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读后感

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2000字

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2000字



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范文2000字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范文20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2000字1

  终于看完了百万字的老舍的《四世同堂》,不得不赞叹,尤其是读到好几处我都落泪了,钱先生回忆狱中地整个过程让我好几次哽咽,妞妞最后去世那一幕太扎心,妞妞的倔强让我为之流泪。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所以阅读的时候会随人物的情感变化而一起变化,每次小羊圈里死去一个人大家悲恸的时候我也会眼圈变红,大家开心的时候我也会心情很好,虽然开心的事情都不多,即使最后日本投降了,中国胜利了,反倒没有很开心。

  八年的占领,贫穷、饥饿、寒冷、隐忍、死亡、危险……让小羊圈甚至北平人在最后一刻也没有对同住的日本人大开杀戒。就像瑞宣,期盼已久的胜利多想大声喊出来,可是看看祁老人手中抱着的死去的妞妞,一个半死的老人抱着一个死去的孩子——正好像一个半死不活的中国怀里抱着成千上万个死了的孩子。胜利了又如何,胜利和失败有什么区别?还是有那么多像妞妞一样痛恨敌人倔强地等着胜利却没挨到胜利来临就离开的孩子,还是有很多在敌人的占领期间牺牲的人,孟石,仲石,钱太太,常二爷,祁天佑,小崔,小文夫妇,孙七,李四爷,千千万万中国人。所以即使胜利来临,谁都想做点什么,或说点什么,也想出去看看胜利是怎样一番场景,都想大声地痛痛快快喊一句:中华民族万岁。可是大家都呆呆地,人们一会瞧瞧这个,一会瞧瞧那个,悲哀,喜悦和惶恐都掺和在一起。一个被征服的国家的悲哀和痛苦,能不能像桌子上的灰尘那样,一擦就掉。我想冷冷清清的北平,冷冷清清的祁家就是最好的回答,即使依旧四世同堂,可是死去的儿子,孙子,重孙女都足以让祁老人放声痛哭。直到最后象征着勇敢和希望的老三回到这个家才如春风一般开始融化屋子里多年来凝结的冰块,新中国又充满了希望。

  整篇小说里我最想写两个人,瑞宣和钱先生。先说说瑞宣,一个十足的文人,心系国家存亡的文人,可是因为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要养活,到战争最后胜利也没能弃笔从戎。但是全篇中瑞宣的喜怒哀乐完全来自于战争的胜败,上海宣布抗战,瑞宣似乎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上海沦陷,北平的学生上街游行,瑞宣悲愤辞职。国军节节败退,最后退到重庆,瑞宣像个游离的风筝,找不到方向,当蒋介石发布坚决抗战到底宣言,瑞宣似乎又找到了一根线,有了坚定的方向。一路的挣扎苦闷,一路的自我安慰和劝说,当瑞宣父亲去世的时候,瑞宣才明白自己的错误,自己不肯离开北平,纯粹是为家中老幼的安全与生活。可是,自己下过狱,弟弟当汉奸,连最老成谨慎的父亲也投河自尽,在敌人占领下想保护一家人简直是梦想。

  父亲的离去让家人更加离不开瑞宣,需要他的工资养活,需要他拿主意,需要他安慰老小。直到老三回到北平开始地下工作邀请瑞宣加入,瑞宣才真正毫无顾忌、义无反顾、满腔热情地投身到救国的事业当中,他擅长的笔,他擅长的语言,他多年积攒的谨慎,一起参与到爱国的行动中来,他不惧畏敌人,不怕流血牺牲,更加充满希望地战斗着。如果把瑞宣的变化分为几个时期,抗战初期,积极抗战,怀抱希望。抗战中期,小羊圈多次有人离去,国土节节败退,自我挣扎和自我安慰。抗战中后期,麻木和绝望。抗战后期,热心投入到爱国事业。瑞宣是千千万万个爱国人士的代表,他们惶恐,他们憧憬,他们苦闷,他们挣扎,最后终于释放内心。

