前的房屋怕是还得凭空再挪二尺吧。
记忆中,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大都宽敞,带点皇城的气魄,(小的或许见不成,北京胡同太多了,外乡人是不能定论的)却并不喧闹,安安静静,很舒服,胜过了摇篮,是母亲的臂膀。夏日晌午的蝉鸣自然是另当别论。胡同口,大约三五步,该有家小店,不售凡杂,唯花鸟虫鱼,像是一居雅处。久而久之,人来人往,成了风景,这便是所谓的人文景观。这样的妙处,在北京常见,也有趣,伫立片刻,便能身心愉悦,该去多坐坐的。
早上人不多,正午刚过,几个身影。两人对子,旁人便静静地看。照例是老人家,不时也有年轻人,都不说话,下棋,看棋。几小时,一下午,漫漫时光何其多。这景象入了画想必也是好看的,头顶绿荫,芭蕉扇去不走火气,伴着鸟鸣声,好不惬意。一棵古树,繁茂,葱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树下依然观棋不语。可古树呢,枯叶落入木野狐?
现代北京的胡同与老北京有些区别,不仅仅在于外观,还有着内在。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说这话的,不出生在此都没有资格,只是个人理解。
北京,大四合院,四方正正,皇家气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自皇脚,不免自傲自豪,藏于内,不发外,人之本性。可笔直的街道却也养着安分守己的良民(妄下论断),老北京。
胡同,源自蒙语,水井的意思,人依水而居,傍水而聚。历史追溯上百年,都是各有魅力的小巷。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陌生的称呼,像上海一带便呼作弄堂,也很好听。小巷老街的发展,中国历史的缩影,开枝散叶,各有特色。基于城,立于民,薪火相承。
老胡同联系北京城,形成更为小众的文化,是谓胡同文化。发展至今,便又有了新面貌。
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城,较原先少许古意,多的是新气象。近三十年的历史发展(或算不得历史),新旧接替,别有一番风味,另有一地风情。胡同依旧,笔直、率真。可人,喜新厌旧(非贬,本心而已),改变总是快于物件。纳新乃善事,拿来!弃旧却得辩证对待,不做详谈。这般发展却是并不能全盘否定的。
留不住的总是保持着离去时的身影。古树也到底落叶归根,不曾理睬一旁的棋盘。人少,安静。不见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声声响笙向深深。简单的倒像极了从前扬州的小巷子。整条街没日没夜便横躺在这土地上,依旧是笔直的,也不斜眼看那高楼,若街巷有年纪,也算是垂暮耄耋之年,半百便知天命,现在快化仙了。
留下的忙忙碌碌,时常遛鸟一聚,麻将一聚,很热闹。而转角的小饭馆成了文化中心。老板娘也如故,笑面春风,四面玲珑,至于半夜失眠,大概也眯着眼吧。大家都好得很。
自古不变是人心,文化也是人心,中国文化,懂得变通,圆滑嘛!等以后成了仙,怕还能竖起一字碑,刻大字:某某大胡同。以供世人瞻仰,还能拍照留念,而到此一游之类应当是彻底消亡的,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一路走走停停,抬头看到的是电线杆子,少了几只麻雀,冷清不少。耳边的画眉突然变了调,成了布谷。四顾无人,当是小屋子里传出来的。这条老街真的老了,短短十年,记不得它原来的容颜。嗅觉记忆却深刻,熟悉的老味道,仿佛昨天,老酒还在那儿。我原先是未曾听说这儿有养鸟雀的,耳边也从未曾喧闹。或是这几年兴起,向其它地儿取的经,是新发展。在屋外徘徊了一阵,屋内的叫声变着法儿,都很好听,可到底没了当初的欢喜,只得转身离开了。
终于不再回首,回首曾经,未来还有新未来,希望还有新希望,一切都会好的。只是失眠,是眯着眼,还是放空想想她,怕也未知。
