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读后感

《变量》读后感

《变量》读后感



《变量》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变量》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已经不再具备廉价劳动力优势,但仍然拥有大量的工程师资源,适于开展“劳动力密集型的研究与开发”;中国同时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适于开展“市场引致型的研究与开发”(P102)

  20xx年年初,我所在的公司要做一个电商项目,我一直坚持想要做“精品电商”。

  我对“精品电商”的“精”的理解是,能帮助消费者,找到同价位下,最好的商品——这其实是帮助用户节省了选择的时间成本。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小米有没有这种感觉,当想要买个东西,不知道怎么选的时候,如果小米有,我就直接买小米的了——反正小米的东西不错,我买了也不会错。

  曾鸣老师在《龙行天下》这本书把中国称为“穷人的创新”,这是因为过去中国人均收入不高,价格,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敏感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十年,中国的企业,做的产品都是极高的性价比的,我们从价格上就可以看到国产的和进口的产品的区别。

  但时代变了。

  中国人现在有钱了,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我们快由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了。

  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然后物质生活提升一定带来的是精神生活的提升。

  所以我们看到,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消费者,价格不再是决定他们选择的唯一影响因素了,我们会更加关注这个产品的颜值,更关注这个产品好不好用,更关注这个产品能不能提升我的形象气质等。

  很开心的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不再把目标定位做“最有性价比的产品”,而把目标定为做“最好的产品”。

  我们的上一代,可能会觉得贵就是好,可能会觉得进口的产品更好;到了我们这一代,可能会觉得进口的和国产的都一样;可我很惊喜的发现,到了95后,00后,他们会觉得,国产的也可以很好。

  我可以是苹果的粉丝,我也可以是索尼的粉丝,但我现在同样是小米的粉丝,是大疆的粉丝,尤其是大疆,这真是一个另中国人自豪的世界级企业。

  需要借助外物去试图凸显自己价值的,往往是极度的自卑所致。

  “风口不重要,潮流不重要,洋流才重要。”

  中国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味的贵,我买不起也打动不了我,比如iPhone Xs Max,虽然我是果粉但我觉得不值;而一味的便宜,更打动不了我了,比如我不会选择9.9包邮的数据线,而会选择29.9的有MFI认证的数据线。

  三

  小众才是主流

  发展初期看大趋势,发展后期看小趋势。在未来时代,小众才是主流(P31)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是非常震惊的。

  得到的20xx跨年演讲中有说到,20xx年的春晚,淘宝的流量超过了20xx年双十一的15倍。

  我们经常对真相一无所知。

  我在看书的时候,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觉得读书真有用——那时,我是一张白纸,接收到任何的知识都能让我非常大的进步。

  第二个阶段,我觉得读书不那么有用了——我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我开始能分辨一些好坏,我开始有自己的价值观,我甚至会开始因为自己多懂了一些知识而瞧不起那些不懂这个的人。在这个阶段我是恐慌的,我觉得书读的越多我越不开心,因为我觉得“我懂得太多了”,这都是些啥?

  到第三个阶段,我觉得读书让我变得无比渺小——20xx年的从成长之一,是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不容易。当我不断读书学习,到了一个度后,我才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的无知。

  《老路的商学课》在介绍课的时候,说人的认知水平可以分成四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和知道自己知道。

  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层次,我现在其实努力在朝着第二层次:知道自己不知道在走。

  很多人问我,“小众才是主流”,这句话怎么理解。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角度,我自己有两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是,中国的人口是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我们以为的主流可能实际上是小众。

  中国13亿人口,1%就是1300万,如果你做了一个有1300万用户的产品,可能你会觉得不得了,我们的产品火了。可是,可能光中国,就有99%的人不知道。

  这让我开始反思。交互设计中,过去我最反感的就是“新手引导”——我一直觉得最好的交互就是不要任何的新手引导,用户就自然而然的知道怎么用。

  但,我真的有那么了解用户么?我工作这么多年,早就习惯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我真的了解那些非互联网用户的思维么?

  第二个角度是,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就会有细分。过去我们关注的是80%的用户,强调产品先满足80%的用户体验。而现在,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垂直化、小众化,开始关注那20%的用户的需求。

  不只是软件,硬件也是。过去苹果一年只会推出一款iPhone,而从iPhone 6开始,就每年两款,当到了20xx年,有了3款,未来甚至还传言说要做个带触控笔的。

  iPhone出现成功的让触控笔消失了,但我们看到带有触控笔的产品如三星的Note系列手机也卖的非常好。大部分用户,是不需要触控笔的;但少部分用户,比如文字记者、速写师等特殊的人员,对触控笔还是有需求的。

  所以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专门针对小众用户而研发的产品的出现,又或者,现在已经到来了。

  四

  传统与创新

  创新无止尽,但传统定义了创新的底线。传统教我们的是如何平衡、妥协和取舍,并保持谦卑与敬畏。(P146)

  过去,我们认为互联网无所不能,但书中讲到的和我看到的一样,互联网始终攻不破造车这一领域。

  20xx年,我深入了解并开过三辆典型的电动车:特斯拉Model S、蔚来ES8和荣威ERX5。当然我开过很多更低价的电动车,其实我想说的是,无论这些电动车价格是多少的,我都很心惊胆战。

  我个人是一个风险规避者,我飞无人机的时候电量还剩40%就会开始返回,我每次坐飞机会给自己买至少1500万的`意外险,每次开车前会很认真的看看胎压等。

  我开电动车的时候,没有哪一次会不担心续航。

  可能每个人对车的评判标准不一样,我不是说电动车不好,我很喜欢电动车的加速感,我很喜欢电动车的安静,我很喜欢电动车内充满着科技感的设计等等,但这些都无法掩盖我对续航的担心。

