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策划方案(通用11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策划方案(通用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20xx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方案》、《泉州市贯彻落实20xx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县粮食安全各项工作落实,加快构建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结合我县实际,经县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求,对照年度考核任务,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紧压实责任,进一步筑牢我县粮食安全根基。
二、主要任务
(一)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强化乡(镇)政府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3.5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1.85万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严格执行“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落实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双平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切实做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资金分配向补充耕地任务完成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成效大的地方倾斜。(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2.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布局、建设内容、组织实施、验收考核和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要求,以推进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完成全年新增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施0.3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新增耕地500亩。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把完善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强化用水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年度新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2.5万亩。(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发改局、财政局)
3.提升种粮科技水平。持续实施农业“五新”示范推广项目,推动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推广工厂化育秧,提高育秧社会化水平,遴选发布年度主推技术并推广应用。围绕我县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立2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立省级农作物优质、绿色新品种核心展示和县级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片,辐射带动新品种推广,进一步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优质专用率,优化农作物品种品质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新建一批主要农作物、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基地,建成2个新机具推广基地,重点推广水稻机械播种、两薯移栽和收获等薄弱环节适用的机具。(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4.加强耕地质量保护。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继续健全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评价制度,开展对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水平的全面评价,更新年度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实施地力提升工程,推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组织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完成年度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整合耕地土壤污染详查资料,开展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分类。全面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严格管控,因地制宜选用措施和技术模式,年底前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类1.5万亩、严格管控类2700亩的任务。持续推进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有效切断镉等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
(二)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
5.强化粮食生产任务落实。将粮食播种面积13.52万亩、总产5.87万吨粮食的生产目标细化分解到镇(乡)到村,按照“稳稻谷、增旱粮”的思路,突出做好稻谷和薯类等重点粮食作物的生产。充分发挥水稻生产功能区作用,继续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生产,落实耕地地力保护、水稻种植保险和农机购置等补贴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工作调度机制,充分利用农情信息系统,按品种、分季节掌握粮食生产进度,督促抓紧抓实抓细粮食生产。(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6.加大新型主体培育力度。贯彻落实《福建省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推广特色产业带动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制定出台家庭农场名录管理规定,及时采集、更新家庭农场信息。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逐级审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分级开展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推进我县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积极创建合作社示范社。以产业为依托开展同业联合、以服务为纽带开展同域联合,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的合作联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7.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重点,聚焦一家一户小农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农业生产环节,引导小农户通过全程托管、环节托管、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方式,广泛接受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挥各类服务组织作用,发展机耕、机种、机防、机收等服务,推广水稻商品化育、插秧服务。推动“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聚集农业生产资料、维修技术和市场信息形成利益联结分享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8.做好科学防治减灾。落实防灾应急预案,农业、气象、水利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倒春寒、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开展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大绿色防控,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抓好科学用药技术与新型农药器械使用培训,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三)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
9.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优化地方储备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20xx年完成400吨储备粮增储任务,全县总储备粮规模达到16400吨,同时将应急成品粮储备规模调整到400吨;适时启动占地10亩的德化中心粮库三期建设,增加储备规模、调整品种结构。完善地方储备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推动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新格局。加强地方储备轮换管理,严格储备安全、质量管控等制度,确保常储常新,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推进储备粮管理信息化,加快实现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动态远程监管,粮库在线监控,确保8月底完成德化县中心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试运行。不断健全储备仓库信息化工作平台,全面推进账、卡、表、簿电子化和账务处理标准化,提升粮食储备资金监控效率。(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0.加强储备粮监督管理。依照有关法规、规章,加强储备粮油数量、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重点核查代储企业资格、承储企业日常管理情况以及政策性粮食出入库制度执行情况等。从20xx年起,由县政府督促发改(粮储)部门负责对本级管理的地方储备粮进行绩效评估评价,落实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强化储备粮监管责任,压实储备粮承储企业对储备仓储保管、安全生产、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等主体责任。(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1.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依据省政府出台的《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福建省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结合我县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贯彻措施和实施意见,为依法推动粮食安全和管粮管储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四)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