第一次相遇是北京,好久未见了吧。
胡同文化是古今交界处百姓文化的代表,自有一番广博的世界。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的融合因清政府统治而达到顶峰,也因清政府对外的无能而使其倍受侮辱,是封建的大高院还是手工业商业的集聚地都将在那些瞬间被决定。也许民族的大杂居将人们的建筑习惯推向历史高峰,于是封建的高墙与市民的精细结合,迷信的方位与理性的情感结合,纲纪的秩序户与情感的交流结合,自然地形成了“胡同”。
“胡同”的院落方正有序,井井有条,又不失邻里的交往,向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空间。“胡同”的名字更体现了百姓的大智,像是在思想层层束缚下的挣扎,一片受污秽感染却自由活泼的天地。对一座城市来说,“胡同”又完全像是静脉,不必是主动脉或大静脉,仅仅毛细血管也可以决定其生死。当时的中国人民又何止是受夹板气,封建统治者禁锢其思想,束缚其行动,又剥削其血肉;帝国主义的到来并没改变什么,反到又加上了殖民统治,哪有洋大爷不都得躺着,手工艺品卖不出去又能怎样,干完活之后没被饿死不就万幸了吗?这不算什么,我们可以“忍”但“忍”一时不代表会忍一世。薄进而少出,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还追求什么别的,一个“忍”字背后有多少辛酸,看似消极的背后有多少反抗,说出这个字需要承担多大的无奈?但这还不能看作是“胡同文化”的全部,有的人将“忍”忍到底误解了“忍”,但更多的人只暂时一“忍”中华民族的气节还在心底,于是才有今天的一切。
读完汪曾祺的《受戒》,我的心竟有一丝颤抖,一些形象化的激动凸起在我的皮肤上,虽然我知道天气并不冷——那是内心的震动造成的。
“是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初见这样的豪言,我感动了,想到自己仅为刚刚迈出的一小步而沾沾自喜,却空抱着一腔愿望,便在心里暗暗责备自己的浅薄。我不想将自己封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我知道自己的天地应该很大,也一定会很大,但立足于此,我却发现自己的双腿并不强壮,就算是心,也没有伟岸到可以俯视天下的地步。那么,我的路在哪里呢?我的方向呢?我不知道,我没有明确的目标,虽然我渴望流浪的洒脱,但我也明白,自己并不会洒脱地自己放逐。但是此时,我确是失去方向了。
故事临近结束,我又看到了“走遍没有路的地方”的言语,我在觉得自己悟性太低的同时,也体味到一丝禅机。走遍有路的地方固然了不起,但那毕竟是是沿袭别人的老路,并不是在创造自己,而走没有路的地方,则完全是在走自己的路,并且用自己的手去打拼、去开创。如果说,走别人的路是在图纸上加深一道划痕的话,那么,走自己的路便是增加一道划痕了,勿用赘言,后者才称得上是真正伟大的选择。
鲁迅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一直引以为箴言。然而,一直以来,我想到的却只有别人是怎样开路的,而自己,只是在做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此时,我终于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然而我惶惑了,一直以来只会纵向切苹果的我,面对横向放置的苹果束手无策,即使我知道那里面一定有另一方天地。
《受戒》的故事中,本是仇敌的青年人和头陀共同开辟了“没有路的路”,即使青年人“很快似乎忘记身边有个头陀”,“正如头陀忘记身边有一个带剑的年轻人”,但是起码“丁丁的声音有了和应”。而我,注定只能一个人走,走自己的路,即使唱歌,也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
但是,谁又不是如此呢?
