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校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的树立和维护学校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活动方法:
知识学习、观看事例、参予讨论
班会时间:
20xx年6月3日
班会地点:
教室
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主持人:
班主任
班会主题:
法律与我们同行
主要内容:
一、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二、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竞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评选优胜小组)。
三、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
1、包间内,乌烟瘴气,一群中学生饮酒庆祝同学生日。
2、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
3、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中学生吸烟。
4、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
5、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四、班主任老师总结。
五、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主持人: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准备好陌生人的图片1幅
2、准备好讲课的课件
3、儿歌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㈠这是谁?你认识他吗?我们把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
㈡观看课件,提问幼儿:一画面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㈢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㈠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㈡教幼儿学习这首儿歌,鼓励小朋友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儿歌: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一、班会课设想:
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经常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反了校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伤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内容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强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法情景剧表演
五、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交通事故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
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3、制作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
3、联系实际,探讨身边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寻找解决的对策。
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
5、班主任寄语。
6、合唱班歌。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资料准备:
《安全教育读本》
教学过程:
一、用电安全
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用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3、不当的使用会导致什么后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
1、生活中,有哪些环境中,用到火?
2、出现过的一些火灾是怎样引起的?
3、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4、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三、防溺水
1、回忆在新闻中,生活中游泳、钓鱼、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是怎样引起的?
2、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什么心情?
3、结合当前天气炎热的情况,要求学生游泳要有大人陪同,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严守规则,由成年人陪同。
四、结合实际进行防止高楼坠下、误服药物、食物中毒等教育。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一、授课内容(班会课主题):
安全在我心中
二、教育目的:
1、让学生通过发生在生活当中真实的交通事故,明确其危害性和造成的原因。
2、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生命的宝贵,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课前准备(教具、内容、组织等):
有关交通安全的资料、图片等
四、程序设计:
一、导入
二、导学达标
<一>、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造成悲剧发生的原因。
1、让学生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交通事故。
2、让学生说一说听到这些悲惨的交通事故以后自己的想法或带给我们的启示。
3、师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需要文明的交通环境,人们的生活、工作需要安全、顺畅、有序的每一天。车轮下真实的死亡报告,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惊和痛心,更重要的是警醒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悲剧?
4、让学生说一说造成悲剧发生的原因,学生可以各抒已见。
<二>、珍爱生命,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1、师言:同学们,当你听到这些振憾人心的数字时,当你听到这一桩桩悲剧时,你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可以放手,学生想对谁说都行,(如司机、行人、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等)
2、师言:同学们,交通规则并不复杂,只要稍加用心,谁都能熟练掌握。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生命是可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3、让学生从自身做起,说说在交通方面应如何注意安全。
五、活动后记(效果、反思经验、教训):
我希望大家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交通秩序做出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让我们共同生活在交通有序,安全而又轻松的社会大家庭里,共同撑起一片和谐、安宁、幸福的蓝天。
课标内容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联系历史与现实,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从历史素材中提炼概括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教材提供的历史素材中提炼知识并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
(2)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资料收集和走访、调查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立地、多途径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2)联系历史,今昔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民主建设、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同中学生有关的法律。
导入新课
一、法制建设的成就
1、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
2、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
3、《刑法》的颁布与修订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1、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
3、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小结:
1、复习提问:本课中能体现我国法制建设成就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2、归纳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知识要点。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翟玉琦:读新闻。
2、主持刘新元: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翟玉琦: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刘新元: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由学生自己编排自己演练)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一、 主题班会的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
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
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青少年学生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青少年学生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讨论题:
1)年少犯罪就值得宽恕吗?
2)你怎么样安排假期?