12.加强粮食收购工作。实施粮食补贴政策措施,落实储备订单粮食收购直补政策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引导多元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实行优粮优价。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通过信用、商业性专项资金、货物质押、商业保险,积极探索建立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加工和转化企业等主体支持力度,满足各类粮食市场化收购资金需求。强化为农服务措施,加强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严厉查处“打白条”、压级压价等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好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
13.强化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积极配合省粮储局开展的省内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严格落实粮食收购(入库)和销售出库必检项目,执行超标粮食收购处置管理办法,加强超标粮食流向全程监管,杜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结合季度抽检、重大节日专项检查和粮食库存检查,加强对粮食加工、收购、储存和政策性用粮购销各环节质量的抽查与监测,督促粮食经营主体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深入推进粮食质量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督促涉粮企业在原粮、政策性用粮出库前赋予追溯码,并向信息管理平台上传相关数据。加强粮食安全信息追溯工作中企业履行责任和粮食主管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落实管理激励措施,提升粮食追溯覆盖面和数据质量。加强对粮食流通全链条经营主体的监管,建立涉粮案件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4.深化粮食产销合作。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和第十六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进一步创新产销协作模式,深化产销合作内容,巩固产销协作关系,扩大产销协作成果。继续实施引粮入泉奖励政策,鼓励本县企业到产区多渠道筹集粮源,增加本县粮源供给。支持各类粮食经营主体,以多种形式开展粮食产销合作,调剂本地区品种余缺,促进粮食供需平衡。(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5.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根据粮食产销和市场流通特点,结合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布局和建设规划,加强重点节点粮食物流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完成“泉州好粮油”示范企业的项目建设,以2个“德化好粮油”示范加工企业为重点,加强扶持具有带动效应的示范企业,研发生产“好粮油”产品,提升粮油质量品质,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广、“优质、营养、健康”的德化粮油品牌。(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6.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落实用地、用电、信贷、税费、技改等方面各项惠企政策,千方百计帮助粮食企业降本增效。积极申请省级财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安排县级财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和品牌培育等。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大力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应急加工能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化粮油产品的需求,确保我县粮食安全。(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
17.持续开展节粮减损活动。推进粮食四散化运输、优质粮食分仓储存、绿色仓储及粮油适度加工等流通各环节节粮减损工作。开展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以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为抓手,积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面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粮食安全人人有责意识。(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科技局,团县委、县妇联)
(五)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8.落实粮食保供稳价措施。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粮油供应保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应对保障机制,强化支持调度,督促企业及时复产增供,着力抓好粮源保障,突出重点区域,确保粮油供应不脱销、不断档,确保市场运行平稳和价格稳定。(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19.加强粮食统计和价格监测。强化粮食统计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密切关注粮油市场供需及价格情况,强化市场形势分析、研判和评估,及时发布粮食生产、质量、供求和价格等信息,精准落实调控措施,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为企业开展产销合作提供信息服务。(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20.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认真总结保供稳价有效经验做法,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粮食加工、应急网点建设,完善应急体系,推动涌兴粮食应急大米加工生产线8月底投产,确保我县2条应急大米加工生产线关键时刻保障应急加工需求。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加大应急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提高应急加工能力。组织应急培训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
为了切实抓好今年我镇的粮食生产,根据中央、省、市和XX县有关粮食生产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确保粮食安全的总体要求,以遏制耕地抛荒为抓手,恢复早稻生产为重点,认真落实水稻集中育秧相关措施,大力发展超级稻,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增收,通过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快我镇粮食生产的发展步伐。
二、主要目标
今年我镇粮食计划种植面积20371亩,优质稻计划面积1.6万亩,重点推广双季稻。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成立了果园镇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覃芳同志任组长,副镇长周宾同志任副组长,镇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经贸办、水管站、各村社区负责同志和分管农业工作村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镇农业服务中心),由邓超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粮食生产指导、组织、协调和督查,并要求各村(社区)成立相应粮食生产指挥部。在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按照联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的原则,明确目标责任和任务。
(二)严格落实“八条措施”
各村(社区)、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粮食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20xx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八条措施》的各项要求,实现我镇“稳面积、攻单产、调结构、提效益、保安全”的粮食生产目标,确保我镇粮食增产丰收。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1、在镇政府召开的粮食生产工作会的基础上,各村(社区)要在3月15日前,专题召开粮食生产和遏制耕地抛荒工作会议,村民组长及村民代表会议,传达有关粮食生产会议精神,农技站在3月上旬搞好全镇的早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和扩大早稻种植的宣传发动工作。
2、镇政府出动宣传车,到村进行专题宣传。
3、镇政府印发技术资料到村到户,做到家喻户晓。各村办好一个粮食生产宣传栏。
(四)严格落实“三个严禁”
严禁抛荒、严禁双改单、严禁直播,对瞿杨线沿线、宋水线沿线、南干渠沿线(即古楼新村三字祥组、紫云坡组、石乔组,大河社区徐家坳组、木瓜塘组、大河塘组,杨泗庙社区殷家坳组、东毛嘴组、公兴塘组,红花村红花坳组、季鱼塘组、新大屋组,金江新村车田坪组等)长期存在季节性抛荒田,鼓励种粮大户或合作组织进行流转、代耕代种进行双季稻种植,并给予一定补助和奖励。
(五)部门联动,全方位提供服务