所有人都在这样自由随性和谐的氛围中生活。故事的主人公明海在荸荠庵做和尚。平时念念经,扫扫地,庵里不忙的时候就去隔壁找自己的青梅竹马小英子。小英子活泼可爱,聪明机灵,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捣捣乱,聊聊天,或者在田里除草干活……时光荏苒,无形中,年岁渐长的他们被佛家讲的“因缘”紧密联系在一起。
明海到了去县里的善因寺受戒的年纪。受戒就要烧戒疤,好端端的脑袋上烧十二个洞,疼不要紧,重要的是受戒之后如果想成为沙弥尾,当上方丈,就更应当受持吾佛清规,潜心悟佛,不可被凡俗之事缠身,更不可去沾染尘劫。因为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修佛,要的是无忧亦无怖。
受戒完,小英子接明海回去。在船上,她问了许多和受戒有关的问题,明海也一板一眼的回答。小英子将船划了一气,突然道:“你不要当方丈!”明海毫不犹豫的答应道:“好,不当。”“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情窦初开的年纪,藏在心底的暗恋,变成言语表达出来,就是无论你说什么,我都答应你。
看着木讷内敛的明海,小英子又道:“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真切又直接的告白话语从勇敢大胆小英子口中说出,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明海的回答则是:“要。”
清规戒律统统抛在一边,佛太缥缈,太遥远,唐三藏西行求佛法尚且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所以在成佛之前,要先成为人。
于是,互相表明心迹的两人划着小船荡到了芦苇深处,此刻日头温和,微风正好。
不像仓央嘉措“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那样将人的七情六欲与佛法放在对立的两面,汪曾祺的书中世界则是尽力营造一种和谐的状态。拂、沸、咈、狒——“佛”,人也。
未能成人,如何成佛?
这里没有世俗眼光,没有他人的讶异与否定,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这样就足够了。
佛曰情劫难渡,但情之一字,虽万般苦楚,却也能予人快乐与安慰。又怎能说它是劫?
佛曰一切皆是妄念,但人生走一遭,未经历爱怨嗔痴,又怎知世事虚妄与否?
与喜欢的人,做快乐的事,尝遍世间滋味,不问是缘是劫。
因果自有定数。冥冥中,一切早已注定。修佛之路长漫漫,要成佛,先成人。
受戒读后感
《受戒》出现于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潮涌之际,却没有政治话语的痕迹,没有浓烈的悲剧意识,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但是却为文学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作者汪曾祺用清新淡雅自然的文笔讲述了山野之间的所见所闻。
这篇小说如果从语言上来说,是文学上的一大创新与挑战,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不管是叙述事件还是描绘事物,是写对话还是描写人物,都显示出灵动清逸的风致。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就感觉语言上很清新自然,使人在心灵上就感到莫名的愉悦之情,例如,小说中,在描写小和尚明海对英子最初动情心里产生爱慕之情的情景的描写中写道“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下一串脚印,明海看到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都搞乱了”这里,这座虽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揭示明海的心理活动,但是,这种直接的叙述与明海的视觉的描写相结合出来的效果更佳形象地展示出了主人公明海的内心的一种情感的变化,不得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小说中,小和尚明海与英子之间简短的对话,给人以干净简单自然之感,作者采用这种一问一答式的对话,为文章增添了清逸之风。
读完《受戒》这篇文化在那个,我觉得,在这篇小说中的和尚们与我想象中的和尚有很大的出入,在我的脑海里,和尚基本上都是吃斋念佛的,而且是没有媳妇的,可是,在这篇文章中的和尚却并不是这样,他们不经常念佛,而且还经常打牌,经常吃肉,在他们看来,吃肉是不足为奇的事情,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们竟然有老婆!二师父仁海不仅有老婆,而且,他老婆每年的夏秋之间还会来庵里住几个月,种种的一切使我大吃一惊。我由此深深感觉到,在那个时代,似乎“当和尚”是在拿一种“文凭”的!
在这篇小说中,真的没有过多的情节,如果真的有的话,就是明海与英子由两小无猜到春情萌生再到相互表白的一个过程,作者在《受戒》这篇小说中更多的是描写和尚们的一下生活之事,风俗民情,例如,写和尚们的风俗人情,写庵里的一些事情,以及英子她们家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明海帮助英子她们家劳作时的场景以及大家一起聊天闲谈时的场面,充分展示出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纯情互助与人性的善良!
