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读后感

细米的读后感1000字

细米的读后感1000字



细米的读后感1000字

  时隔许多年,竟又翻开了曹文轩先生的书。与7年前看书时的感悟也着实大不相同了。仍记得那时我不大喜欢读曹文轩先生的书,我总觉得农村里的点滴十分乏味。7年后再读曹先生作品,我却觉得曹先生笔下的农村故事着实别有一番情趣。

  挑了很久,选择了《细米》作为我看的第一本书。起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以为细米大概描写了田野里的那些事儿,一看才发现,细米原来是个男孩的名字。整个故事的开始是由知青下乡开始的,而故事也是由知青和细米之间的点点滴滴所构建起来的。由两位主角的似曾相识引出了故事,我记得《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也是一番似曾相识,这也使我预感到故事的结局怕也是如梦初醒,曲终人散。觉得眼熟后,曹先生描绘了一番错过,曲折地让细米与梅纹有了接触。而“雕塑”更是将他们有了共同点。细米对雕塑的执着与渴望打动了那个雕塑家之后,同样喜爱雕塑的`姑娘。也勾起了梅纹教导细米的决心。一匹千里马从此遇上了一位乐于欣赏的伯乐,开始了教育之路。

  从细米的改变和成长的点滴中无不透露着教育的力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梅纹对细米的教育,重塑了细米的世界,改变了他的一生。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来源于不同的教育方式。她让细米去玩,在玩耍中学习,教她看待事物的方法:静看每一件事物。同时,也通过作品展,帮助他树立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农活的艰难,梅纹的父母双双去世,郁容晚的离开……这一切成了她心中最脆弱的一角。最后在完成在学校教导孩子们的使命之后,她也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乡村,回到了属于她的地方。故事的结尾细米和梅纹连告别也是错过,就如同他们相识的错过一样。这一切仿佛是一场梦,梦醒了,人也离去了……

  在整个故事的背后,烙印着文化的大革命时代影子。我曾听闻“一本小说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历史,一个时代”。而细米的故事也体现了文革所特有的知青下乡,高知识人群遭到迫害、家破人亡,农村人民对于知青的情感变化由一开始的喜欢到后来他们农活干不好时的厌恶,农村人情感的寄托……这一切,都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其中细米母亲鲜明的形象,让我觉得她其实是一位农村中的“先醒者”,对所处时代的社会现象有不满的农村人。她不识什么字,但细心照顾着梅纹的起居,在其他家庭对他们分配到知青不满的时候,她依旧待梅纹如初,甚至对她十分怜惜。读后感·在她常感叹的“干嘛要将这些孩子弄到乡下来”中足以可见。还体现在,虽然她的绣的是农村的样式,却相信通过她的绣活,这些粗布做成的光彩照人的衣服一定适合梅纹。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