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读后感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读后感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读后感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识郑也夫,是高中时在一期《南风窗》看见《吾国教育病理》的简介。这个长得有几分像张嘉译的老头,以“超龄愤青”自居,爱做批判,好讲真话,我当时欣赏这种风骨。那时我正陷入对当下教育的憎恶中,一心也想批判它。拖了这么久,才读完这本书,总算是还债了。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段要讨论什么问题,作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条理分明到列出一二三四,又在前言中自述了全书概要。虽然这种写法看起来有些呆板,但能让人读懂,比起一些故作高深却云山雾罩的书,不知好了多少。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作者说本书的结构是三段论: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则第一章,最多到第五章,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剩下则是对当下教育具体问题的批判。不知这第四段,归到哪里?

  本书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素质教育”一词的演变,并论证这个词语在语义上的自我矛盾以及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失败。然后提出,中国教育的根本弊病是学历军备竞赛。比起应试教育,这个病因更强调了竞争的作用。

  第二章探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个人发展:学历与薪水正相关,但与能力关系复杂。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复杂,在经济增长、社会文化发展、阶层流动方面,教育起的作用并不大。但由于教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关利益方的怂恿,全社会对发展教育、让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形成一种牢固的共识。

  第三章介绍德国的教育制度,重点是其早期分流制。作者认为,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一个可行手段就是借鉴德国的分流制。

  第四章探讨职业教育在中国难以发展的原因。一是文化上的,中华文化的两个主要来源——儒家和道家学说,都表现出对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轻视,从而导致中华文化轻视技术。二是现实的,职业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声誉和利益而普通教育可以。三是实践上的,校企合作松散,学生在学校学不到技术。

  第五章介绍中国传统分流制度的终结。中国历史上曾有自然分流制度:一个孩子走科举道路,其余的耕作持家。但是计划生育终结了这种传统。

  第六章研究了中国古代政府选拔官员的方式以及当代官员的学历情况。作者认为,当代选拔官员考虑学历因素,以及由此导致官员追求高学历,本质是科举制度的延续。如果现在官员的高学历为真,则他们在学校耗费了太多时间,不利于培养从政能力;如果官员的高学历为假,则官员群体的合法性受疑。本章的目的是建议当权者在选拔官员时降低学历的重要性,从而使从政的学子不要过分追求学历,以此缓解教育竞争。

  第七章研究当下教育中的复习与复读情况。作者认为复习只是重复已有知识,过多复习会损害学生的好奇心。作者建议取消高三,高考每年举行多次。

  第八章研究全球范围内的反学校教育思潮。学校垄断教育的后果是教育标准化、自学精神萎缩、扼杀学生创造力。而超长的学制则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

  第九章,完整的教育应该包括智力、情绪、意志力三个方面,且后两者比智力教育更重要;但当今学校教育只注重智力,且对智力教育的认识也有误:重教轻学。

  第十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空虚无聊(异化)。教育通过奖惩买断孩子的时间,用于应付考试,这极大毁坏了孩子的兴趣。接下来作者为通识教育辩护:通识教育不是强迫学生广泛学习,而是提供多样信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

  第十一章试图证明,人的创造潜力无法通过考试测定,外部奖励无法激励创新,创新人才多异于常人,无法靠教育培养。但创新能力可以被教育摧毁,历史文化、社会因素以教育为手段,摧毁中国学生的创造力。

  第十二章讨论了当下中小学教育中科目设置的弊病,以及作者设想的科目设置。

  第十三章主要观点是,选材比教人更重要,但是当下中国教育,尤其是研究生的选拔,方式死板,无法选出真正的人才。

  第十四章探讨了教育去行政化问题。

  中国教育的确生了病,郑也夫先生像医生一样,为这个病夫诊断,痛斥它的生活方式,并开出了药方。也夫先生的医者仁心的确令人敬佩,但晚生在这本书的短评中非议了作者,认为他诊断的病因,有些接近但不完整,所开的药方在理论上也并非毫无问题。现在我就再大胆妄言几句,也夫先生的诊断到底有什么偏差。

  作者说,中国教育的弊病根源在于学历军备竞赛。作者没有对“学历军备竞赛”给出严格定义,根据作者在全书中的论述,我认为他指的是,为了取得高学历(此高学历不仅指学位级别高,还指就读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高)以获取更多社会资源,而不惜投入大量时间、财富、精力与别人竞争有限的教育资源。我仔细想想,十余年来所目睹的教育界怪现状,似乎除了教育行政化问题,都可以用这个学历军备竞赛来解释。不过,竞争教育资源以至竞争社会资源,绝非中国特色,而是社会共相,为何中国的教育出了这么严重的问题,而有的社会却没有(譬如芬兰等国)?我觉得,学历军备竞赛同应试教育一样,都还留在现象层面,没有触及根源。