在镇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各相关单位既分工又协作共同为粮食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农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全镇粮食生产技术指导,优化我镇粮食产业结构,完XX县局下达集中育秧任务。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组织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科技种粮兴粮;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耕地流转力度,积极扶持粮食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落实各项奖励措施;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组织全镇农业生产用机械调度,利用政策全面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机安全生产,落实1至2个双季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点项目,扶持培育1至2个新型主体,打造1至2个优势粮食品牌。
2、财政所。具体负责全镇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资金的及时发放。
3、水管站。具体负责全镇粮食生产用水调度、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渠道疏浚、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
(六)加大督查力度
3月中下旬全面督查早稻备耕工作,5月上旬督查早稻生产工作,5月下旬—7月中旬对全镇中、晚稻生产进行不定期全面督查,要求在6月20日之前全面完成耕地翻耕,在7月20日之前全部种上粮食作物。
(七)检查考核
将“三个严禁”工作纳入镇对村目标考核,实行书记负责制,镇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将在5月上旬、7月下旬左右对全镇各村(社区)粮食生产进行检查验收,对按要求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村(社区),年底目标考核时给予加分奖励(0.5分),并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对因工作不力未按要求完成粮食生产任务,造成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和3亩以上耕地抛荒或10亩以上季节性抛荒的村(社区),在年底目标考核时粮食生产项记0分,同时追究支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工作责任并全镇通报。
根据中国共产党隆回县委隆发1号文件精神,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我镇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进一步提高我镇粮食总产量,促进全镇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为目标,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粮食产业化经营为手段,积极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 工作目标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88万亩,其中水稻3.5万亩、旱粮1.38万亩、推广超级稻1.64万亩,推广病虫害专业化防治0.2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积0.3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56万吨。力争水稻百亩攻关片亩产突破900公斤。
三、组织实施
(一)任务落实
1、中稻办点示范。创办一个1000亩以上的超级稻高产示范片(即洞下、珀塘、上井、熬头村)。
2、粮食监测。全镇龙口湾、城溪村2个粮食监测点,水田必须按要求种植中稻;旱土必须种植以玉米为主的旱粮作物。各监测点的水田和旱土面积及落实任务面积以统计部门验收为准。
3、旱粮作物办点示范。办好一个100亩以上的玉米高产示范片或100亩以上的辣椒示范片。
4、试验示范。搞好高生物产量型杂交稻海拔(750米、600米、450米)及抗倒伏综合试验和品种对比试验。
(二)时间安排
1、3月底前至4月上旬制定好具体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落实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搞好宣传发动,开展技术培训。
2、5月份核实中稻面积、耕地抛荒,落实专业化防治面积和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积。
3、5月至8月搞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做好各试验示范点的数据记录。
4、9月份协助搞好粮食监测点、高产示范片、试验示范的测产验收及总结工作。
(三)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粮食监测工作。粮食监测工作由村支部书记负责,村主任协助抓。大力发展玉米等旱粮作物,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粮食单产。积极配合上级统计部门的面积丈量及抽样测产等工作,确保中稻平均产量不低于600公斤,杜绝耕地抛荒现象。
四、 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领导和各片线长任副组长,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和各行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各村(居)支部书记要亲自抓,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粮食高产稳产。
(二) 加强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一是镇财政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支持办点示范、粮食监测、超级稻高产攻关与试验示范推广等粮食生产发展。粮食监测点优先安排实施五小水利工程项目和“一事一议”项目;二是对粮食监测点中稻每亩补贴100元的标准补助用工和生产资料。 工作方案是具有较强方向性的工作筹划。当计划做某项工作时,提前准备多种方案,可以更好的帮助上级做决策,那么如何把工作方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粮食安全工作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构建粮食安全调控体系
(一)工作目标:
以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为中心,健全调控体系,掌握调控粮源,加快构建供给稳定、调控有力、应急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二)工作内容:
1.不断完善粮食安全预警及应急保障机制。
2.最大限度掌握本地粮源,充实粮食库存。
3.进一步完善粮食收购经纪人制度。
4.指导仓储物流中心开展科学储粮新技术应用。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开展全社会粮食平衡调查,落实市政府粮食必要库存和最高、最低库存制度,努力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和区域、品种结构的基本平衡,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突发粮食事件应急保障方案,细化部门职责,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粮食市场价格测报、社会粮食统计等制度,准确把握市场走势和价格变化态势,全市落实粮食市场价格监测点8个,应急加工企业10个、供应网点66个,年内建立起应急粮源有保证、加工有能力、供应有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2.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充分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不断完善购销网络,加强粮食生产、产量与市场粮源调查,整合和完善国有粮食购销网点38个,加强对63家有收购资格企业的监督与管理,采取集中收购、常年常时上门收购和发展粮食订单基地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掌握本地粮源。加强与粮食主产区合作,拓宽引粮入威渠道,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全年收购粮食10万吨,其中,夏粮收购7万吨,粮食经营总量110万吨,完成当年地方储备轮换计划。
3.加强与工商部门协调沟通,不断创新和完善粮食经纪人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建立经纪人淘汰退出机制,规范经纪行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经纪人协会和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协会组织和网络,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最大限度为经纪人提供优质服务,使其为粮食业务常年化、常态化服务,促进粮食经纪人队伍的健康发展,粮食经纪人队伍稳定在1100名规模。
4.在市粮食仓储物流中心总仓容9万吨的仓房建设工程完工后,围绕三项科学储粮新技术的应用和仓储实用等实际问题,积极参与和督导中心仓储保管设施、设备的规划和购进等建设,指导中心积极开展粮食入库集并和安全保粮等工作,争取年内达到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库标准。对粮食交易、检验和物流等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涉及到科学保粮设施的设计、施工细节,加强调度,努力做到科学与实用相结合。
(四)时间安排:
上半年完成全社会粮食平衡调查;夏粮收购任务在7、8月份完成;力争上半年完成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入库集并工作,年内完成粮食仓储物流中心二期项目设施建设。
二、完善储备粮管理体系
(一)工作目标:加快现代化储备仓房建设力度,巩固和提高地方储备粮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储备粮油管理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储备粮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体系,保证在需要时调的动、用得上。
(二)工作内容:1.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制度,增强调控市场能力。2.实施绿色储粮,提高科学保粮水平。3.不断完善粮食信息化体系建设。4.确保全年粮食安全无事故。
(三)工作措施
1.加大现代化仓储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年内全市达到国家粮食局规范化要求的储粮仓房达到27万吨;积极探索新时期加强储备粮油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市级储备粮油规模,推进地方储备粮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水平;督促现有4个省级“示范库”,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巩固“示范库”成果。指导荣成市粮食中心储备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扎实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力争年内达到省级“示范库”水平。确保全市各类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可靠、储存安全。
