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读后感
《浮躁》是贾平凹“商周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也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下面yjbys为你们献上《浮躁》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采纳。
《浮躁》一文是贾平凹先生在1986年6月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该小说的创作背景是从清朝末年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叫仙游村的小村庄。在这个小村庄里,由于交通不甚发达,村民的思想比较闭塞,较大而且相对有势力的家族有巩家和田家,两家都因有子弟投身政治斗争并因此飞黄腾达,在仙游村甚至更大一点的镇子——州县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就是围绕这两大家族和村中的杂姓之间的复杂关系展开的。
虽然小说的时间跨度很大,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小说内容的完整性,小说的重点着眼于改革开放后,以金狗为代表的仙游村新一代年轻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努力开辟新的生活道路,为打破巩家和田家的势力垄断而选择与其斗争。在写小水、金狗和福运等同田家、巩家斗争的过程中,小说流露出了对山村百姓的高尚品德的赞美。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颇有几分沈从文《边城》的味道,在贾平凹的《浮躁》中也体现了那种边陲小镇的人情美,人性美。
在整篇小说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水,人如其名,小水是一个柔情似水的姑娘。与《边城》中的翠翠身世相似,也是一个船家的孩子。在初读小说的时候,我认为小水是作为一位悲剧的主角出现的。自己出身悲惨,与渡船的韩文举叔叔相依为命,遭遇了英英和自己的爱人订婚的痛苦,麻子爷爷因为自己而伤心窝气而死,尝到了自己结婚后新郎猝死的折磨~~~一次又一次的命运转折让她年纪轻轻就变得坚强。但是随着这部小说的不断深入,我发现小水也是十分幸运的女孩。自己虽然没有父母,但是却得到了韩文举伯伯和铁匠爷爷的“父爱”;虽然自己心爱的人和自己要好的同学英英定下婚约,自己还不得不承受内心的沮丧失落和来自英英的冷嘲热讽;因结婚而尝到了新郎猝死的痛苦;嫁给福运,但福运却惨死于熊爪之下,让她背上了“克夫”的骂名,但上天对小水还有一丝怜悯之心,最终,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叔叔”——金狗推掉了婚约,和她厮守一生,她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小说的末尾,小水到阴阳师处求金狗的祸福,最终全文以小水发现出现洪灾的预兆结束,给人留下了很多遐想的余地。是不是与前文和尚算出小水“一生命单”相照应呢?令人不得而知。
小说取名为《浮躁》,我认为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由于小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虽然过于频繁的社会变迁正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写照,但不难发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却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少之又少。“浮躁”正是相对稳定却暗流涌动的农村与整个世界翻天覆地变化的鲜明对比。第二种含义是在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的人们,思想和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之中,小说中英英诱惑金狗与其发生了关系,然后向其逼婚、小水爱上原本是自己干叔叔的金狗等都是典型的例子。人们对新的事物的接纳程度已经超出了其他任何一个时代,旧的农村家族势力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的变迁,由此出现了浮躁的旧的农村势力和浮躁的急于改变农村势力体制束缚的新一代农村人,因此出现了以金狗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运用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争取自己作为底层农村人的权利、挑战巩家和田家势力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思想还未完全放开的人看来是徒劳的,甚至是自取其辱。然而,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两种势力齐头并进,但是却不断明争暗斗,事实上这也客观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
和浮躁的金狗等人、巩家和田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然于世外却无时不关心世事的不静岗的和尚。我认为,作者也许正是从这位和尚的角度,也一位旁观者的姿态来描述一个小山村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沧海桑田,见证社会和思想的变迁。虽然寺名取于“不静”,但和尚心静如水,身在世上,却又安然于世外。我想,这便是这个浮躁的世界中的一股清流。而也正是这样的生活情怀,无法在现实的生活和社会中实现,作者也只好借用和尚之口静静地洞察这个浮躁的世界了吧?
《浮躁》是贾平凹第二部长篇小说,具有他鲜明的乡土写作风格,贾平凹小说《浮躁》读后感。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大家,他的散文和小说成名已久。高中时曾读过几篇贾平凹的散文,后来读过他的小说后才逐渐了解他的写作风格。他是一位文化名人,必然也饱受争议。他因为小说《秦腔》因为获得“茅盾文学奖”而名噪一时,而当初也因为一本《废都》被禁而毁誉参半。读过他的小说后我个人认为《浮躁》是其中读、最有引人深思的一部小说。虽然称自己只是一位农民,但他却用最敏锐的眼光观察着生活,观察着政治改革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浮躁的水、浮躁的心、浮躁的城镇与乡村、浮躁的人们重复着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真善美与丑恶的斗争,权利与金钱的争夺。贾平凹的《浮躁》讲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中一个农村的青年人和他周围的斗争的故事。书的前面有一段作者的序言:“这仍然是一本关于商州的书,但是我要特别声明:在这里所写到的商州,它已经不是地图上所标志的那一块行政区域划分的商州了,它是我虚构的商州,是我作为一个载体的商州,是我心中的商州。而我之所以还要沿用这两个字,那是我太爱我的故乡的缘故罢了。”
