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片广阔天空主题班会
摘要:适应性问题正成为困扰处于转型期人群的一个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本文中的求助者出现了焦虑、情绪激动、易怒等情绪反应,还出现了厌恶学习、与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紧张,觉得自己很迟钝,会嫉妒仇恨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在环境和生活事件及当事人个性特点的交互作用下,形成适应性障碍的心理问题。由于求助者主动寻求咨询,有较好的暗示性与合作性,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后,针对她的症状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心理支持治疗和放松训练治疗综合的方法,通过安慰、鼓励、放松训练,来帮助来访者消除焦虑的情绪,并运用认知疗法中的ABc合理情绪疗法,来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模式,与来访者共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来进一步完善来访者的人格。在三次咨询后,求助者逐渐从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达到了咨询目标,咨询效果也得到了求助者的肯定。
一、一般资料
沈某,女,17岁,汉族,高中一年级学生。家庭健全,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父亲、母亲均为工人,独生女,从小对其疼爱有佳,基本不做家务。由于求助者从小就乖巧听话,在家中能够自觉看书做功课,父母对其学习管理不是十分严格,要求适合求助者的承受能力。适龄上学,学习成绩较好,性格内向。没有上过幼儿园,小学与初中都在家乡的村小与村中就读,老师与同学都是村里的人,大家的关系较好,平时沟通较多,用求助者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的老师与同学都比较热情。现在市里一所职业高中就读,感觉老师比较严厉,班级中的同学来自全市的各个地方,不像以前那样好沟通,与同学、老师关系比较紧张。人际关系较差,在班级中基本没有知心的朋友。另,来访时间正好在期中考试前一周,给自己的压力很大,认为自己一定要把这次考试考好。给自己做了严密的考前复习安排,但复习时,精力总是不能集中,老想着快点复习完这门功课后可以复习下一门,欲速则不达。来访者既往没有重大躯体疾病史,没有精神病史,以前未进行过心理咨询。来访时,为期中考试前一周,自己来到咨询室,来访时情绪比较激动,眼睛通红,不断地咬自己的下嘴唇,明显是强忍住哭泣,并且很紧张,双手紧紧拽着一封信。坐下后,开始哭泣不止,并且越来越用力。在咨询过程中对其施行《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量》,结果显示总得分为117分,从整体来看,得分偏低,即来访者的学习适应性偏低。
二、主诉
来访者随带一封信前来,信的内容如下:
“最近心中有好多问题困扰着我,这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与生活,尽管自己想努力学习,抓紧一点,不要想这些事情,但总是力不从心。时常会感到自卑,自己与别人相比,竟会那么失败。我想改变我做事的方法,但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原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没有主见,不敢放开胆子去做。我对数学开始厌烦了,我试图找方法解决我的思维问题,但我觉得自己反应越来越迟钝,都失败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坚持学习(虽然有时也会放松下自己),可我的数学成绩还是老样子,不成功。
我觉得我这个人竞争意识很强,有时对别人的成功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反正心里不好受。除此之外,有时我还觉得自己会那么可恶,常有一些坏念头会浮现。我也曾指责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想。
可能是我长时间得不到宣泄,才成了现在这种抑郁的情绪,还是……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请您帮帮我吧!”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来访时,为期中考试前一周,自己来到咨询室,来访时情绪比较激动,眼睛通红,不断地咬自己的下嘴唇,明显是强忍住哭泣,并且很紧张,双手紧紧拽着一封信。坐下后,开始哭泣不止,并且越来越用力。
班主任反应该学生平时比较内向,不与同学和老师多说话,但学习比较努力,做事比较负责。
四、评估与诊断
从来访者的表述中可以了解到,由于高一开始离开父母在学校独立生活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给她带来了较大的不适应,这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性造成了她的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增大、考前有一定的考试焦虑情绪,并由此影响了她的学习与生活。来访者从小备受父母的关注,可以说是在“蜜罐”中长大的,进入高中后,需要一个人独立生活、学习,不再受父母的依靠,使她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较弱,融入新环境也比较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的情感容易敏感,比较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通过对其施行《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量》结果也证实了该来访者的学习适应性不强(得分为117分,从整体来看,得分偏低,即来访者的学习适应性偏低),因此,她在考试前容易表现出一些焦虑的症状。在青春期这个特殊而敏感的时期,来访者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这件事本身已经让来访者感到一定的焦虑了,再加上对自己的学习压力增大,学期期待进一步提高的愿望受挫,使她更加焦虑,从而性格内向的她,更加恶化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产生了适应不良的情绪。
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精神病。
(1)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是与客观环境一致的,即其焦虑心理与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状况是一致的;
(2)求助者的知情意也是协调统一的,如求助者有一些偏差的认知与焦虑的情绪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人际关系不良、适应性不良等表现是协调一致的;
(3)个体的性格稳定性也相对稳定,如认为自己一直是比较内向的女孩
另外,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病。