2.依托市科技储粮指导组,积极开展和研究以推广应用“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微机监测粮情”为重点的科学储粮新技术,不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围绕“三低”储粮、无药储粮、害虫诱捕、智能通风等课题,加强综合防治,减少熏蒸药剂的使用量,努力实现绿色储粮、储绿色粮。
3.大力实施储备粮管理信息化工程,指导完成全市粮食信息化系统的改造与升级,不断完善我市粮食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库、县及市局的三级计算机信息联网;建立健全各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加强信息化人员管理与培训,确保信息化系统操作安全、信息保密、工作有序,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效用性。时间安排:上半年。
4.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防火防汛、储粮药剂和储粮安全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各项整治活动,确保全年无事故。
三、打造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一)工作目标:以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强化规范化执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粮食执法体系,积极开展省级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县争创活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促进全市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内容:1.进一步健全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体系。2.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保证执法工作正常开展。3.不断加强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
(三)工作措施
1.继续把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积极争取建立独立的行政执法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执法职能。进一步完善办公场所硬件及软件设施的配套工作,建立执法责任制,配备必要的执法工具,满足执法工作开展的需要。
2.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粮食行政执法内容。计划在《条例》颁布实施纪念日之际,集中组织全市执法车辆在全市主要产粮乡镇进行巡回宣传,营造粮食执法新形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粮食收购许可行政审批行为,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完善统计信息网络,深入落实社会粮食统计制度,加强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力争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覆盖面达到100%。根据省局要求,大力开展省级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化管理示范县活动,力争年内有一个县达到省级示范县标准;加强与政府、工商、物价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采取经常性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市场监管,年内集中开展2次专项联合执法活动,营造稳定、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
3.适时组织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培训班,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考核,加大执法证件管理力度,对考核不合格的,必要时予以通报批评直至取消执法资格。要从语言、文字到行为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和查办案件工作程序,杜绝程序违法。年内适当时候可组织一次模拟办案现场工作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加大对粮食经营企业和较大粮食经营商贩的调查摸底,围绕市场规范、队伍建设、某项执法活动或重点案件,抓好监督检查工作调研,形成1-2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
粮食高产创建是粮食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粮食增产丰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粮食生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把我县20xx年的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搞好,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县内粮食生产的实际状况,科学选择合适的示范地点;围绕亩产过吨粮的高产目标,全面落实高产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按照布局统一、平衡增产的工作要求,建立政技结合的工作管理机制。通过县、镇、村、户四级的共同努力,力争把我县的高产示范片办成省内一流的示范片,并通过宣传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全县的粮食产量水平。
二、目标任务
1、创办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4个。其中,部级示范片2个,省级示范片2个。产量目标为双季平均亩产1010公斤,其中早稻490公斤、晚稻520公斤。
2、创办省级千亩旱粮高产示范片4个。其中,玉米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580公斤;红薯高产示范片2个,产量目标为鲜薯平均亩产3500公斤;大豆高产示范片1个,产量目标为平均亩产200公斤。
3、创办县级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18个。全县除了四个省部级水稻高产示范片涉及的四个乡镇和四明山乡以外,其余乡镇均要创办1个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产量目标为双季平均亩产1000公斤。
三、工作内容
1、合理规划示范片地址。结合各地的地理位置、生产条件、群众基础和辐射面积,科学合理地选择创建地址。
(1)部级双季水稻高产示范片。第一片为风石堰示范片,地处风石堰镇g322国道沿线,涵盖紫冲村、上坪村、龙湾村、城楼村、杨柳村、风石堰村、庙湾村、曾家村、永和村、莲花村、雄飞村、吕家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1500亩,核心区为永和村、庙湾村、曾家村、风石堰村,面积1100亩;第二片为灵官示范片,地处灵官镇s317省道沿线,涵盖大同村、秋塘村、球树村、文吉村、金竹村、付家村、双玉村、长玉村、福星村、灵官村、关锋村、双发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1100亩,核心区为付家村、双玉村、长玉村,面积1200亩。
(2)省级双季水稻高产示范片。第一片为金桥示范片,地处金桥镇s210省道沿线,涵盖九塘村、付子村、新田村、云峰村、龙溪村、竹叶村、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月坪村、柿中村、枧桥村等12个村,计划面积10800亩,核心区为金桥村、新屋村、新桥村,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过水坪示范片,地处过水坪镇s317省道沿线,涵盖樟树村、百吉村、乙塘村、达冲村、老髻村、向山村、铁坑村、过水坪村、百寿村、望岗村、老福村等11个村,计划面积10500亩,核心区为百吉村、铁坑村、老髻村,面积1000亩。
(3)省级旱粮高产示范片。玉米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白地市镇g322国道沿线,涵盖灌渡桥村、流泉町村、元木冲村、毛田湾村、上岸塘村等5个村,计划面积1200亩;红薯高产示范片第一片规划建设地点为马杜桥乡枫荷公路沿线,涵盖小山村、桥头村、七星村、两头村、光明村、延甲村、石桥村、老屋村等8个村,计划面积1000亩;第二片为黄土铺镇老白太公路线,涵盖三星村、同心村、泉溪村,面积为1000亩;大豆高产示范片规划建设地点为砖塘镇车元村,面积1000亩。
(4)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于各乡镇创办的县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建设地点要是坐落在本乡镇的主要公路沿线。
2、科学制定高产技术路线。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理念,遵循“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基本思路,制定科学的生产技术路线,重点应用高产品种和集成高产配套技术。
(1)应用高产良种。早稻选用t优167、金优233,晚稻选用丰源优299、t优272、c两优396;玉米选用东单80、联合3号;红薯选用湘辐优1号、美国9号;大豆选用湘春豆21号、平顶2号。
(2)严格技术规程。对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等高产创建作物要分类制定技术措施,在播种期、播种量、种植方式、种植规格、肥料施用(含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含收获适期、收割方式)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做到“八统一”,即统一示范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栽种规格,统一配方与看苗施肥,统一水浆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并分类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日程表。
3、精心组织示范片项目实施。对各类示范片的建设,要明确责任主体。省部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由县农业局负责牵头实施,各示范片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负责抓落实。 县农业局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技术统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服务、项目管理、项目总结验收,各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人员组织、技术措施督促落实和各类矛盾的协调处理。县级双季稻示范片由各乡镇政府制定方案并实施落实。
4、认真总结项目建设成果。总结高产技术、创建经验、好坏典型,县农业局要负责所有创建资料的整理归档,负责所有创建信息的综合、上报与宣传,要录制高产创建专题影像带。对于创建成果,要搞好展示,引导农民到基地参观,组织分管农业领导、农技干部、种植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开展2次以上集中观摩活动,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前来考察指导,逐步扩大影响。