《浮躁》写了发生在商州的故事,这个商州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地名,或许根本不存在。作者笔下描写了一条特殊的河——州河。“我的这条州河便是一条我认为全中国的最浮躁不安的河。”作者这样说道。小说的故事是关于州河边上几个青年人金狗、雷大空、小水追求自己的命运的故事。州河的北岸是两岔镇,河南岸是不静岗和静虚村。两岔镇是有名的贫困镇,而静虚村里有巩姓、田姓两大家大户人家,田、巩两家上辈因为组织游击队,他们亲戚不少成了国家干部。巩宝山是州城专员,田有善是白石寨县委书记,田中正是两岔镇乡长。田、巩两家在乡里作威作福,而且暗地里争权夺利。小说的主人公金狗出生在静虚村,他胆子大,而且读过书,服过役,有着天生的领导能力,受到田家欺压后立志要出口气,改变自己的命运。复员后带领乡里的年轻人组织了河运队,共同致富,田中正却干涉插手为己谋利。金狗把握住机会到州城里做了报社记者,成为两岔乡的名人,他利用媒体的便利大胆揭露田巩两家的违法行为,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处分。金狗的好朋友雷大空也不甘于平庸,做起生意,最后却走到钻法律漏洞办空壳公司诈骗挣钱,也成为乡里最有钱的人。
田、巩两家趁机报复,使雷大空被捕入狱,利用人际关系将其害死,金狗也受到牵连而入狱。小水想尽办法最终帮金狗脱离关系,惩治了田家。小说的最后,作者描写了另一场洪水即将到来。由于篇幅有限,不能把这一篇几十万字的小说讲的清楚。贾平凹在书中描写了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一群人特定的心态——“浮躁”,从金狗到雷大空,到村里的`年轻人。农村改革在年青人中激起了浪潮,这些人都希望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这次浪潮中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主人公金狗有自己的思想,不想受到别人的牵制,他看到了底层官僚阶级的黑暗从而本能地去反对抗争,正是这个抗争的过程使他感到困惑、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揭露的是对是错。小说多处描写到金狗的心理。作为一个乡下人来到州城,他时常感到孤独困惑,金狗的这种心理是复杂与矛盾的。对于雷大空,也是想出人头地,但他没有金狗的机遇,也没有金狗的才华,不过他也是尽己所能做生意挣钱,成为有钱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面对金钱的诱惑,他逐渐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到最后人财两空,他自己也是认为罪有应得,读后感《贾平凹小说《浮躁》读后感》。小说的情节虽然有特定的年代,但这个话题却没有褪色,如今“浮躁”这一个词似乎越发流行了,几乎成了一种病态的现象向各个领域蔓延。“浮躁”的心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产生浮躁的原因是什么呢?贾平凹的小说《浮躁》告诉我们这种心态一部分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影响的。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的思想活跃起来。就像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一样。在文中贾平凹借助金狗和考察人的对话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地方穷呀,越是穷的地方,天下的变化最能关联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我近来常想这么一个问题:现在的国家政策是好的,土地承包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而允许和提倡搞商品经济,这也是对的,但现在有些人一搞起生意来,竟一下子身裹万贯,而这些钱差不多是靠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如果这样下去,个人或许是富了,但国家的经济却受到损失,以致出现市场物价上涨,贿赂严重,社会风气不好。这些现象是主流还是支流,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也拿不准,一时感到振奋,一时感到忧虑,写报道也不知如何写。当然,这也是我学历浅,知识窄,水平低所造成的原因,您能说说你的高见吗?”
那人说:“你这些问题想得太好了,我也是带着这些问题才出来考察的。以我个人之见,党的现行政策的基本方向无疑问正确,中国发生的变化,尤其农村的变化,足以证明这点。但是,我们毕竟是在毫无可以借鉴经验的情况下这样干的,好比人在一条曲曲折折的隧洞走,看到了前头的亮光只说明方向对,可随着生活的进一步变化,这里边同时暴露了许多问题,如解决不好,也有可能导致别的危险。总之,改革是艰难的。”中国历史上长期是封闭式的封建主义国家,解放以来虽然是社会主义性质,但封建主义沉淀的东西太深太厚,现在一经脱离这种封闭状态,经受商品经济的刺激而获得活力,这就像浪潮一样,一下子冲开传统生活的堤岸,向新的天地奔腾而去。在变革中,人的主体意识大大觉醒了。一些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而同时他自身的素质太差,这就容易使他把方向搞错,把路子走歪,这也就是之所以有人为了自己挣钱而不惜任何手段去坑集体,坑国家。金狗同志,您觉得这话有没有道理?”(摘自《浮躁》第二十一章)反观现代我们周围的浮躁之风,其原因正如书中所说一样: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昂和一些人自身素质低下这一矛盾造成的。另外我再谈谈对小说语言的感受。我并没有任何语言鉴赏功底,此处只略谈自己所感。贾平凹的文笔很朴实却很有质感,对于在农村生活过的我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他用自己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很具有乡土风情的生活画卷。读这些文字大有酣畅淋漓之感,虽然有人说贾的描写过于琐碎,而且文中出现很多神鬼意象。我认为这就是贾平凹的写作风格把,只有这样的笔触才能真正写出乡村,写出生活,在农村确实有不少封建迷信,对鬼神的迷信与崇拜也正是封建思想的残余,这过程是传统与现代文明相互冲突融合的过程。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会喜欢贾的这种写作方式。不论当时和现在人们的心态如何,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未来还是抱有希望的。就像他在一开始描写州河的那样——“浮躁当然不是州河的美德,但它是州河不同于别河的特点,这如同它翻洞过峡吼声价天喜欢悲壮声势一样,只说明它还太年轻,事实也正如此,州河毕竟是这条河流经商州地面的一段上游,它还要流过几个省,走上千里上万里的路往长江去,往大海去。它的前途是越走越深沉,越走越有力量的。”“对于州河,我们不需要作过分的赞美,同时亦不需要作刻薄的指责,它经过了商州地面,是必由之路,更看好的是它现在流得无拘无束,流得随心所欲,以自己的存在流,以自己的经验流。”(摘自《浮躁》序言一)我们的改革之路还年轻,缺少经验,我们不需要过分的赞美,也不需要刻薄的指责,就让它以自己的经验发展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duhougan/34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