  再来说说钱先生,钱先生是一个连一只苍蝇也不肯得罪的人,他整日吟诗、作画、赏菊、饮酒,两耳不闻窗外事,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钱家的大门永远紧闭着,即使要出去也是开一条小缝。但是他是个明白人,“我是个不大问国事的人,可是我能自由生活着,是国家所赐——我不怕吃苦,不怕穷,只怕丢了咱们的北平城!”在国难面前,他不再赏花吟诗作画。儿子牺牲后,冠家去日本人那边打了小报告,他入狱了,但他临危不惧,在狱中也是几次鼓励同是苦难的沦落人,当他出狱后,他安顿好家里的大小事,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日的战争中。在斗争中他的爱国主义由报私仇到复国耻到彻底消灭战争,一步接一步走向成熟,一个隐士变成一个战士,勇敢、威武、高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钱先生便是这种精神的传承,一个典型的旧知识分子,在国难之前挺身而出,显现出刚正不阿的气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的新我的代表。

  这是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人性之花的淋漓绽放,是一首铿锵激荡的民族灵魂的交响,这是在先生的妙笔下,一朵永开不败的民族之花。中国始终推着大车前进,泥泞和伤痕总是有的,但回首过去悲壮的一页,除了记忆和叹息,我们应该看见预示着的光明的未来。感谢老舍先生给后世留下了这部中国的《战争与和平》。

  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2000字2

  我与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大家老舍写的最为著名的一部书——《四世同堂》

  命中注定让我们擦肩而过,美丽与遗憾并存(甚好)。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也让我有幸一睹她的芳容——那跨越将近半个世纪多的民族屈辱与不幸。

  端坐在书桌前,细细春风早已吹过我的耳畔;历史的温度又让我再一次遐想。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仿佛又置身于发生在那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在北平城中小胡同里那处小小的小羊圈,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愁的瑞宣、热血青年瑞全、中国式任劳任怨的韵梅、耿直忠诚的常二爷、善良热心的李四爷四大妈、由弱不禁风的隐士诗人蜕变成钢铁般革命战士的钱默吟先生、极端卑鄙并且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民族的败类)、阴狠毒辣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狡猾但正直的的白巡长、并伴随着家庭风气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尤桐芳、在钱默吟先生的帮助下并最终成为革命战士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富善先生………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又在眼前跳动,如黑夜般漫长的八年中伴随着中国人的惶惑、苟且偷生、生不如死的饥荒一幕幕的在小羊圈的胡同里得以演绎………这段发生在小羊圈的人们身上、一切北平人的身上、一切中国人民身上的屈辱、不幸、死亡与反抗斗争让我更深切的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那段历史——那段所不为人所知的历史;那段上映着中华民族人性的历史,那段反映着北平人民身上思想斗争的历史及中华儿女为寻求救亡图存而所做出的斗争、牺牲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些从历史教科书上所获取的比较抽象的认识,仿佛有了血肉,有了灵魂,而激发出无比的责任感、爱国心和自信心;这部书虽然没有正面去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却仍然能使人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穷的灾难,这部书堪称得上是中国版的《战争与和平》。

  读完老舍先生的这本著作,让人感到既可恨又可笑:可恨之处在于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仍有那么几个被文化筛下的土与渣滓,而剩下的是几块真金(引自《四世同堂》老舍著);可笑之处又在于文中字里行间处处显示老舍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诙谐的语言,幽默的比喻,恰当的嘲弄、讽刺;无不使人有一种如沐浴春风之感觉,很自在,很洒脱。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人物也许是定格在那个时代的特有产物,可是我发现直到现在我们的身上仍有那个时代的残留;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总会看到活生生的自己和自己周围的同伴,怎能不让人掩卷深思呢?

  轻轻地掩上书的最后一页,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纵观整本书,心中不禁慨叹在那样一个时代的人们的一种人性承受如此之多的磨练后,竟然展现的如此真实。在一个区区北平西城的`一个胡同小羊圈里,老舍先生用形形色色的人物刻画了当时代表中国当时许多人们的心态,已成为半个世界前整个中国的历史的一个缩影罢啦。令我更为惊叹的是老舍先生在面对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人民的时候,没有用十分激烈的言辞批判日本人及汉奸们;相反的是他用一种时有时无,蜻蜓点水般地去描写,而在一种幽默、诙谐的语言背后掩盖着先生的愤怒与哀伤,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先生蔑视的眼神和淡淡的冷笑;但在这蔑视和淡淡的冷笑背后无不让人深思?