7岁,一个多么美好的年龄,也正是一个对于人生、爱情有了慒懂的认识和向往的年龄,难怪,只在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小脚印后,便会心乱了。但他的天生的羞涩却使他不敢表白,这份朦胧的爱只好在他的心里孕育、成熟,他的心还是纯真和美好的。他虽始终只是在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初恋的到来,但他坚定地相信自己对小英子的爱的小英子对自己的爱。于是,在他等到了爱狂风暴雨般来袭时,他大声说出了心里话,虽然,这还是小英子的鼓动下,而这一次,他的勇敢已战胜了怯懦。复苏的人性让他把幸福紧紧攥在了自己手中。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胆。她毫无顾忌地坦露心迹,但她并不鲁莽。她是在确定了明海的心后才以身相许的。她很直白,但很真诚;她很大胆,但很谨慎。她深信自己的可爱灵巧一定可以打动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对那个漂亮温顺的少年暗暗倾心,于是她把这种爱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正是这种主动的交流和呼唤,才让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有时候,人与人心灵的交汇就在那么一刹那,错过了那一刹那,恐怕两个人的手永远也不会牵在一起。聪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她身上蕴含着的那份至真至纯的人性之善让她获得了生命中最珍贵、最美好的幸福。
小说虽是描写一派纯美宁静和谐舒淡的乡野风情,但其中也隐藏着淡淡的忧伤,如明海为什么出家,明海与小英子之间似爱非爱的纯美情感能保持多久。这些都隐含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汪曾祺的作品恬淡闲适,自由灵畅,可见作者自然通脱的生活追求,平淡的结尾往往蕴含着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让人有一种隐隐的悸动。
文章开篇就用缓慢的文笔描述了一个独特的世外桃源,与其说独特更不如说荒诞。庵赵庄的人们太宽容了,在他们心中,和尚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像是郎中,书生,当铺,商人之类的职业,没有区别。和尚可以喝酒吃肉,可以还俗,可以近女色,唱淫歌,可以赌博打牌。
和尚不用守清规还是和尚吗?——这样光怪陆离的生活,和人生的苦涩全然无关,完全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观念。
再说小英子一家,赵大伯是田场上样样精通的好把式,不仅脾气好,身体也结实的像一颗榆树;赵大妈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仅家乡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样子也是众家嫁闺女的稀罕物;两个宝贝女儿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静,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泼,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鹊。由此村庄独特的幸福生活可见一斑。
汪曾祺淡淡的文笔描述了这样一个地方,没有苦涩,没有勾心斗角,可以不包容一切原始欲望的世外桃源。荸荠庵里,二师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还把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三师父更是人不仅漂亮,有一手“飞铙”的绝活,甚至每场法事之后,村里就会有大姑娘或小媳妇蓦然失踪。然而却没有人指责,这一切的荒诞在村庄里是如此和谐。
我并不赞同网络上大部分人所说,这是对人性最原始的复苏的赞美。更有甚者,说这是对人类原始的爱的赞扬。
设身处地地想,《受戒》原文来说,“一场大焰口过后,也就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这是爱吗?与其说这是自由恋爱,还不如说打着和尚的幌子诱拐良家妇女。那家人的父母知道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又会作何感想?