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引言: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同学们都有十六七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它们有什么区别?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打架,携带自制刀具,偷窃,赌博,吸毒,旷课、夜不归宿,上营业性歌舞厅、网吧,吸烟、酗酒,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这些行为衍生下去就导致严重不良行为进而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
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分析:据调查,绝大多数犯罪行为是利用夜晚的时间完成的。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并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旷课是孩子走下坡路的信号
案例2:16岁的小兴,自打接触网络游戏cs后,就着了迷,他对学习逐渐的失去了兴趣,经常和朋友出入网吧,慢慢的发展到旷课逃学。小兴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了水果刀去打劫了一名女中学生身上的20元零花钱,结果被法庭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行执行。
分析:旷课是学生走向危险的一个信号,脱离了学校教育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直接影响学习,而且容易受到社区不良环境的感染,滋生不良的品德
酗酒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促发因素
08年3月深圳龙岗中专学生曹子龙,19岁,事发当天曹子龙说过生日,下午放学后,便喊8名同学去餐馆庆祝生日聚餐喝酒,9人在喝了10瓶啤酒和2瓶白酒后,曹子龙当场身亡,另有两名同学昏迷。
案例3:两少年酒后群殴伤人获刑:07年2月22日,张某(16岁)、张某某和另外10个儿时的伙伴在一块喝酒,酒后张某想的刘宁曾经欺负过自己,在酒精的作用下,张某等12人来找到刘平,对刘宁进行殴打,造成刘宁轻微伤,这几人均被进行处罚。
分析:中小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学习,但少数学生模仿大人在聚会时开怀痛饮。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饮酒对身体的损伤,
严重会造成死亡;同时,酒精是一种麻醉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自控能力下降,使人容易做出一些过激事情来,所以青少年千万不能喝酒。
交友不良容易走邪路
案例4:15岁的魏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是交友不慎导致他走上了邪路。据魏明自述,他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机。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她,王大哥成了魏明的好朋友和崇拜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魏明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魏明手拿木棒,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导致其头部受了重伤。
案例5:哥们儿义气害了他
曲哲是个不错学生,由于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并学会了抽烟、喝酒,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铁哥们”陈风找到了他,提起自己与方欣发生矛盾,要求曲哲帮他出口恶气,曲哲为了哥们义气便答应帮忙。第二天,他们约好时间,把方欣骗到无人处,陈风与其扭打起来。曲哲吓得茫然不知所措,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此时陈风瞪着发红的眼睛,气急败坏地冲他喊:“哥们儿快点”,曲哲身不由己地跑了过去,不顾方欣苦苦哀求,残忍的将其杀害了。一个无辜生命就这样惨死在他们的手中?
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面对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法律和道德为标尺进行衡量,三思而后行,不可随意迁就,否则会铸成大错。青少年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的预防犯罪能力,时刻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自由、快乐。
学坏常从抽烟开始
分析:这是因为,吸烟不仅对未成年人身体产生危害,更重要的是能够“心理上瘾”。甚至在某些时候成为区别正常学生的标记,这样的标记很容易引起不法之徒的注意,从而容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违法犯罪。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正身避邪,防微杜渐,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最起码要牢记以下12个字:慎交友、立大志、善慎独、要坦白。
1、慎交友。和人交往,一定要慎重,牢记古人忠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交往,更不要和校外的劣迹者同流合污。
2、立大志。我们应该立大志,苦学成才,长大报效祖国,用劳动所得改善自己的生活。
3、善慎独。我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事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要有自己的主见,且不可盲从。
4、要坦白。一旦做错了事,甚至犯了法,就要坦白地向老师、学校、有关机关把事情讲清楚,争取从宽处理。
三、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或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该怎么做?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当你受到坏人的侵害时,要勇敢地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你可以大喝一声:住手!想干什么,耍什么流氓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立即通过呼喊,打电话,递条子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以求民警,解放军,老师,家长及群众前来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当自己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可故意张扬有自己的亲友或同学已经出现或就在附近,以壮声势;或以巧妙的办法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并抓住有利时机,不让坏人的企图得逞。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明知坏人是针对你而来,你又无法制服他时,应主动避开,让坏人扑空,脱离危险,转移到安全的地带。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受到严重的侵害,遇到突发事件,或意识到问题是严重的,家长和校方无法解决。应果断地报告公安部门,如巡警,派出所,或向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治保委员会等单位或部门举报。
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
遇到坏人侵害你时,你一定要看清记牢对方是几个人,他们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要记清楚直接侵害你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事发之后报告和确认。凡是能作为证据的,尽可能多的记住,并注意保护好作案现场。
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
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学生。平日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不给坏人在自己身上打主意的机会,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摆脱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四、对同学们的几点希望
1、勤奋学习,掌握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学、法律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遵守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敬老爱幼,艰苦朴素,不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应当诚实谦虚,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遵纪守法,不吸烟、不饮酒、不打架骂人、不赌博、不早恋、不逃夜逃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仅向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不观看不良的影视读物、不做其它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
4、努力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
5、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安全常识,尽量保护自己。
2、基本理解常用的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3、知道与生活相关的安全知识,会在不同情况下应用和保护自己。教学重点:有关安全的一些常识
教学难点:
在发生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祝你平安》导入主题:
祝你平安,祝愿在场的每一个人一生都平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生活当中也充满了一些意外。安全第一,自己的生命健康总归是第一位的,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二、
1、 生活当中有哪些意外情况,或者在哪些方面,我们要注意安全?(个别+补充回答)
比如有:火灾、用电安全、煤气中毒、交通事故、突发病症,遇见被偷被抢等等。
2、 遇见这些紧急情况我们能不能慌张?为什么?