  我同意作者自己提出的观点:“教育生态的后面是社会生态。教育生态的改善依赖于社会生态的改善。”还应该加上,教育问题同其它问题一样,可以从文化方面寻找原因。我总结出中国教育弊病的因果链条是:看重教育促进阶层提升的功能(一路上名校,毕业之后才能找一份好工作)→单一的评价体系(虽然也提倡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但真正决定学生能不能进入一所学校的,主要还是分数)→功利的文化传统与社会氛围(既然要考高分,那学校就要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得分机器)。这个链条上的每一环都很难破解。在当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接受教育是完成阶层提升(出人头地)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我不同意作者所说教育对阶层流动没有贡献的观点,相反,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高考是极其重要的阶层流动手段,有多少寒门子弟因为这场考试而改变了命运?只抱着这种目的出发,在一种功利的氛围里,任何教育最终都会成为职业教育,技艺传承。教育者不会从长远考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遑论更形而上的价值观教育、美育。不过我觉得没有也挺好的,就当下某些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言行来说,指不定会给学生灌输什么样的价值观。

  单一的评价体系的确是一种极其糟糕的评价体系,人是不能用数字衡量的。但是目前似乎没有比它更好的评价标准。综合素质评价、课外实践这些东西我也做过的,我负责任地告诉读者,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信。一种新的评价标准,如果它不能决定是否升学,那学生基本是糊弄完成的(不能把责任推给我们)。否则,如果这个标准可以严格量化,那就相当于增加一门考试;如果它不能严格量化(类似于美国大学的校友给申请学生的评价),哪怕有一点弹性空间,“关系学”就要大显身手。

  有了前两环的铺垫,第三环几乎是必然结果。这里的功利不仅指学生和家长的功利心态,还包括学校(尤其是管理者)的态度。要知道,在公立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可以当作政绩,当作仕途的敲门砖的。

  针对教育弊病,作者开出的药方是,分流,尤其是用职业教育分流。但我认为这个方法至少有两个缺陷。第一,把哪些人分出普通教育?这就又涉及考试,而明显的,大部分学生与家长还是愿意走普通教育这条独木桥。为了通过分流考试,会不会又出来一个应试教育?

  更重要的是,作者忽略了教育竞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不是所有参与者竞争相同的教育资源,而是不同层次的参与者竞争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说得更清楚些,按照作者的设想,被分离出普通教育这条路的,基本都是日后在这条路上表现不佳的人,他们退出竞争,让出来一些二本大学若干年后的招生名额;但对有能力也矢志于考985大学的学生来说,竞争并没有减弱。

  第五章探讨传统分流制度的终结,我始终不知道这对本书探讨的问题有什么作用。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使大部分家庭都可以至少供一个孩子读完本科。假如没有计划生育,假如传统分流制度仍在延续,难道参与教育竞争的人会变少?如果我的猜想正确,则也夫先生犯了一个极其浅显的错误。所以我希望我的猜想是错的,也夫先生不是那样的人。

  作者认为,复习只是在重复已有知识,复习会摧毁学生的好奇心。就我的经历来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复习可不只是简单重复已有知识,它还包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问题进一步认识等等。当然,当下高三学生的复习,也太过分了些,完全搞成应试技巧总结,挨几句批评也不冤。至于学生的兴趣乃至创造力被摧毁,也不是在学校开始的,恐怕家庭的责任更大一些,你看看家长对孩子提问的态度,看看家长对孩子创造品的态度,就不难理解。

  第十二章,谈科目设置,作者认为,语文考试只应该考作文和阅读,作文应该占大头,因为只有写作才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我觉得这个观点可以商榷。古诗文欣赏能不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水平?一个在现代社会普通话说不标准的人,语文水平如何?当然,我承认,对这个问题,我现在想得也不是很清楚。作者还说,对于数学开发思维的作用他表示怀疑。这使我想起早年韩寒的一句话:“说数学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看侦探小说也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为什么不考侦探小说?”(大意如此)我觉得这完全是外行人的混账话。以我自己为例,我本人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我觉得这个专业对我最大的作用就是使我思考问题更有条理。我也对侦探推理小说感兴趣,阿加莎?克里斯蒂和东野圭吾都读过,我觉得读过这种小说的人自己心里也清楚,没有多少人读到一半合上书,仔细推理谁会是凶手,更难研究一下,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否因此提高了。当然侦探小说和数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数学锻炼形式逻辑推理能力,这是读侦探小说无法完成的。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是外行,欢迎读者赐教。

  当然,也夫先生也说了,本章“贻笑大方之处在所难免”“更看重提出的问题而非设计的方案”。既然如此,晚生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这本书谈教育问题,广泛涉猎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等,也夫先生学识广博,我难以望其项背。至于用的这些理论有没有错误,也不是我能瞎说的了。

  晚生斗胆挑了前辈著作的一些毛病,所说都是一家之言,恐怕也和作者所说一样,“贻笑大方之处在所难免”。不过我还是重申,也夫先生强烈的社会关怀,对问题的思考与批判,是我十分敬佩的。(唐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duhougan/3217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