  当我今天重新审视全书时发现《四世同堂》这本书的书皮上有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式的门,这个门很奇特:门紧闭,没有一丝缝隙;并且给人一种很庄重、肃穆的感觉(由看所得),这或许也是封面设计丁聪所选的一个特意的景物(寓意)很能说明深层次的问题吧。据我理解这个门里面是一个家,而这个家的门是紧闭的——家是一个中国封建礼教的堡垒(北平人的谦虚与有礼貌大概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而在这个堡垒里面容纳了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家族文化的诸多内容。祁老人、韵梅他们都是受这种观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虽然是一个接受中国新式教育的人,但在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思想不免会受之波及,这应该就是他后来一直生活在自责与痛苦之中的原因吧!并且四世同堂的链锁把四代的爱恨与他们的命运紧紧地串在了一起,直到在外来侵略者的践踏与蹂躏下,这个门被打开啦;四世同堂的链锁也在一步一步的脱落。同时这个门里面的家甚至可以扩至到一个国家、民族。这个门里面也见证着历史的进程。

  老舍四世同堂的读后感2000字3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以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

  看完了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仿佛置身于那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中那处小小的小羊圈,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动,区区一个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却已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不同心态的中国人,已成为了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但最终,经历了这么多震惊、愤怒、喜悦,老舍先生使我仍然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漫长的八年,发生在小羊圈的人们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国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争,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那段历史,那些从历史教科书上获取的比较抽象空泛的认识,仿佛有了血肉,而激发出无比的责任感、爱国心;虽然没有正面去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却仍然能使人深刻地体会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无穷的灾难。

  书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无法用只言片语来判断他们。他们因日本人的到来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来而死。这些汉奸们即使到了临死仍执迷不悟。冠晓荷,我一直觉得他被日本人照了魔,无论何时何地,他对日本人永远是必恭必敬,鞠大于九十度的腰,对他们笑脸相应,他对日本人就像当初臣民对皇帝,就连提起都会心惊肉跳。直到临死,日本人要将他活埋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异议,就连日本官宾查他档案的时候,对于他的这些态度都称之为“良民”。

  祁瑞丰,蓝东洋,胖菊。,这些都是中国人的败类啊!而当我读到几位汉奸的惨状后,我开始对他们的行为慢慢感到疑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及至死亡的边缘仍执迷不悟,硬要把自己向死亡的陷阱里推呢?或许这是源于他们对金钱、权利的渴望,当中国没有被侵略的时候,他们无权无势,而日本人的目的是吞噬中国,俘虏中国,他们知道只有凭借汉奸的贪婪以及中国腐朽的封建思想才能达到目的。

  这样便给了汉奸们升官发财的机会,而汉奸们又意识到了是日本人给他们带来了钱与权,理所当然他们更加拥护日本人,而还没得到这些的,便更会使劲各种手段去讨好日本人,钱与权对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说汉奸是那个时代所造就的,那么我想招弟、野求更是当时的牺牲品吧!作为大赤包的女儿,她注定是不幸的。生活在一个极其虚伪、极其自私,不知荣辱的小人家中,就算她的本性是善良、纯洁,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变了,变成了一个只会享乐,没有思想,不懂正义、使命的女人!在妈妈的引导和妓女们鬼混中,她堕落了。

  在妈妈的惨死和爸爸的落魄中,她不再是那个纯洁的善良的少女了,“珍珠港”事变之前,招弟的任务是监视西洋人,她干这种事很在行。她,不光能盯住美国人、英国人,还能弄得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俄国人,一古脑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的肉体已经国际化了。正所谓“时代造英雄”,时代也可以灭英雄,多少心地善良的人都因为金钱权利的诱惑而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一点一点地堕落!野求,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位有知识的爱国志士,可为了维持生计,给日本人做事,不得陷入了两难境地,自我堕落,钱先生说得好,他是自己给自己挖了坟墓。

  祁家,是全胡同的人们都敬佩的好人家。老一辈的祁老人、祁天佑、天佑太太,是忠厚善良的老实人,他们的形象很容易使我们想起自己的祖父、父亲那一代人,这里暂且不说。单说少一辈的祁瑞宣、祁瑞丰、祁瑞全三兄弟吧,老三瑞全是个爱国者,日本人进了“北平”城,他第一个逃出“北平”去参加了抗日的军队;老大瑞宣是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精神上、肉体上受尽了亡国之痛的磨难,既要担负全家的生活重担,又时时受到汉奸们的排挤和迫害,但是,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他始终坚守住内心深处的民族气节。“

  战争给人们带来多少灾难,造就不计其数的汉奸,也涌现数亿万计的民族英雄,让后人歌功颂德。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