四、保障措施
1、推行县、镇、村、户四级责任管理。县里成立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专抓班子,明确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分到相关部门和办点人员,并安排适当的工作补助。县对乡镇、乡镇对村、村对农户逐级分解工作任务,层层建立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将落实示范片面积、促进生长平衡、保障技术措施到位、实现产量目标等四项内容作为考核指标,量化记分,实行绩效考核。创建部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对镇村两级安排一定工作经费;对核心区示范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免费供应壮籽肥“谷粒饱”,优价提供配方肥料和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创建其它示范片,对乡镇酌情考虑一定的工作费用。为全面掌握情况,要建立信息台帐,分村登记汇总面积落实、种植布局、服务组织、技术到位、作物生长、测产验收等方面的情况。实行全程跟踪督查,落实动态管理,督促工作进展,全面推进工作。
2、创建各级领导指挥田。为了带动和促进高产示范片的创建工作,要加强领导指挥。在每个省部级示范片内,均要建立县长指挥田、分管副县长指挥田、农业局局长指挥田、分管副局长指挥田、乡镇长指挥田、分管副职指挥田、村长指挥田,所有指挥田面积不得少于30亩。每一种领导指挥田配一名农艺师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干部,由其负责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在各类指挥田中,开展高产种植竞赛,评定前三强进行奖励。对于县级示范片,各乡镇也要创建镇村领导指挥田。
3、加大创建经费投入。对于县里创建的各类示范片,由县里安排一定资金,并实行县财政报账制,规范资金使用。资金主要用于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物化补贴、信息服务与项目考核、奖励等。各乡镇创办的高产示范片,各乡镇要从县里安排的粮食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以切实保障经费需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粮食生产的有关精神,稳步推进双季稻整建制高产创建工作,20xx年我镇粮食生产按照“强化责任、依靠科技、保面提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完成粮食复种面积8.0万亩,早稻3.9万亩,晚稻4.1万亩,做到无抛荒、无直播、无一季,力争亩产过1100公斤目标,争创全县粮食生产工作标兵乡镇,现就今年粮食生产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粮食生产工作责任
镇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任政委,任组长,任副政委,任副组长,任常务副组长,财政所、农技推广中心、水管站、华一水库管理所、综合文化站、工商所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为办公室主任,各村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办点干部、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建立办点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的工作机制,实行粮食生产问责制,按照“谁办点、谁负责、问谁责”的原则,对没有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办点干部、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问责,村场实行“一票否决”,进一步强化干部责任,督促粮食生产任务落到实处。
二、实行考核,建立粮食生产目标管理
(一)压单扩双控直播,落实面积。各村与镇政府签订《20xx年粮食生产责任状》,内容要做到“三无六统一”,即:无一处抛荒、无一丘一季稻、无一亩直播、统一高产品种、统一播种插秧、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测土配方、统一水浆管理、统一机整机收。
(二)严格考核,实行奖励。对各村粮食生产工作进行督查,在5月、8月、10月分三次考核,实行奖励,粮食生产工作纳入年终村场考核内容,对完成各项粮食生产任务的村场在全镇经济工作大会上予以表彰。一是粮食生产先进村6个,每村奖金2000元。评选条件是所有宜粮田必须100%种植粮食,所有粮田必须100%种植双季稻,严禁直播,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以上。二是种粮大户先进奖。每户奖励500元,评选条件是粮食播种面积在50亩以上、100%种植双季稻、平均亩产1000公斤以上。三是干部年终考核设绩效奖。年终被评为先进的村场,村支部书记绩效奖金1500元,村委主任为1350元,其他支村委1200元,镇办点干部600元;评为合格的村场村支部书记绩效奖金1000元,村委主任为900元,其他支村委800元,镇办点干部400元;被评为不合格的村场,村干部、办点干部取消绩效奖金。
三、加大宣传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
(一)加大宣传引导。各村要利用标语、横幅、公开信、广播会、户主会等形式,积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二)落实惠农政策。今年粮食补贴标准将在20xx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加大双季稻补贴,降低一季稻补贴,各村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按照“有种有补、没种不补,谁种谁补、种后补贴”的要求,把各项补贴及时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加强部门配合。各村、水管站、华一水库管理所要认真宣传中央1号文件精神,争取专项资金,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事一议奖励补助资金向粮食村场重点倾斜,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提高粮食生产设施水平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工商所要开展农资打假活动,稳定农资价格。农技部门要搞好技术服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技推广中心要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推广新型农机机具。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动员和引导农户积极投保并按规定缴纳保费,实行应保尽保鼓励粮食专业合作组织为其成员统一投保,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强化措施,落实三项粮食生产具体工作任务
(一)搞好区域布局
立足我镇实际,全镇将着力打造以村为中心的四大核心板块,以S306、S202、华一线为一体的三大粮食示范带,其他村场也相应建立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通过核心板块,带动示范片建设,通过示范片建设,辐射全镇,确保全镇粮食生产上台阶。
(二)搞好早稻集中育秧
1、在S306、S202、华一线、沿线12个村场每村在主干公路上开展一定面积的集中育秧。经验收合格,每2000个盘子奖1000元,每亩提供壮秧剂1包,每亩提供软盘80个。
2、各村要搞好集中育秧面积的落实,要选好点,并要建立好台账,签订合同落实责任人。
(三)开展水稻专业化防治
水稻专业防治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点,各村要早动手、早部署,粮食生产核心村场必须保证专业防治面积80%以上。
五、落实技术,全力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
1、示范推广品种。重点推广湘早籼45号、株两优819、晚稻重点推广丰源优299、岳优9113等品种。
2、普及软盘育秧,推广集成育秧,严控水稻直播。
水稻直播是落后粗放的栽培方式,生产风险大,死苗严重,普及软盘育秧,增加软盘个数,早、晚稻不少于100个。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种植,改稀植为密植,改密播为稀播,改迟播为适播,杜绝早、晚稻直播。
3、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确保测土配方不漏户,不漏丘。
4、普及农业机械化水平
继续做好水稻机耕、机插、机收的推广工作,搞好板块的机械化插秧示范工作,力争全镇机械化水平在80%以上。
5、加强农业技术服务。
农技推广中心每周星期一定期召开农业生产广播会,充分利用“农情”和“病虫防治通知单”两刊,搞好农业生产指导,根据农时特点有针对性开展粮食生产技术职能培训,全年培训农户1000户。
一、组织机构
为全面落实我乡粮食生产及早稻集中育秧任务,保证我乡粮食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经乡党委政府研究,成立乡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任副组长,成员,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另成立乡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小组,任组长,任副组长,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乡农技服务中心。
二、目标任务
因地制宜,调整结构,杜绝抛荒,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依法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发展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家庭农场、专业化农业合作组织。依靠政策和科学技术,提高种粮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全年完成种植早稻27000亩,中稻5000亩,晚稻29000亩,玉米5300亩,小麦1500亩的粮食生产任务。
三、主要措施
(一)控制抛荒、增加双季稻种植面积。
我乡粮食生产的重点是杜绝全年性抛荒和较少季节性抛荒,对种粮户实行按实补贴,对连续两年抛荒的收回其承包权。
(二)搞好早稻集中育秧。
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搞好集中育秧是关键。我乡确定,村11个村为早稻集中育秧点,确保育秧面积4000亩以上。
(三)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强农惠农政策,使种粮农民真正受到鼓励,得到实惠,积极鼓励、帮助村组引进和培植种植大户,促进耕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对种粮大户给予奖励扶持,切实保护,调动并激发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四)加强宣传。
各村、组要以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展粮食生产,杜绝抛荒的重要性,增强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营造各级重视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
(五)抢抓季节。
各村必须在3月28日之前完成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在4月28日之前完成早稻栽插任务。
四、资金筹集、使用。