再说全文的主线,明海和小英子,二人两小无猜的感情倒是让人动容。也只有在庵赵庄这样宽容的环境里才有可能成长发芽的恋情。这也是全文唯一让我觉得像世外桃源的地方。
近来读书颇多,主要以散文为主,也兼读些小说。因其中汪曾祺先生的《受戒》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受戒》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如同品了一杯淡淡的清茶,口有余香。总体来说,无论文笔还是故事都写得很美,有点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感觉。小说里世界仿佛梦里桃源,只是里面人并非为了避世,而是本来就生长在那里,俗世中人有的他们都有,甚至比俗世中人更自由,更快活。
文章采用的是回忆式开头:“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这与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开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颇为神似。不知道汪曾祺先生创作此篇时是否受到了这位法国文豪的启发。如果是,那么此作可以说既有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又有西方意识流的不拘一格,堪称是一篇中西合璧的文学佳作。
在《受戒》中,明海的家乡管“出家”叫“当和尚”,感觉就像我们今天去“当老师”、“当记者”、“当编辑”似的。只是一种可以赚钱的职业,并没有太多神圣的味道。而且明海出家是早就计划好了的,因为他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于是在他七岁那年,家里人便决定让他当和尚。当和尚也是靠他舅舅的关系。文中说道:“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换做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包吃包住,收入不菲,工作不累。”这样好的工作,就连明海自己也觉得在情在理。这是小说的第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受戒”的缘起。
到了小说的第二部分,女主角登场了,文章写道:“到了一个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船里,船就开了。”这个女孩子就是小说中的女主角,这一段描写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边城》中那只渡船上的老爷爷与翠翠。也许这篇小说起初就是汪曾祺向其恩师沈从文的敬礼之作吧。
在船上,女孩问明海是要去当和尚吗?明海点头。女孩问明海当和尚要烧戒疤,怕不怕?明海含糊地摇了摇头。女孩又问,你叫什么?明海。在家呢?明子。小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菩提庵。——给你!小英子就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这就是小明子与小英子的第一次邂逅。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小女孩的懵懂爱情就此泛起了涟漪。
“我与我周旋,宁做我,我与我比我第一。”这是汪曾祺晚年时说过的一句话。
汪老先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老人,喜欢汪老文字中流露出来的一派天真,喜欢他对世间寻常万物的怜惜珍爱之情。他的文字很淡,所写的小说不大有跌宕曲折的情节,但有的是意境之美,如青橄榄,如芦花荡,十分耐嚼,回味甘甜绵长。读他的文字,时常会激起我对平凡世俗烟火生活的感激欣赏之心,是一遍一遍重读亦不觉厌倦的好文字。
曾经,不止一次地置身于汪老先生《受戒》中的桃花源,在这里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原始的乌托邦,一个宁静美妙的世外桃源,那是一片理想的乐土。
小说的标题叫《受戒》,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读者一开始就会以为这是一篇写佛门生活的作品。它也确实描述的是出家人的故事。只是读着读着,你会渐渐觉得小说中的人与事虽然未离佛门,但读者感受到的并非佛寺的森严和佛徒生活的单调与清冷,而是与之相反的浓郁的世俗生活的情致与意趣。
人们实在看不出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明海在这里到底受了什么戒,反倒是他和他的老小伙伴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日常世俗日子的温馨与快乐。与其他职业相比,当和尚的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二是可以攒钱。因此,明海之所以去当和尚并且还有望当一个好和尚,就是非常好理解的事情了。他不仅嗓子好,而且记性好、相貌也好。更值得提及的是,他出家以后连名字也不用改,还叫“明海”。出家了的明海被大家喜欢着,但似乎从来不因为他当和尚的“本职工作”做得好,(.)而是因为会画画、会唱歌、帮人干农活。“念经,一要板眼准,二要合工尺。”说的都是不关内容的形式方面的要求,因此小明海念经又怎么会去关心经文本身的涵义?值得注意的,倒是他看见小英子的脚印,“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觉得心里痒痒的。”那每天本来就出于应付而不得不敷衍的经文恐
怕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小说的最后,作者是把这种日常生活的诗情和温馨渲染到了极致,那就是明海和小英子的恋情在回家途中的瓜熟蒂落,那一段优美的文字令所有的读者读后无不悠然神往。本来,明海刚刚受了戒,等于在出家人的人生中完成了一个重要仪式,沙弥头、沙弥尾的前景开始在他的眼前浮现。殊不料小英子对所谓的沙弥头、沙弥尾毫无兴趣,她所想的,是给明海当老婆,而且要他马上回答要不要。明海头上的戒疤余痛未消,此刻却要马上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明海似乎很快就被小英子给俘虏了,回答了“要”以后,两人的小船就划进了既充满诗意、又引起人不尽联想的芦荡,小和尚这会儿头上的戒疤恐怕是什么感觉也没有了吧。
作者在小说结尾说,这是“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可见从那时起,汪曾祺对于人生的理想和憧憬就已显现这样的特征。在许多曾经大红大紫的应景之作被人渐渐遗忘的今天,汪曾祺的小说却以它特有的个性和魅力依然受到读者的青睐,我们现在这样饶有兴趣地欣赏和品味《受戒》不就是一个证明吗?