不要慌张,在情绪上要镇定,因为越是慌张,对事情的处理其实越不利。
三、接下来,我们逐一看遇见紧急情况如何处理。
1. 案例情景:隔壁邻居家着火了,烟雾很浓。而且有蔓延的趋势。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讨论回答)
方法:打119火警电话。讲清楚自己的地点,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在什么路附近。在消防车还没有到来之前: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如果火势蔓延了,千万不要只顾着财物,可以拿湿毛巾捂嘴巴,千万不要坐电梯,也不要轻易跳楼等。如果火势不大,要学会一起用消防设施灭火。但是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2. 用电用煤::用电时候不小心,触电了。怎么办?(讨论回答)如果还和电器接触,千万不能拿手去碰,要拿干的木头挑。然后立刻打120急救电话。
3. 案例情景:半夜起来,忽然闻到煤气味道,怎么办?(小组讨论回答)
千万不能开灯。然后,立刻开窗通风,关掉煤气阀门。第二天请人来检查煤气管道。
4.案例情景:遇见被偷被抢,你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回答)
老师提示:分事前和事后两种情况。前提:要因地制宜,在保证自己安全情况下与歹徒周旋,要智勇双全。当时发现,要大声呼喊,恐吓歹徒,请求周围人的帮助,利用时间,及时拨打110报警,事后,可以去公安局报案或者拨打110求助。
5. 案例情景:自己突然感到不舒服,仿佛要晕倒,或者周围有同学突发一些突发疾玻(讨论回答,补充回答)
首先要暗示自己,要镇定,不要惊慌,尽量让自己坐下来,向周围人求助。如果是其他人,要及时拨打120求助,在救护车没有到来之前,也要因地制宜进行抢救,向附近人求助。
6. 过马路和骑车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道。骑车要慢一些,不要飞跑,不要和机动车比赛,不要骑到机动车道上,不要一边骑车一边听音乐,不要三五成群一起走。
四、请同学复述发生以上情况怎么办,请同学讲讲自己有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和经历,或者听到的,看到的,都可以。
五、活动总结:
生命可贵,希望大家记得以上各点,以防万一,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主题:用法律保护自己
时间:x
地点:x
班会目的: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用法律保护自己》小学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学生畅谈。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当语文老师讲到汉字的“笔画笔顺”时,有的同学交头接耳地发出哄笑。原来,这个班的学生小东的姑丈的名字与“笔顺”谐音,一些知道情况的同学便把这个当成玩笑。下课后,不明情况而又十分好奇的同学小明便向同学们打听为什么说到“笔顺”大家就会笑,小东顿时不高兴了,觉得丢了面子,便与小明争吵起来。刚吵几句,上课铃又响了,争吵暂时中止,课堂里又恢复了平静。然而,也许是小东、小明都年少好胜,下午5点半放学后,大多数同学都已回家,但小东、小明这两个12岁的孩子留在教室里,继续下午的话题争吵起来,你说一句我顶一句,两人越吵越凶。争吵中,小东伸手打了小明一个耳光,小明不甘示弱,扑了过去,两人开始抱成一团扭打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小明将小东顶在墙壁上,前臂卡住了小东的脖子,五秒钟,十秒钟……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看到小东、小明打起来了,在一旁打扫教室卫生的林某等4名同学连忙上前劝架,4名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分多钟才将两人掰开。然而,悲剧已经发生,因小东的脖子被卡得太久,被拉开时就瘫倒在地,脸色发青,小便失禁……经了解,小东与小明同窗时间长达六年,平时还挺好的。然而,因为一个小小的玩笑,两个还不完全懂事的孩子一死一惊,悲剧给两个又是同样贫穷的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学生听了这个更为沉重的故事,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主持人:让我们多学法,多知法,多守法,让法律指导我们的言行,让伤害远离我们,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请同学们就今天的法制十分钟写一篇感想,再利用多媒体找一些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为我们下次的法制十分钟作准备。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是的,我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在玩笑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伤害了别人,也不能因为一时大意让别人伤害到自己,这样的后果是既触犯了法律,又造成了双方一辈子的痛苦,
活动主题:遵纪守法,预防青少年犯罪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法制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日后法制的发展方向,联系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和学校及班级的实际,认识法在身边。通过对校园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学校怎样做个遵纪守法好学生,在社会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使每个同学将来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报刊网络资料的查找能力和对法制建设的热情。
活动形式:资料查找,小组讨论,法律知识口头测试。
活动过程:
班主任:
同学们,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对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之处。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讨论:
1.怎样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同学发言)
2.我们的校园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同学发言)
案例分析:学生之间的争斗导致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请同学分析
讨论:生活及身边的违法行为(结合我校偷窃事件,打架事件)
多媒体播放: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青少年犯罪十大征兆)
总结:
(1)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不够丰富,鉴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比较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尤其需要强化自我保护。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2)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争做跨世纪合格公民。下个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备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广大青少年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治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重任将历史地落到青少年朋友的肩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青少年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校教育方针,并以“规范从我做起 ”为主题, 通过开展一系列安全法纪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树立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提高师生法律素质,自觉规范行为,全面推进我校德育工作。