2、求助者虽存在明显焦虑情绪,急于求成,敏感多想,但皆因数学科目学不好而引起,且程度不严重,也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过低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未引起泛化,因此,排除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症。
3、初步诊断结论:一般心理问题中的适应性障碍。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咨询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摆脱目前的种种不良情绪反应,采取支持性治疗与放松治疗来缓解当前的焦虑情绪。
最终目标:认知重建,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的健康成长,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根据求助者的文化素质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等性格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又根据其有强烈的求治愿望,拟定“指向性疏导”计划:
1)、采用心理支持治疗和放松训练治疗综合的方法,通过安慰、鼓励、放松训练,来帮助来访者消除焦虑的情绪;
2)、通过讨论,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源,运用认知疗法中的ABc合理情绪疗法,来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模式,与来访者共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来进一步完善来访者的人格。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行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
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
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自身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为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根据来访者的要求,约定每周一晚7:10,每次50分钟。
咨询和测验收费:我校规定本校学生做心理咨询和测验为免费。
七、咨询过程:
从咨询过程的整体来看,本次咨询过程主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心理支持治疗和放松训练治疗。允许并诱导来访者发泄其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作一定的放松训练,来缓解当时的情绪问题,同时帮助她理清自己的思路。
第二阶段,通过与来访者共同分析问题,使求助者自己寻找自己的情绪问题的根源所在,认识自己的人格缺陷,并运用艾理斯的ABc合理情绪疗法,来改变求助者原先歪曲的认知,学会用积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20xx年11月6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心理问题的过程和发生机制;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面谈、心理测验
过程:
1)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由于求助者在来访时十分紧张,并伴有哭泣,说话断断续续,不利于收集相关信息,给求助者做一定的放松训练,稳定其情绪;
3)倾听其主要症状
4)了解求助者的成长过程,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发展过程和机制;
5)确定咨询目标
6)布置咨询作业:给自己制定一些小的目标,建立成就感
7)心理测验,说明测验结果下次咨询时给与反馈给求助者。
第二次20xx年11月13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探寻心理问题的过程和发生机制;
3)改善其不良的认知思维模式,学会合理的评价。
方法:面谈、认知疗法
过程:
1)检查作业,完成比较好,对其进步给与鼓励和支持;
2)反馈上次咨询中心理测验的结果,与求助者共同探讨问题的原因;
3)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让求助者体会不良的'情绪反应是由不合理的认知引起的
4)讲解ABc合理情绪的理论知识,在求助者理解后布置咨询作业:纪录平时让自己情绪不好的事件,并纪录当时的想法,再试着换个角度想问题,训练自己有更合理的认知。
第三次xxx年11月20日
目的:改善其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减少焦虑,恢复正常的生活
方法:面谈
过程:
1)检查作业,完成较好,给与鼓励;
2)共同总结和回顾前面咨询的情况;
3)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探讨自我监督与控制的方法。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估
三次咨询结束后,求助者表示自己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特别是当再次产生一些情绪反应的时候,能够自己运用“ABC”合理情绪疗法来调解自己的情绪。现在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开始增强,学习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进步,在班上,也开始有朋友了,会一起玩,一起探讨题目,相互容忍,改变了以前对待同学的冰冷的态度。但是,功课多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紧张,但基本可以自己来控制。
2、他人评估
咨询结束一周后,笔者回访了求助者的班主任,班主任反映,最近求助者明显较以前开朗了许多,常常看到她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以前看她总是一个人不说话,闷闷不乐的样子。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也常来办公室寻求老师的帮助,学习的积极性高了许多。
3、咨询老师的评估
咨询的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虽然没有完全摆脱紧张、焦虑感,但基本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并且有愿望要通过改变自己来完善自己,开始容忍别人,理解别人。在对学校适应性上也渐渐理解到父母的艰辛,开始学者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各方面都在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在咨询过程中不难看出该求助者在人格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如敏感、怀疑、偏执等,因此咨询的长期目标应帮助求助者彻底摆脱不良的情绪,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这需要咨询老师、学校、家庭的共同合作。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cehuashu/92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