2020年,是汪曾祺诞生100周年,高邮通过江苏文艺出版社出了这本书,并且同时发布有声读物。后记里有这样一句,不负他文字里的乡愁。虽然是篇很官方的后记,但是这句话还是有些感动到我。
这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生于高邮。第二个部分,口腹乡情。第三个部分,同行同路。收录三十八篇散文随笔,四篇小说,内容皆围绕故乡的水,草木花卉,食物,亲友故交。其中很多篇章,收录在其他作品集里,曾经反复阅读过很多遍,比如我的家,花园,夏天,葡萄月令,多年父子成兄弟,异秉,受戒等。
拿到这本书,我认认真真的从头至尾读了一遍。末了要写读后感,依然觉得有点难。汪曾祺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之一,我写散文的时候不知不觉会有模仿他的腔调,文字营造的氛围,邯郸学步。故而心理距离上特别近,潜意识里,他是邻居,是师长,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正因为这样,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
下面,我试着从三个方面,谈谈阅读这本书的感受。
一是其言。谈汪老可能都绕不开他的语言。因为他的语言极富特色,不仅仅是高邮方言那么简单。他自己在《自报家门》中说得很明白,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是如此。汪曾祺的语言看似朴实,但他的朴实,是来自苦心孤诣的锤炼,是精雕细琢之后的冲淡。毕飞宇有篇讲稿,评论《受戒》的,在很多场合讲过。关于语言,他说,汪曾祺身上的包浆,汪氏语言所特有的包浆。这个包浆就是士大夫气,就是文人气。它悠远、淡定、优雅、暧昧。那是时光的积淀,这太迷人了。
这样的语言,有作者的积淀,修养和脾性在里面,轻易是学不来的。甚至,有汪迷说,想摘录他作品中的好句子,都是很难的。我很能理解,好的作品就是这样,不是华丽夺目的词语。
这里试着摘录一些。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他喜欢短句子,如日本的徘句。简洁,安静。短句,和长句,交错呼应,产生优雅的韵律。比如《受戒》的开头。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两个短句子,就是开头两段。非常意味深长的两段。
二是其文。我以前有点偏见,觉得白话文运动之后的那一代作家都比较传统,写作上也因循守旧。后来书读的多了一点,才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鲁迅的某些小说极具探索意识,张爱玲的小说也有很多西方的元素。汪曾祺在《自报家门》说到他的短篇《昙花鹤鬼火》夹带着意识流的片段,我特意把这篇小说找出来看了一遍,小说是关于一个少年认识世界,体会爱与孤独的故事,他遇到三样东西:邻居老人送的昙花,旷野里的鹤,以及下学路上遇见的鬼火。
“于是李小龙有了两盆昙花。一盆在他的床前,一盆在他的梦里。”
“世界上的诗人们,你们能找到李小龙的鹤么?”