二、目标和要求:
1.通过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常识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遵纪守法。教育学生在学法、懂法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执行校规校纪,增强是非观念,养成良好的依法行事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
2.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安全法纪教育,调整、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引导学生自觉守法,维护校园安全、社会稳定;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辨析、自我防范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3.增强学生社会公民道德观念。通过法纪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道德良心的形成,并教育学生成长为具有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品格,具有深刻的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4.营造 “规则”文化氛围,创建和谐校园。遵循学校教育的规律,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网络和体系。提倡“规范从我做起”这一理念,培养青少年学生勤学好问、严肃活泼、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建立团结紧张、勤奋求实、奋发向上、笃行进取的优良校风,引导各班形成营造 “规则”的文化氛围,融入学生生活当中,成为学生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三、教育活动的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提高学校全体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分类施教原则。强调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施教的原则,主题教育活动除安排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项目外,各班级应该重视本班学生切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教育,以求达到更好教育效果。
3、坚持舆论宣传原则。重视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既是开展活动的现实需要,也是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并能以此引导、激励、动员、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因此,必须把宣传工作贯穿始终。大量的宣传教育,有意识的帮助人们提高思想修养,实现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坚持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切实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教育活动覆盖所有班级、所有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参加活动、受到教育。同时,广泛调动和发挥学生会、班干部和广大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鼓励和支持他们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
5、坚持以各种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发挥学生学生主体性。以现场说法、案例分析作为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大力推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提高对安全法纪的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育人效果,从而促使青少年自觉遵守法律道德规范,构建精彩人生。
四、活动主题:
法纪与成才
五、教育活动的安排和方法步骤:
1、利用读报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法制系列教育视频。
(1)法制安全
(2)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2、各班每周开展体现主题的主题班会,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引导作用。
3、 “知荣辱、树新风”主题征文活动
4、 狮中学生遵纪守法现状及对策大型问卷调查
5、 “法纪与成人”知识抢答赛
6、 心理健康讲座
7、抽样班级进行主题班会公开比赛
六、教育活动效果评价
1、班级校规违纪情况统计排名
2、学生安全意识、防范能力是否提高
3、校园文明情况、遵纪守法情况是否有进步
一、 主题班会的目的
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
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
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
五、班会过程提要
1、资料播放:“蓝极速网吧”放火案
6月16号凌晨2时许,一场人为的大火夺去了正在北京“蓝极速”网吧上网的20多个年轻的生命,有十几人伤势严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8月27日对“蓝极速网吧”放火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放火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张某(女)有期徒刑12年。 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张某(女)因对“蓝极速网吧”不满而起意报复,并使用放火手段危害公共安全,致25人死亡,多人受伤,并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其行为均已构成放火罪,后果极为严重。被告人刘某某在放火犯罪中起指挥、策划、决定作用。被告人宋某某在放火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被告人张某(女)在放火犯罪中起一定作用。因3人在犯罪时均未成年,因此,依法对他们从轻处罚。依法以放火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刘某某、宋某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张某(女)有期徒刑12年。参与实施放火的张某(男,13岁)因不满14周岁,未追究刑事责任,已于6月28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收容教养。
2、班干部案例介绍: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的那两个肇事者是北京海淀区工读学校的两名辍学学生。如果这两个学生已在工读学校里就读而不是四处游荡,那么6月16日凌晨那场惨烈的人为纵火罪案或许就不会发生了。中小学辍学生随意流入社会,已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治安问题的复杂性和非稳定性,从而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在校读书的学生应如何珍视这份美好的时光,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考验,需要我们每个人认真地思考。
3、实话实说(讨论)略
讨论题:
1)水火无情,纵火少年在泄私愤时,想过他人的生命吗?