(一)对承担集中育秧任务的11个村,集中育秧所需费用由各村先行支付,待验收合格后,乡政府从粮食追加面积中整合资金给予解决,原则上不让村上负债。
(二)集中育秧过程中,干部所需费用包括用车、用餐等约1.2万元,由乡政府统一开支。
五、奖励办法。
本奖励办法只针对承担集中育秧任务的11个村,待早稻生产结束后,由领导小组通过对育秧全过程的监督、验收,给出评定结果,全面完成任务的村,乡政府奖励该村书记、村主任各2000元,联村干部、技术包村干部各奖励1000元(不重复奖励)。完成50﹪以上按完成比例给予奖励,50﹪以下不予奖励。
一、指导思想
围绕稳定生产总量,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质量效益的粮食生产总体目标,以主攻单产、改善品质为重点,坚持示范带动,大力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玉米振兴计划;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惠粮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种植,努力提高粮食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使全市的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170万吨,争取180万吨,其中肥东县60万吨,肥西县55万吨,长丰县50万吨,城区5万吨,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优质率提高到85%以上。
主要粮食作物的目标任务:
水稻:大力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强化政策支持,加快现有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加大投入力度,创建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突出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力争优质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主导品种和主体技术的集成推广为主攻方向,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优质专用品种推广,强化“一增四推”关键技术的落实,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全面提高水稻单产和质量水平。力争全市水稻单产较上年提高6%,达到500公斤以上,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290万亩,水稻总产达到145万吨。
小麦: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突出“大县、大片、大户”三个重点,落实优良品种、科学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四项关键技术,强化“三情”(苗情、土壤商情、病虫情)监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小麦良种繁殖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建设等四项基础服务,加快核心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带动功能和示范效应,精心组织实施好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积极支持和发展小麦种植大户,提高小麦生产规模经营水平。力争今年秋种小麦面积稳定到80万亩,良种覆盖率和优质率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来年单产达到350公斤,总产达到28万吨。
玉米:精心实施玉米振兴计划,以主攻单产为重点,以现有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为支撑,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通过高产创建,力争建成亩产450公斤以上的万亩核心示范片,在核心示范区内推广高产专用品种、合理密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等五项关键技术。加强政策支持,强化新品种展示、新技术试验、苗情监测、病虫害测报等基础服务。优化品质,发展饲料专用玉米,开发玉米秸杆青饲青贮综合利用技术。力争年全市玉米稳定在24万亩左右,单产达到330公斤,总产7.9万吨。
薯类:积极开发和选育适宜我市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的优质专用薯类高产品种,特别是引进、试验、示范一批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重点抓好春马铃薯脱毒良种标准化技术、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及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完善三级脱毒良种扩繁体系。加强薯类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支持薯类加工,促进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力争年全市薯类面积达到8万亩左右,单产达到300公斤,总产达到2.4万吨。
三、重点工作
1、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扩大种子工程成效,提高良种覆盖率。按照产量和品质并重的.原则,重点推广产量潜力在580公斤/亩以上,品质达到国家优质二级米标准的高产优质品种,水稻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集成高产技术。创新农艺技术措施,主攻水稻高产制约环节,因地制宜,集成示范,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组织水稻高产示范,集聚综合技术措施,确保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取得更大成效。
3、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构建病虫预警平台,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加快推进农业有害物及病虫害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加强对迁飞性、突发性、流行性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4、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高效和环保新肥料,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总体工作计划,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载体,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高产创建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做到测土配方卡发放到户,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到位,配方肥料供应到户,为示范区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全市计划推广以水稻为主的专用肥料3万吨,力争水稻每亩化肥用量减少5%。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
5、建设标准农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改造低产田”的思路,大力配套完善粮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要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土地整治的有利时机,将项目资金重点向优势区域、向高产创建区域倾斜,整合土地整治、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和农业发展等财政重大专项支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科学规划基本农田布局、统一集中整治的原则,,积极实施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四大工程”等项目,强化高产稳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6、推进机械化生产。在粮食主产地区示范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粮食生产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围绕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等主要粮油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机械深松、复式整地、精量播种、机械化栽植、联合收获、低温干燥、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农机化技术,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强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注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能培训,创新和完善农机经营机制,扶持农机作业协会、经纪人等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积极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规范操作办法,提高实施成效,促进经济、实用、高效的中小型农机进村入户,加快农机推广普及步伐,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7、培植规模种植大户。充分利用国家种粮直补中的大户倾斜政策、种粮大户农机奖励政策、农业部门的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扶持等措施,培植规模种植大户。通过政策驱动、科技促动、产业化拉动,促进土地通过委托代耕、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向种植能手集中。建立促进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与提高科技推广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机制。在各类项目的实施中,依托种植大户建立示范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稳定提高大田作物的产品供应能力。在全市培育一批规模种植大户。要落实农技人员联系种粮大户的工作奖惩政策,探索建立培植种粮大户的长效机制。
8、加强农资质量监管,确保优质农资供应。做好肥料、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检测检验,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加强禁限农药品种监管。坚决杜绝禁用农药销售与使用,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产品。