还有他下雪天看到的一条红色的河流。都有意识流的东西在里面,他喜欢普鲁斯特,伍尔芙,大概受二者影响。
他对小说有相当独特的见解,他说,我们宁可一个短篇小说像诗,像散文,像戏,什么也不像也行,可是不愿意它太像个小说,那只有注定它的死灭。我们那种旧小说,那种标准的短篇小说,必然将是个历史上的东西。这本书收录的小说《异秉》,看似行文散淡,却布局精巧,用词简洁,开篇即写了一个叫王二的人,他渐渐红火起来的生意,保全堂,写到保全堂里的人,写到陶先生和陈相公。这些市井和日常的描写,都是不动声色的铺垫,分寸感把握得非常好,最后关于异秉的叙述对比强烈,震动人心,幽默会心里有难言的辛酸,同时暗含着某种隐喻。
一间古朴的屋舍中,一张桌,一把藤椅,一位老人坐于藤椅之上,微仰着头,意态悠远。
他在回忆往事,那些已经逝去的青春年华——有对家乡美食美景的无限眷恋,有对母校西南联大的光辉追忆,更有对风俗文化的悉心寻探……这,都是纯粹的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
我最喜欢《我的家乡》这篇文章,汪曾祺的家乡是水乡,碧波荡漾的水上,偶尔有一只,两只打鱼的小船划过,只需两点竹篙,便可到达。汪老那时看打鱼、看船、看西堤美景,不亦乐乎。黄昏时,最打动人的是天空上的紫。傍晚时分,江边一带的船,都点起橘红色的灯,星星点点地分布着……正如沈从文说的那样,这里真是一个圣地!好山好水好风光!
汪曾祺的散文中总有水,那水是平静而雅致,欢快并无拘束的,平平淡淡却又令人回味无穷,正如他家乡之水。他的文章就如清澈之泉,饱含了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美,令人读起来舒雅闲适……
或许我们都是匆匆生命中的过客,在办公室中两眼紧盯着电脑,接打着无休止的电话,开着无穷尽的会议……这些,竟将人与自然隔离,无法留心那些纯粹的美。但无论怎样,请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纯粹自然的心!
不觉间,耳边传来了慈祥的声音:看,孩子!那吸附在青草上的露珠,多美啊!摸摸它,像不像天上撒下来的甘露?好美,好美……。
我和汪曾祺虽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但他散文字里行间那种热情和幸福,我读起来也能感同身受,我想这是因为我们都很爱生活。读完他的散文集,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北京的秋花》。
在我的印象里北京的秋天好像只有菊花和红叶,可是汪先生却还写到了北京秋天的鸡冠花、凤仙花、秋海棠、黄栌、爬山虎……他笔下北京的秋海棠尤其可爱“银星海棠,大叶甚坚厚,上洒银星,杆亦高壮,近似木本”,很健康茁壮,一点儿不像秋天万物凋敝的样子。汪先生写完北京的秋海棠话锋一转,回忆起他家乡“伶仃瘦弱”的海棠,在他母亲生病过世后,不知道是谁在他母亲曾居住的小屋门口种了两三棵秋海棠。这秋海棠虽然花色苍白,却在秋天也能开花。汪先生每次看到秋海棠就会想到他的母亲。读到这里我很感动,这秋海棠就犹如他的母亲,洁白而让人哀伤,虽然离开了,但还在他的心里,时时刻刻都陪伴在他身旁。
今年春节我也买了一盆海棠,就像汪先生的散文里写的,它也是四个花瓣。我的海棠是粉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花朵小小的,娇嫩的花瓣微垂在绿油油的枝叶上。我生怕一碰花瓣就掉了,所以连浇水也格外小心。我听卖花人说它喜阳,就把它放在窗前。可是即使是冬天的阳光,晒了半天时间,它的花就落了、叶子也开始卷了。我赶紧把它转移到没有阳光直射的书桌上,天天浇水,一周后才恢复生机。海棠花真是很娇弱,但我会照顾好它,因为我也想像汪先生一样,每天都有花陪伴。
汪曾祺是一位来自高邮的作家,他笔下的美食被描写的十分生动,富有特色。每次读他的文章,我都被深深吸引,仿佛这些美食就在我眼前。文字与美食相结合,令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品尝这些美食时,应该是汪先生最幸福的时光。无论是家乡的鸭蛋,还是每年必做的炒米;无论是充满了感情的慈姑,还是鲜嫩爽口的咸菜,都使汪先生回味无穷。读着这些质朴的文字,我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世间和汪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幸福时光。比如每次年夜饭奶奶都要做的馒头丸子。过去的生活条件不好,做丸子总要掺上许多手工的细碎馒头。所以说是丸子,其实肉少馒头多,吃起来像是肉丸子。即使是这样,这也是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的好菜。随着现在生活越来越好,馒头丸子里肉占了大部分,有时家里的长辈还会调侃说肉太多,不是当年的味儿,与记忆中的那个美味总是差了一丝。