2)少年纵火只是对网吧不满吗?
3)年少犯罪就值得宽恕吗?
4)工读学校的学生为什么辍学?
5)你怎么样安排假期?
6)你如何看待网络游戏?
4、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
5、全体学生齐诵:《中学生守则》
6、班主任总结:不管一个人的知识多么丰富,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如何好,当他带上法盲的眼镜时,就容易走错路,跨过法律的界线.让我们擦亮法律的镜片,让他们与法同行吧。
7、班干部宣布班会结束。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
2、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习惯,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收集了解身边的一些属于违法行为的案例
5、制作准备视频课件
三、活动形式
讨论、问答、表演、观察
四、活动过程:
欢快的音乐中主持人报告本次主题活动的意义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我们身边也随之出现了行行式式的不同群体或个人,并且他们的行为有时会侵犯到我们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懂法,我们也可能侵犯到他们的权利,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以《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主题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来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常识,从而使我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 我宣布,我们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或售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欢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吧;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法律知识竟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20分;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组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组。
〈一〉、必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
一组一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2、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范围是什么?
《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4、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那些原则?
下列原则:(1)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二〉抢答题:
1、 什么是未成年人?
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之辍学。
2、《未法》对父母不履行法定职责作了那些规定?
对不履行职责或侵权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经教育不改的,撤消监护人资格,另行确定监护人。
3、《未法》对未成年人招用有那些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组织及个人非法招用的,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布和实行的时间?
1955.3.18通过公布, 1995年9月1日实行。
5、《教育法》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教育法共有十章、84条
6、《义条教育法》是何时公布和施行的?
1986.4.12通过并公布、自1986、7、1起施行。
7、对违反《义务教育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适龄儿童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除教育批评外,对监护人或招用人并处罚 ,
责令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主持人: (先总结比赛情况)通过刚才的知识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善于动脑,积极思考,不仅懂得了法律对我们每个的意义,而且掌握了许多法律常识,下面,就让我们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来,让同学们分析些行为?比一比、赛一赛,看哪队表达的最精彩?
〈三〉、表演法治小品
第一小组:表达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打比拼
第二小组:在商场发生的事情(搜身是否违法)
第三小组:见义勇为需要大家参与。(见义勇为者被刺围观者未一人支援)
第四小组:强行借物(钱)不"私了"
(以上每个小品表达完之后都由组长向其他三组提出至少一个问题,小组讨论后抢答得分10分、答错不扣分)。
主持人: 同学们,刚才同学们表达的特别精彩!课前老师让我们和社会上进行实践,你发现没发发现身边的违法行为,如果有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生1,有的同学向我借钱,我不借地就找人打我。
生2,我的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仗,不帮就不够意思,
生3,放学后有人跟踪我,怎么办?
生4,我看到有人偷别人东西时,我不知如何是好?
〈四〉、看投影讨论:
画面一:录像厅内,乌烟瘴气,一群人在看录象
画面二:一少年被社会绑架,警察和家长与之智斗。
画面三:有人跳窗入室,进行盗窃、一人看见后稍稍走开。
画面四: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中学生吸烟。
主持人: 通过刚才的观察、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我们是学生,每天都要上学、放学、每天都要与它人接触,我们只有掌握法律意识,知道用法维护自己尊严,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平平安安的回家来,
下面请看各小组同学表演的文艺节目。
内容一、开学了,同学们背着书包上学,而A同学确被父母留在家中种地,同学们对A对白。
主持人、A的父母属何种行为,A应如何办?
内容二、《学法》快板
内容三、舞蹈《喜乐年华》
主持人: 刚才,各小组表演了精彩节目,通过看刚才各个环节的表演,你有什么收获,你今后打算怎么做?下面我采访几个同学,说一说你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法律像眼睛时刻伴我行,安全像耳朵把我来提醒,让我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常识承记心窝,下面请同学们起立,我们共同满怀信心地唱一首歌
〈五〉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浆》
〈六〉总结
同学们,老师首先祝贺你们班会开得如此成功,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法律法规的意义,愿同学们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让法律永远与你相随,让幸福快乐永远与你相伴!
〈七〉主持人宣布:
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四、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五、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
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公众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治安及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及保护程度的综合意识反应,也就是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治安的肯定程度及相应的生活态度。自治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通过委托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用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全区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民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齐抓共管。
六、小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cehuashu/173988.html