9、狠抓粮食流通和加工,促进粮食产品增值增效。坚持以市场促流通,以加工促增值,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培植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粮食加工企业自建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坚持以粮保畜,以畜促粮,借力畜牧业发展,推进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实现农牧业良性循环发展。
10、组织实施粮食生产“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即在全市建设1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100个千亩高产示范方,培育1000户种植50亩以上的专业户,1万个种植20亩以上的大户,实现水利化、良种化、道路林网化、机械化和销售合同化,着力提升全市的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
四、组织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粮食发展工作制度,市农委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化片包干,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督导力度,保证粮食高产创建顺利进行。建立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整体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定期交流情况,开展技术指导、工作督导、专题调研、信息服务等。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成立工作小组,开展相应的工作。全市农业系统要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形成关心粮食安全,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浓厚氛围。
2、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党的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严格各项补贴资金发放程序,一切按规章办事,加强督导检查,协同财政、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深入农户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3、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粮食生产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省、市各级资金支持,多渠道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确保各方用于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要向粮食高产示范片倾斜。各区县应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重点是落实好粮食生产资金的专用,把各项惠粮政策落到实处。
4、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粮水平。一是借助实施良种补贴项目,推广应用优质高产新品种。二是普及粮食高产综合技术。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各级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要情系三农,立足职能,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提高农民种植和管理水平。“三夏”“三秋”等粮食作物生产关键时期,市县区农业部门要组织粮食作物高产培训班,逐县逐乡逐村开展技术讲座,做到“村村办班,户户受训”。“一家一张明白纸,一户一个明白人”。将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构件数字农情体系,做好农情监测。要加强农情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大农情建设投入,强化现代信息手段的应用,规范信息采编、审核和统计数据报送,进一步强化农情信息的时效性、权威性和责任意识;丰富农情调度内容,进一步强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求监测、农业生产要素变动和统计数据的预测分析、农业生产进度及灾情动态、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等;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建立信息传送的双向服务,建立与气象、统计部门的联系制度和信息共享机制,当好决策参谋
6、做好宣传表彰。广泛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在发展粮食生产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
一、明确保障粮食安全责任
(一)强化区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保障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具体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落实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抓好粮食收购,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完善储备粮管理制度,落实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规模,确保储备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良好、调用高效;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完善区域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引导城乡居民健康消费。(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农牧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土分局、环保局、统计局、水务局、科技局、编办、农发行、各乡镇政府)
(二)强化有关部门职责。加强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独立开展工作,确保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不削弱、工作力度不减弱。加强粮食生产指导、重大技术推广、环境监测治理、统计信息服务、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力量。区财政负责及时足额安排粮食风险基金。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密切配合,共同落实和完成粮食安全各项任务。(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农牧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土分局、环保局、统计局、水务局、科技局、编办、农发行、各乡镇政府)
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切实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做好耕地保护政策和制度落实情况督促检查。(责任单位:区国土分局、农牧局、各乡镇政府)
(二)提升种粮科技水平。将提高粮食单产作为主攻方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粮食生产科技创新与推广运用,努力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责任单位:区农牧局、科技局、各乡镇政府)
(三)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按期完成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通过项目实施,建成一批灌溉水源稳定、田间设施完善、规模化、集中连片的高产稳产粮田。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增加粮食产量。(责任单位:区农牧局、统计局、国土分局、水务局、发改局、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四)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合理设立粮食收购网点,优化收购服务,方便农民售粮。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主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粮食收购。二是区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要落实收购资金,加大对符合贷款条件企业自主收购粮食的支持力度。三是落实和完善粮食扶持政策,提高财政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及社会化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农牧局、发改局、农发行、各乡镇政府)
三、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
(一)完善储备粮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落实储备粮费用、利息补贴资金,建立储备粮保管、轮换费用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轮换管理和库存监管制度,大力提高科学保粮水平。加强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创新地方粮食储备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地方粮食储备相关工作。(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
(二)加快现代化粮食储备库建设。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与本级粮食收储规模和保障供应要求相匹配的仓储物流体系。加快“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进度,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和管理,严格落实国有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
四、强化粮食质量安全治理
加强源头治理,防治耕地土壤污染,划定粮食生产禁止区。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体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及质量检测机构建设,保障执法装备及检验监测业务经费。严格实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查检验检测能力和超标粮食处置能力,做好库存粮油质量监管,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农牧局、发改局、国土分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政府)
五、完善粮食调控和监督体系