这道菜比不上山珍海味,却在家里人心中是再好不过的。原因很简单——传承与回忆。这是太奶奶曾经的拿手菜,教给了奶奶把美味传递下去,这就是传承。如今,太奶奶已经过世,吃到这个菜也会让全家人想起曾经那些美好和值得纪念的回忆。
汪先生文章里的每一道美食都不仅是简单的食物,背后更有一个个故事。这一道馒头丸子更是这样,承载了我家几代人的回忆,以及对先人的思念。
汪曾祺先生是我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半白话、半古文,风趣而幽默;他才华横溢,曾是沈从文等知名作家的学生;他的文字朴实而无华,组合在一起却使人回味无穷。在他的笔下,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有趣。在他的散文中,有关于吃的不在少数,而几乎每一篇都会引起人的食欲,恨不得做起来吃一吃。今天我就要谈一谈汪曾祺在吃上的造诣。
要说关于吃的文章,这本散文集中的《宋朝人的吃喝》这一篇,我印象最深。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分析得可谓有理有据。他先从发明了东坡肉的苏轼开始,分析了东坡肉的特点,而又从《韩熙载夜宴图》中寻找线索,甚至运用放大镜来观察食物。他更是从《东京梦华录》、《会仙楼》、《水浒传》……等前人的作品中总结。在不同的书籍中对比之后,他得出了结论:宋朝人的吃喝较为清淡,种类也不多,大多是分开各自吃,而基本不吃海味。
当我在看完这些文字后,我颇为感触。以前我偶而会想到一些好奇的事情,却没有去查证。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能学习汪曾祺先生,应该会有不小的收获。汪曾祺先生在他感兴趣的事情上,总会花大功夫去研究、去了解。在他的文字中总会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悠闲,给人们带来轻松。他的文字总有一种无形的魅力,或许这也就是“纯粹的文人”的原因吧。我们也更应该学习汪曾祺先生跳脱的人生态度,在遇到困难时也要跳脱出来,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本《汪曾祺散文》,处处流露出一个有趣的老人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这个世界的唯美动人。汪曾祺老人是以讲故事的亲切口吻来叙述的,语言生动通俗。这一个个有趣的小事,真正打动了我内心。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他的文章字里行间都体现了自己对家乡深切的思念和热爱。这本散文集有一大部分都是关于汪老的家乡。高邮是水乡,在南方。那里有许多有历史的建筑、有趣的习俗和独特的吃食。随意但又严谨的语气,平易但又高雅的语言,还有那深沉,充满了爱意的眼神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传递了出来。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在一篇美食杂谈里说的两句话:“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汤,我想念家乡的雪。”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回忆与思念,让我产生了共鸣。咸菜汤本不好喝,可如果增加一味故乡情,它就变了副模样。这不禁让想起我的故乡……
小时候,我和姥姥住在陕西农村老家。后来,来北京上幼儿园了,我就不能经常回去了。近年疫情严重,我已有两年多没回去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举家团圆的春节里,我越发的思念那个村子,包括那些曾经被我嫌弃的种种……印象中,我那时候经常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姥姥用大柴火锅做饭,饭香诱人,但添柴口的热气常会把我赶跑。呛得我连连咳嗽,也就不敢靠近了。那时,我特别不喜欢这种灶,现在想起却是那样温暖。此刻,我竟有点想念那个烧火的老灶。那是家乡的感觉啊……
除了家乡,这本书中还描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地方。它们都是那样充满爱与阳光,洋溢着甜和笑。最打动我的还是汪老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敬重。
如果每天都能像汪老一样,用散发着爱与希望的,发现美的一双眼睛去看世界,享受生活。我相信,我们的人生将会变得更有意义,会洋溢着幸福,也向别人,传递一份快乐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duhougan/47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