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读后感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读后感悟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读后感悟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读后感悟

  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长期沉迷网络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对视力形成很大的影响。

  不管是玩手机还是看电脑,都是有辐射的。除此之外,电子产品的屏幕都比较亮,会刺激眼球,造成视觉疲劳。特别是到了晚上关灯的时候,对于视力简直是毁灭性的伤害,而且不可逆的。

  第二,会与社会脱节。

  长期的沉迷网络,就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你的社交圈会越来越小,朋友也越来越少。而且你会停止进步的,甚至自断前程。

  第三,影响身体的健康。

  玩电脑或者手机的时候,你的手指要不停的敲打,而且要持一个姿态,对人的关节损伤很大。同时也失去了锻炼身体的时间,你的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差的。

  所以年轻人上网一定要节制,无聊的时候可以看书或者听音乐来打发时间。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读后感悟

  互联网以它内容丰富、环境开放以及难以控制等特点在飞速发展,它以信息的快捷传递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读后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引导孩子理性上网

  系统防沉迷,不如父母防沉迷。

  孩子孩子,愿你的双眼日日清明。

  孩子孩子,愿你的心地年年清澈。

  信息时代是电子产品肆虐的时代。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电子产品的魅力远大于日常生活常见的物品。沉浸在想象和一切皆有可能的虚拟世界的诱惑,不要说儿童,就是青少年也难以自拔。日本的废宅终日沉溺在电子产品中,不仅事业上毫无建树啃老度日,甚至生活都难以自理。

  这个时代,难道我们的孩子也要沉迷于此虚度此生?

  这两年,因为网络文化肆虐引发的血案还少吗?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13岁男孩弑母事件,常德市江南城区少年杀死滴滴车司机,湖南12岁男孩弑母……一系列在中华文化里大逆不道的行为正在不断上演,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能不说中国孩子的模仿能力实在是太强了。部分媒体不负责任的标题不仅没有起到教育意义,还在那些孩子心里埋下了种子:既然不需要负担法律责任,是不是我也能这么做?谁都有气过头的时候,更何况孤立无援,满心叛逆的青少年。

  不仅是暴力因素的传播,在性教育常识缺乏的中国,孩子有关于此的知识来源基本无从考证。而这类知识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接触了解的。在网络文化横空出世的今天,太多的.词条和网站容易误导我们的孩子。作为父母,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对孩子羞于启齿这些内容。健康,积极的文化需要父母来进行传授,指望初一的生物课本对于现在的孩子们实在是有些太晚了。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政府也在不断努力为孩子维护一个纯净的世界。绿坝护花,防火墙……一系列安全软件的开发并没有成功遏制网络文化的传播,儿童成长问题反而愈演愈烈。不仅引人发问:网络的危害,真的治理不了吗?

  不,利用得好,网络完全可以成为孩子开拓视野,成就未来的摇篮。而不是,犯罪,暴力,血腥,滋生的温床。而这不同的结果取决于父母对于网络的态度和对孩子的监管。如同大禹治水,不能一味地“堵”,而需要不停地疏导。

  网络对于孩子都是坏处吗?

  我家楼下张阿姨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她家儿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年见不了父母几次,每次周考月考都和父母视频汇报成绩。逢年过节比成绩夸孩子的时候,张阿姨和我妈说:“你家孩子大了,我家孩子这学习我就没管过,平时也就是报个网课,我闲的时候看看他的课堂测试的成绩。”我妈回来就数落我,你看人家孩子多省心,你以前学习真是让我操碎了心……

  我:“我那时候又没网课,上学放学不让你接你还不放心。”

  不仅如此,各大高校少年班纷纷提前开启编程语言学习等相关课程。比尔盖茨,乔布斯,库克……等顶级程序员无不是从小学习编程语言最终在硅谷闯出一片天地的。而现代孩子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和十年前相比简直有了质的飞跃。这的确是网络的功劳。

  比起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们实在是太过幸运又太过不幸。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量,而作为孩子,识别信息的真伪和好坏的确太过勉强。而他们的父母,作为一批魔兽,暴雪的骨灰级粉丝。理智对待孩子上网和浏览信息,教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和适度娱乐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防火系统可以破坏,网关可以翻墙,但孩子内心的净土只有那一片。与其让系统防沉迷,不如自己承担起这个责任。防止孩子沉迷网络,从父母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如何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占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低于3岁。

  无孔不入的网络造成了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让田野不长“杂草”,最好种上“水稻”

  网络为什么“迷人”?因为某种程度上,网络不仅仅是一条网线、一个WiFi,而是等同于社交、娱乐、休闲、竞技、读书……这个虚拟世界五光十色、应有尽有。如何与“迷人”的网络“争夺”中小学生,这是一道难题。

  “中小学生的内心犹如一片广阔田野,要让田野不长‘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一片金灿灿的‘水稻’。”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树庚建议,创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使孩子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有效学习、户外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吃饱了“精神大餐”,孩子们自然就能提高对网络不良内容的免疫力。

  “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学校宜疏不宜堵,与其消极被动地预防不良上网,不如积极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齐学红在研究中发现,目前许多学校出台了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规定,如“教室里不得使用手机”,但多数局限在是否允许、能否使用层面,在对学生如何使用手机及具体上网行为上则缺乏有效引导。

  齐学红建议,应该正面引导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帮助青少年了解网络是个什么样的天地、什么是合乎道德的网络行为。她介绍,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如在日本,设置了“青少年上网导航员”,对网络社会现状和危险性、青少年如何把握网络使用尺度、如何进行上网自我监控和管理等进行“导航”;在韩国,网络伦理内容纳入了小学、初中德育教材,以及高中道德、电脑教材中。

  家长,别把手机当“电子保姆”

  “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日前,教育部发布朗朗上口的“防迷网”三字文,以及《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教育引导、以身作则、注重陪伴、疏导心理、配合学校,筑起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坚实防线。

  如果家长自己就是“手机控”“低头族”,如何能指望孩子管住自己?罗树庚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学生走上沉迷网络、手游之路,与其成长环境有关。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常常把手机当“电子保姆”,让动画片和手机游戏陪伴孩子长大;有的家长外出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本为方便联系而买的智能手机也“失了控”……

  罗树庚介绍,在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年级新生家长参加专题活动,引导家长重视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的危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到。”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裴涛建议,家长首先要看看自己上网的方式是否合理、使用的内容是否积极,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耳濡目染学会健康使用网络。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是因为喜欢上网才开始讨厌学习,事实上,不少孩子是因为讨厌学习而沉溺网络。如果学习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生活,就给了沉迷网络以可乘之机。”裴涛提醒,家长要培养孩子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如读书、下棋、运动、做家务、走亲访友、举家旅行、参观博物馆、欣赏音乐会等,让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吸引孩子。

  综合治理,形成良性互动教育合力

  “网络精神毒品对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需要相关部门共同施策、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良性互动的教育合力。”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

  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学校要做些什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各校要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组织开展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各地中小学责任督学要将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看,学校教育正在打一场‘注意力争夺战’,我们的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价值,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校园生活中来,把中小学生引导到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轨道上。”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董红军说。

  青少年群体社会经历不足,生活习惯尚处于形成阶段,面对开放的网络,要想让预防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见成效,学校、家庭、社会还需打出“组合拳”。

  “政府要有决心,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弘扬网络的正向价值,对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加大对违规违法内容传播的处罚力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建议,可以用技术方式进行控制,如实施网络游戏实名认证制、推行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等。

  “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的引导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学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与政府、社会及家长沟通协调,整合好资源,共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刘子森表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duhougan/33204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