加强粮油供应网络建设,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促进政策性粮食联网交易,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保障粮食应急供应、加工网点及配套系统建设,落实成品粮油储备。完善区域粮食市场调控机制,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确保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加强粮情检测预警,落实粮食流通统计制度,保障粮食市场监测,及时发布粮食市场信息。培育发展新型粮食市场主体,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粮食经济,培育主食产业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
六、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定期考核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并将情况予以通报,对成绩突出的地区或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并追究责任。(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国土分局、农牧局、统计局、水务局、财政局、环保局)
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关于做好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x粮发〔20xx〕x号)要求,我省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
“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
二、活动安排
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包括主会场宣传、“粮安之星”评选发布和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等内容。
三、活动内容
(一)主会场活动
1.活动时间、地点。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主会场宣传于20xx年10月16日上午在中央大街xx5号(金谷大厦门前)举办。
2.活动形式、内容。通过展板宣传10个省级“粮安之星”事迹材料,发布“粮安之星”及“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有关内容;会场上展示、宣传xx省放心粮油企业和xx好粮油产品生产企业、中盐xx分公司及产品;门前悬挂印有主题宣传语横幅;摆放承办及协办单位制作的A字板、易拉宝等关于粮食安全活动主题的宣传材料;有关人员发放宣传品,宣传粮食安全方面知识。
3.活动工作分工
主办单位:省粮食局
承办单位:省粮食行业协会
协办单位: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中心、省盐务局、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学院、中盐xx分公司、金谷大厦、xx省放心粮油企业、中国好粮油和xx好粮油企业。
(二)“粮安之星”评选发布
我局商省农委、教育厅、科技厅和省妇联评选10个粮安之星集体或人物,并在10月16日主会场活动时发布。其中:粮食生产方面2个、人才培养方面1个、粮食科研方面2个、粮食流通方面4个、妇女代表1个,并择优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荐1个粮安之星先进集体或人物。
(三)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
省农委、教育厅、科技厅、妇联各自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调研活动。粮食部门将于10月份在全省各地市范围内开展调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主要内容。围绕科学储粮、秋粮测产、代烘代储代销及政策宣传等内容,深入村屯、农户,对粮食问题进行调研摸底,听取农民对国家粮食政策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隐患,宣传粮食政策,讲解粮食收储、运输、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识。
2.活动形式及分工。以工作小组形式开展活动。省粮食局成立3个走访调研组:
第一组:调控处牵头,工业处、信息中心参加;负责xx。
第二组:仓储处牵头,财审处、监测中心参加;负责xx。
第三组:监督检查处牵头,法规处、交易市场参加;负责xx。
各组可在本组负责的地市中选择2~3个县,每县选择2~3个村,进行走访调研活动。每组3~5人(可包含地市县人员),深入到2~3个村,进行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要与秋粮购销工作紧密衔接。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配合好省局各项活动,同时参照省局活动方案,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好本辖区各项活动。
(二)拓宽渠道,加强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媒体覆盖格局。
(三)改进作风,严肃纪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突出活动主题、厉行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和形式主义。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关于做好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x粮发〔20XX〕xx号)精神,为认真组织开展我区“20XX年世界粮食日”活动,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主题
端牢国人饭碗,保障粮食安全
二、主办单位
自治区粮食局、农业厅、教育厅、科技厅、妇联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组织
为认真做好20XX年全国世界粮食日和全区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各项工作,自治区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区活动方案,组织开展“粮安之星”评选发布和“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系列活动,协调地方媒体宣传报道,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指导本地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粮食局产业发展处。各地州(市)级粮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活动方案,成立组织机构,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二)活动内容
1.首届“粮安之星”评选发布活动。在全区范围内挖掘评选一批积极投身粮食行业、维护粮食安全的典型个人/集体。各地州(市)粮食、农业、教育、科技、妇联等有关部门负责本地区“粮安之星”评选工作,并于9月20日前将“粮安之星”(个人/集体)推荐上报至自治区粮食局,其中伊犁州、昌吉州、塔城地区、喀什地区推荐上报“粮安之星”3名;和田地区、阿克苏、哈密市、巴州、博州、克州、阿勒泰地区推荐上报“粮安之星”2名;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克拉玛依市推荐上报“粮安之星”1名。在各地推荐上报的基础上,评选出10名自治区“粮安之星”,并于10月16日在自治区粮食局门户网站、微信平台上发布。
2.“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期间,各地州(市)粮食、农业部门会同教育、科技等部门,组织农业专家、科技专家、农业院校师生等,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对粮食问题进行摸底调研,认真倾听农民对国家粮食、自治区小麦收储制度改革等政策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隐患;面对面宣传国家以及自治区粮食安全政策,讲解粮食生产、收获、运输、保管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提高农户优质粮食种植和收储技术水平。要以工作小组形式开展活动,每组3至5人,深入到2至3个村,进行大走访大调研活动。
各地州(市)粮食部门要积极向农民宣传推广“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提高粮食产后专业化服务水平,减少产后损失;依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向农民宣传推广粮食品质测报和监测、科学储粮技术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增效。
(三)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各地州(市)粮食部门会同各地农业、教育、科技、妇联等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并于9月20日前报自治区粮食局备案。
2.实施阶段。活动期间,各地州(市)有关部门按照本通知要求和本地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粮安之星”推荐上报、粮食安全大走访大调研等相关活动。
3.总结阶段。10月21日前,各地州(市)相关部门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活动情况(含总结报告、活动图片、视频材料等)报送自治区粮食局。
四、有关要求
(一)各地州(市)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部门优势,密切协调配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方案;积极筹划,强化协作,精心组织实施,落实必要经费。
(二)要把拓宽宣传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宣传实效落到实处,紧扣传播规律和公众关切,做好活动宣传报道和新闻服务,积极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努力形成全媒体覆盖格局。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粮安之星”活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三)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工作作风、注重活动内容、厉行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大讲排场和形式主义。要加强过程监管,杜绝大操大办,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提倡勤俭节约、简朴大方、务求实效。
(四)要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工作,同步部署消防、交通、防踩踏等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排查,消除隐患,落实应急预案,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五、联系方式
xxxxxx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cehuashu/32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