  我觉得,如果我一边开车一边还得担心电量的时候,我始终都无法享受驾驶的乐趣,即便ES8的那个机器人不停对我眨眼睛和给我讲笑话。

  我同时也是国内最早的共享汽车的用户,我记得有次出差回来,飞机降落在虹桥机场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我跟我们CTO想着开一辆共享汽车走,然后当时取车的时候只有一辆只能坐俩人的小车。

  车况很差,开在路上的时候,不知道哪里会发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感觉车随时会散架似的,CTO一路申请非常严肃,然后一直到了目的才松一口气。

  如果是过去,我可以说我认识大部分的汽车品牌,可是现在我可能说不上来了,光国内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我就已经数不过来了,其实我一直很担心,这些成立才一两年的公司,造出来的车,质量会好吗?

  我没用过,我没有深度用过,所以我不做任何评价。

  只是,20xx年我买了一台胶片相机,这是一台1978年生产的相机,到20xx年,40年了,所有功能都完好无损,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沉淀与厚实。

  谦卑与敬畏。

  五

  多核城市

  过去的城市是单核城市,未来的城市是多核城市(P164)

  我关注上海房价时发现一个很奇怪但又不奇怪的现象:某些小区,在内环、中环和外环的价格竟然差不多,而同样都是外环或者中环的一些小区,不同位置的价格可能相差非常大。

  地段、地段、地段。每个人都会这么强调。

  可是在未来,如何去评价地段呢?

  时光退回很多年以前,远到浦东新区还没有成立以前,你会觉得浦西的虹桥好还是浦东的陆家嘴好?当然我不知道当时虹桥和陆家嘴具体是怎样的,说实话现在的我也并没有那么关注房子。

  我在想的是,未来的人是怎么样的。

  在北京和上海已经出现了,我们不用像以前那样,都要跑到最市中心去逛街,可能现在身边不远就有繁华的商业区以及豪华的商场。

  多核城市,去中心化,一定是必然。

  20xx年去东莞出差的时候,从深圳开车过去的,当时的感觉是,在东莞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感觉比深圳到东莞还要远。另外我一直没搞懂的是东莞的市中心到底在哪里?

  这本书中也说到了,似乎东莞没有市中心。

  广州和深圳、南京和苏州、济南和青岛等等,到底哪一个城市是这个省的中心城市?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带来的自上而下的力量和影响在不断的减弱。

  城市如此,企业亦是如此。

  我在东莞工厂参观的时候,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就是一个无论多么大的工厂,大到一家工厂有好多的厂房,上百上千的员工的工厂,他们都只做一件事情。

  我只做包装、我只做数据线、我只开模等等。

  我很好奇为什么?工匠精神?

  当然不是,而是这是能最好的降低风险的方式。

  每一条流水线的搭建都是有着非常高的成本的,但是时代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我们谁都没办法判断,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所以工厂只做一件事情,工厂与工厂之间抱团取暖,即便未来趋势变了,我也能很快的适应。

  做一件正确的事情,然后等待时间的回馈,似乎顺理成章。因为中心在哪?趋势在哪?不知道,人,是一切。

  六

  教育本质

  但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快乐、最自信的孩子(P222)

  虽然本书的最后一章,更多的是在讲重建社群方面的内容,但就范家小学这个案例,我会深刻去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我回想我自己的成长,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因素会影响到他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的家庭、他的同龄人、他遇到的老师、他读的书、他看过的电源、他听过的音乐等等。

  如果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因素有可能有从A到Z一共26个之多,那么教育,准确的说,他在学校的学习,可能只是这26个字母中的其中一个。

  所以如果让这1/26发挥最大的价值呢?——那就是尽可能的造车对其他25个因素的影响。

  从小到大,我们会用考试成绩来给学生排名,所以会让学生觉得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得第一,带有目的性的学习,而忘记了学习的本质。

  从小到大,我们所有人都上着完全相同的课程,可是每个人,真的有必要学习完全一样的东西吗?

  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些问题,但正如白岩松老师在18年12月24日的那场《对白》演讲中说的,教育改革最难的地方在于,我们不能拿一两代人做小白鼠,教育只能缓慢的渐变。

  所以我从学校毕业很多年以后,我开始思考教育的本质,我会开始思考以后我如果有了孩子,我会去怎么教育他,不让他走我以前走的弯路。

  我一直觉得,所有的学科中,最重要最重要的两门学科,就是数学和历史。数学让我们成为理性且有逻辑的人,历史让我们知道过去并看懂未来。

  互联网现在发达成这样,我想要任何的知识都能很快的搜索到,所以教育好坏的评价,我觉得不应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来评价,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很多学校宣传的时候,会以名师来做宣传,我们有多么多么优秀的老师,不可否认,一位好老师对学生能有着一生的影响。

  可是,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去名师化的,应该是帮助每一位学生,成为各自不同的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成长为老师希望所成长的样子。

  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无限的放大。很开心的是,这一天已经在慢慢到来。

  自信,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东西。

  以上是我在读《变量》时的一些感想,再全局的看一下这本书,这本书一共分成5章,作者提到了5个变量:

  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和重建社群。

  每一个变量,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可能我上面中有涉及到这些,可能没有。

  但上面的5个变量,我读完本书再看到这几个关键词,我能清楚的知道书中对于这5个词深入的分析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